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羅sir
「記錄普通人的行動和日常生活」,沃爾特·哈林頓說,「在我們的行當裡,這種記錄太少了。這種故事記錄人在生活職場中尋覓意義和目的時的行為、動機、感情、信仰、態度、不滿、希望、恐懼、成就和渴望。它們幫助人理解自己在世界裡的位置。」哈林頓說,最簡單的形式就是:人怎麼生活,他們看重什麼價值?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組成了這個世界。
這是記錄普通人職場生活的第八篇
現在是2019年末,把時間指針往前撥三個月,那是文浩在九月份第三次進入富士康的日子。文浩今年22歲,從未成年時的第一次進入富士康,到今年九月份再次入職,文浩一共三次進入富士康,而這次進入富士康,文浩打算過完年再走。
用文浩自己的話來說,本來是可以拿到大專畢業證的,但是在學校的日子讓文浩覺得實在是無趣,於是乎文浩做出了他目前來說最後悔的決定——最後一年的學費沒有去交。自己拿著這筆錢和當時的女朋友在學校附近玩了整整一周。
這是文浩所處的時代和社會,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是那樣的顯眼和明亮。羅sir本想用數據來說明一些事實和問題,但沒有找到相關數據,本著經濟學原理,大概也能夠知道這其中的受眾之小和利益之低。
文浩是一個看起來挺內向的人,喜歡看快手、聽歌,更多地時候文浩告訴我,他更享受一個人散步的時候,那種好像任何事情都與他不相干的境界,那是他最喜歡的。
以下為文浩自述:
我第一次進入富士康的時候是在五年前吧,那時候還沒有滿十八歲。我記得剛進去的時候,是不能上夜班的,因為勞動法規定未成年人是不能上夜班,甚至是加班都不允許。所以,我其實是上了兩個月的白班,每天只上八個小時,那時候就覺得還行吧,除了每天下早班的無所事事,那讓我很迷茫。
富士康的薪資待遇坦白來說,我認為是我見過的廠裡最好的,當然軍事化的管理也是讓人足夠絕望和無聊的。這點對我來說,是有著相當矛盾的地方。雖然一直都是自己吃飽全家不餓的那種,但無聊和迷茫也是能夠去磨滅一個人的生存欲望的。
第一次進來的時候,我就發現裡面真的有那種一幹就是很多年的人,而且工資水平跟我相差真的不大,那時候是打心眼裡瞧不起這些人的,用星爺電影裡的臺詞就是「你看看這些人,沒一個上進的,混吃等死。」
最重要的是,我發現那些但凡是幹了幾年的人,全部都是那種目光呆滯,走路都無精打採的,那種狀態作為一個剛進入富士康的人來說,是真的很讓人害怕的。但是,現在年齡和經驗也讓我成了那些後來者嘲笑的對象,至少他們心裡會這樣認為。
第一次進富士康我呆了大半年,而且現在回想起來是那種真的就很舒服的日子。那大半年裡認識了幾個現在還會聯繫的朋友,我們幾乎每周都會聚餐、唱歌,每次都會喝到酩酊大醉,那時候就覺得生活還是能夠看到陽光的,但是現在想起來不過是自我逃避的一種釋放力或者發洩方式——酒精。
第一次進富士康認識的朋友,最後我們幾乎都是同時走的,有的去幹了銷售、還有的在送快遞,也有的選擇去了工地上打工,後來我們見面也就越來越少了,這就是我印象最深的富士康生活和人。
富士康的飯菜其實還可以啦,沒有外界說的那樣差,甚至比外面吃的還要好一些,種類也是很豐富的,然而每天上班我們都會期待中午的吃飯時間,因為那是真的很餓很餓,重複性地勞動讓你不堪疲憊,自然也就餓得快。
說到富士康的管理,就那些所謂的線長、組長,那真的就是土皇帝該有的樣子,至少對我們這些產線人員來說是這樣子的。我最討厭的就是那些人去巴結和討好所謂的領導,那表情和動作,我真的想錄下來讓他們自己看看有多滑稽和可笑。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看了查理作別林的《摩登時代》,真的就是那樣的狀態,在工廠裡發瘋、甚至進入精神病院,真的是超級諷刺,所以星爺和卓別林我都很喜歡,哈哈。
我加上這次,算是進入了三次富士康,但是這中間的間隔也很長,因為我父母都是賣菜的,這中間也幫著他們在賣菜,之所以沒有繼續堅持下來,主要原因還是認為這份工作不適合我這個年齡階段,即使每月的收入還算可觀,但是我還是有點不甘心得。
今年的時候,就打算跟著朋友去找工作,因為我慢慢發現,你在廠裡待久了是不敢去找工作的,於是跟我朋友去找了個送外賣的工作,然後我還分期付款了一輛電瓶車,最後送了幾天根本就沒單子!很多單子的錢太少了,我又不想送,好單子又搶不過別人,因為我跑的是眾包,最後堅持了一陣子,就沒送外賣了,反而還欠電瓶車幾千元錢,索性就去富士康了,還錢嘛,而且也很穩定。
但是人呢,就認識不到那麼好的朋友了,自己也離他們越來越遠,畢竟我現在還在進廠,人們對這份工作和職業之所以存在那麼大的偏見,無非就是工資太低、又累,還不人道。
年輕人有一個良好的金錢觀,真的太重要了,開源節流總得要有本錢啊,對不對。你問我未來的打算,說實話,我真的沒有,真的魚死網破大不了去賣菜,這可能就是我自己的出路吧,也是我的命。
如果你問我最近讓我感到恐懼的事情,我只能說真的有。
那天休息,跟著朋友去商場玩,路過一家培訓機構,看到裡面幾歲的孩子竟然在跳交際舞,那時候我就後背發涼,我已經意識到:不成想被幾歲的孩子學了我這輩子都沒見過的舞蹈,我的未來還有可比性和競爭力嗎?
恐怕我認為沒有了。
文中人物為化名
部分內容由作者整理發表
作者:羅sir,一個內容有深度思想有廣度的多年職場老司機,原創不易,小手關注。每天分享職場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