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民生銀行信用卡中心發布《關於民生信用卡積分累計規則調整的公告》(下稱《公告》),表示自2020年8月1日(含)起,將對信用卡積分累計規則進行調整。
實際上,各大商業銀行定期對信用卡積分規則進行調整並不稀罕,只是這次民生銀行在調整中對來自部分第三方支付機構受理的交易不再累計積分。
一共「拉黑」19家第三方支付機構
《公告》顯示,自2020年8月1日(含)起,收單機構編碼前三位分別為801、822、823、826、829、831、833、834、836、843、847-850、857、864、887、890、900等共計19家機構的交易被民生信用卡積分「拉黑」。目前具備銀行卡收單資質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已不足60家,也就是說民生銀行一次「拉黑」三分之一。
從公布的收單機構編碼來看,匯付天下、拉卡拉、暢捷通、國通星驛、嘉聯支付、卡友支付、聯動優勢等主流第三方收單機構均在其中。此外,不累計積分的支付機構將按月更新,以民生銀行信用卡官方網站公示的最新版本為準。
為鼓勵用戶進行信用卡刷卡消費,各商業銀行基本都會圍繞信用卡積分做文章。當持卡人刷卡時,銀行會根據客戶的消費金額增加相應積分,其中大部分銀行標準是1元/分。用戶憑藉積分可在相應的銀行App商城兌換禮品、優惠券等等物品。銀行普遍的信用卡積分措施,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信用卡市場的活躍。
但另一方面,信用卡積分難免遇上職業羊毛黨,羊毛黨在POS機的幫助下獲取高額積分,進而從中獲益。
去年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的一則判決顯示,被告人通過虛構商戶身份,利用雲南樂富等第三方支付公司的交易平臺,採用其本人及其他人名下信用卡交易後再退款等手法,頻繁騙取高額信用卡積分,被判處詐騙罪。
然而民生銀行此舉可謂從源頭入手,進行「刀具管制」,無論是職業羊毛黨、業餘套現戶還是老實持卡人統統一刀切。真正做到「蒼蠅老虎一起打」,可謂寧錯殺三千也不放一個,這是高手。
後續不排除其他銀行出臺類似的規則,這對第三方收單機構和代理商們來說並不是一個好消息,當然這也可能會使銀行信用卡交易量受到一些影響。
POS機近期頻頻「利空」
對第三方收單機構或者說POS機終端而言,近期可謂頻頻「利空」。
不久前6月8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出通知,稱為進一步規範支付受理終端及相關業務管理,防範支付業務風險,已起草了《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加強支付受理終端及相關業務管理的通知(徵求意見稿)》。
其主要內容包括支付受理終端業務管理、特約商戶管理、收單業務監測、監督管理等方面,從支付受理終端的生產與登記、入網、改造或更換、退出等全環節出發進行規範和管理,特別是在商戶真實性上做進一步審查,直戳POS套現等灰色產業鏈的問題核心。
除了終端管理本身,在POS的銷售環節上,電銷、網銷等違規行為近期也被再上緊箍。
上月,包括隨行付、聯動優勢、杉德支付、國通星驛等多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在內均發出相似的「鄭重聲明」,主要內容是防範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行為,並不約而同再次強調禁止網絡、電話、簡訊等渠道進行POS機銷售。
再往前追溯,對付POS機的手段還包括銀聯要求關閉自選,打擊一機多戶、嚴禁「赤裸裸」的廣告等等。
然而事實上,最早期要想擁有一臺POS機並不容易,那時候也最合規,只不過「水至清則無魚」。如今POS機、套現市場繁榮可以說是多方勢力,長期共同作用的結果。對其打擊、抑制的「欲拒還迎」局面,也是多方勢力克制的結果,畢竟銀行想要識別套現POS並精準擊殺,大概不難吧?
積分調整本質是成本再分配
民生銀行此番對部分第三方收單機構交易暫停計分,本質是對積分投入的一種再分配。
除此之外,《公告》還顯示通過民生信用卡全民生活App支付(不含辦理分期付款)、銀聯雲閃付App掃碼支付,以及微信支付、支付寶、美團支付、京東支付、小米支付、滴滴支付、唯品支付綁定民生信用卡的快捷支付且滿足商戶號要求的交易,均可累計民生信用卡「樂享積分」,有效期為5年。
簡單說就是更鼓勵信用卡線上渠道消費,今年來已有多家銀行做出類似的調整,將更多線上支付場景納入可獲取積分的途徑。在行動支付時代,這是信用卡就用戶消費習慣做出的傾斜性調整。
比如平安銀行信用卡自2020年4月10日起,不以交易商戶類別碼(MCC)作為累計積分依據,實行全部網絡消費(含線上消費及手機支付)累計積分機制,網絡消費的支付方式包括支付寶、微信支付、壹錢包、唯品支付、美團支付、蘇寧支付、京東支付等。
中信銀行自2020年6月1日起,對於網絡支付範圍均作出優化調整,用戶通過銀聯雲閃付App、財付通、支付寶、美團支付、京東支付、小米支付、翼支付以及中信銀行「動卡空間」App等網絡渠道刷卡的積分累積將不設上限。
此消彼長之下,受傷的當然是從各種「私家POS」進來的交易了。取消積分進帳,民生信用卡的這部分套現戶目的更加純粹,可謂「願者上鉤」,畢竟養卡多年,想必也捨不得銷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