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男做三打孤單,女做四無後嗣」怎麼理解?

2020-12-17 每日農業資訊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

現在的農村人已經來到大城市中打工賺錢,在城市中看起來比較光鮮亮麗,實際上卻有很多的辛酸往事。工作的壓力和生活的壓力讓大家喘不過氣來,每次煩惱的時候都會想到自己的家鄉,想到過去的童年往事。那時候的小夥伴都會興高採烈的聚在一起玩泥巴,現在雖然大家已經成家立業了,還是會想著過去的點點滴滴。當然最讓人懷念的就是農村老人口中的各種俗語,直到今天都有著很深奧的道理。

1.「鬥氣不養家,養家不鬥氣」

都說家醜不可外揚,但往往農村家裡有什麼矛盾和糾紛,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會傳播到村裡。如果是家庭成員之間的糾紛矛盾,那自然就會引起很多人的閒話。畢竟自古農民都會講究著家和萬事興,如果家庭之間出現矛盾和糾紛,那這個家將會是一盤散沙,毫無幸福可言。畢竟居家過日子就要講究家庭和睦,這樣才能讓這個家更加的幸福,這個家庭也能夠更加積極向上。所以這句俗語的意思大家都能夠明白了,就算是從今天的角度依舊能適應。

2.「男做三打孤單,女做四無後嗣」

這句話其實說的就是生日慶祝中的忌諱,一般來說50歲以上的人過生日叫做祝壽,一般都會風風光光的慶祝。同時20歲以下的人就叫做過生日,一般都是父母給孩子過。但30歲的男人和40歲的女人忌諱過生日,在農村這些年紀的人是不能進行 大操大辦的,只能自己給自己慶祝。因為男人過30歲的生日就會導致自己的配偶健康沒有保證,男人今後要孤單半輩子。女人在40歲的時候如果過生日,那就會導致子孫後代的氣運受到影響,以至於沒有子嗣。

3. 「父在堂,子不能專」

在過去的很長時間裡,農村人對三綱五常比較重視,對於長幼尊卑比較看重。一般來說父親則是一家之主,家裡的大小事務都要由父親做主。比如說結婚的問題,一般來說子女的婚姻大事都是由父親一人做主,不準子女有不同的意見。只要父親在世且身體健康的一天,那家裡的錢款、物資、家庭瑣事等都需要父親做主,兒子就算已經長大了也不能做主。當然現在這句話雖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多數情況下還是父母做主。

以上三個俗語對於農民的生活最為常見,這些俗語讓孩子們在今後的成長道路奠定堅實的基礎。你還知道哪些俗語,可以分享一下喔!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男做三打孤單,女做四無後嗣」啥意思?有道理沒?
    農村俗語:「男做三打孤單,女做四無後嗣」啥意思?有道理沒?在農村生活過的朋友們肯定都有一段難忘的時光吧,無論是怎樣的一種回憶都能停留在心頭念念不忘。在農村裡大家不管是在飯後還是農閒的時候總是會端著碗,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聊天,談論著生活中各種各樣的趣事.這時候一些老人評價一些人或者事情的時候就會說出一些老俗話,很多都是我們聽都沒有聽過的,在說道歲數的時候老農們都會蹦出來這樣的一句話:「男做三打孤單,女做四無後嗣」,這到底是啥意思呢?我們一起看看吧。
  • 農村有句老話,「男做三打孤單,女做四無後嗣」,說的什麼意思?
    在農村地區有句老話,「男做三打孤單,女做四無後嗣」,這句話想必大家都有聽過吧,農村很多地區都有俗語和諺語,這些俗語和諺語都是老一輩人,用生活的經歷而總結出來的,那這一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呢?
  • 農村俗語:男做三打孤單,女做四無後嗣,這三、四有什麼含義呢?
    農村俗語:男做三打孤單,女做四無後嗣,這三、四有什麼含義呢?現在的農村早已經不是那個破舊落後的農村了,從國家建設新農村的政策實施之後,我們看到農村的面貌煥然一新。這都是國家政策發展的作用,雖然過上了溫飽的生活,但是很多的東西都留在了農村。
  • 農村老話「男做三打孤單,女做四無後嗣」啥意思?有道理嗎?
    隨著中國農業的發展,農村的生活環境優美,小編給大家說說農村老話,農村老話「男做三打孤單,女做四無後嗣」啥意思?有道理嗎?一、父在堂,子不能專就是為人子者,父在則能觀其父之志而承順之,父沒則能觀其父之行而繼述之。 應該是父在堂子不得自專 要求子恭謹溫順,敬愛父輩。
  • 俗語「男做三打孤單,女做四無後嗣」啥意思?三和四有什麼忌諱?
    導讀:俗語「男做三打孤單,女做四無後嗣」啥意思?三和四有什麼忌諱?隨著大城市節奏的加快,很多人選擇回到鄉下去生活,只求一份安靜與平和,說到這裡,小編也不禁想起了在鄉下的日子,清新的環境,鄰裡間的其樂融融,他們都到一家的門口坐在一塊吃,他吃點他的菜,他吃點他的飯可以說是很有意思了,而且在吃飯間聊一些家長裡短,而在這之間偶爾還會蹦出來幾句俗語,就比如「男做三打孤單,女做四無後嗣」,你知道這句話的意思嗎?
  • 男做三打孤單,女做四無後嗣;這俗語什麼意思,這裡孤寡什麼含義
    文章男做三打孤單,女做四無後嗣;這俗語什麼意思,這裡孤寡什麼含義系文逗趣史原創,未經允許,抄襲必究。有些俗語是來自歷史典故,有些則純粹是老百姓的經驗之談,在農村,俗語出現的最為普遍,而今天說的這則俗語就是「男做三打孤單,女做四無後嗣」,這是什麼意思?孤寡什麼是含義呢?這句話字面上的意思是說,男人要是過三十歲的生日就會繼續孤單,女人要是過四十歲的生日就會沒有子嗣。
  • 俗語:男做三打孤單,女做四無後嗣,啥意思?原來過生日也有講究
    文/酒釀櫻桃俗語:男做三打孤單,女做四無後嗣,啥意思?原來過生日也有講究年紀很小的時候小編一直在農村生活,在平時的生活中,小編經常坐在村頭聽老人們講故事。講他們年輕時見到的,或者他們的上一輩給他們講述的故事,其中也經常夾雜著他們的勸誡,他們自己稱這些話為「老人言」。
  • 農村老話「男做三打孤單,女做四無後嗣」,說的有道理嗎?
    在農村有這麼一句老話——「父在堂子不能專」,簡簡單單幾個字,卻折射出了傳統社會下的父子關係。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說父母都還健在的話,孩子就不能擅自做主,做事情必須聽從父母的意見。其實這句話主要體現的是封建社會中的父權和尊卑觀念,也是古代生活的一個縮影。
  • 俗語中「男做三打孤單,女做四無後嗣」你們知道什麼意思嗎?
    其實農村的生活是非常悠閒自在的,並且農村的風景也是非常美的,農村很多時候都鄰居非常和睦的,想起兒時的玩伴,自己也是有非常多的記憶的,相信說到這些大家都是非常懷念的,甚至農民們在幹活回來後都會拉拉家常什麼的,這種生活確實是非常不錯的!
  • 農村俗語「男做三打孤單,女做四無子嗣」,這句話是啥意思呢?
    提及農村俗語,這可是大家所用到的一些特殊語言,雖然俗語比較多,不能一一記在心中,但還是還會知道一些,俗語在人們生活叫法不一,有叫老人言,所謂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就是說道有關俗語的重要性,而還有叫老話,這老話說的好等等表達自己立場是對的,由此看來這俗語在人們心裡地位還是比較高的,當然可能對於一些新一代的孩子來說俗語太陌生
  • 「男做三打孤單,女做四無子嗣」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農村男做三打孤單,女做四無子嗣」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文/農夫也瘋狂農村的文化博大精深,而且在不同的地區的文化也是有差異的。不過,在以前很多的地方以前都是很忌諱做生日的。可是,農村的老人有的一輩子都沒過過生日的,很多的老人都是害怕過生日的。這個也是有原因的,一來是過生日是比較的麻煩,有很多的事情要辦的,而這些都是要花錢的,老人一輩子節約習慣了,也沒都是積蓄,所以心痛花錢。二來是在民間還有很多的忌諱,很多人認為過生日不利。比如很多地方就流傳著「男不三女不四」、「男怕生前女怕生後」等等的說法。
  • 農村俗語「男孤窮女寡富;男三女四光棍無嗣」,啥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是流傳在農村的一些經典老話,這些俗語不僅妙趣橫生,而且所表達的深意值得大家推敲!在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很多人遠離了家鄉匯入到外出打工的大潮中,農村也就剩下了老人和孩子們,生活雖苦但是也是無奈畢竟對於農民工來說,去城市定居太困難了!在農村,有句俗語不知大家聽說過嗎?
  • 農村俗語「男不三女不四,男抖窮女抖賤」,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我國文化博大精深,特別是農村的俗語、諺語,更是表現出了我國廣大勞動人民的智慧,這些俗語、諺語是我國勞動人民通過平日的生活,或是習慣習俗以及天文現象等總結出的簡短精煉的語言,比如「高田種麥,低田種稻」、「水滿塘,谷滿倉,修塘等於修穀倉」等就是關於二十四節氣的俗語。
  • 農村俗語「男抖窮,女都賤;男不三,女不四」,啥意思有道理嗎?
    如今,距離農民收穫的時間已經不足十日了,這鮮有的閒暇時光,伴著微風徐來,村口處的大榕樹下早已聚滿了人群,有四人一桌打撲克的,也有三三兩兩坐在石凳上拉家常的,其中俗語是老人們談論的焦點,大家在一起「鬥智鬥勇」,每有經典的俗語冒出,總會贏來滿堂喝彩,其中有三則俗語,最為讓大家深思,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在農村,老人常說:「男不做九,女不做十」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老人常說:「男不做九,女不做十」什麼意思?老人們常說:男的不辦就,女的不辦十。在我們農村,人們很重視老人過大壽,要是家裡有老人過大壽,家裡人都很重視,還要有祝壽詞。這老人辦壽比年輕人結婚的場面都大,但是老人辦壽也是很有講究的。  老人們常說的「男的不辦九」的意思是男的辦壽帶九的不辦,比如六十九,七十九這樣的,女的呢不辦帶十的,如果家裡的女性要辦七十,八十大壽,那麼就要提前一年辦,也就是要六十九,七十九歲的時候辦。
  • 農村俗語「男三女四,光棍無嗣」到底是啥意思?又有啥道理?
    導語:農村俗語「男三女四,光棍無嗣」到底是啥意思?又有啥道理?在農村生活的人都知道,在農村的鄉間經常能聽到很有意思的農村俗語。尤其是農村的老人,隨口就能溜出一句農村俗語來。這些俗語聽起來就像是打油詩一樣簡單易懂。
  • 在農村,按傳統老人多少歲做壽合適?老人做壽有什麼講究?
    摘要:在農村,按傳統老人多少歲做壽合適?老人做壽有什麼講究?文/農夫也瘋狂生日,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其是我們降臨到這個世界的日子。母親經歷過十月懷胎以後,然後把我們生育下來。現在很多的年輕人,即便是在農村裡,每年都會過生日,有些還會呼朋喚友一起出去慶祝一番。但是農村的老人對於過生日是很避諱的,多數老人都不願意過生日的。有些就算是子女強烈要求給老人過生日,但是他們總是會拒絕,並且都會說等幾年再過生日。那麼在農村,按傳統老人多少歲做壽合適?為何很多老人不願做壽?這裡我們有必要先解釋一下,做壽和過生日是有區別的。
  •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沒有後代的農村老人,以後怎麼過?
    人們常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但有很多歷史遺留的原因,在廣大的農村還是不少沒有成家的所謂「老光棍」。有的因為父輩的家境貧困,還有的自身的各種問題。這些農村無後老人的生活如何度過?北面有正房三間,西北角還有一些漏水。床上躺著這個家的男主人孫書義,十幾平米的小屋,就是風燭殘年的老年的整個世界。吃飯,聽戲,看電視、翻身、大小便,都離不開這張一米多長的小床。風風雨雨十幾年,老人還可以交流。離不開他的老伴悉心的照顧。而這個老伴也七十多歲,不僅要照看他,還要給兩個長不大的兒子做飯。
  • 農村俗語:男孤窮女寡富,男三女四光棍無嗣,講的究竟是什麼意思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俗語就是:男孤窮女寡富,男三女四光棍無嗣,大家第一眼看上去有明白是什麼意思的嗎?如果是從小生活在農村的對前半句是很好理解的,而對於後半句,了解中國農村過去的也是很好理解的,那具體是什麼意思,下面就帶大家一起來看一下。
  • 陰陽人領悟人生:不做男不做女做自己尋自我(圖)
    陰陽人領悟人生:不做男不做女做自己尋自我(圖)     來自臺灣的陰陽人丘愛芝,在非男非女的路上跌跌撞撞數十載,終找到同路人而確立不做男也不做女,只做自己的這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