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韋世瑋
編輯 | 漠影
智東西12月3日消息,據路透社消息,美國眾議院表決通過關於限制中國公司在美上市的法案,該法案將要求不完全遵守審計規則的中國公司退出美國證券交易所。
這項名為《外國公司控股責任法》(The Holding Foreign Companies Accountable Act)的法案提出,如果外國公司連續三年未遵守美國公共會計監督委員會的審議規定,則該法案將禁止外國公司的證券在美國任何證券交易所上市。
儘管這項法案適用於任何外國公司,但實際上這項法案的提案方都打算將其針對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例如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以及石油巨頭中石油,還有最近股價暴漲的新造車三強(蔚來、理想、小鵬)。
▲最新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市值前20(含臺灣地區公司)
目前,該法案已經遞交川普,並等待其籤署成為正式法律。也就是說,川普又多了一個能在卸任前對中國興風作浪的「工具」。
中國駐華盛頓大使館尚未置評。
一、美國民主黨與共和黨議員共同起草
早在今年5月,這項法案就已獲得美國參議院的一致通過。
這項法案由美國民主黨參議員克裡斯·范·霍倫(Chris Van Hollen)與共和黨參議員約翰·甘迺迪(John Kennedy)共同起草。
其中,霍倫在一份聲明中提到,美國投資者「在投資看似合法的中國公司後,被騙走了錢,這些公司的標準與其他上市公司不同,該法案能確保美國交易所上的所有公司都遵守相同的規則。」
甘迺迪認為,中國公司正在利用美國交易所「剝削」美國人,並在聲明中說:「眾議院和參議院一起否決了有害現狀,我很高興看到該法案進入總統的辦公桌。」
美國證券協會(American Securities Association)對該法案的通過表示讚賞,稱有必要保護美國人免受「中國控制的不良公司」的侵害。
▲美國民主黨參議員克裡斯·范·霍倫(右)
二、中國公司需接受美國審查財務,披露是否受政府控制
實際上,這項法案不僅對外國公司遵守美國審議規定做出限制,還要求公司允許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審查海外公共會計事務所,並披露它們是否由外國政府擁有或控制。
同時,外國公司的海外公共會計事務所還須提交報告,公開公司與外國政府的投資關係等信息。如若三年後,美國仍無法審查其會計事務所,則該上市公司的股票將在美國股市停止交易。
據財新援引《外國公司控股責任法》細則,如果在美上市公司僱傭了海外公共會計事務所,且PCAOB無法「徹底檢查或調查」該會計事務所,則該公司也需要向美國聯邦政府的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材料,證明該公司並非外國政府國有或控股。
此外,該公司的公共會計事務所也需向SEC提交相關報表,並公開四點信息:一是政府個體在該公司擁有的股份比例;二是這些政府個體是否在該公司控股;三是董事會成員裡中國官員的信息;四則涉及公司和政黨關係。
其中,美國PCAOB是否有權審查中國公司的審計,正是中美兩國監管機構長期僵持的關鍵點,為此雙方曾進行了反覆談判。
在此之前,中國公司一直以通過進入美國資本市場的方式,廣泛地依靠美元融資。不過,我國政府通過援引嚴格的保密法,一直拒絕讓PCAOB審查我國在美股上市公司的審計。
今年早些時候,我國證券監管機構就已表示,願意允許海外監管機構在某些情況下檢查審計文件,但過去旨在解決這一爭議的協議在實踐中未能奏效。
據了解,目前所有在美股上市的公司中,已有超過50個外國管轄區接受PCAOB審查。
與此同時,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數據,截至2019年,中國在美國證券交易所進行交易的公司已超過150家,總價值1.2萬億美元。
而這一數據更新到今年10月2日,中國在美上市公司已增至217家,總價值2.2萬億美元,其中在納斯達克、紐約證券交易所、美國紐交所三大美國證券交易市場上市的國家級國有企業已有13家,並且今年還有大量公司首次公開發行。
但如今美國這項法案的提出,將在一定程度上威脅包括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和蔚來等在內的中國,甚至有可能會被退出美國股市。
三、華春瑩:堅決反對將證券監管政治化的做法
儘管我國駐華盛頓大使館尚未置評,但在12月2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針對這一法案即將落地的傳聞,我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曾作出回應:「這個問題再次表明,美國對中國的公司採取了歧視性的政策,對中國企業進行政治打壓。」
她強調,在資本市場已高度全球化的今天,有關各方開誠布公地加強跨境監管合作,就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等議題來加強對話和合作才是解決問題的正道。
「我們堅決反對將證券監管政治化的做法。」華春瑩談到,希望美方能夠為外國的企業在美國投資和經營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環境,而不是想法設法設置層層障礙。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
我國證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認為,美國的這項法案完全無視中美雙方監管機構長期以來努力加強審計監管合作的事實。
「中方一直高度重視中美資本市場審計監管合作,2017年協助PCAOB對一家中國會計師事務所開展了試點檢查,2019年以來又多次向PCAOB提出對會計師事務所開展聯合檢查的具體方案建議。」他說。
此外,針對5月被美國參議院通過的法案,阿里巴巴CFO武衛曾回復投資者,公司將「努力遵守旨在保護美國證券交易所購買證券的投資者並為其帶來透明度的任何立法。」
美股方面,紐約證券交易所在一份聲明中提到,他們希望該立法的時間範圍能夠允許「平衡保護投資者的選擇」。同時,納斯達克表示,「準備與我們的上市公司合作,以遵守所有法規」,並期待與SEC合作以提高透明度。
據悉,阿里巴巴在美股盤後交易中保持穩定,其股價在本周三下跌1.02%至每股261.32美元。離岸人民幣幾乎沒有變化。
結語:一次美國歧視性的政治打壓
正如我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所說,美國《外國公司控股責任法》法案從起草到兩院通過,無疑又是一次帶有歧視性和不公正性的政治打壓。
儘管今年我國有部分公司在美股頻頻被做空,甚至退市,但也應該通過公平公正且合理的監管方式來穩定市場環境,而非設置層層阻礙打壓仍在美運營的中國公司。
但這項法案是否還有迴旋的餘地?這就得問問即將告別白宮的川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