「夜讀」尼採:從尊重一事無成的自己開始

2020-12-14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導讀:尼採說:從尊敬一事無成的自己開始,做內心強大的自己。

來 源丨本文選編自《超譯尼採》一書

作 者丨尼採

特別鳴謝

本期主播:天舒

一百多年前,尼採預言了這個時代的心靈困境:當外在的世界越變越強大,人的自覺就愈來愈渺小。

壓力山大,逃無可逃。

哪裡可以找得到靈丹妙藥?

尼採說:從尊敬一事無成的自己開始,做內心強大的自己。

.

擺正自己的位置:

只有尊敬自己,才能擁有改變一切的力量

人為什麼會覺得孤獨?

那是因為不知道怎麼愛自己。

我們應該贈與他人愛與憐憫,並時刻用放大鏡檢驗自己,但是我們千萬不要妄自菲薄,否則只會束縛自己的思想與行為。

一切從尊敬自己開始,從尊敬一事無成、毫無成就的自己開始。

尊敬自己,才能擁有改變的力量

千萬不要妄自菲薄,否則只會束縛自己的思想與行為。

一切就從尊敬自己開始,尊敬一事無成、毫無成就的自己。只要懂得尊敬自己,就不會為非作歹,做出讓人輕蔑的行為。

只要改變生活方式,便能更接近自己的理想,成為別人學習的榜樣。還能大幅拓展自己的潛力,得到達成目標的力量。

唯有尊敬自己,才能活得更精彩。

讓喜悅永駐心中:精神層次越高,越能對細微的事物感到喜悅

喜悅永遠不嫌多,開心生活最重要。

如果能認真去體會細微的事物,就會發現人生中竟藏著許多快樂之事。

喜悅能忘記煩憂,還能減少你對別人的嫌惡與憎恨。

開懷大笑吧,用全身享受每一個瞬間。

不用覺得不好意思,像孩子般率直地表現自己的好心情。

擁抱有限的人生:

選擇不被欲望操作的人生

不去開始,就無法獲得進展,不懂得捨棄,就無法前進,只有打破陳腐的思想,才能脫胎換骨,只有懂得構思生活,才能真正的品味生活。

我們這輩子會經歷許多事,這些經驗能夠判斷人生的長短,正因為時間有限,更要把握眼前的機會,選擇不被欲望操控的人生,那些嘆息與呻吟,就交給演員吧!

讓心靈獲得自由:

快感與不快感,都由思維而生

無論你是什麼也不做,懶散地度過一天,還是勇於挑戰,花心思做了些什麼,每一種態度都是在書寫自己的歷史。

拋棄那些無謂的東西,設法控制自己的情感,精神和內心就能獲得自由。

珍視友情:珍視能讓自己成長的人際關係

對朋友要永遠誠實。

面對敵人,要有勇氣。

對敗者心存寬容。

任何時候都要禮貌待人。

如果總和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為伍,自以為高人一等,只會浪費大好時光。

多和靠自己的實力闖出一番成就的人交流,才能更知道此刻的自己應該做些什麼。

找到自己在世間的立足之處:

別被外來的力量牽著鼻子走

沒有必要討好所有人,要擁有自己的生活主張。

學會不為無聊的事可惱,不被大多數人的判斷所迷惑。

所謂超脫世間,就是讓自己不被情感的波動牽著走,不受情感影響,才能駕馭生活的「悍馬」。

學會理解人性:找到你的人生扶手

人所渴望的,是壓倒性的魅力。

倘若與人較量的時候,要贏出贏家應有的氣度,讓對方神清氣爽的讚許自己的勝利。

真正聰明的人,還要懂得隱藏風芒。

大智若愚的人更有魅力,更容易得到別人的幫助,遠比只會耍聰明的人更佔便宜。

別在疲憊不堪時,反省自己

也許你是在工作結束後,反省自己;或是一天結束時,回顧省思。

這麼一來,你就會注意到自己和別人的缺點,氣自己的無能,憎恨別人,心情反而更鬱悶。

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你不是在冷靜地反省自己,只是身心疲累罷了。

疲累時進行反省,只會讓自己掉進鬱悶的陷阱中。所以疲累時,不該省思回顧,更不該寫日記。

當你熱衷於某件事,或是心情愉快時,是不可能回顧省思的。

因為當你覺得自己不中用或是憎恨別人,表示身心處於疲累狀態,這時候就該好好休息。

學會愛人:愛讓人成長,

讓人越來越接近完美的神

愛不是用來填補兩人之間的差異,也不是強迫其中一方委曲求全,能夠喜歡彼此的差異,才是真正的愛。

倘若忘了怎麼去愛,便無法再愛自己,人生也會因此落幕。

當你愛上某個人,便會努力趁對方察覺前,鞭策自己改點缺點,愛讓人成長,讓人越來越接近完美的神。

當你忘了怎麼去愛,就會忘卻自己心中值得真愛的東西,也就無法愛自己。

所以,學習去愛吧,身心一致才是真正的愛,要愛對方的真實。

擁抱智慧:學會賦予自己才能,成為真正有獨創性的人

學習能讓我們重新認識愛與美,帶給我們新的視野。

即使你現在所學的東西看似毫無用處,卻可能是讓你生活的更好的基礎。

放下身段,我們才能看到更多更廣,能將眾人視若無睹的事物,發現他們有別於平常的嶄新模樣。

不要因為自己沒有天賦的才能而悲觀。

要是覺得自己沒有任何才能,就去學習一種。

找到美的真正所在:不斷前行,不要捨棄夢想

永遠不要捨棄靈魂中那個心高氣傲的英雄,一旦自己不知不覺地捨棄了理想和夢想,力求上進的力量和克己的內心也會煙消雲散。

你擁有怎樣的未來,你想開拓什麼樣的道路,不要只是愉快地談論夢想而不付諸實踐,不要告訴自己安於現狀,請往更高、更遠的地方前進。

折騰了腦袋一三五、勞累了皮囊二四六,周末了,我們需要學會放鬆,主動休息。並允許生活以它自己的完美、自然和最省力的時機呈現。

走出房間,放下手機,離開電腦,會會久違的老友,看看天上的流雲,拿起久違的畫筆,去做讓你專注而又心生歡喜的事吧。

不必拜那麼多老師,你就是自己最好的療愈師!

在藝術創作中,發現多面的自己吧。

本文來源 / 本文選編自《超譯尼採》一書。

本期主播 / 天舒

配圖來源 / 圖蟲創意,視覺中國

本期編輯 / 阿巷;實習生 思純

相關焦點

  • 尼採精華語錄摘選:我們必須從尊敬一事無成的自己開始!
    我們必須從尊敬一事無成的自己開始。——尼採的新世紀預言尼採,一個籠罩在基督教世界裡特別的存在,面對人生難題,他無比真誠,尤其是他的「超人思想」,讓我們深深感受到一股敢於拼搏敢於超越的精神力量。尼採活著時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探討人生的意義,以把握人生意義為哲學使命。他的哲學,不同於康德和黑格爾的文體宏大,多是以熱情文思綴成的短句與短文。
  • 李贄——中國哲學史上的「尼採」式人物
    當西方哲學家尼採宣告「造物主」死了時,他的意思不僅是反對基督教的「造物主」,同時也是反對主體性形上學的「造物主」。他的這一宣告敲響了西方近代哲學史的喪鐘,實現了西方哲學從傳統形上學到反傳統形上學,從近代到現代的真正轉向。那麼,在中國哲學史上有沒有類似尼採這樣的人物呢?
  • 孫周興:尼採與哲學的未來性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孫周興老師便開始翻譯,像海德格爾的《林中路》《路標》《在通向語言的途中》《尼採》,像尼採的《悲劇的誕生》《權力意志》,這些經典著作都收錄於商務印書館的「漢譯世界名著」裡。在我們的印象裡,哲學似乎是象牙塔裡對過往事物的懷舊,跟我們當下的生活毫無關係。
  • 「最新」人教統編版小學語文四下文言文《囊螢夜讀》內容解析
    《囊螢夜讀》是部編版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二十二課《文言文二則》中的第一則文言文。今天,我們一起來學一學這篇課文。01出處《囊螢夜讀》選自《晉書·車胤傳》「停課不停學」五下部編版文言文《自相矛盾》知識點串講
  • 魯迅曾對尼採特別狂熱,還將他作品長置枕邊,卻為何說他發了瘋?
    尼採說:從尊敬一事無成的自己開始,做內心強大的自己。尼採向世界大喊一聲:上帝死了!他這一喊,就跟傾盆大雨一樣,把那些渾渾噩噩的世人都叫醒了。那麼,沒有上帝的話,我們又該去哪裡尋找人生的意義呢?現代人大多在生活壓力迷失了自己,而面對於這個危機,尼採給出的答案就是:成為你自己!作為20世紀裡最當紅的哲學家,尼採在死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尼採的偉大。因為尼採關注的重心問題,不在於政治,而是人生,他的哲學是人生的哲學。再加上尼採的表達格外具有衝擊力,很尖銳。
  • 「我之所以草菅人命,正因為我自己就視死如歸」
    這部四幕劇的天才之處,在於加繆完全跳出了歷史中卡利古拉的形象,他吸收帕斯卡、尼採的觀點,將他對人的思考糅合在卡利古拉的身上,去探討價值虛無的理想主義者所會走向的結局:瘋狂與毀滅。戲劇開始於卡利古拉愛人德魯西婭(也是他的妹妹,兩人亂倫)的去世,卡利古拉因此消失很久。
  • 哲學家尼採、海德格爾、薩特真的可以改變你的生活嗎?
    正文有關蘇格拉底、尼採等人的哲學著作都是時下最受歡迎「自助書籍」。但是他們真的能對人們的生活起到幫助嗎?一個兩千年前思想家的思想真的會對我們有幫助嗎?以及加裡·考克斯(Gary Cox)撰寫的《如何成為一個存在主義者》(Lessons in Stoicism ),這是一本真正的「自助書」,書中按照尼採(Nietsche)、薩特(Startre)、加繆(Camus)和其他偉大的存在主義哲學家所提出的存在主義原則為人們提供了清晰的生活建議。
  • 尼採、弗洛伊德和榮格關於自我探索與藝術救贖
    尼採的美學和他的藝術救贖觀念是說:人在欣賞美的時候也會渴望自己成為美的事物,當一個人有能力將自己的人生塑造成為一件有美感的藝術品時,也就是一種藝術創作的過程。他更主張要賦予人的個性一種「風格」,因為人的風格本身是一種既稀少又崇高的藝術。
  • 「夜讀·散文」給爺爺的軍禮
    可我怎麼也沒想到入伍前自己那張鬧著脾氣、皺著眉頭跟他的照片,竟會是我跟他最後一張合影。他去世正值我新兵連集訓時,家人因為怕影響我訓練一直瞞我到半年後才告訴我真相。清明前夕,有幸能夠回家一趟。穿上事先準備好的軍裝,拎起鐮刀便向山頭出發。清明季的南方總是多雨,雨滴落在葉子上發出「沙沙」的聲音,這小雨給上山的難度增加了不少,逐漸陡峭的山勢漸漸讓人舉步維艱。
  • 一個人也唯有他自己,才是自己的明燈,自己的指路人
    尼採的一生,思索的主題是:「在藝術的光輝下凝視科學,在生命的光輝下凝視藝術。」於是,他捨棄出世的「暗夜哲學」,駁斥犧牲現世以追求來生幸福的宗教,宣揚以生命本身界定生命,歌頌生命的「正午哲學」——正午的烈日之下沒有陰影,滴下的汗珠即為現時我欲我缺的救贖。
  • 尼採這三句話,幫助我度過了人生的至暗時刻
    尼採這三句話幫助我度過了人生的至暗時刻,讓我免於被那些日夜不息的糾結矛盾掙扎折磨困死。 第一句:別在疲憊不堪時反省自己。 「疲累時進行反省,只會讓自己掉進鬱悶的陷阱中。因為你不是在冷靜反省,你只是疲憊罷了。而疲憊需要的只是好好休息。」
  • 尼採這三句話,幫我度過了人生的至暗時刻
    你有沒有對自己產生過懷疑?你有沒有覺得自己一無是處過?我有過,不止一次。當我喜歡的人,不喜歡我的時候,我覺得自己很差勁,不配有人愛。當工作面試沒通過的時候,我懷疑自己的能力,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尼採這三句話幫助我度過了人生的至暗時刻,讓我免於被那些日夜不息的糾結矛盾掙扎折磨困死。第一句:別在疲憊不堪時反省自己。「疲累時進行反省,只會讓自己掉進鬱悶的陷阱中。因為你不是在冷靜反省,你只是疲憊罷了。而疲憊需要的只是好好休息。」
  • 人們什麼時候開始把「琴」稱作「古琴」的?
    「古琴」這一稱謂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並流行開來的?對於這個問題,音樂學前輩吉聯抗和許光毅兩位先生曾在30年前先後發文做過討論。吉聯抗先生認為「古琴」之稱,是全國解放以後才出現的,全國解放以前只叫「琴」或「七弦琴」。
  • 盛世李白為何一事無成?
    天賦異稟,滿腹經綸,「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在文壇一直都是好評如潮,粉絲無數。但作為一個讀書人,他畢生都未獲取功名,更沒有官居宰輔、位極人臣,在政治上的作為,接近於零。按照世俗之見,這屬於一事無成。
  • 「周刊少年Magazine」開始連載「熱血街區」改編漫畫
    CLAMP根據日劇「HiGH &LOW」(由EXILE TRIBE企劃並製作)改編的漫畫,今天終於開始在「周刊少年Magazine」上連載了。其實在這之前,「周刊少年Magazine」已經公開過「HiGH&LOW×CLAMP」的插圖。
  • 「夜讀」大腦的漏洞:你是如何走向狹隘和頑固的?
    由於改變行為非常困難(已經形成了習慣),所以,菸民會通過調整認知來緩解衝突 —— 亦即告訴自己:吸菸不一定會危害健康;這是小概率事件,不怕;隔壁老林天天吸菸,不也活到了85……同樣,當「我不喜歡大鍋」和「大鍋是個好人」形成衝突時,由於前者是一個長期的觀念,所以我們往往會犧牲後者,告訴自己「這個消息不可信」。
  • 人生智慧語錄:「辛苦與幸福,是同義詞」
    「當你知道自己要什麼的時候就不要放棄,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可以成為什麼樣的人,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做得到。相信自己,是一個再棒不過的禮物了。」你是否正有想做的事,但卻覺得自己不行而放棄了?不試看看永遠不知道結果,左右身邊有許多優秀的朋友,其中有一部分人不是一開始就那麼成功,他們也曾被看衰。連父母兄弟都覺得他不行,但他們靠著自己站了起來,活得比自己想像得還要好!可以說是從沒想過會那麼好。因為他們很努力,始終沒放棄自己,起點低的人更要奔跑,人生好壞掌握在自己手中。
  • 「清城夜讀」匆匆——朱自清
    夜讀:匆匆---主播 趙靜清城夜讀嘿!晚上好,今天的你過得好嗎?清城夜讀陪您說晚安,我是寶清融媒體中心主播酉靜。過去的已經過去,如輕煙,如薄霧,不留一絲痕跡。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現在又到了哪裡呢?我不知道他們給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確乎是漸漸空虛了。在默默裡算著,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裡,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裡,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 尼採的心靈咒語-賽德克.巴萊
    2012年發表在自己空間上一篇日誌,當時剛好了賽德克.巴萊的電影,而在那之前在看尼採,故有此作。雖然日誌的標題是賽德克.巴萊,但其實,當我看到尼採這句話時:」 尊敬一事無成的自己,就能有改變現實的力量「 ,想到的是火影忍者裡,這星期剛出的漫畫587話,鼬對佐助解釋伊邪那美(是一個輪迴的忍術),要破解這個輪迴之術,就是要去原諒自己的無能為力,成為自己,認可自己,其實鼬所說的破解輪迴忍術,個人感覺跟尼採的超人和佛教裡脫離六道輪迴之苦所說的方法,是有相通之處,
  • 「Hi DJ, drop the beat!」—— 2017 年,我開始把「聽歌」當做愛好
    每一次遇到了自己中意的歌曲,下意識的會認為,是自己之前的標記起了效果。第一首紅心歌曲是 Blue 的《All Rise》,每當它的前奏在豆瓣 FM 中響起,我心中都會湧起一番「看,我選的歌多好!」的自豪。豆瓣 FM 界面網易雲音樂的出現,則讓我開始領略歌單的樂趣。意識到通過不同地曲風去尋找歌曲,會更容易發現喜歡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