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守宮砂
在武俠小說《神鵰俠侶》中,有過這樣一個片段,小龍女和楊過去練功途中,被瘋癲的歐陽鋒悄悄地點了穴道,隨後小龍女動彈不得,只能乖乖的躺在草坪上,這被不懷好意的尹志平看到,便對小龍女做了不雅之事。此後,小龍女手臂上的「守宮砂」便神秘消失,她對楊過說:我的守宮砂消失了,這讓楊過不知所措。
其實,在金庸筆下,他所描寫的很多女子都涉及到了守宮砂,守宮砂成為女子知書達理守身自愛的標誌。比如描寫李莫愁:當下捲起自己衣袖,一點守宮砂也是嬌豔欲滴,兩條白臂傍在一起,煞是動人。在《倚天屠龍記》中,楊逍和滅絕師太的弟子有情難聚,直到滅絕師太看到徒弟手上的守宮砂消失,才識破倆人的戀情。
這麼看來,守宮砂便是檢驗女子貞潔的重要標誌,在古代,如果女子沒有結婚,或者沒有失身,那手臂上的守宮砂便一直在,如果失身或者結婚了,那守宮砂便會消失。我們不禁提問,古代的守宮砂真的有那麼靈驗?真的可以檢驗女子的貞潔?它其中的原理又是什麼呢?
守宮砂是什麼
在古代,守宮砂是未嫁女子貞潔的象徵,其實是畫在女子手臂上的一個紅點,在秦漢時期,這種在女子手臂上點紅很是流行。一些史料中有記載,守宮砂是通過硃砂餵養的壁虎,然後像做藥一樣,把壁虎搗製成紅色的物體,在女子的肢體上點一個紅點,這樣就可以永久不掉,只有在女子失去貞潔以後,才會自行消失。
所謂守宮,就是指的壁虎,在古代守宮指的是蜥蜴等動物,而「宮」是宮殿房屋的意思,壁虎爬在牆上,就被稱為「守宮」,所以壁虎受到了人們的尊重,被作為「瑞獸」來餵養。在秦漢時期的皇宮內,守宮砂極其的流行,在君王看來,守宮的意思便是妃子守後宮的意思,那守宮砂的來源就很明了了,以至於傳在了民間,百姓也用守宮砂來「約束」女子。
守宮砂來源
著名學者呂亞虎曾說,守宮砂的產生大概是在秦始皇時代,並且,是作為一種方術而產生的。既然是方術,我們就不難想到,秦始皇尋找長生不老仙丹的迷信故事。在秦始皇時期,他曾經專門做過整治傷風敗俗,獎勵貞潔的制度,這些都和秦始皇的家事有關。
據《史記》記載,秦始皇九年,有人給秦始皇打小報告,說大太監繆毐並非真的太監,而且經常和趙太后私亂通情,並生了二子。這讓秦始皇大發雷霆,要知道趙太后可是自己的母親,這種事豈不是給自己打臉嗎?秦始皇徹查此事,不留情面,不僅將大太監繆毐誅殺九族,而且把他們的私生子處決,最後把趙太后打入荒地。為了整治這種傷風敗俗之事,秦始皇對女子的貞潔尤為重視。
《秦皇本紀》中有記載,秦始皇沿江出遊之時,命人將自己的規定刻於碑上:禁止淫佚,男女絜誠,夫為寄豭,殺之無罪,男秉義程,妻為逃嫁,子不得母,鹹化廉清。大概意思就是,男女要潔身自好,不能胡亂通情,更不能做出軌之事。此後在秦始皇晚年,他曾命人尋丹問藥以求長生不老,而煉製仙丹最重要的原料就是硃砂,加上所需童男童女的處子之身,這層迷信而神秘的方術就給守宮砂的快速產生奠定了基礎。
守宮砂的歷史
從秦始皇時期開始,守宮砂便開始傳入了民間,正是因為秦始皇這種「明正典刑」的規定,受到了老百姓的認可。從史料來看,守宮砂從秦朝一直到清朝,都有斷斷續續的使用。
從出土的漢墓帛書《養生方》看,其中就記載了「守宮砂」。《淮南萬畢術》中寫道:「取守宮蟲,餌以丹,陰乾,塗女人身,男合即滅。」可見,秦朝之後,這種守宮砂被延續到了漢朝,並且極為重視。
隋唐時期,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錄了當時候女子身上的守宮砂,並寫道:點臂之說,大抵不真。李時珍表示,雖然眾多女子都在點臂,以證明自己的貞潔,但他並不認可這種做法,表示沒有檢驗效果。作為一名大醫學家,李時珍的這種質疑,給守宮砂的「滅絕」奠定了基礎。
在宋明清時代,這種守宮砂「方術」被瘋狂追求,詩人朱熹曾寫: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除了朱熹,還有眾多的文人對「失節事大」大力宣傳,以至於好多女子都不敢出門。從側面反映了,在當時候,女子的地位極其的低下,如果一旦失身,想必就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了。
宋朝的一位富豪林宓在入京出差時,不放心自己家裡5個貌美如花的妻妾,便在她們的手上點了守宮砂,可是當林宓回來以後,發現一個小妾何芳子手臂上的守宮砂消失了,他一時大怒將她一頓毒打,隨後何芳子不忍壓力上吊而死。人命關天,官府在調查中,通過實驗證明了何芳子是被冤枉的,守宮砂的紅點小貓一舔就可以消除,並不是人們所說的那樣。
在清朝,這種蒙冤之事層出不窮,所以她的作用便被人們越來越質疑了,以至於慢慢消失。
古代女子的悲劇
現在醫學證實,雌性壁虎在繁殖期充滿了雌性激素,當雌性激素和雄性激素相遇的時候,就會中和消失。古人描述:硃砂餵養壁虎,搗亂可做檢驗處子之身,點於手臂,終生不滅。現在醫學認為,這硃砂只是一種可以外敷的藥品而已,並不能保證永久不褪色。
可以設想,在古代,由於思想的束縛,這些民間女子被點上守宮砂後每時每刻都非常小心,她們不敢出門,不敢和男子多交流,因為她們可能知道,守宮砂不是真的,但是為了保證自己的清白,就不得不把自己「鎖」起來。
現在想來,她們的確是非常可憐的,既要背負「守宮砂」的束縛,又要隨時提防守宮砂的意外消失。實際上,守宮砂在古代只是一種心理暗示,或者說心理作用。在科學技術發達的今天,醫學已經證實,這守宮砂沒有可靠的理論依據,甚至是一種荒誕的迷信說法。
我們也可以理解為,這是古代男人們對女子的不信任,或者說一種約束的工具而已,在男權社會,女子的地位就是這樣,我們慶幸生在了人人平等的現代社會,隨著人們對男女戀情觀念的開放,守宮砂只能是古代女子的一種「悲劇」罷了,現在,誰還去檢驗女子的處子之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