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華作品破2000萬飄了?說魯迅是唯一討厭的作家,還吐槽莫言吹牛

2020-12-16 文澤帝君

餘華,當代著名作家,他的小說《活著》和《許三觀賣血記》影響深遠,還獲得過義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被中國作家網評為「在國際上最出名的中國作家」、「中國的狄更斯」。

餘華的書一直都是「暢銷貨」,最具代表的作品是長篇小說《活著》,發布以來出版數量突破2000萬冊的銷售佳績,這足以看出這是一本非常好的作品。

在當今中國文壇,莫言與餘華絕對是文學界的兩座奇異之峰,他們的文學成就是許多人望塵莫及的。

而我們也都知道餘華跟莫言做過舍友,在一次採訪中,餘華說到了莫言:因為我跟莫言在一個宿舍住了兩年,他說自己如何創作的那些話,比他創作本身還要虛構,所以不要當真。

然後餘華還談到了莫言創作速度的問題,比如《生死疲勞》只用了四十多天就寫完了,很多人批評莫言寫得太快。但是餘華認為,寫得快不一定是不負責任的粗製濫造。

也就是說餘華說莫言的創作過程都是虛構的,甚至是吹牛而已,雖然速度很快,但是作品確實是很好的。

這樣看來,餘華也是個真性情的作家啊,什麼都敢說,不僅如此,餘華還曾寫過一篇文章來表達對魯迅的討厭,甚至還說魯迅是他唯一討厭的作家。

我們都知道魯迅先生是一位具有時代的代表性的傑出作家代表之一,他的文章充滿了生活的智慧與現實批判主義,揭露了人性的醜惡,也弘揚了人性的善良。

但是當餘華看到魯迅狂人日記裡的一句話的時候,他被驚到了,小說開篇寫到那個狂人感覺整個世界失常時,用了這樣一句話:「要不,趙家的狗為何看了我一眼。」

當餘華讀到魯迅的第三篇小說《孔乙己》時,才覺得魯迅是一位偉大的作家,後來在一篇文章裡,餘華這樣稱讚魯迅:「他的敘述在抵達現實時是如此的迅猛,就像子彈穿越了身體,而不是留在了身體裡。」從那時起,魯迅成了餘華眼裡偉大的作家,那一年他36歲。

三十六歲的餘華,細胞都代謝了一輪又一輪,他已經不再是那個輸贏心十分重的孩子了。 少年讀不懂魯迅,讀懂已不再少年。

在一日復一日的學習裡,沒能使餘華記住魯迅;反而是在多年以後,魯迅憑藉作家身份再次出現卻使餘華相見恨晚。

莫言曾說:餘華的書少我一半,但影響力大我一半。還說作品要好好對待這類的話,總之是希望自己以後不要寫些可發不可發的作品。

餘華在36歲的時候「愛」上了魯迅,諾貝爾文學獎作者莫言說餘華的影響力超過他,看來偉大的作家與偉大的作家之間都會有一種惺惺惺相惜的「愛意」。

餘華曾被稱為「中國殘酷寫作的代表人物」,他的文字,著實殘酷,又著實溫暖。一篇《活著》寫死了太多人,又溫暖了多少讀者。

用餘華自己的話說,《活著》講述了一個人和他自己生命的友情,講述了人如何承受巨大的苦難,講述了眼淚的寬廣和豐富,講述了絕望的不存在,講述了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活著之外的事物。

餘華的代表作已經被翻譯成20多種語言在各地都有暢銷,餘華的作品對我們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張藝謀找到餘華,想改編他的中短篇小說《河邊的錯誤》,後來看到《活著》的清樣,張藝謀激動到失眠,然後決定拍《活著》。

《活著》榮獲義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最高獎項,入選香港《亞洲周刊》評選的「20世紀中文小說百年百強」。

細讀餘華你就會真正明白「絕望是不存在的」,只要活著,絕望就不存在。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有獨特的魅力,其中的每一個人物都能讓你覺得,絕處逢生就是這個樣子,只要活著,絕望就不存在。

也許,人生最好的狀態就是:「風來了,就吹風,雨來了,就淋雨。受不住了,就倒下,直到能再站起來,再走。」

「原來,這就叫人生。」

相關焦點

  • 餘華「飄了」?吐槽莫言只會吹牛,魯迅是他這輩子唯一討厭的作家
    你說陀思妥耶夫斯基寫的一部小說寫了三十八天,寫得快不一定是不負責任的粗製濫造。這意思是說:我告訴你們,莫言在"吹牛",你們不要當真。俗話說得好:"文人相輕",有才華的人往往會因為某種原因看不起同行。餘華還曾寫過一篇文章,叫《魯迅是我這輩子唯一討厭過的作家》。但實際上,由於二者文字精神內涵的相似,餘華還曾被視作過"魯迅的接班人",他與魯迅之間究竟有著怎樣的"過節",才會使得餘華說出這樣的話呢?
  • 餘華:莫言寫作只會吹牛,魯迅是唯一討厭的作家,晚年他說出原因
    莫言可以說是一位大家都熟知、家喻戶曉的人物,我國第一個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在一次記者採訪中,餘華公開調侃了莫言,說莫言只會在書中吹牛:「我跟莫言在一個宿舍住了兩年,他說自己如何創作的那些話,比他創作本身還要虛構,《生死疲勞》他只用了四十多天就寫完了。所以不要當真。」
  • 餘華作品破2000萬冊,吐槽莫言愛吹牛,莫言:但你的書比我少一半
    餘華,1960年出生於浙江杭州,中國當代作家。被中國作家網評為「在國際上最出名的中國作家」、「中國的狄更斯」。餘華的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活著》、《許三觀賣血記》和《兄弟》。2004年,餘華更是憑藉這部作品,榮獲法蘭西文學和藝術騎士勳章。餘華的書一直都是「暢銷貨」,最具代表的作品是長篇小說《活著》,發布以來出版數量突破2000萬冊的銷售佳績,這足以看出這是一本非常好的作品。
  • 餘華的這部小說銷量突破2000萬冊,莫言:但他作品產量不及我一半
    餘華的這部小說銷量突破2000萬冊,莫言:但他作品產量不及我一半。要說誰最能寫,我想大家的答案有很多,當代以來金庸、瓊瑤、劉慈欣等都很能寫。但要說純文學的話,路遙、司馬中原、賈平凹算是比較能寫的了。當然還有莫言,我們都知道莫言是一個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屬於世界有名的大作家,而且也很能寫,作品產量巨大,讀者常常說,莫言的作品動輒就是幾十萬字。不過要說國際影響力,餘華說第一,沒人敢說第二。這倒不是趕鴨子上架,給他們論資排輩顯赫身份,而是餘華在海外文壇的影響力幾十年前就積累了。
  • 餘華與莫言同宿舍2年,卻說莫言寫書只會「吹牛」,這是為什麼?
    餘華,是我們非常熟悉的當代作家,代表作有《活著》、《許三觀賣血記》和《細雨中的呼喊》,這都是大家好評不斷的精品書。而莫言,大家更是熟悉,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 意義不同凡響。這兩個人大家都認識,但是少有人都知道,餘華跟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做過舍友。
  • 餘華與莫言同宿舍2年,卻諷刺莫言寫書只會吹牛,這是為什麼?
    餘華,是我們非常熟悉的當代作家,代表作有《活著》、《許三觀賣血記》和《細雨中的呼喊》,這都是大家好評不斷的精品書。而莫言,大家更是熟悉,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 意義不同凡響。諷刺莫言寫書只會吹牛在一次採訪中,餘華說到了莫言:因為我跟莫言在一個宿舍住了2年,他說自己如何創作的那些話,比他創作本身還要虛構,所以不要當真。
  • 當代中國文壇:有沒有哪部文學作品經久不衰,餘華的《活著》?
    《活著》論發行量,自然是餘華的《活著》,但也有民間說法,路遙的《平凡的世界》發行量也超越了2000萬冊,不過餘華的《活著》官方統計出版數據已經超過2000萬冊,路遙的書賣得好,但具體數據沒有公布,大概也能和《活著》持平。如果論及影響,路遙似乎不如餘華了。
  • 餘華:少時編造魯迅的話和人爭論,他是我這輩子唯一討厭過的作家
    提起餘華,我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的代表作品《活著》。很多人說:他沒有獲得茅盾文學獎,那是茅盾文學獎"欠"下的。餘華給人的感覺就是有一種不可替代的冷靜氣質。像一把泛著銀光的柳葉刀,握在一雙飽滿溫度的手上。餘華的語法有著迷人的特點,他能把最直白,簡單的文辭,重新鍛造出風格化的具有疏離感的語境。
  • 繼魯迅後最被日本文壇高度關注的中國作家非莫言、餘華,而是他
    莫言獲獎讓日本讀者對中國當代文學不再視而不見,同時這些年令日本文壇徹底信服的中國作家除了殘雪、餘華、莫言之外,閻連科的出現,也徹底改變了當代中國文學在日本的地位。 繼現代魯迅、老舍之後,當代中國文學最被日本文壇高度關注的作家閻連科是一個並不被大眾熟知的人。
  • 他被譽為最腹黑作家:瞧不起莫言和魯迅,8部小說29人非正常死亡
    他走了一條反精英之路,又坐穩了精英文學的江山------------餘華評價莫言01他曾經很狂傲,瞧不起莫言和魯迅在一次採訪中,有位作家說這樣的話:當然這是無傷大雅的調侃,但接下來的話更是讓在場所有人驚訝:「魯迅走上文學這條道路,完全是一個偶然因素。」調侃莫言就算了,竟然還公開批評大文學家魯迅,是誰如此狂傲?
  • 陳丹青:莫言的東西沒看過,但我知道他獲獎與作品無關
    不過這十個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到底是誰,這是重點(八卦),然而劉震雲並沒有明確交代。關於劉震雲的判斷,我國作家一直遲遲未能獲獎,跟作品翻譯和宣傳不無關係。餘華曾說過,要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有時需要運氣。或許其他優秀的中國作家沒有獲獎,可能是「左眼」還沒有跳動,運氣不足。
  • 莫言殘雪餘華一致這樣認為
    我們看看當今我國文壇上名氣最高的作家怎麼看待魯迅?莫言2012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我國第一個獲獎作家,他因作品質量極佳和產量高而贏得讀者青睞,成為我國當代文壇之上首屈一指的作家。但在他眼裡,魯迅先生就是一個天才作家,文筆了得,特別是小說水平很高。
  • 魯迅先生除了這三部經典小說外,還有一部被莫言、殘雪深深喜愛著
    他們筆下的社會和人民與東方魯迅筆下的人性心理勾勒有異曲同工之處。在《魯迅是我這輩子唯一討厭過的作家》一文中,餘華糾正了學生時代對魯迅的偏見,他對魯迅的文學價值沒有做直觀的表述,而是以自己的「具體行動」證明了魯迅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 德國漢學家顧彬談中國作家:莫言等人雖獲得大獎,但只欣賞魯迅
    顧彬說話很直接,莫言寫小說,一寫就是幾十個人物,《豐乳肥臀》、《生死疲勞》等等,另外顧彬還說中國當代小說家既不懂外文也不懂中文,根本不知道人是什麼。顧彬說當代作家根本不知道人是什麼,可以辯證。但顧彬還說,中國作家不懂中文,這讓很多人驚愕,究竟是出於什麼樣的證據,來說中國作家不懂中文。不知道他學了漢學以後,就有自信說中國人不懂中文了?其實這個顧彬這樣說,並不是沒有根據的。顧彬說話不像中國人一樣比較含蓄,是批評就直接,同樣要讚美就一定不吝嗇。顧彬看似是中文人名,然而他卻是個十足的歐洲人。他原名叫沃爾夫岡·顧彬,是當代漢學圈裡著名的「文學通」。
  • 作家餘華:住9平米出租屋,娶班裡最漂亮女詩人,婚後賺1550萬!
    李陀看完只說了一句話:「你已經走到中國當代文學最前列了。」得到肯定的餘華瞬間自信滿滿,那遙不可及的夢瞬間變得觸手可及一樣。要知道,當時國內新興的優秀作家,諸如賈平凹、路遙、張賢亮都是正兒八經的名牌大學畢業,接受過專門的文學教育,而他只是一個只有中學學歷的牙醫。
  • 一個默然無聞,成為繼魯迅後超越莫言最被日本文壇關注的中國作家
    村上春樹一直和莫言彼此領跑諾貝爾文學獎多年,但2012年,莫言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將最具競爭力的日本作家遠甩其後。日本讀者才開始對中國文學另眼相看。莫言的《紅高粱》、《蛙》還一度擁進入日本讀者市場,創造一時的熱度。此後村上春樹陪同世界其他作家在每年諾獎的賠率榜上繼續領跑,又多年過去,我國作家閻連科無聲無聞而出,一度往世界大獎匍匐而去。
  • 餘華曾說:90%的茅盾文學獎作品,不如莫言的最差的一部
    餘華作為國際影響力最強的中國作家之一,不太了解他的人只知他有《活著》《兄弟》《許三觀賣血記》等作品,而真正了解他的,才知道他還是一個個性內斂、說話謹慎、惜字如金、眼界頗高的人。雖然沒能拿下茅盾文學獎,但餘華憑藉自己鋒芒的筆力,在莫言、賈平凹、蘇童、王安憶一眾現代知名作家中,他的讀者幾乎是最多,遍布的地區也最廣。
  • 餘華對莫言說:你的這本小說「賣」不出去了
    這究竟是一本什麼樣的小說,李陀和餘華這麼力挺都無處發表,它不會是純文學界的「葵花寶典」吧,只有嶽不群欣賞得了,大眾無福消受?然而事實是這樣的。如果不是作家具體介紹,相信不少專家也對《酒國》雲裡霧裡,讀者就更不用說了。由於這部小說的精妙,日後為莫言帶來了更上層樓的榮耀。
  • 莫言餘華觀點一致
    還有人提出了相左的意見:魯迅先生文筆斐然,他的文章不該刪掉。其實,很多人在中學時代都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三怕周樹人。貝貝媽媽想說我自小語文成績好,倒是喜歡文言文和寫作文,對魯迅也說不上害怕,只是有些討厭。
  • 「貶」莫言的人在貶什麼?
    非好即壞,褒貶不一,越來越能「定位」莫言和當代文學了。自從2012年我國作家獲得諾獎之後,先是全民狂歡,然而面對莫言時,卻夾雜著質疑,很快就成了大眾質疑,各種聲音此起彼伏,這個過程筆者記得清清楚楚。劉震雲說;「莫言能獲獎,說明國內至少有十人也能獲獎。」言外之意也是說莫言獲獎不代表他是中國最「牛」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