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匆匆---主播 趙靜
清城夜讀
嘿!晚上好,今天的你過得好嗎?清城夜讀陪您說晚安,我是寶清融媒體中心主播酉靜。過去的已經過去,如輕煙,如薄霧,不留一絲痕跡。未來的還沒有來,太渺茫,只有珍惜現在匆匆的時光,才是最有把握的。今晚和您分享朱自清的《匆匆》。
音頻:
《匆匆》作者:朱自清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是有人偷了他們罷: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現在又到了哪裡呢?
我不知道他們給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確乎是漸漸空虛了。在默默裡算著,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裡,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裡,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匆匆》作者:朱自清
去的儘管去了,來的儘管來著;去來的中間,又怎樣地匆匆呢?早上我起來的時候,小屋裡射進兩三方斜斜的太陽。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著旋轉。於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裡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裡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著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裡閃過了。
《匆匆》作者:朱自清
在逃去如飛的日子裡,在千門萬戶的世界裡的我能做些什麼呢?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裡,除徘徊外,又剩些什麼呢?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著些什麼痕跡呢?我何曾留著像遊絲樣的痕跡呢?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的回去罷?但不能平的,為什麼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
你聰明的,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匆匆》寫於1922年3月,時當五四運動落潮之際。朱自清面對令人失望的現實,心情苦悶,念舊、低徊、惋惜和惆悵之情不能自己。但朱自清畢竟是一個狷介自守、認真處世、勤奮踏實的人,雖感傷而並不頹唐,雖彷徨而並不消沉。他在1922年11月7日致俞平伯的信中曾披露了自己矛盾的思緒:「極感到誘惑的力量,頹廢的滋味,與現代的懊惱」,「深感時日匆匆到底可惜」,決心「丟去玄言,專崇實際」,實行「剎那主義」。俞平伯曾評論朱自清的「這種意想,是把頹廢主義與實際主義合攏來,形成一種有積極意味的剎那主義」,這種剎那觀「在行為上卻始終是積極的,肯定的,吶喊著的,掙扎著的」(《讀〈毀滅〉》)。了解朱自清寫作《匆匆》時的心態,有助於把握作者對光明流駛而觸發的獨特審美感受。
主播簡介
寶清縣融媒體中心主播趙靜
記者:趙靜
責編:石振玉
統籌:李赫
監製:王雨
承接個人及企業廣告發布
【來源:微看寶清】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