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分期的市場泡沫被擠破後,恆昌惠誠或攜資金和線下市場團隊強勢布局。當下醫美分期場景門檻受監管、競爭影響已經明顯提高,恆昌惠誠能否突圍,仍需時間來驗證。
撰文 |陳大柴
出品 |消費金融頻道
近日,有消息傳出北京恆昌惠誠信息諮詢有限公司正在從任買科技醫美團隊挖人,打算明年進軍醫美市場。線下理財、貸款老大哥恆昌的加入,讓沉寂已久的醫美分期領域又起了一點波瀾。
作為消費金融領域的熱門場景,醫療美容以客單價高、市場需求強的特點,曾在2016和2017年一路狂飆形成風口,短短兩年時間,市場就邁入千億級時代。然而經歷騙貸危機後,醫美分期規模縮減,參與者紛紛退出。
中整協於2018年底發布的《中國醫療美容行業年度發展調查報告》顯示,醫美分期機構的數量在鼎盛時期的市場規模曾達到1000餘家,覆蓋的客群延伸至大學生群體。而到了2018年底,醫美分期平臺數量降至30餘家,僅剩度小滿、麼麼貸、任買、捷信等玩家。
在此情況下,恆昌惠誠仍要入局醫美分期,或許主要基於恆昌發展場景貸的需求。恆昌總部位於北京,旗下有恆昌利通、恆昌匯財、恆昌惠誠、恆易融等平臺,業務涵蓋財富管理及借款諮詢服務與對接、信用風險評估與管理、信用數據整合等。
官網信息顯示,恆昌惠誠成立於2012年1月,註冊資本5000 萬元人民幣,在全國近30個省設立了協同服務網點,累計幫助70餘萬客戶解決了資金需求。
儘管憑藉多年線下理財、現金貸及金融科技服務經驗,恆昌惠誠擁有資金優勢和成熟的線下市場銷售團隊,但就目前醫美分期實際情況來看,其仍要面臨不小的困難。
首先,醫美分期行業騙貸餘熱仍在,外加今年監管對催收行業的整治,導致資金方出資較為審慎。
長期陷於騙貸的泥淖中,挺過來的醫美分期平臺也出現資金荒問題。據悉,面對醫美這個仍有潛力的市場,城商行或小貸公司選擇給分期平臺提供資金,但會重點考核醫美分期機構的經營數據和壞帳數據。高風險下,機構會提高分期平臺資金成本,這就會對分期平臺的利潤造成影響。
其次,醫美分期深陷套路貸,成為監管重點監控的場景之一。
醫美分期曾以「美容佳麗貸」「整形貸」「零利息無抵押」等形式推廣獲客,用戶使用了之後才知道自己成為714高炮受害者。在今年4月份,就有用戶舉報安徽合肥光美整形美容醫院涉及「套路貸」、「暴力催收」。
知情人士透露,目前監管已經把整治醫美分期中的套路貸列為掃黑除惡,與套路貸相關的暴力催收也被作為打擊重點實時監控。
最後,醫美分期市場由野蠻擴張到回歸理性,頭部平臺格局已定,優質的醫美機構資源大多被佔據。
在醫美客單價方面,2019年均價最高的五大項目分別為面部輪廓手術22268元、隆胸手術15101元、豐臀手術14324元、乳房提升13473元、隆鼻10536元。均價萬元以上的單子,讓頭部平臺牢牢守住醫美分期場景。
借著資金、風控方面的優勢,頭部平臺在醫美分期混戰中已經形成較為完備的業務模式,無論是分期產品、還是營銷推廣,都與商家保持良好的合作。
醫美從業者透露,藝星、美萊、蕾特恩、欣奕除疤、天津痘博士等醫美機構差不多被頭部玩家瓜分完,後來者想重新去搶市場會有較大的難度。此外,在監管政策收緊的情況下,合規運營也成為壓在後來者身上的一座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