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德邦著名思想家王陽明,是陸王心學的集大成者。
王陽明先生享年57歲,他的「心學」但是一直延續到了現在,發展成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個精華。
他跟其他偉人一樣,在苦難中發展成就了自己,而且在後半生建功立業了術次,成就他了傳奇人生。
王陽明用自己的經歷給世人留下了3個錦囊。
錦囊一: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雲過太空
這句是由來於王陽明的《泛海》一詩,意思就是,一切艱難險阻,在我看來,也就跟天上漂浮的偏偏白雲一樣,不應該停留在心中,就隨風去吧。
王陽明在被貶途中,也差點被人害死,但還好他比較聰明的假裝投河自盡,這才躲過了一劫。雖然一路上很多困難,但是王陽明也沒有自我放棄,他對自己說:「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雲過太空」。
不久後,王陽明就憑藉自身努力受到當地人的喜愛和誇讚,大家和他一起開荒種地,生活變得更好了。所以當一個男人面對坎坷不順的時候,不要抱怨和放棄,抬頭望望天,學會釋然二字。
錦囊二:越是艱難時,越是修心時
王陽明經歷貶謫的打擊,住在龍場驛站的條件也非常惡劣,但是他在艱難的環境中沉澱自己的內心,靜坐修心,追尋聖賢之道。
他在屋內靜坐了數日後,終於頓悟到:「始知聖人之道,悟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造就了「龍場悟道」的傳奇佳話。他經歷了人生的諸多起伏,悟出聖人之道是在於內心,向事物中追求真理的做法是錯誤的。
這也是陽明心學的奠基和核心思想:「心外無物,心外無理。」
錦囊三:靜時存養,動時省察
在經歷了幾年的顛簸逆境之後,王陽明的仕途終於回到正軌。即使他的官運越來越順,但他也不忘時刻提醒自己,低調做人,謹慎處事。
王陽明常常提醒自己:省察是有事時存養,存養是無事時省察。時時提點自己,存養天理,做到自省這樣才能完成更好的發展。
根據王陽明的三個錦囊,能夠幫助現代人打開視野、格局,體會到不同以前的人生智慧。王陽明的人物故事充滿了很多哲理,就像諸葛亮的錦囊妙計一樣,可以指明我們工作和生活中的方向。
都說男子想成就一番事業,需要廣大的人脈和金錢,但是王陽明卻認為,男人的後半生運勢,並不是靠這些,而是牢記這三個錦囊,這樣一來就會有源源不斷的人脈和金錢。
如果你想學習王陽明的智慧,可以嘗試閱讀《知行合一:王陽明心學》,書中介紹了王陽明傳奇的一生和其卓越的學習思維。能夠讓你擁有超越自己的勇氣,在人生不同時期去品讀,都會讀出新的感悟。越早讀它,越能提升自己的思維方法。
王陽明心學自誕生以來,張居正、曾國藩、康有為等都從中受益。影響了中國,也更影響到了世界!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斷言: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
讀一讀王陽明知行合一,不但能學習到他的智慧方法,同時也能幫助自己少走很多彎路,讓你的人生充滿智慧與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