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一旦長期血壓高,很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的疾病。而對於這樣的疾病,患者可能需要長期用藥來控制血壓的穩定,因此降壓藥就是患者的首選。
不過有很多的患者其實對於降壓藥物不一定很了解,經常不知道是飯前吃,還是飯後吃,那麼對於降壓藥,飯前吃和飯後吃又有什麼不同呢?
其實,通過研究發現,早上七點左右和下午四點左右服用降壓藥的效果是最好的,因為正常血壓波動比較大的時間段主要在早上九點到十一點,和下午六七點這樣,而服用藥物兩三個小時之後,藥效才能發揮到最高。
但是因為每種降壓藥物不同,因此服用的時間也是不同的,有些降壓藥物適合與食物一同服用,吸收的效果會更好,而有些藥物適合空腹的時候服用,利於藥物的吸收,因此具體飯前還是飯後服藥,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另外4個用藥誤區,更應該搞清楚
01降壓藥傷肝、傷腎不能吃
很多的高血壓患者總是因為擔心降壓藥物的副作用,因此很排斥服用一些降壓藥,但是這樣的想法肯定是錯的,因為比起藥物的副作用,其實血壓升高帶來的危害是更高的。而且現在很多的降壓藥在上市之前都是經過大量的臨床試驗研究的,已經將藥物的副作用降到最低,只要按照醫囑服藥,那麼對腎臟以及肝臟的損傷其實是很小的。
02服藥期間不監測血壓
高血壓患者不管平時有沒有服藥,對於血壓的測量都要及時重視起來,而在服藥的過程中就更要隨時關注血壓的數值,方便對藥效的判斷,以及是否需要更換藥物。而經常會有一些高血壓的患者以為服用藥物就可以萬事大吉了,於是經常會忽視血壓的監測,及時這是比較危險的,因為血壓隨時隨地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從而誘發腦卒中,對於疾病的控制是很不利的。
03 認為血壓控制好了就停藥
有一些患者在服用降壓藥的時候,總有一種不好的習慣,每次只要血壓上來了之後就服兩片藥來緩解,一旦血壓穩定了之後,就立馬停藥,藥物總是吃吃停停的。其實這樣吃藥的方法是很危險的,要知道之所以血壓能夠穩定,主要是因為藥物的關係,而且大多數的高血壓患者可能需要長期服藥來控制血壓,一旦中間私自停藥的的話,血壓很容易反彈,尤其對於中老年人來說,很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的疾病。
04覺得別人的降壓藥好
身邊高血壓的人群比較多,於是經常有病友聚到一起會討論各自的降壓藥物的效果,而有些患者看到別人的降壓藥的效果比較明顯,於是就去嘗試別人的降壓藥物,其實這樣的做法也是對自己不負責任的表現。因為高血壓當中也分很多種,每個患者的病症不一樣,因此在用藥劑量,以及用藥方法也是不一樣的,而如果盲目去嘗試別人的藥物,可能最後不僅沒有降壓的效果,可能還會造成血壓的升高。
因此,在服用降壓藥的時候儘量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適合自己的降壓藥物,否則血壓很難控制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