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想回到明朝當王爺,知道明朝藩王過得是啥日子嗎?

2020-12-10 茶葉蛋仰望天空

由於大明王朝敗亡的十分蹊蹺,明明是有絕對優勢的天朝上國,卻偏偏敗給了只有幾萬軍隊的滿洲八旗,和一幫烏合之眾的流民。這中間有無數次機會可以翻盤,所以就有了很多人妄想自己回到那個時代可以扭轉乾坤,改變歷史的走向。這其中最多的就是回到明朝當崇禎或是當個王爺,當然了,沒人希望穿越回去做一個農夫或是苦力。做崇禎暫且不提,就說說你要是真的回到明朝當王爺,你知道你的日子會有多慘嗎?

明朝開國的時候,王爺們的日子還是非常舒服的,你別看朱元璋對外面的功臣和官員下手那個狠,對自己的這幫兒孫們那可是呵護備至。含到嘴裡怕化了,放在手上怕掉了。不但給他們豐厚的生活條件,請最好的教書先生,還經常進行艱苦奮鬥的革命傳統教育。期望他們長大後能夠團結一致,共同保衛大明王朝。為此朱元璋還不顧群臣的極力反對,把這些兒子們分封到各地去做藩王。

這些藩王們不但擁有當地的財政大權,還可以召集軍隊,另外這些藩王的後代,只要是老朱家的子孫都可以定期到國家財政上面領取一筆大額的生活費。反正朱元璋是不會讓自己的子孫們受他小時候受的那些罪,可是他就沒想到,你的子孫是人,別人的子孫就不是人嗎?一個不愁吃喝、沒有生存壓力的家族其繁衍速度那可是呈指數級上升的。

讓朱元璋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辛苦執一輩子的帝王教育終歸還是失敗了。就在他死的前幾天,還在寫信給四兒子燕王朱棣,讓他一定要拱衛邊疆好好輔佐小侄子朱允炆。那信中所言可真是言辭懇切、誠意拳拳,可是帝王權力是不會跟你講什麼親情的。朱元璋死了沒多久燕王朱棣就造反了,證明朱元璋的屏藩政策徹底破產。朱棣這一反不要緊,老朱家後世的那些子孫們,可就沒多少好日子可以過了。

於是整個明朝的朱家子孫們,就是一幫會說話的豬。首先必須得把他們供著養著,還不能讓他們重蹈靖難之役的覆轍,必須加以嚴格限制。所以就形成了一套完整健全的國營養豬政策,你想你要是一個朱姓子孫,從你一生下來就吃喝不愁,但是不能考科舉做官,不能去田裡種地,不能做生意,不能做手工,那這個世界上正常人幹的事你都不能幹。就連喝酒都有嚴格的規定,要想找一幫好朋友玩玩,必須得是沒考上科舉的潑皮。那你想想你還能做什麼,每天除了吃就是睡,然後就是生孩子,這跟養豬有什麼區別?

天下所有老朱家的子孫都是一個樣,除了要當皇上的哪一個之外,所有宗室直系子孫在成年之後必須離開京城前往封地就藩,更何況下面的小王爺了。這些只剩下生育一項任務的王爺們,就一個勁的生啊,要知道在沒有環境克制和資源制約的情況下,人類的繁衍速度可是相當的驚人。一個身體不錯的王爺一輩子可以生一百多個子孫,這些子孫很快就能生上千個。朱元璋死的時候老朱家一共才49個子嗣,到了明朝晚期這個數字已經飆升到數十萬之眾。有些王爺自己都不清楚自己有多少兒子,更何況是多少孫子,得找一個專門的官員幫自己記這些子孫們的順序和名字。

更要命的是這些王爺們還必須都要國家財政養著,到了明朝萬曆年間,國庫收入的四分之一竟然都花在了供養這些豬們身上。你想想如此浩繁的財政壓力,再加上這些王爺什麼都不能幹,不能給國家創造一點財富,還在鄉間欺男霸女、魚肉百姓,人們一旦遭遇災荒不造反才怪。事實上那些朱家子孫們還是有一些愛學習求上進的,但是政策規定不能科舉,不能參政,更不能領兵,所以也不會有什麼樣的作為。尤其是在正德年間寧王朱宸濠叛亂,明朝政府對藩王的提防之心更加嚴重。

崇禎年間,北京城被圍困,唐王朱聿鍵一看京師情形危機,也顧不得什麼祖宗規定,自己招募了一點兵就要進京勤王。這怎麼著也算是忠君愛國了吧,可是崇禎皇帝在退兵之後馬上就把他給抓了起來。可見明朝政府對藩王的猜忌之深,後來這位朱聿鍵同志在鄭家的扶持下登基為帝,成為南明最有作為的隆武帝。可就是這樣一位有政治才幹、愛民之心的好皇帝,也救不了大明王朝這條破船。

所以說就算你穿越回明朝當王爺,除了躺下來當豬絕對沒有第二條路可以選擇,更何談有什麼改變歷史的作為。這還是在和平時期,要是趕上戰亂就更慘了,因為不管是農民軍還是八旗軍,打下一座城池之後第一個搶劫打擊對象就是藩王,因為藩王家裡最有錢,而且無一例外全都是飯桶,別說抵抗,連逃跑的力氣都沒有。跟泰昌皇帝掙了一輩子皇位的福王朱常洵,最後就是被農民軍給煮成了一鍋福祿羹吃掉了。

任何歷史的走向都是多重大環境的作用產物,絕非一朝一夕或是一人一事能夠左右的,就算你真的穿越回去做了王爺哪怕是做了皇帝,你也改變不了歷史的走向。大明王朝這條破船到了崇禎年間,已經是積重難返,無力回天。多少名臣武將,多少忠珍志士嘔心瀝血費盡心機都救不了,你以為你就可以嗎。

相關焦點

  • 看完明朝王爺的生活,你還想回到明朝當王爺嗎?
    明初之時,這些王爺的生活可以說是非常滋潤。除了手握軍權,可以隨時調動軍隊,還手握當地財權,意思很明白,這都是我老朱家的!一旦進入戰爭狀態,那塊封地基本就是都是王爺說了算了。要是遇到個有良心王爺,當地人還能過得好點,要是遇到個沒心肝的,就自認倒黴吧。但是好日子終究是要到頭的。
  • 明朝藩王的一生,看完你還想當嗎?
    老朱家取名字的方法大家也都知道了,暗合五行之道,朱元璋的水平就是牛啊,給每個兒子都寫了一首詩,作為起名字的依據。而朱棣這一支就是「高瞻祁見佑,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所以藩王嫡長子出生後,先得取名字,取完名字上報宗人府,宗人府將信息錄入皇家玉碟之後,這位未來的藩王才正式成為了皇室的一員。轉眼嫡長子長到了六七歲,該上學了。
  • 明朝藩王的一生,看完你還想當嗎?
    老朱家取名字的方法大家也都知道了,暗合五行之道,朱元璋的水平就是牛啊,給每個兒子都寫了一首詩,作為起名字的依據。而朱棣這一支就是「高瞻祁見佑,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所以藩王嫡長子出生後,先得取名字,取完名字上報宗人府,宗人府將信息錄入皇家玉碟之後,這位未來的藩王才正式成為了皇室的一員。轉眼嫡長子長到了六七歲,該上學了。
  • 想回到明朝當王爺?看起來神仙待遇,實際上堪比囚徒,下場更悽慘
    到了明朝,明朝皇帝的兒子除太子外都封親王,親王的的兒子除世子外都封郡王,這種親王和郡王都世襲。那些與皇帝沒有血緣關係但是對國家有貢獻因此被封王的,封號二字如中山王徐達,與宗室郡王平級但不世襲。明朝親王、君王的日子大致分為三個階段,聽猩猩一一道來。第一階段,享樂。
  • 試問明朝王爺日子過得好不好?寧王竟然要造反!
    不管是小說還是電視劇,穿越熱門的朝代,明朝算是最火了或許大家都想「回到明朝當王爺」知道為什麼不?因為明朝的王爺那日子過得那是相當的好都說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把自己的幾個兒子都給封王了還給了封地很多歷史學家都覺得這是走漢高祖劉邦的老路還別說,朱元璋死了沒多久,他兒子燕王朱棣果然造反了那是因為燕王朱棣的小日子過不下去了嗎,才造反的是的,建文帝朱允炆是明朝的第二位皇帝,也是皇長孫當年皇太子朱標英年早逝,很多人都以為朱元璋還封其他兒子當太子
  • 明朝真的是藩王吃垮的嗎?藩王對明朝造成了多大的影響?
    虎臣經常在網上看到這樣的說法:明朝就是藩王吃垮的,如果不是明末那麼多的宗室,說不定明朝還能再撐一段時間,養豬還能殺了吃肉,養這些藩王一點作用都沒有。那麼,明朝真的是藩王吃垮的嗎?
  • 明朝藩王的一生,絕對不一般的人生,看完你還想當嗎?
    不愁吃不愁穿的,平平淡淡的過一輩子多好,這是對於安於現狀,不思進取的人來說如果說想要有一些發展,有遠大的抱負,那當這個藩王就十分痛苦了在明成祖朱棣之後的藩王就是如此。那我們來看看這一輩子究竟是怎麼過的?看完之後你還想當一個藩王嗎?
  • 明朝的王爺生活還不如普通人,是真的嗎?不如一起來看看
    每次提到明朝就會有很多的人感到可惜,因為這樣一個繁榮的朝代最後卻敗給了遊牧民族,對方只用了幾萬人就建立了大清。這個朝代的滅亡可以說是非常奇特的,整個過程都像是做夢一樣。正因為如此才會有不少的穿越文學,主要是以明朝為背景,渴望能夠回到那個時期,變成有名的大臣改變未來。
  • 穿越到明朝為什麼要當王爺不當皇上?看完這些特權,你也想當王爺
    名字叫做《穿越到明朝當王爺》。其實剛看到這個名字的時候。大白就很不解,既然是穿越的,如果可以自己選擇身份的話,為啥不直接去當皇上呢,幹啥要當個小王爺呢,知道我了解了明朝的關於明朝宗室的制度,大白才明白過來,原來明朝的王爺這麼自在的嗎?雖然明朝後期的王爺屬實有點慘,但是這之前的也太自在了吧。
  • 穿越到明朝為什麼要當王爺不當皇上?看完這些特權,你也想當王爺
    名字叫做《穿越到明朝當王爺》。其實剛看到這個名字的時候。大白就很不解,既然是穿越的,如果可以自己選擇身份的話,為啥不直接去當皇上呢,幹啥要當個小王爺呢,知道我了解了明朝的關於明朝宗室的制度,大白才明白過來,原來明朝的王爺這麼自在的嗎?
  • 明朝藩王到各地去,清朝王爺卻都留身邊,到底哪種更合適?
    第二個原因,還是為了「家和萬事興」,朱元璋的眾多子嗣,都有著刀槍火海的戰鬥經驗,並且各自都有自己的軍隊,將他們留在京城,可謂是一山容不下二虎,日子久了鐵定要內亂的,因此朱元璋下令藩王不得隨意入京,通常三年才進京一次,並且都錯開時間,包括朱元璋駕崩的時候,諸位藩王,也只能在自己鎮守的地方祭拜!
  • 在明朝當王爺會過上怎樣的生活?
    [摘要]自明太祖朱元璋開始,明朝的皇帝們就制定了種種規矩,來管束王爺。明朝的藩王們,應該是大明帝國中最超然的群體了。不用承擔什麼重大責任,卻可以安居王府享受榮華富貴。回到明朝當王爺,也是許多人的夢想。不過你以為,在明朝當了王爺,就可以橫行無忌,沒人能治你了嗎?實際上,到明朝中後期,大明無數天潢貴胄,過的都是一種類似高級囚犯的生活,管理相當嚴格。誰能管這些皇親國戚?除了唯我獨尊的皇帝,還有一個非常威武的部門——宗人府。在《大明會典》這本明朝官方重典裡,宗人府在官職表中高居首位,就連號稱「天官」的吏部都屈居其後,可見其地位之超然。
  • 回到明朝當王爺電視劇播出時間 回到明朝當王爺在哪裡可以看?
    回到明朝當王爺之楊凌傳播出時間電視劇《回到明朝當王爺之楊凌傳》將在2018年11月1日在優酷播出。《回到明朝當王爺之楊凌傳》是由慈文傳媒、東陽紫風影視製作有限公司、天貓、優酷聯合出品,蔣勁夫、袁冰妍、劉芮麟、柳巖等人主演的古代傳奇劇。
  • 明朝不讓藩王留在京城,而清朝不讓王爺離開京城,哪種方式更好?
    朱元璋當上皇帝之後,不顧群臣反對,將自己的兒子分封為藩王,等年齡一到,就必須就藩,沒有皇帝的召喚,不得回京,從此「藩王不得入京」就成了明朝的祖訓。明朝滅亡後,清朝建立,雖然清朝也沿襲了分封藩王的制度,但清朝的藩王卻只有稱號,並沒有實際的權力,而且必須待在京城裡。
  • 明朝不準王爺進京,清朝不準王爺出京,哪種做法防備藩王最合適?
    明清兩朝是中國歷史上君主集權達到巔峰的兩個朝代,其中尤以清朝做的最好,基本上我們在歷史上熟悉的什麼「藩王」、宦官幹政、外戚幹政等等現象都沒有出現,只不過在早期出現過像鰲拜這樣的權臣。而像明朝因為藩王問題還搞出了靖難之變,這就是因為對藩王的處置不當導致的。
  • 歷史知識:明朝王爺過得比皇上還好,後來是為何被打壓的
    名字叫做《穿越到明朝當王爺》。其實剛看到這個名字的時候。我就很不解,既然是穿越的,如果可以自己選擇身份的話,為啥不直接去當皇上呢,幹啥要當個小王爺呢,知道我了解了明朝的關於明朝宗室的制度,我才明白過來,原來明朝的王爺這麼自在的嗎?雖然明朝後期的王爺屬實有點慘,但是這之前的也太自在了吧。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後,。把他的宗室分封到了各處。
  • 明朝藩王的一生,無權無勢無自由,看完你還想當嗎?
    不是每一個皇帝的兒子都有資格繼承皇位,同理,也不是每一個藩王的兒子都有資格成為藩王。按照明朝藩王的繼承制度,一般是由藩王的嫡長子繼承,後面依次是郡王、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鎮國中尉、輔國中尉、奉國中尉等等。也就是說大明藩王的六世孫們,依然還有官職可做。
  • 清朝不準王爺出京,明朝不準王爺進京,哪個更有用
    少數被分封的藩王 ,不再擁有行政權、財政權和軍事權,變成了只食俸祿的富家翁。而朱元璋分封的藩王 ,享有高度軍事自主權,如燕王朱棣、寧王朱權等,手下都有一支強大的軍隊,不受朝廷節制。 藩王擁有監視地方臣民的權力。 對比明清兩代朝廷對宗親的態度,可以發現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明朝藩王「非有詔不得入朝」,而清朝宗室卻是「無聖命不準離京」。
  • 大明群聊(3)——「不安分」的明朝藩王
    中國封建王朝三次大規模的分封制分別為西漢、西晉和明朝。而三大王朝的分封制都出現了藩王大規模叛亂行為。比如西漢「七國之亂」、西晉「八王之亂」,至於明朝,結果更為醒目,地方藩王直接推翻正統君主,登基稱帝。接下來我們以群聊的方式介紹介紹幾位有意思的明朝藩王。
  • 明朝為什麼不準王爺進京?清朝為什麼不準王爺出京?哪個效果更好
    王爵也分兩種:一種是對國家有巨大貢獻的人,例如齊王韓信;另一種就是皇帝的宗親兄弟,例如明朝的藩王、清朝的親王。而在明清兩朝的時候發生的事情就是:明朝禁止王爺進京,而清朝卻禁止王爺出京,為什麼這兩者會這樣,我們看看哪一個更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