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T同安樞紐站附近,車輛停放有序,交通秩序井然。(廈門日報記者 羅子泓 攝)
志願巡邏隊在樂海商圈查看非機動車停放情況。(鳳祥社區供圖)
廈門網訊 (文/廈門日報記者 羅子泓 通訊員 蔡力 餘雪燕 趙菁菁) 交通秩序井然,車輛停放有序,市容乾淨整潔……在承載著同安進出島主渠道客流量,又緊鄰同安最繁華商圈的地方,呈現給市民的是這樣秩序文明的一面。昨日,記者探訪同安區祥平街道BRT同安樞紐站及樂海商圈,尋找城市管理提升的密匙。
同安區祥平街道一手抓疏堵結合,一手抓宣傳引導,針對轄區人多車多、停車位少等問題,有的放矢,交出一份創新管理方式、營造文明環境的答卷。
有的放矢部門聯動開展專項整治
昨日上午10點,記者來到BRT同安樞紐站周邊,只見一排排非機動車有序停靠在規劃車位內。外賣小哥、市民來時,會主動順向停車。一旁,志願者們來回巡邏,不時對駕駛員進行規範停車勸導。
「以前,非機動車亂停放可是這裡的老大難問題。」祥平街道黨工委書記方高生告訴記者。BRT同安樞紐站客流量大、又緊鄰全區最繁華的樂海商圈,因此,停車位相對緊張。駕駛員往往利用車輛「身型小」的優勢隨意停車。如此一來,不僅影響市容市貌,有時,還會堵塞消防通道。
有什麼問題,就解決什麼問題——在同安區委文明辦、區城管辦牽頭下,區交警大隊、城管中隊、街道、社區有的放矢,自8月至今,共聯合開展亂停車專項整治4次、「殭屍車」專項清理整治8次,有效截斷亂停車現象的發展。
問題是動態的,管理也需常態化——為第一時間發現、處置問題,街道社區建立快找快派快處聯動機制:若BRT同安樞紐站及其周邊出現非機動車亂停放、摩的佔道候客等問題,巡邏隊會前往勸導,並及時上報至工作群。
值得一提的是,祥平街道還藉助區「同安文明衛士」智慧管理平臺上傳下達相關情況,進一步織密車輛停放「管理網」。
群策群力居民主動騰挪停車空間
「針對非機動車亂停放問題,大家有什麼金點子?」「一味地堵不是辦法。要為非機動車找到合適的『港灣』才行。」祥平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吳劍鋒告訴記者,為從根本上解決BRT同安樞紐站及其周邊停車難問題,街道建立起代表群眾監督提議機制。轄區人大代表在文明創建中及時提出建議,並組織人大和群眾代表督促相關部門抓落實。
騰挪路面、小區空餘空間,增設非機動車停車位便是議案之一。「剛開始,部分小區居民不理解。他們覺得小區用地是自己的,不該給別人用。」鳳祥社區黨支部書記林方園回憶說。其實,將空餘空間劃作停車位,一方面有助於規範停車、提升人居環境,另一方面,也能通過收取停車費增加小區公共設施維修金。
在鎮街工作人員、人大代表及黨員志願者的反覆溝通下,目前,樂海城市廣場、華森公園首府、同城四季北座等商家、業委會共主動騰挪出11處公共空餘空間,新增車位1300餘個。
此外,祥平街道、鳳祥社區還協調開放了雪樵公園的非機動車停車位200個,緩解BRT同安樞紐站附近停車壓力;協調社區共建單位同安區市政園林局在BRT同安樞紐站及樂海商圈周邊的人行道上設置硬隔離石礅,有效杜絕了車輛侵佔盲道、自行車道,夯實交通規範基礎。
強化意識紅馬甲小喇叭宣傳引導
「報名參加志願服務的人太多,紅袖標不夠用,要麻煩社區再發一些給我們!」昨日上午,林方園剛巡查到環城西路時,就被樂海城市廣場相關負責人「攔」了下來,探討近期停車規範情況。原來,樂海城市廣場既是鳳祥社區的共建單位,也是BRT同安樞紐站及其周邊規範停車巡邏勸導的主力軍。
「鳳祥社區利用『178一起吧』近鄰黨建模式,凝聚各方力量。」祥平街道辦事處主任朱水鑫說。如今,鳳祥社區黨支部已組織大黨委共建單位、居民代表、商家代表、社工組織、學校教師、志願機構開展「鄰有事,一起吧」品牌活動,積極協商探討如何開展文明交通勸導工作,並組建小小志願隊,開展「小手拉大手」文明宣傳活動。
「紅馬甲」入戶入店,小喇叭入腦入心。上周,兩條《文明你我他》系列短視頻引發了不少人的關注。據悉,該作品由答嘴鼓非遺傳承人郭建居作詞表演,專業團隊拍攝製作,有普通話和閩南語兩個版本,內容包含交通文明、垃圾分類、門前三包、尊老孝親等,旨在傳播文明生活理念。
「這是祥平街道創新的宣傳方式,也是讓文明創建根植內心的一次嘗試。」方高生表示,隨著越來越多文明知識飛入百姓家,居民文明意識將越來越強,屆時,轄區環境也將得到再次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