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我願做哪裡需要哪裡搬的一塊磚|貴州省銅仁市沿河...

2020-12-12 天眼新聞

 

「崔老師,我家電視又不得看了!」

「東哥,今天和我們去趙興幫忙,行不?」

「視頻會快到了,崔東老師,快來調試好。」

……

這個整天被呼來喚去的,就是我。感受到大家需要我,我幸福快樂著,毫無怨言。能為困難群眾、戰友們做點實事,能為麻竹溪人民做點好事,是我一生的榮幸!為了沿河的脫貧攻堅,我甘願做哪裡需要哪裡搬的一塊磚。

我叫崔東,黑水完小教師,現為貴州省銅仁市沿河自治縣黑水鎮麻竹溪村指揮部一名脫貧攻堅戰士。自從到麻竹溪村搞精準扶貧以來,我就在村委會辦公室做資料。今年脫貧攻堅這一口資料特別多,修改、更換頻繁,又花樣翻新,常常催得急,為了保質保量完成,並按時上交或準備好以便迎檢,我和戰友們往往半夜三更、起早貪黑地加班,犧牲了很多很多。   十八丈組貧困戶張學明家,樓房剛完工,室內無門、無衛生間,樓梯口無瓦棚。我自掏腰包一一給予解決。趙興組貧困戶陳孝貞,廚房透風漏雨,室內外未硬化,還無廁所,我補短板、搞整治、做硬化、建衛生廁所,今年順利脫貧摘帽。趙興組低保戶張濤家,住房嚴重不保障,更是讓我熬了苦痛。我向指揮部求援,利用國家扶貧政策申請了35000元的危改金,拆除重建了新樓房,從根本上解決了一大家老小的住房保障問題。其他5戶貧困戶,我也是傾盡心血,盡力而為,做到真幫實扶。

麻竹溪村11個組,個個組都留下過我的足跡。全村每次拆除老舊危房、破牛欄,我都積極參加,從未缺席。還有鄧全組路道硬化、竹溪組飲水工程的施工、龍興組住房APP採集、大池趙興的衛生突擊、崗興崗陵的問題銷號等等,都有我的一分辛勞、工作過的金燦燦痕跡。

城子上村集體辣椒產業,從徵地丈量,到移栽施肥,再到採摘銷售,我更是全程參與,盡心盡力。尤其是銷售這一塊,我操心了不少。總之,為了麻竹溪戰貧的凱歌高奏,為了沿河的精彩出列,哪裡告急,我便奔赴、戰鬥在哪裡。

點點滴滴,雖然都是平凡小事,但換來了真誠的感謝、會心的微笑和小心願的實現,讓我在一番付出後,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價值與生命的意義。

我常想:當下的脫貧攻堅,是千千萬萬扶貧者參與的浩大工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將載入歷史,彪炳千秋。多少人都在為它流血流汗,甚至不少人還付出了生命。我辛苦點勞累點,甚至多奉獻點,又算得了啥呢!為了建設美麗麻竹溪,為了脫貧隊伍裡能有更多貧困戶的身影,我願做塊哪裡需要哪裡搬的磚,建起幢幢能讓老百姓永遠致富的高樓大廈。

整理 蔡達斌

編輯 楊韜

編審 楊儀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我是革命一塊磚,哪裡需要就往哪裡搬丨興義市烏沙...
    「我是革命一塊磚,哪裡需要就往哪裡搬。」,這是雷鋒同志的一句名言,我經常用這句話來勉勵自己。我叫李鑫,是一名基層工作者,曾經在計生站、農服中心、綜治辦都工作過,根據黨委政府的安排,2017年3月調入烏沙鎮扶貧站,從哪一刻起,我就真正意義上成為一名扶貧幹部,開啟了我的扶貧生涯。
  • 醫師葉星明:我是革命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
    受訪者供圖 今天是我在大別山區域中心上班的第3天,根據工作安排我們這一組接管20多個新冠肺炎患者。經過幾天的溝通,我們與患者很快「熟絡」起來。在下午例行查房時,58床患者周阿姨的一番話,讓我感動許久。 周阿姨激動地說:「葉醫生,等我康復,我要帶著我的家人去湖南、去長沙,感謝你們這些救命恩人。」
  • 我是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博裡尼:在AC米蘭我踢了7個位置
    維羅納新援博裡尼表示,他在AC米蘭效力期間就是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11個位置,我踢過7個位置。」2017年夏天,博裡尼從桑德蘭加盟米蘭,一共出場75次,貢獻8球6助攻,並沒有達到俱樂部的期望。博裡尼效力維羅納的首秀就破門得分「我願意為了球隊扮演各種角色,在米蘭效力的時候,場上11個位置我踢了7個不同的位置,但保持著同樣的心態。我在維羅納的特點和在米蘭時一樣,我希望贏下每一場比賽。」當被問到為何在米蘭的表現不佳時,這名在切爾西和利物浦都效力過的前鋒認為雙方在溝通上出現了問題。「在米蘭有很多事情要做,也有很多事情沒做。
  • 「輔警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一名駐村輔警的戰「疫」故事
    「輔警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 一名駐村輔警的戰「疫」故事 「請鄉親們注意!「我熟悉村裡的情況,我來!」 李根主動請纓。村支書李先孝介紹,疫情發生後,李根就一直堅守在戰「疫」的一線,配合民警、社區人員、村支「兩委」夜以繼日挨家挨戶開展地毯式排查、疫區返鄉人員摸底、車輛人員檢查和宣傳。
  • 「我的扶貧故事」督導人的別樣扶貧情|銅仁市駐客田鎮脫貧攻堅督導...
    2019年10月,銅仁市司法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田榮華在掃黑除惡一線接到脫貧攻堅督導指令後,匆匆收拾行囊,從掃黑除惡戰場轉戰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客田鎮脫貧攻堅的督導戰場。「秋冬季節,天黑的早,我們早上從銅仁出發,趕到沿河自治縣開了督導工作碰頭會。
  • 主角只是做了一塊磚,哪裡需要就搬向了哪裡
    講述了現代考古隊員雲燁在沙漠遭遇不測後穿越大唐,意外捲入宮廷爭鬥中,先後經歷一系列愛恨交織同時啼笑皆非的故事。該劇於2018年10月29日在愛奇藝獨家首播。該劇主要講述了科考隊後勤安保人員雲不器因一場考古事故而來到貞觀年間,他被迫冒用祖先「雲燁」之名開始了在唐朝生活。機緣巧合下遇見與已故女友小冉長相一樣的皇家之女李安瀾,並與其產生糾葛。
  •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沿河情愫丨沿河自治縣夾石鎮堰田村駐村幹部...
    2020年農曆新年放假前夕,單位領導打來電話告訴我,因為工作安排臨時有變,單位商議後決定派我替換同事前去銅仁市沿河自治縣夾石鎮開展駐村督戰工作。我剛新婚不久,擔心妻子有意見,但轉念一想,妻子是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絕不會不贊同我去,就這樣我答應了下來。新年剛過,我便到了沿河自治縣夾石鎮堰田村開始了我的第三次沿河駐村幫扶工作。
  • 最美建設者|皮遠明:行走工地的「一塊磚」,哪裡需要往哪裡搬
    最美建設者|皮遠明:行走工地的「一塊磚」,哪裡需要往哪裡搬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鄭旋 通訊員 陳誠 他說,對待工作,除了堅持,還有一份熱愛:「哪裡有困難,就到哪裡去;哪裡需要我,就到哪裡去。」
  • 基礎教育教師就是轉「磚」,哪裡需要哪裡搬,教師戲稱是最強替補
    1998年畢業到現在,工作了20多個年頭,在二十多年的教師生涯中,體會最大的就是:教師就是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很多教師戲稱自己是強替補。剛畢業的時候沒有這種感覺,但是在最近幾年感覺越來越明顯。教師由於職業特性,在書寫、電腦操作、藝術才藝、文案設計等方面,都是一把「好手」,更重要的是由於職業的特性,老師對任何事都較真,也就是責任心非常強,只要分配任務,都會不折不扣地完成,還有就是老師都比較聽話,對任務的分配不會斤斤計較,招之即來揮之即去,所以文藝演出抽老師,單位比賽抽老師,文明城市創建抽老師,廣告宣傳抽老師,扶貧抽老師,衛生防疫抽老師,防火抽老師……但凡能夠管得著基層學校的單位或個體,一旦人手不足
  • 「我的脫貧故事」心結一結春便來丨銅仁市沿河自治縣黑水鎮麻竹溪...
    我叫田玉武,視力二級殘疾,是貴州省銅仁市沿河自治縣黑水鎮麻竹溪村趙興組一名普通村民。老婆幾年前跟人跑了,只有一個女兒,和我相依為命過日子。自從老婆不辭而別,我便心灰意冷,整天遊手好閒,什麼事情也不想做,我們父女倆便一步步滑向了貧困的深淵。
  • 「我的扶貧故事」這一年多的扶貧歷程是一次精神洗禮丨沿河自治縣...
    晏旭坤幫助困難群眾搶收稻穀有一次,我聽說沿河自治縣電商中心需要一些黃花,對接成功後,我二話沒說,自己驅車趕往電商中心,一口氣將一百多斤黃花扛到三樓。終於,事情迎來了轉機,在一次縣裡組織的消費扶貧對接會上,我有幸結識了來自北京的中國五礦集團的採購商代表陳孜涵女士。
  • 「我的扶貧故事」被人惦記,也是一種幸福|沿河自治縣官舟鎮中心...
    我是許小雪,是貴州省銅仁市沿河縣官舟鎮中心幼兒園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員,也是一個1歲半孩子的母親。2020年2月我來到官舟社區駐村,從此成為一名攻堅隊員。我最主要的角色也轉變為攻堅隊員,母親這個角色變成了兼職。
  • [長沙] 最美建設者|皮遠明:行走工地的「一塊磚」,哪裡需要往哪裡搬
    最美建設者|皮遠明:行走工地的「一塊磚」,哪裡需要往哪裡搬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鄭旋 通訊員 陳誠 他說,對待工作,除了堅持,還有一份熱愛:「哪裡有困難,就到哪裡去;哪裡需要我,就到哪裡去。」 (責編:邢佳、羅帥)
  • 「決勝2020」沿河官舟鎮:小木耳撬動扶貧大產業,產品遠銷歐洲
    11月28日下午,「決勝2020」看貴州網絡主題採訪團來到銅仁市最後一站沿河縣官舟鎮馬腦村裡的黑木耳基地。基地裡的十餘名當地務工人員正從白色的菌棒上將成熟的黑木耳摘下裝入各自的框內,現場一派繁忙景象。黑木耳採摘地採摘中2020年3月,根據銅仁市委市政府「9+2」幫扶支持沿河土家族自治縣產業發展的工作部署,印江縣結合自身的食用菌產業發展基礎,選擇基礎較強的黑木耳產業作為支援沿河土家族自治縣的產業之一,由該地龍頭企業—
  • 《默讀》廣播劇第二季來襲:傑大是塊磚,哪裡需要往哪搬?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傑大在《默讀》廣播劇裡的那些故事吧。據悉,第二季主要講述的是亨伯特·亨伯特系列,亨伯特案主要講述的關於20年前,連續發生女童失蹤並被害的案件,於是開始有人漸漸地關注起來。首先開始調查的是駱聞舟、陶然的師父楊正鋒,而蘇慧、蘇曉嵐、吳廣川、吳文超等紛紛是這起「亨伯特案件」的涉案人員,尤其是蘇曉嵐,是案件的核心人物,由他們幾人,展開了故事的開始。而傑大在《默讀》廣播劇裡的故事,還需要從第一季講起。這部廣播劇,傑大並沒做配音導演,只是在廣播劇裡客串了角色。
  • 「我的扶貧故事」百姓的認可 就是我前進的動力|銅仁市印江自治縣...
    我叫幹正洋,是貴州師範學院的一名教師,也是銅仁市印江自治縣黔溪村第一書記。2018年3月,我被組織選派到銅仁市印江自治縣黔溪村任第一書記,我的扶貧故事也就從這裡開始了。基層黨建,託起黔溪村的精神脊梁幫扶村村黨支部開展主題教育通過入戶走訪和接訪群眾,我發現老百姓存在等、靠、要的思想非常嚴重。他們對很多政策一知半解,對村幹部也不信任。經過研判,我一是加強了基層黨建,讓黨員幹部把黨的好政策、好聲音帶到群眾中去,傾聽群眾聲音。
  • 貴州省銅仁市十大景區景點
    銅仁市,貴州省轄地級市,位於貴州省東北部。素有「黔中各郡邑、獨美於銅仁」之美譽。說到銅仁之美,就讓我們一睹銅仁市十大景區景點之風採吧。2、貴州沿河烏江山峽貴州沿河烏江山峽坐落在貴州省銅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境內山峽南段,流經貴州省銅仁市沿河縣段約132公裡,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 貴州省銅仁市工程項目名單
    2020年11月上旬貴州省銅仁市最新獲批項目共53項,涉及地產、環保、電力、建材等行業,項目名稱如下:1 貴州銅仁市蘇標彩鋼結構工程有限公司彩鋼夾芯板加工項項目2 貴州省銅仁市萬山區人民醫院精神科身心康復中心建設項項目
  • 「我的扶貧故事」高慶平:扶貧讓我做了此生最有意義的兩件事
    我叫高慶平,是貴陽高新區稅務局職工,今年5月份剛退休,曾是稅務局在習水縣和納雍縣對口幫扶村的扶貧隊隊長。 扶貧讓我做了此生最有意義的兩件事:一是在習水縣大坡鎮的裕民村,幫助癱瘓在床16年的女孩袁小霞重新「站」起來,找到了營生。二是在納雍縣化作鄉的大營村,讓6個村民組 328 戶人家1000多人,用上了方便衛生的自來水。
  • 「多彩貴州·相約2020」沿河洋溪村:老宋陋室離別記
    年前,在四面環山的沿河自治縣板場鎮洋溪村,這樣一個傳統村落裡,82歲的宋朝偉安靜地躺在破舊的土家木屋裡,呆望著格子窗射進的陽光。  「老人家,您哪裡不舒服?我馬上送您去醫院看看……」  吱呀……轉眼就是陽春三月,草長鶯飛的時節,村子裡滿是鳥語花香,老宋的幫扶責任人文光勇,推開破舊房門,看到老宋臉色不好,疼痛難忍的情景,慌忙地輕輕扶起來,直往村衛生室背去……  「老人年齡大了,常發生腰痛腿痛的,每天與他見面聊上幾句,也可幫他解解悶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