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震鳴,男,漢族,共青團員,江蘇建築職業技術學院能源與交通工程學院城軌專業2015級專科生。
2017年11月中旬突發腦腫瘤,在廣州醫治無效腦死亡,2017年12月4日腦死亡並無償捐獻心臟、肝臟、雙腎臟、雙眼角膜,救了6個人4條生命。
2015年9月初,在城軌15-1班第一次班會課上,一位精神十足的小夥子,用帶著廣東味的普通話介紹著自己:「我叫張震鳴,我來自廣東揭西,我會修電腦,大家的電腦出問題了可以找我修。每天早晨起來背一段英語,每個學科都要認真。」張震鳴個頭相對矮一點,偏瘦一點,但為人開朗、樂觀、外向、人緣好,很快就在同學間獲得了「小哥」這一美譽。
張震鳴成績優良,不斷去努力提高專業技能,是本專業中第一個獲得BIM技術認證的人。憑藉著紮實的專業功底,2017年10月底就找到了心儀的工作。實習歸來,在緊張的學習之餘,又儘量去泡圖書館,投入到專轉本複習迎考中。
張震鳴是一個電腦小能手,同學電腦有故障,「包在我身上」就把問題給解決了。他也曾把晚飯讓給囧在旅途的同學。
張震鳴充滿童趣,他在徐州感受到了人生第一場的大雪,雪地裡撒歡、堆雪人、打雪仗、拍照、發朋友圈。
在208室舍長人選上,張震鳴被推選為舍長,因為他熱心、陽光,會全身心照顧大家。6個人學習生活在一起,慢慢地在點點滴滴中融成一家人。張震鳴會拿出自己的小藥箱,給生病的舍友找藥,也會在寒冷的冬天,冒著大雪替舍友到醫院開藥。他會制定出詳細的值日表,與舍友們一起保持內務整潔,一直以來受到宿管阿姨的稱讚。
在同學們看來,張震鳴是一個可愛可敬的助班。在第一次班會上,他幫助大家了解大學生活,尋找適合自己的生涯目標,給大家上好大學的第一堂課;面對想進入學生組織發展的同學,張震鳴會把自己的學生幹部經驗告訴他,如何成功處理人際關係,贏得同學們的信賴,更好的服務班級、同學;面對想加強專業學習的同學,張震鳴會把自己的專業學習資料、轉本資料和考證資料找來,還會充分利用時間幫助輔導《爆破工程》等課程。
在老師們看來,張震鳴是一個好助手,好幫手、好朋友。辦公室電腦的維修他都給包了。只要有需要,一個電話,他的身影很快就會出現。他利用在工地實習的機會,幫助拍攝製作貧因學生工地勵志視頻,從拍攝到後期剪輯、配樂等很好地完成老師交待的任務。在教學資源庫建設中,優化課件動畫、處理音頻、合成微課等等都少不了他的參與。考慮到自己快要畢業,他跟老師們講要趕緊帶兩個徒弟,加強培訓,不然等畢業後沒有人幫著修電腦了。
張震鳴是一個懂事的孩子。家裡經濟條件不好,在努力兼職時也非常節儉,在學習生活中堅持把錢用好。小時候因為父母工作原因,經常更換居住地,為更好照顧妹妹,他三次留級,這也是他比同班同學大三歲的原因。初中時,便到電腦維修鋪打工,這也是他精通電腦的原因。
張震鳴更是一個有大愛的孩子。考慮到自己病情的嚴重性,2017年11月21日,手術前一晚,便主動向父母提出,「如果下不了手術臺,幫我把器官捐了吧!」手術未能留住他的身影。2017年12月4日,根據生前心願,無償捐獻了心臟、肝臟、雙腎臟、雙眼角膜等器官,救了6 個人4 條生命。
江蘇建築職業技術學院發布《關於號召全校團員青年向張張震鳴同學學習的倡議書》,號召團員青年們把感動和敬仰化作實際行動,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從一言一行做起,認真領悟「張震鳴」精神的真諦,努力使自己成長為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棟梁之才,為構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舉行張震鳴同學追思會,全校千餘名師生自發聚集一起,懷著無比沉重與無限祟敬心情,追思我們的優秀學子張張震鳴同學。
江蘇建築職業技術學院校黨委書記孫進教授、黨委副書記梁惠教授帶領學校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奔赴廣東省揭西縣張震鳴同學家中,看望慰問他的父母。孫進書記一行還向張張震鳴父母轉交了全校師生的一份慰問信與10萬元慰問金,充分表達全校師生員工對張張震鳴同學的無比崇敬和學校對張張震鳴同學父母的尊重關愛。同時也給張震鳴父母帶去了一份珍貴禮物,一本從學校老師和同學手中廣泛徵集來100多張照片製成的影集,保存了張震鳴同學在校學習生活的珍貴點滴。
張震鳴同學捐獻器官義舉感動了全社會,人民日報、中新網、新華網、中國經濟網、搜狐、新浪、網易、今日爆點、廣州參考、徐州日報等多家媒體報導了張張震鳴同學的事跡,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和廣泛讚譽。
2018年2月1日,共青團江蘇省委2018第5號文件,追授張張震鳴同志「全省優秀共青團員」稱號。同時號召全省廣大團員青年向張張震鳴同志學習,學習他捨己為人、無私奉獻的赤子情懷,爭做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新時代青年。
2018年3月6日,「2017感動中國·江蘇十大感動人物」評選活動投票正式啟動,張張震鳴同學總票數141431票,位列第一位。
生命雖結束,愛仍在延續。張震鳴同學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刻,用大愛續寫他人的生命,為社會盡最後一份力。他實現了自身價值與服務人民、回報社會統一起來。他的事跡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詮釋和踐行,展現了當代大學生嶄新、崇高的情操和時代精神,為青年樹立了榜樣和楷模!
(責編:蘭美娜(實習生)、熊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