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領導地位確立的艱難歷程

2020-08-06 鼎玉軒轅

任何一個人的領導地位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經歷很多的困難和挫折,實踐和時間驗證了是正確的,才會一步一步確立。偉大領袖毛主席亦然,毛主席被確立為黨內一把手經歷了四個階段,其中過程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

毛主席領導地位確立的艱難歷程

第一階段就是紅軍反圍剿失敗後,開始長徵,博古等指揮失利,導致紅軍損兵折將。這期間通過通道會議,黎平會議,猴場會議,遵義會議逐步確立了毛主席的領導地位。

毛主席領導地位確立的艱難歷程

第二階段雖然毛主席進入了黨中央最高領導決策核心,當時周總理是軍事指揮的總負責人,後提議毛主席為周總理的幫助者。1935年,為了統一軍事指揮權,成立了前敵司令部,朱老總為前敵司令員,毛主席為前敵政治委員。隨後又成立了毛主席,周總理,王稼祥的三人組。後幾大主力會師,又成立了毛主席,周總理,張國燾,賀龍等七人革命指揮小組,毛主席任主席。自此毛主席從周總理軍事指揮上的幫助者到前敵司令部政治委員,從黨的三人軍事指揮小組成員到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不僅在實際上,而且在名義上,逐步確立了在全黨全軍的領導地位。

毛主席領導地位確立的艱難歷程

第三個階段,1937年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1937年八月,中共中央在陝西洛川組織會議,為在新形勢下加強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中共中央決定成立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毛主席擔任主席,成為黨的最高軍事領導人。這時候共產國際派來王明支持中國共產黨革命工作,然而王明自恃欽差大臣的身份,飛揚跋扈,不尊重,不服從黨中央的領導。為了克服王明的錯誤路線,先後派出王稼祥,任弼時去國產國際,終於在得到國產國際領導人的支持理解和認可。1938年9月,在延安召開六屆六中全會擴大會議,克服了王明的錯誤路線,在共產國際的支持下確立了毛主席在全黨全軍的領導地位。

毛主席領導地位確立的艱難歷程

第四階段,為了肅清王明錯誤思想影響,共產黨在1942年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整風運動,自此中國共產黨的思想達到高度統一,為以後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勝利奠定了思想基礎。

毛主席領導地位確立的艱難歷程

1945年4月,召開黨的七大,毛主席做了《論聯合政府》的政治報告。在黨的七屆一中全會上,選舉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為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選舉毛澤東為中共中央委員會主席兼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書記處主席。黨的七大確定,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與中國革命的實踐之統一的思想——毛澤東思想,作為黨的一切工作的指針。至此,毛澤東在全黨全軍的領導地位,在組織上、在思想上完全確立了。

毛主席領導地位確立的艱難歷程

這樣毛主席的在全黨,全軍的領導地位完全確立了起來。這不只是行動上領導著共產黨,還從思想上引導著中國人民打擊侵略者,掀翻三座壓迫大山,讓新中國在世界上重新站了起來。

毛主席領導地位確立的艱難歷程

相關焦點

  • 此書被譽為「一部毛主席在黨內核心地位確立並鞏固的專門史」
    此書被譽為「一部毛主席在黨內核心地位確立並鞏固的專門史」2019年3月29日,中共黨史出版社公眾號發表「舉薦《大河向東:他們為什麼追隨毛澤東》」推文。這是中共黨史出版社公眾號第三次為《大河向東:他們為什麼追隨毛澤東》發表推文——這在該社歷史上是罕見的。
  • 毛主席在黨和紅軍領導地位的確立
    秋收起義後,毛主席率領紅軍在井岡山建立了革命根據地,紅軍隊伍和根據地不斷壯大。使國民黨統治當局感到震驚。從1930年10月到1931年7月,蔣介石集中重兵,向紅軍發動了大規模的「圍剿。」紅一方面軍在毛澤東和朱德的指揮下,實行「誘敵深入」「避敵主力,打其虛弱」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戰術,連續粉碎了國民黨軍隊的三次「圍剿」。
  • 他曾是三位元帥的領導,地位僅在毛主席之下,為何沒被授銜
    他曾是三位元帥的領導,地位僅在毛主席之下,為何沒被授銜說起早期共產黨發展歷程中的人物,毛主席朱德的名字是一定要提的,然而他是三位元帥的領導,地位僅在毛主席之下,可是又為何沒被授銜呢?滕代遠也是湖南人,早期參與了不少革命活動,之後入了國民黨,但是經過一系列的事跡後,滕代遠在同年選擇轉入共產黨,不久後紅三軍團整頓,在毛主席當選總政委的情況下
  • 遵義會議確立毛澤東領導地位問題研究
    遵義會議本身雖然並沒有推舉毛澤東「在黨內負總責」,也沒有讓他成為「最後在軍事指揮上下決心的負責者」,但是,在貫徹和運用遵義會議精神的過程中,在領導各路紅軍粉碎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並取得長徵勝利的英勇鬥爭中,在克服「左」傾教條主義和右傾分裂主義挑戰、維護全黨與全軍團結統一的過程中,在創建新的革命根據地的艱辛探索中,在完成黨的政治路線的轉變並最終促成全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偉大曆程中,毛澤東都發揮了無可替代的領導作用
  • 遵義會議究竟確立了誰的領導地位?
    ,被認為是「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近年來,出現了一種新觀點,認為毛澤東在遵義會議中只是進入中央和紅軍核心決策層,既未在名義上也沒在「實質上」確立其領導地位,遵義會議確立的是張聞天的領導地位。當時的實際情況究竟如何?
  • 毛澤東領導地位的確立及其歷史必然性(圖)
    在革命的實踐中,中國共產黨終於在遵義會議上確立了毛澤東在中央的領導地位。從此,在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領導下,中國革命走上順利發展的正確道路。這是中國革命發展的必然結果,是中國共產黨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  一  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領紅一方面軍被迫開始長徵,11月底到達湘黔邊界。
  • 任弼時對毛澤東在全黨領導地位確立的重大貢獻
    毛澤東是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集體的核心,毛澤東在全黨領導地位的確立,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集體在同黨內歷次「左」、右傾機會主義路線進行長期鬥爭的結果。在這一鬥爭過程中,作為毛澤東親密戰友和得力助手的任弼時作出了重大貢獻。
  • 美國成立「下一個G聯盟」 希望確立6G領導地位
    這個聯盟主要是為了推動北美在6G及未來移動技術方面的領導地位。美國成立「下一個G聯盟」 希望確立6G領導地位 聯盟成立之後,將會把更多精力聚焦於研發、製造、標準化和市場準備等多方面。下一個G聯盟希望能夠為美國在6G的領導地位打下堅實的基礎,他們最初目標就是制定6G國家路線圖,為 6G 及未來技術確立一套核心優先事項。(本文圖片來自網際網路)(7546842)
  • 鄧小平理論指導地位的形成與確立研究述評
    理論界更是把研究焦點對準鄧小平理論指導地位的研究上,一批有影響的文章、論著先後問世,如鄭必堅、龔育之《旗幟·靈魂·標誌》、石仲泉《論鄧小平理論是我們黨的指導思想》、黃宏《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與鄧小平理論指導地位的確立》、李忠傑《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堅持和發展鄧小平理論的歷史貢獻》、袁貴仁《論鄧小平理論的歷史地位》、雷雲《關於鄧小平理論歷史地位的幾個問題》,等等。
  • 關鍵時刻,周恩來數次決定了毛主席的領導地位
    並判定陳毅前委書記職務不是中央委任的,是非法的,恢復毛主席前委書記一職。陳毅按中央指示起草「九月來信」,成為了古田會議的基礎,古田會議也是毛主席地位穩固的關鍵。周恩來堅守原則,一心為黨的嚴謹作風,不僅維護了毛主席在黨內的地位,肯定了他的方向,更是為革命的勝利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 長徵中確立鞏固毛澤東領導地位的四次政治局會議
    遵義會議賦予周恩來在軍事方面擁有最高決策權,但在軍事方針和作戰戰略上選擇了毛澤東的方案,事實上確立了毛澤東對紅軍的領導地位。認為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黨中央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是之後延安整風時定下的基調,並寫進了1945年4月的中共六屆七中全會通過的《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因而在一九三五年一月,在毛澤東同志所領導的在貴州省遵義城召開的擴大的中央政治
  • 論鄧小平理論指導地位的確立
    這三次黨的全國代表大會是鄧小平理論指導地位確立過程中的三個裡程碑。  裡程碑是歷史過程和認識過程階段性發展的標誌。讀懂了碑文,歷史便可以一目了然。  十三大:為鄧小平理論指導地位的確立奠定了基礎  正確認識鄧小平理論指導地位的確立過程,必須立足於這樣的事實和特點:這就是,鄧小平理論的形成及其指導地位的確立,都緣出於新的社會歷史條件下黨的建設與發展、社會主義建設與發展的客觀需要;鄧小平理論的形成和黨對其指導地位的認識幾乎是同步進行的。
  • 毛主席困境中創造的輝煌—從五次反「圍剿」看中國革命的艱難歷程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到遵義會議以前的14年裡,中國革命的道路一直經歷了艱難曲折的發展歷程,由於「左」的和右的機會主義路線的幹擾和影響,毛主席在錯誤路線的指導下,多次遭到不公正的對待,多次遭到無情打擊,殘酷鬥爭,多次被排擠在軍事領導的大門之外。
  • 高考歷史高頻考點: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與發展
    (近代:歐美)  自查(複習著重)點:  英國君主立憲制確立和發展歷程、特點?  美國共和制確立和發展歷程、特點?  法國共和制最終確立標誌?  德意志君主立憲制的確立背景、確立的標誌、特點?
  • 紅軍兩萬五千裡長徵背後的慘痛,周恩來由此確立毛澤東路線的正確
    毛主席知道這個事情的時候先是茫然似是沒有聽明白,後是不可抑制的悲痛,流下淚來。那是毛主席少有的幾次流淚。毛主席與周總理之間的感情當然是深厚的,他們那一輩的老革命之間的感情是我們現在人所無法想像的,那是在戰火滔天中,一次一次艱難地戰爭中形成的革命友誼,是血與肉、生死交付中形成的特殊情感。
  • 馬未都:我是王朔的伯樂,他作家地位的確立,離不開我的提攜
    馬未都:我是王朔的伯樂,他作家地位的確立,離不開我的提攜王朔早年的作家之旅很艱難,一度很狼狽,像一隻無頭蒼蠅似的亂撞。結果,他撞到了馬未都的懷裡。馬未都提起與王朔的陳年往事,也是頗為得意地表示,我是王朔的伯樂,他作家地位的確立,離不開我的提攜。馬未都有這個資格,現在名字震天響的作家,大多都是從他手裡經手的,比如劉震雲、莫言、蘇童等等。王朔如何得到了馬未都的提攜?又是如何成為他的伯樂呢?王朔的經歷比馬未都曲折多了,雖說早年都是在大院裡混的玩伴兒,可命運卻讓他們走向了不同的道路。
  • 在毛主席領導下,中國完成了三次鳳凰涅槃!
    這些,都是以毛主席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爭取來的。還在延安的時候,主席就確立了要以「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的基本方針。任何時候中國共產黨毛主席都是以獨立自主為基本原則,但是,他也絕不放棄爭取合理合適的外援。主席從來不閉關鎖國!(說幾句相關的話。西方世界對中國的封鎖,正是毛主席打破的!七十年代初,主席打開中美關係的大門,打破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對中國的封鎖,隨後新中國與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逐漸建立了外交關係,並開始經貿往來。
  • 革命時期,黨的領導是如何形成和確立的
    中國共產黨走過了革命、建設、改革的近百年曆程,取得了輝煌成就,實現了歷史跨越,也有過重大曲折,遭受過慘痛失敗。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告訴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確立並維護好領導核心極端重要,能否維護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和全面領導制度直接關係到黨的事業的興衰成敗。
  • 今天是黨的生日,讀毛主席詩詞,回望歷史的艱難歲月
    這首詞是毛主席在井岡山取得勝利後的即興之作。表達了紅軍戰士與貧苦人民團結一致共同抗敵的英勇氣概。正如毛主席「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 」的正確思想,在紅軍隊伍及人民群眾中廣泛運用來抗敵鬥爭的經典法寶。
  • 毛主席軍事指揮代表作——四渡赤水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一本書,叫做《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作者是麥克·哈特,他以傳記的形式給人類幾千年的歷程中出現過的100個名人進行了排序,這裡毛主席排名第二十位,可是這二十個人當中只有毛主席是以軍事能力聞名天下的,今天我們就要來介紹一個毛主席軍事指揮能力的代表作,四渡赤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