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百年前,歷史上出現了一位心學大家——王陽明
他創建的心學引領了中華上下無數人走出迷茫,號稱取之不盡的寶藏。
這個世界上如果分為兩種人,那就是窮人和富人,有些窮人認為自己的貧窮就是因為命運的不公,憑什麼人家出生就是在宮殿裡,而自己出身就是在茅草屋裡?
憑什麼人家不用做出一點努力就可以過上奢華的生活,而自己卻成天為填飽肚子到處奔波?
那些把貧窮的原因全部怪罪於客觀條件的人,往往最後仍然是個窮人。
其實大多數男人,失敗的原因都在於自身,自己不夠努力,還能怪命運不公?自己能力不足,還想著爬上高位?這世界上所有東西都事出有因,成功的男人,背後一定做出過你所想像不到的努力。
靠努力翻身的人,王陽明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接下來就和大家分享一下王陽明成功的訣竅——在沒錢沒人脈也可以成功,不過就是牢記這2句話:
第1句話:「少說話,多做事。」
在王陽明看來,自己修煉心學之所以能夠成功,就是摒棄了一切雜念,專心致志,放空心靈,一心就想著要研讀心學。
一個男人只有專心致志,全身心地投入到實現志向的行動中去,才有成功的可能。王陽明正是做到了這一點,才成為了心學的創始人、心學的集大成者。
他個人的品德,也在此刻得到了升華。
有一句古話說得好——「苟有志者無非事也。」意思就是,一個人內心有了堅定的目標之後,就會全身心投入到實現目標的行動中去,因此那些與目標無關的事情,他看都不會看一眼。
哪怕是做到了這麼簡單的一點,即使沒有錢沒有人脈,翻身也是命中注定的事情了。將事情做到了一個最高的境界,不成功也很難了。
這世界上成功的男人之所以少,就是因為他們太容易被小事所幹擾,王陽明認為——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既然目光放遠了,志向做大了,何必糾結於一些小事的結果呢?不如就隨他去吧,反正是小事,對於自己目標的實現影響微乎其微。
第2句話:「天下之事,其得之不難,則其失之必易;其積之不久,則其發之必不宏。」
王陽明認為,無論是誰,都應該堅守自己的底線,但是一個想要成大器的人,就必須對於任何事情都抱有十足的衝勁,千萬不能有底線。
有一句古話說的好——「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自強是成功之關鍵,只有不懈地朝著目標去努力,打敗所有阻礙自己行為的人和事物,這樣才能成功。
而要跨越阻礙,就不能給自己的人生設限,一個給自己人生、給自己能力設限的人,是不會有大的突破的。
他仿佛禁錮住了自己,認為自己只能爬升到這樣的高度了,有了這個想法,也就失去了努力的動力,失去了動力,還有成功的可能嗎?
事實上,王陽明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王陽明的一生,可謂是坎坷不斷,他經歷過的人生低谷,數也數不過來,每一次遭遇坎坷,他都會陷入無盡的沉思,同時也會痛苦不已,即便如此,他也從來沒有被打敗過,王陽明唯一的目標就是讀懂心學,很顯然,最後他做到了。
王陽明奮鬥了一生,也拼搏了一生。在這個過程中,王陽明的字典裡從來沒有出現過「放棄」這兩個字眼。他的一生除了成為心學的集大成者,也沒有過其他的目標,正是努力和專注,造就了這位心學大師。
可見沒有錢沒有人脈並不會阻礙成功,關鍵還是設定目標不懈努力。王陽明用自己的一生證明了這個觀點。這就是王陽明的智慧,他用自己的慘痛經歷,為後人總結出了心學的精髓部分,這才有了《傳習錄》這本書。
"此心不動,隨機而動"。
想要學習王陽明,不如讀一讀《王陽明傳》和《傳習錄》,《傳習錄》為"心學"第一書,可以視作心學的起源。
《王陽明傳:知行合一》完整地再現了王陽明的一生,從跌落谷底到登上人生巔峰,王陽明用了一生的時間。
在走進王陽明之後,就可以來學習心學的智慧。《傳習錄》就是一本完美復刻了王陽明人生觀價值觀的書,在現代快節奏和焦躁的生活中,抽出時間,放空心靈,去讀一讀王陽明,一定會讓你受益匪淺。
有讀者曾經評論,每讀一次《傳習錄》,都能讀出一個完全不一樣的版本來。隨便截取書中的幾句話,都能讓人領略幾分心學的精髓。
兩本完美組合智慧之書才78元,一頓飯錢都不夠,卻能讓你少走很多彎路,代代相傳,真的非常有價值!
讀完這兩本書,仿佛心靈受到了洗禮,對於生活中的一些事情,也一瞬間領悟了。
「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
想看的朋友,點擊下方商品卡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