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候選人張震鳴事跡

2020-12-09 人民網教育

張震鳴,男,漢族,共青團員,江蘇建築職業技術學院能源與交通工程學院城軌專業2015級專科生。

2017年11月中旬突發腦腫瘤,在廣州醫治無效腦死亡,2017年12月4日腦死亡並無償捐獻心臟、肝臟、雙腎臟、雙眼角膜,救了6個人4條生命。

2015年9月初,在城軌15-1班第一次班會課上,一位精神十足的小夥子,用帶著廣東味的普通話介紹著自己:「我叫張震鳴,我來自廣東揭西,我會修電腦,大家的電腦出問題了可以找我修。每天早晨起來背一段英語,每個學科都要認真。」張震鳴個頭相對矮一點,偏瘦一點,但為人開朗、樂觀、外向、人緣好,很快就在同學間獲得了「小哥」這一美譽。

張震鳴成績優良,不斷去努力提高專業技能,是本專業中第一個獲得BIM技術認證的人。憑藉著紮實的專業功底,2017年10月底就找到了心儀的工作。實習歸來,在緊張的學習之餘,又儘量去泡圖書館,投入到專轉本複習迎考中。

張震鳴是一個電腦小能手,同學電腦有故障,「包在我身上」就把問題給解決了。他也曾把晚飯讓給囧在旅途的同學。

張震鳴充滿童趣,他在徐州感受到了人生第一場的大雪,雪地裡撒歡、堆雪人、打雪仗、拍照、發朋友圈。

在208室舍長人選上,張震鳴被推選為舍長,因為他熱心、陽光,會全身心照顧大家。6個人學習生活在一起,慢慢地在點點滴滴中融成一家人。張震鳴會拿出自己的小藥箱,給生病的舍友找藥,也會在寒冷的冬天,冒著大雪替舍友到醫院開藥。他會制定出詳細的值日表,與舍友們一起保持內務整潔,一直以來受到宿管阿姨的稱讚。

在同學們看來,張震鳴是一個可愛可敬的助班。在第一次班會上,他幫助大家了解大學生活,尋找適合自己的生涯目標,給大家上好大學的第一堂課;面對想進入學生組織發展的同學,張震鳴會把自己的學生幹部經驗告訴他,如何成功處理人際關係,贏得同學們的信賴,更好的服務班級、同學;面對想加強專業學習的同學,張震鳴會把自己的專業學習資料、轉本資料和考證資料找來,還會充分利用時間幫助輔導《爆破工程》等課程。

在老師們看來,張震鳴是一個好助手,好幫手、好朋友。辦公室電腦的維修他都給包了。只要有需要,一個電話,他的身影很快就會出現。他利用在工地實習的機會,幫助拍攝製作貧因學生工地勵志視頻,從拍攝到後期剪輯、配樂等很好地完成老師交待的任務。在教學資源庫建設中,優化課件動畫、處理音頻、合成微課等等都少不了他的參與。考慮到自己快要畢業,他跟老師們講要趕緊帶兩個徒弟,加強培訓,不然等畢業後沒有人幫著修電腦了。

張震鳴是一個懂事的孩子。家裡經濟條件不好,在努力兼職時也非常節儉,在學習生活中堅持把錢用好。小時候因為父母工作原因,經常更換居住地,為更好照顧妹妹,他三次留級,這也是他比同班同學大三歲的原因。初中時,便到電腦維修鋪打工,這也是他精通電腦的原因。

張震鳴更是一個有大愛的孩子。考慮到自己病情的嚴重性,2017年11月21日,手術前一晚,便主動向父母提出,「如果下不了手術臺,幫我把器官捐了吧!」手術未能留住他的身影。2017年12月4日,根據生前心願,無償捐獻了心臟、肝臟、雙腎臟、雙眼角膜等器官,救了6 個人4 條生命。

江蘇建築職業技術學院發布《關於號召全校團員青年向張張震鳴同學學習的倡議書》,號召團員青年們把感動和敬仰化作實際行動,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從一言一行做起,認真領悟「張震鳴」精神的真諦,努力使自己成長為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棟梁之才,為構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舉行張震鳴同學追思會,全校千餘名師生自發聚集一起,懷著無比沉重與無限祟敬心情,追思我們的優秀學子張張震鳴同學。

江蘇建築職業技術學院校黨委書記孫進教授、黨委副書記梁惠教授帶領學校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奔赴廣東省揭西縣張震鳴同學家中,看望慰問他的父母。孫進書記一行還向張張震鳴父母轉交了全校師生的一份慰問信與10萬元慰問金,充分表達全校師生員工對張張震鳴同學的無比崇敬和學校對張張震鳴同學父母的尊重關愛。同時也給張震鳴父母帶去了一份珍貴禮物,一本從學校老師和同學手中廣泛徵集來100多張照片製成的影集,保存了張震鳴同學在校學習生活的珍貴點滴。

張震鳴同學捐獻器官義舉感動了全社會,人民日報、中新網、新華網、中國經濟網、搜狐、新浪、網易、今日爆點、廣州參考、徐州日報等多家媒體報導了張張震鳴同學的事跡,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和廣泛讚譽。

2018年2月1日,共青團江蘇省委2018第5號文件,追授張張震鳴同志「全省優秀共青團員」稱號。同時號召全省廣大團員青年向張張震鳴同志學習,學習他捨己為人、無私奉獻的赤子情懷,爭做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新時代青年。

2018年3月6日,「2017感動中國·江蘇十大感動人物」評選活動投票正式啟動,張張震鳴同學總票數141431票,位列第一位。

生命雖結束,愛仍在延續。張震鳴同學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刻,用大愛續寫他人的生命,為社會盡最後一份力。他實現了自身價值與服務人民、回報社會統一起來。他的事跡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詮釋和踐行,展現了當代大學生嶄新、崇高的情操和時代精神,為青年樹立了榜樣和楷模!

(責編:蘭美娜(實習生)、熊旭)

相關焦點

  • 第十三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特別獎事跡簡介
    原標題:第十三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特別獎事跡簡介 日前,第十三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評選活動結果已揭曉。入選大學生充分展現了新一代青年大學生好學上進、視野寬廣、開放自信的精神風貌,是大學生群體中的傑出代表。
  • 第十三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特別獎揭曉
    日前,第十三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評選活動結果揭曉。該活動由教育部、共青團中央、人民日報社共同指導,人民網、光明日報教育部、大學生雜誌社和中國大學生在線聯合主辦。入選大學生充分展現了新一代青年大學生好學上進、視野寬廣、開放自信的精神風貌,是大學生群體中的傑出代表。
  • 第十三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候選人任蘭芳事跡
    第十五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一等獎、上海市特等獎;第二十三屆上海高校學生創造發明「科創杯」一等獎;第二屆「鄭和杯」中德青年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榮譽的背後是視艱辛為幸福、為夢想而執著,而在此之前,她還只是一名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安全監察部的普通職員,似乎和科研並沒有什麼關聯。
  • 第十三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候選人劉敏事跡
    「再晚一個小時,你就沒命了」這是醫生對她說的第一句話。由於醫療資源的匱乏和搶救生命的迫切,劉敏不得不在帳篷中目睹醫生在沒有麻醉藥的情況下截掉自己的右腿。長時間擠壓帶來的嚴重內傷,使她在重症監護室搶救了2個多月才轉危為安。地震雖然造成巨大身心創傷,但並沒有摧垮她的意志,她的生命之光開始了不一樣的精彩綻放。
  • 第十三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候選人陳光澤事跡
    帶領青年大學生致力於助困扶弱,志願支教活動受到人民網、新華網、《西部開發報》等多家主流媒體跟蹤報導38餘次,團隊曾獲共青團中央表彰「先進團隊」、陝西省青年公益大獎賽銀獎等。2014年來通過勤工助學、省吃檢用資助了10名貧困學生共計30000餘元。先進事跡曾被《解放軍報》、中國軍網、中國網等多家軍內外主流媒體宣傳報導。
  • 蘭州理工大博士生李春凱入圍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候選人
    蘭州理工大博士生李春凱入圍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候選人  每日甘肅網4月25日訊(蘭州晨報/掌上蘭州記者魏娟 實習生馬亞瓊)由教育部、共青團中央、人民日報社共同指導的「第十三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評選」活動於近日評出200個候選人,入圍終審評選環節
  • 第十二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特別獎事跡簡介
    吳宏宇男,漢族,廣東工業大學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專業2015級本科生編者按:「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評選活動由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團中央、人民日報社共同指導日前,第十二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評選活動結果已揭曉。入選大學生奮發向上,贏得了社會的肯定和稱讚,是大學生群體中的傑出代表,彰顯了當代大學生敢於擔當的時代風貌。本報特刊登這些典型事跡,希望廣大學生向他們學習,堅定理想信念,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積極加強品德修養,不斷提升人生境界,努力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 首場第八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先進事跡報告研討會舉行
    新華網北京7月12日電(記者 劉奕湛)12日,「我的中國夢——第八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先進事跡報告研討會」在京舉行,來自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北京外國語大學等高校的專家學者圍繞「今天的中國需要什麼樣的青年」召開了專題研討會。
  • ——第九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事跡簡介
    「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評選活動」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共青團中央、人民日報社共同指導,人民網、大學生雜誌社聯合主辦。自2005年舉辦以來,今年已是第九屆了,現在,已經成為千萬大學生群體中有成效、有影響的創新型、品牌型活動。  第九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評選活動於2014年初正式啟動,邀請全國千萬大學生,推選自己心目中的榜樣。
  • 第十三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候選人李春凱事跡
    熱愛祖國,理想信念堅定 李春凱的父母都是中共黨員,他自幼耳濡目染,深受愛國思想的薰陶,在蘭州理工大學求學期間就光榮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積極參加並組織籌劃學校各種黨團活動,曾擔任蘭州理工大學材料學院研究生第十四黨支部書記。
  • 第十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特別獎事跡簡介
    」評選活動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共青團中央、人民日報社共同指導,人民網、大學生雜誌社聯合主辦,活動評選產生了10名「第十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20名年度人物提名獎和1名特別獎名單。  第十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特別獎  捨生忘死 救人危難  魏玉川  男,漢族,中共黨員,原蘭州理工大學能動學院機械電子工程2013級本科生  2014年10月1日,魏玉川在蘭州市七裡河黃河大橋以西段,勇救落水的陌生女孩
  • 第十三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候選人曹朝陽事跡
    先後榮獲校一等獎學金、鄭州大學「易盛」獎學金以及國家獎學金;獲包括國際絲綢之路機器人創意大賽一等獎,第十一屆iCAN國際創新創業大賽二等獎,2017年中國機器人大賽三等獎,「西門子」中國智能製造挑戰賽總決賽三等獎,全國大學生物聯網設計競賽西北賽區特等獎在內的13項省級以上獎項;鄭州大學大學生標兵,鄭州大學三好學生,鄭州大學優秀團員。
  • 第十三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候選人喬婧思事跡
    喬婧思,女,漢族,共青團員,中國人民大學理學院物理學專業2013級博士研究生。 她在科研領域刻苦鑽研,有著勤奮務實的求學態度。博士就讀期間,在國際權威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3篇。
  • 第十三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候選人楊慧琴事跡
    她,家境貧寒,依靠生源地貸款完成學業,卻仍然保持樂觀積極心態;她,擁有14項專利,發表SCI論文3篇、EI論文2篇,獲得國家獎學金,在同學眼中是個純正「學霸」;她,關注女性健康,創立上海禕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並擔任公司法人,獲得上海大學生創業基金會(EFG)20萬元雛鷹計劃創業「天使基金」;她,作為上海市優秀創業女性代表參加了中歐高級別人文交流對話機制第四次會議、第二屆中歐性別平等專題研討會
  • 第十三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候選人趙永昭事跡
    針對目前規培醫師職業倦怠問題,他帶領研究團隊調研了1698名規培醫師,所調研的報告得到了包括世界心理治療協會副會長在內的十餘名專家認可推薦,被十餘家媒體報導,最終完成了項目《傾聽「醫」生——聚焦住院規培醫師的職業倦怠感》,獲得「2017年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競賽上海市賽二等獎」。
  • 「2017感動中國·江蘇年度人物」頒獎:張震鳴、劉明夫婦受表彰
    4月13號下午,"2017感動中國·江蘇年度人物"頒獎典禮在南京舉行,其中江蘇建築學院學生張震鳴
  • 第十三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候選人郭坤平事跡
    在校期間他三次獲得研究生國家獎學金、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優秀學生、2017年度上海大學研究生「學術啟明星」、上海大學創新基金等多項榮譽;累計在國內外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38篇,包括Nature Photonics, Chemical Science, Nanoscale等國際著名期刊,論文被引近300餘次,總影響因子IF>115;申請發明專利10項,其中3項已經獲得授權;參加編寫科研著作
  • 身邊楷模 學習榜樣:2011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事跡
    身邊楷模 學習榜樣:2011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事跡 發表時間:2012-06-21   來源:人民日報   【序言】「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評選活動由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團中央、人民日報社共同指導
  • ――2009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事跡摘登
    「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評選活動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共青團中央學校部、人民日報政治文化部共同指導,人民網和大學生雜誌社聯合主辦,自2005年開始,每年一屆,旨在深入貫徹落實中央16號文件精神, 通過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評選和宣傳優秀大學生典型,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導向作用,激勵廣大學生勵志自強、提升素質、奉獻社會。
  • 第十五屆(2017年度)感動吉林人物揭曉 黃大年、南仁東等當選
    頒獎現場  1月20日14時,由新文化報、吉林年鑑、長春國際會議中心主辦,吉林省榆樹錢酒業有限公司、新文化志願者協會協辦的第十五屆(2017年度)感動吉林頒獎典禮在長春國際會議中心舉行。黃大年、南仁東,範淑霞、王鐵柱、劉建軍、張超凡、牛勝國、「洮寶」大學生創業團隊、安圖曹志宇和王巖松兩位民警、汪清的李才、石鳳珍、李紅穎一家獲得了第十五屆(2017年度)感動吉林人物稱號,吉林農業大學精準扶貧團隊獲得年度致敬人物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