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村麗水龍泉|大舍古村,山間連氏人家,文風沐浴久遠

2020-12-09 古村記

浙江麗水,龍泉,大舍古村。

地處安仁鎮天平山的東南麓,海拔575米,一個山間靜美古樸的村落。

村莊座落於半山腰,村裡屋舍儼然、村道縱橫,梯田和林木分布於村前屋後,村右邊三棵800年的古樹,枝繁葉茂,仿佛在向人們敘述著大舍村的歷史滄桑。

大舍村以連姓居多,尊驪連氏為始祖,郡望上黨。北宋元豐年間,原居閩北建寧的始遷祖連武公因避盜欲徙居未果去世後,其夫人李氏率二子昭公、漆公遷徙至此奠居,至今已近千年。

大舍村歷史上倡禮重教,名人輩出,其中進士三人,拔貢兩人,而最為有名的——連元,南宋大舍村人。公元 1205 年進士,由橫州知州推舉至三衢知府,任內連元訪貧問苦,禮賢下士,任職期間遇災年,連元召民抗災自救,教民掘蕨根制山粉代糧,朝廷聞之,予以嘉獎,賜紫金魚袋。為了紀念他的豐功偉績,村民們建立起元公祠來紀念他。

元公祠建於清光緒年間(1875~1908)。元公祠的門面是樓牌式的結構,門架是青石條,文字「元公祠」、「欽賜」、「宋開禧紫金魚袋朝散大夫」等清晰可見,圖案花鳥魚栩栩如生,都是陽刻磚雕,和磨麵磚塊砌築而成,瓦簷下是宋代的層疊磚鬥拱。整個門面至今保存完好。

村內,緊鄰著元公祠的是叫做「追遠祠」的祠堂,在祠堂的中間懸掛著一塊由連戰書寫的「連氏宗祠」的牌匾。據說,大舍連氏與臺灣連戰有著同一祖先,只是以前一脈連氏遷徙來到大舍村安家落戶,而一脈則遷徙到了臺灣,可以說是同祖同宗了。

追遠祠門前的舉人墩讓人不禁浮想百年前的盛況,這一對舉人墩為連正釗中舉之後所立,逢重要節日,人們會豎上桅杆,張燈結彩。

仁源古社位於大舍村甬道東側山牆,古社青石條的門架,中門梁上有陽刻雙鳳搶花,門兩邊有牡丹,有詩對「帝繼唐虞千載鹹顯懋德」 「侯尊葉蔡一方永荷神庥」古社內豎有《中門緣碑》序。其碑文以連元進士為楷模,記錄了大舍村的歷史和重大史績。

古村落處處可見美好的舊日風色,除了元公祠和追遠祠、仁源古社外,大舍村還保留著眾多古樸的舊時民居建築,如金鰲殿,廣居祠,還有下宅(五峰別墅)、下宅二堂(南山拱秀)、門臺等大屋,石刻磚雕、雀替木樑、門樓泥牆都極具特色。

走在大舍村內,各種古民居縱橫交錯,層層磚牆後,是歷史的沉澱,源遠流長的人文氣息,穿越時光,撲面而來。

漫步村後,石砌古道直通天平山頂,兩邊古樹參天,又有「紗帽」「石印」鑲嵌,風景優美。

這裡的時光,一切,都格外靜美。

古村記編輯自網絡

相關焦點

  • 探村麗水龍泉|大窯古村,龍泉青瓷起源地,山青水秀桃花源
    浙江麗水,龍泉,大窯古村落。位於龍泉市小梅鎮,在青山秀水之間的古樸村落,藏著最美中國青瓷的悠遠故事。大窯村位於龍泉市南約45公裡的琉華山下,明代以前稱「琉田」,自古以來是龍泉青瓷的起源地和中心產區,以大窯龍泉窯遺址聞名遐邇。龍泉窯遺址在大窯村內共有65處。大窯燒制青瓷始於五代,長於北宋,南宋至明代早期為鼎盛時期,明末清初窯業衰退。大窯所制產品琳琅滿目,日用、陳設、娛樂等類型一應俱全。
  • 探村福建三明|白葉古村,功名街上餘氏人家古韻流芳
    秀麗的城嵐溪,轉彎造就的平地鋪展到月牙形後門山前,靜美的白葉古村,就坐落在這山間小平原。在白葉古村裡,餘氏人家聚族而居,五六百人中大多姓餘。北宋乾德年間(963~968),餘興祖從江西南康遷居寧化柳楊裡葉林鄉(明成化七年入歸化,即明溪),後因月亮山下多箬竹,其葉可包粽,俗稱白葉,故名白葉村,迄今已千年。
  • 探村浙江常山|金源古村,一門九進士,王氏文風長
    浙江衢州,常山,金源古村。一個粉牆黛瓦、小橋流水人家的古村落,這裡的渠水歷經千年,這裡的牌坊年代悠遠。一些古老住宅或散落在山麓下,或隱身於叢林之間,又有祠堂、牌坊錯落其間,濃綠與黑白交相輝映,整座古村散發出濃鬱的文化氣息和園林情趣。踏進古村,仿佛時光開始交錯,一不小心,一個踉蹌,就埋在了歷史的歲月裡。金源村主街道寬約兩米,當時的築路設計者為保一方平安而建,相伴村中街道平行延伸的是近一米寬、平緩地淌著清澈水流的水渠。
  • 探村麗水青田|陳宅古村,玉帶河畔七星六橋,星玉古道傳說繽紛
    浙江麗水,青田,陳宅古村。位於阜山鄉,地處青田縣城西南25公裡,海拔500米,高山盆地之間的秀美村落,有七星村的美譽。陳宅村田野上有七個自然小山墩,排列形似北鬥七星,故陳宅又名七星村。陳宅村以古韻秀美、文風蔚然而聞名,村內有六座古橋、保留完好的明清古宅、千年古道、千年古樹。陳宅古名「阜陽」、「方墺」。北宋元佑年間,陳姓始祖陳文發遊山玩水,見這裡東南西三面環山,形似太師椅,百川匯流,風景秀麗,又是一個風水寶地,便遷居在此,改稱陳宅村。陳文發之父陳襄為宋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名臣,與王安石同朝輔政,並力薦司馬光、蘇東坡等三十三人當朝任職。
  • 青瓷比景德鎮還古老,花海比雲南還驚豔,三月的麗水龍泉簡直太美
    這個小縣城,就是麗水龍泉。@圖蟲-Zyq5983/攝龍泉以青瓷著稱,工藝與歷史堪比景德鎮,而且還有秀麗的山水和淳樸的生活氣息加持,也是吸引了不少建築界大咖紛紛前來落地生根。到了三月底,龍泉更是迎來她最美的時刻——車盤坑村的梨花肆意盛開,微風拂過,吹散了枝頭上的花瓣,就像是沐浴了一場春雪,恍若仙境。
  • 「麗水甌江山水詩路」 在龍泉開啟通航 胡海峰宣布通航
    「麗水甌江山水詩路」 在龍泉開啟通航 胡海峰宣布通航 2020-12-14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浙江龍泉8處最美古村落,尋訪寶劍青瓷故裡的靜謐風景
    浙江麗水,龍泉。東接甌越,西鄰武夷,自古美好地,這裡,有「甌婺八閩通衢」、「譯馬要道,商旅咽喉」之稱。龍泉,更是已寶劍、青瓷聞名世間,秀美山水間,至今依然保存著不少美好古村。村內泥牆木樑,木橋,木欄杆........一派小橋流水人家的景。6 大舍村地處安仁鎮天平山的東南麓,海拔575米。
  • 香港「成家班」相中麗水這個古村啦,好戲連臺來了
    當天,松陽縣創建「大花園」行動之首屆雲頂仙坑源旅遊節暨齋壇鄉第十三屆農耕文化節在這個小山村舉辦。 節慶活動中,有一個尤其引人注目的環節,那就是香港「成家班」影視拍攝基地授牌。
  • 探村麗水松陽|山下陽村,卵石巷道密布,宛若八卦迷宮
    浙江麗水,松陽,山下陽古村落。位於松陽縣城西北古市鎮,一個似乎被時間遺忘了的傳統靜美村落。早在清朝初期,張氏先祖舉家遷入此地,便開始對村落進行了嚴謹的布局。大批的福建沿海居民內遷,山下陽村張氏家族遷徙到龍泉,康熙初年再由龍泉輾轉而來。古村落裡,老屋鱗次櫛比,巷弄曲曲折折,高大巍峨的馬頭牆使得巷道逼仄而幽深。黃土牆,白灰牆面,馬頭牆,卵石道,密布的風水痕跡,魅力非凡。整個村落懸浮著一派盎然的古意,讓人在喧囂之外感受到了一份恬靜與自然。一條清澈如鏡的小溪繞村而過,平平靜靜,無波無瀾,與古村交相掩映成一幅美麗的田家水墨畫。
  • 浙江省資訊|探村浙江寧波|茅鑊古村,華東第一古樹村落,絢爛靜美之至
    探村浙江寧波|茅鑊古村,華東第一古樹村落,絢爛靜美之至浙江寧波,茅鑊古村。古祠堂雖稍有破損,但格局、風貌基本保存完整……走進管山村諸多古建築內,仿佛走進一座古村博物館。管山村的古建築,可謂集仙居村落古建築歷史文化之精華。2016年12月,該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古建築群越來越受到重視,當地已按中國傳統村落要求進行了掛牌保護,同時將結合人居環境整治要求對古民居進行修繕。從古至今,傳統文化、傳統手藝一直在村裡不斷傳承。
  • 探村浙江麗水|姓潘古村,杏花溪畔人家,山水畫卷美韻
    浙江麗水,縉雲,姓潘古村。這個建於公元1278年的古老村子,群山環抱,如畫而居。村民們大多住在一條狹長的溪水邊,溪邊栽滿了杏樹,各種保留的古老風貌隨處可見。尤其是杏花開時整個村子就像山水畫一樣漂亮。村裡幾乎每戶人家都有種植杏花,每到花開時節,雪白色的花朵映襯著黃泥黑瓦,盡佔春色風流。杏花樹成群,分布穿村而過的貞溪兩岸。間或還有混栽的垂柳,粉紅色的杏花和吐綠的柳葉,相互輝映,構成了一幅絕好的江南春景水彩畫。如果說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是很多人嚮往的夢裡仙境,那杏花村就是現實版的「世外桃源」。村前有一「接福橋」,單拱古樸橋梁,意為接納外面的好風水,響譽一方。
  • 隱於浙南深山的秘境——那些鮮為人知的絕美古村
    種田、耕地、採茶、挑水、放牛,這些在遊客眼中被當做景點的事情,卻深深印在了當地人的心中,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這裡就是浙江麗水 · 松陽。
  • 甘肅天水5處古村古鎮,感受久遠的秦地人文
    天水歷史悠久,是秦人、秦早期文化的發祥地,有3000多年的文字記載史和2700多年的建城史,在這裡,可以尋找到久遠的人文歷史蹤跡。一起來看看天水5處古村古鎮,這裡有久遠古老的記憶。3 古村作為秦州區西南最為古老的一個村落,士子村曾經是秦人祖先耕作生活的中心區域。這裡,自古以來就是天水西南有名的文風之地,耕讀傳家的習俗代代相傳,明清時期士子村是方圓百裡讀書人最多的一個村子。
  • 探村麗水縉雲|黃碧古村,悠悠老街靜靜舊祠別樣美
    浙江麗水,縉雲,黃碧古村。又名碧川,在新碧街道2.3公裡處。相傳軒轅黃帝平定中原自北南來,前往仙都鑄鼎煉丹,曾駐蹕於此故名「黃蹕」,又因其地勢形似川字,雅稱碧川。據說明朝時,徐姓家族從仙居遷到縉雲碧川居住,他們也帶來了一種手工藝制陶業,從此也開啟了這個古村老街的一輪新商業繁榮。無論細雨纏綿,還是陽光明媚,老街上都能找到一段屬於自己的溫馨時光。深深的巷子,潺潺的溝渠,還是那有些顫巍的門板,都能沾染到一點碧川的風雅和柔情。
  • 麗水青田曼山居民宿預訂-走進考坑古村落,山水之間的野墅民宿!
    麗水青田曼山居民宿坐落於青田縣石溪鄉考坑古村,考坑古村林茂山俊,石溪清泉與斑駁石牆相映成趣,成為浙江三大古村落之一。崇山峻岭間一條蜿蜒的溪水流過整個村莊,滋養著這片古樸村落。「曼山居」民宿,便坐落於此。考坑古村28幢明清石頭古屋得以完整保存下來,以不規則的溪石砌成石頭牆,木結構,小青瓦,形成群山峻林間的一座石頭城堡。
  • 探村浙江金華|上境古村,上風上水上乘之境,楓林莊內古韻流芳
    浙江金華,上境古村。位於婺城區湯溪鎮,原名楓林莊,一個幽靜古樸的世外桃源所在。據傳,明成化八年,湯溪縣第一任縣令宋約來到楓林莊,看到這裡景色秀美,猶如仙境,再加上地勢較高,贊曰「上風上水,上乘之境」,因此更名為上境村。
  • 浙江麗水雲霧中的古村落,當地人稱「小西藏」,奇特的黃泥土房子
    浙江,麗水,人稱最後的江南秘境。秘境之中,無數古村落靜美而古樸,散落山水間。筆者對於當今時興的人造古鎮和人造古村落沒多大興趣,就是想看看這些破舊的東西。破舊的古鎮會有很多的記憶,這是任何人造東西都無法給予的滿足感。小橋流水,煙雨人家,曲弄幽巷,如同黑白色的水墨畫。
  • 探村麗水遂昌|蔡和古村,古老臉譜文化至今悠遠流長
    浙江麗水,遂昌,蔡和古村。這個浙南大山間的靜美古村落,不只是古風淳樸,更因古老的蔡和班臉譜文化而名揚。麗水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蔡和班、蔡和臉譜,始於明嘉靖年間,至今已有470多年歷史。起源於遂昌縣蔡源鄉蔡和村人金小六創辦的提線木偶戲班,之後成立婺劇「蔡和班」。戲班成立之時,蔡和臉譜隨即誕生。近五百年來,「蔡和班」歷經風雨,幾經興衰。最輝煌的時候,「蔡和班」演出劇目有108本大戲。除在本縣演出,還流動演出於金華、衢州一帶,名噪一時。
  • 麗水龍泉溪頭村
    距龍泉市區62公裡,因地處 甌江、閩江、錢塘江三江源頭,故名「溪頭」。現有農戶678戶2145人,黨員108人。溪頭村自然風光秀麗、景色宜人,古村、古居、古樹保留得當,歷史韻味十足;是龍泉近現代青瓷的發祥地,村內保存有13座古龍窯(7座為浙江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龍泉青瓷的瓷土生產有60%來自溪頭;也是革命搖籃,中國工農紅軍入浙第一槍在溪頭打響;也是國際竹建築雙年展的孕育之地與承辦之地。
  • 5家紅遍浙江的麗水民宿 你有錢也不一定能住到!
    擺了大桌子可以喝紅酒的露臺、生長著銀杏樹和棗樹的院子、喝茶聊天的公共區域,以及大浴缸與床,這些區域都可以看見雲與山。許多來到這裡的「雲客」來自城裡,沒有在鄉村生活過,很少有鄉村情懷,設計者便將過雲山居打造成山頂的精品酒店,現代而舒適,就連馬桶都是全自動的。讓你又可以看絕美風景,又能過上舒適的生活。來過這裡的人都說這裡最適合看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