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老師,我家電視又不得看了!」
「東哥,今天和我們去趙興幫忙,行不?」
「視頻會快到了,崔東老師,快來調試好。」
……
這個整天被呼來喚去的,就是我。感受到大家需要我,我幸福快樂著,毫無怨言。能為困難群眾、戰友們做點實事,能為麻竹溪人民做點好事,是我一生的榮幸!為了沿河的脫貧攻堅,我甘願做哪裡需要哪裡搬的一塊磚。
我叫崔東,黑水完小教師,現為貴州省銅仁市沿河自治縣黑水鎮麻竹溪村指揮部一名脫貧攻堅戰士。自從到麻竹溪村搞精準扶貧以來,我就在村委會辦公室做資料。今年脫貧攻堅這一口資料特別多,修改、更換頻繁,又花樣翻新,常常催得急,為了保質保量完成,並按時上交或準備好以便迎檢,我和戰友們往往半夜三更、起早貪黑地加班,犧牲了很多很多。 十八丈組貧困戶張學明家,樓房剛完工,室內無門、無衛生間,樓梯口無瓦棚。我自掏腰包一一給予解決。趙興組貧困戶陳孝貞,廚房透風漏雨,室內外未硬化,還無廁所,我補短板、搞整治、做硬化、建衛生廁所,今年順利脫貧摘帽。趙興組低保戶張濤家,住房嚴重不保障,更是讓我熬了苦痛。我向指揮部求援,利用國家扶貧政策申請了35000元的危改金,拆除重建了新樓房,從根本上解決了一大家老小的住房保障問題。其他5戶貧困戶,我也是傾盡心血,盡力而為,做到真幫實扶。
麻竹溪村11個組,個個組都留下過我的足跡。全村每次拆除老舊危房、破牛欄,我都積極參加,從未缺席。還有鄧全組路道硬化、竹溪組飲水工程的施工、龍興組住房APP採集、大池趙興的衛生突擊、崗興崗陵的問題銷號等等,都有我的一分辛勞、工作過的金燦燦痕跡。
城子上村集體辣椒產業,從徵地丈量,到移栽施肥,再到採摘銷售,我更是全程參與,盡心盡力。尤其是銷售這一塊,我操心了不少。總之,為了麻竹溪戰貧的凱歌高奏,為了沿河的精彩出列,哪裡告急,我便奔赴、戰鬥在哪裡。
點點滴滴,雖然都是平凡小事,但換來了真誠的感謝、會心的微笑和小心願的實現,讓我在一番付出後,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價值與生命的意義。
我常想:當下的脫貧攻堅,是千千萬萬扶貧者參與的浩大工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將載入歷史,彪炳千秋。多少人都在為它流血流汗,甚至不少人還付出了生命。我辛苦點勞累點,甚至多奉獻點,又算得了啥呢!為了建設美麗麻竹溪,為了脫貧隊伍裡能有更多貧困戶的身影,我願做塊哪裡需要哪裡搬的磚,建起幢幢能讓老百姓永遠致富的高樓大廈。
整理 蔡達斌
編輯 楊韜
編審 楊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