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章,禁止轉載
現在的農村人已經來到大城市中打工賺錢,在城市中看起來比較光鮮亮麗,實際上卻有很多的辛酸往事。工作的壓力和生活的壓力讓大家喘不過氣來,每次煩惱的時候都會想到自己的家鄉,想到過去的童年往事。那時候的小夥伴都會興高採烈的聚在一起玩泥巴,現在雖然大家已經成家立業了,還是會想著過去的點點滴滴。當然最讓人懷念的就是農村老人口中的各種俗語,直到今天都有著很深奧的道理。
1.「鬥氣不養家,養家不鬥氣」
都說家醜不可外揚,但往往農村家裡有什麼矛盾和糾紛,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會傳播到村裡。如果是家庭成員之間的糾紛矛盾,那自然就會引起很多人的閒話。畢竟自古農民都會講究著家和萬事興,如果家庭之間出現矛盾和糾紛,那這個家將會是一盤散沙,毫無幸福可言。畢竟居家過日子就要講究家庭和睦,這樣才能讓這個家更加的幸福,這個家庭也能夠更加積極向上。所以這句俗語的意思大家都能夠明白了,就算是從今天的角度依舊能適應。
2.「男做三打孤單,女做四無後嗣」
這句話其實說的就是生日慶祝中的忌諱,一般來說50歲以上的人過生日叫做祝壽,一般都會風風光光的慶祝。同時20歲以下的人就叫做過生日,一般都是父母給孩子過。但30歲的男人和40歲的女人忌諱過生日,在農村這些年紀的人是不能進行 大操大辦的,只能自己給自己慶祝。因為男人過30歲的生日就會導致自己的配偶健康沒有保證,男人今後要孤單半輩子。女人在40歲的時候如果過生日,那就會導致子孫後代的氣運受到影響,以至於沒有子嗣。
3. 「父在堂,子不能專」
在過去的很長時間裡,農村人對三綱五常比較重視,對於長幼尊卑比較看重。一般來說父親則是一家之主,家裡的大小事務都要由父親做主。比如說結婚的問題,一般來說子女的婚姻大事都是由父親一人做主,不準子女有不同的意見。只要父親在世且身體健康的一天,那家裡的錢款、物資、家庭瑣事等都需要父親做主,兒子就算已經長大了也不能做主。當然現在這句話雖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多數情況下還是父母做主。
以上三個俗語對於農民的生活最為常見,這些俗語讓孩子們在今後的成長道路奠定堅實的基礎。你還知道哪些俗語,可以分享一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