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歷史上有很多聖人,比如司馬遷是大家公認的「史聖人」萬世師表的孔子被世人稱為「孔聖人」。
王陽明是明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憑藉自己獨創的陽明心學,也被人們稱為聖人。王陽明一生所創造的成就,在我國甚至全球都有非常高的地位。
王陽明的前半生歷經坎坷,因得罪宦官劉瑾被貶到貴州龍場做縣丞,大家都覺得他會死在那個荒無人煙,瘴氣漫天的地方。但是,王陽明不僅堅強地活下來了,而且還領會了心學的真諦,也就是史上著名的「龍場悟道」。
王陽明認為,人一生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因此給後人留下了這樣一句忠告:「人過了50,別把錢和人脈看得太重,牢記「六字真言」。
這句忠告的重點主要是在「六字真言」上,這六個字彙聚了王陽明畢生的智慧和感悟,分別是:行、勤、知、底、心、誠。
「行」的意思代表著」言出必行「
人活一世,最基本的就是要說到做到,言出必行。否則會讓人覺得你這個人是個不靠譜的人,不值得深交,漸漸的會脫離朋友圈,所有人都會遠離你。
尊重都是互相的,做一個有誠信的人,才會得到別人的尊敬。
「勤」代表著「業精於勤」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早期我國是一個農耕社會,不努力、不勤快就會沒飯吃,放在現社會也是同理,讀書需要勤奮刻苦,工作需要努力勤奮。沒有哪個成功人士的一切是隨隨便便就可以得來的,一個人想要成功,首先就要做到「勤」。
「知」代表著「自知之明」
有自知之明的人最可貴,人生在世要有目標,給自己定一個符合自身能力且客觀的目標,在這裡就體現了「知」的重要性,「知」代表了自知。只有認清自己的分量,理清思路,人生路才會順暢。
「底」代表著堅守底線
在這個利益至上的年代,很多人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逐漸的沒了底線,忘了自己的初心。
守住底線是一個人立足社會的根本,想要成功,想要幹成大事,任何時候都不能丟掉做人的底線。
「心」代表著相由心生
一件事情,只要用心做了,結果肯定不會太差,「相由心生」,一個人的內心是會寫在臉上的,積極或陰暗,都能被人一眼看穿,所以,保持一顆平常心,這點很重要。
尤其是如今這般競爭激烈的社會,在職場如果心情浮躁,就很容易迷失自己。
「誠」代表著誠實守信
「至誠之人」說的是日常生活中,待人待物要足夠真誠,才會成為大家認可的。
做一個穩重、有擔當的人,才會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
王陽明的「六字真言」:行、勤、知、底、心、誠,其中包含了很多人生哲理,細細體會,也許你能學到很多。
王陽明一生坎坷,卻充滿了傳奇色彩,無論是立志修心還是仁愛至誠,都教會了人們修身處世的人生智慧。
人生在世,真的應該早些讀一讀王陽明
有人說,人生早一些讀王陽明,就會少走很多彎路。
王陽明之所以能從落魄中成功逆襲,靠的就是修心,修心能讓你的內心變得強大並且樂觀。
想要真正了解王陽明的心學,小編給大家推薦這兩本書《傳習錄》和《知行合一》這兩本書。
如果你也對陽明心學感興趣的話不妨讀一下這本《傳習錄》,書中詳細地記載了王陽明的生平事跡,就像一本傳記,讓你在研究心學的同時,又可以了解到王陽明一生中精彩的故事。
想看的朋友,點擊下方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