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4類農民沒有一分地,二輪到期再延長30年,能給分地嗎?

2020-12-08 土地觀察員

[土地是發展之基、民生之本、農業之資、農民之根,觀農村土地政策動向,察農民思想生活狀態,敬請點擊上方按鈕,關注「土地觀察員」!]

集體所有、家庭承包、統分結合的經營模式,是我們國家當前農村土地資源分配的一項基本制度。這項制度整體上開始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對於調動農民勞動生產積極性、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健康發展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

保障農戶的土地承包權、保持承包關係長久不變是土地承包的一個重要原則,因為這有利於增強農民的土地權屬感,有利於農民對土地的長期投入。因此,在二輪土地承包時,提出農村土地承包關係30年不變,並明確「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近兩年,國家又以各種形式明確二輪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也就是說一直到2057年前后土地承包關係將不再改變。

土地承包再延30政策讓一些土地比較多的農戶或是承包土地從事規模種植經營農業主體吃了一個「定心丸」。但有一種情況也不能忽視,那就是當前在一個村集體內部人均佔有土地相差較大的問題,有些農民甚至一分地都沒有。當然,形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多樣的,造成一些農民沒有承包地原因也各有不同,在如何處理、如何解決上當然應該分別對待,包括以下4類。

(1)二輪承包時在外或自願放棄的。二輪土地承包開始於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那時候農民外出打工大潮正在興起,已經有很多農民在外面有一份不錯的工作和收入,而當時農民種地是要交提留和公糧的,有些長期在外的農民覺得種地不划算,就乾脆提出自願放棄承包權。也有一些是因為村幹部未徵求這些長期在外農民的意見,沒有分給承包地。

(2)出生或結婚後沒趕上分地的。這種情況是最多的,因為土地承包期為30年,這期間肯定會有很多人出生和結婚。但這種情況不屬於真正的沒有地,因為土地是以家庭方式承包,「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指的是這一個家庭,家庭中增添新成員,也就同時擁有了這個家庭土地的一份。

(3)土地被徵用的。隨著城鎮化、工業化的不斷發展,農村土地被徵收後搞建設的情況不斷增多,有些城市周邊的農村甚至整村土地被徵收,這些農民就因此失去了土地。但土地徵收有著明確的徵收補償和安置政策,這些失地農民都得到了較我優厚的貨幣補償,交上了養老保險,有的還有了工作安置。

(4)私自將土地轉讓或「以租代徵」的。正常的土地流轉是不再此列的,因為土地流轉之後農戶仍然擁有土地的承包權。這條說的是一些農戶為將自家土地轉讓出去,承包法規定在集體經濟組織內部進行承包權轉讓符合一定條件是允許的,但轉讓出去後你就永遠失去了土地。還有一些農民將自家土地流轉給企業或個人用於非農業建設,這就是所謂的「以租代徵」,這實際上也是失去了土地。

對於諸如此類農民沒有土地的問題,解決起來當然不能一概而論,有些是可以重新獲取土地的,譬如把預留機動地、收回土地等分給新增人口;有的則無法再獲得土地,比如說私自將土地轉讓出去,這在道理上也說不通。

相關焦點

  • 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專家建議進一步承認農民地權
    人口變動後是否重新分地,進城落戶農民土地延包等問題如何解決,這些重大問題仍為外界所關注。國辦近日下發文件,同意建立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試點部際聯席會議制度。據悉,該聯席會議由農業農村部、中央農辦、司法部、財政部、自然資源部、國家檔案局、全國婦聯等7個部門和單位組成。
  • 農村土地承包期延長30年,能種一輩子地嗎?有4類人將會失去土地
    按照規定來看,承包期限到了之後就需要進行調整,原來手中的土地也不再屬於農民。可是從我們開始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之後,大部分農民都已經安然度過了兩輪承包期。第一輪的15年已經在1997年到期,而第二輪則定期為30年到2027年到期。這算下來也才45年,根本不夠一輩子的長度。
  • 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 專家建議進一步承認農民地權
    近日,國辦發文《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 試點部際聯席會議制度》指出,同意建立由農業農村部、中央農辦牽頭的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試點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紮實推進改革。與城市相比,農村的發展相對滯後。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提「鄉村振興戰略」,強調「三農」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
  • 二輪承包到期再延30年,土地就一點不調整嗎?最新政策表明3點
    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是我們國家對土地承包問題幾年前都已經定調的大政策、大方向,這主要是考慮到增加農民對承包土地的權屬感,讓農民對承包地改造和增加肥力投入更放心,讓從事規模農業的新型農業主體對收入預期和土地經營權的維持更放心,也可以說是給農民吃了一顆「定心丸」。但凡事有利必有弊。
  • 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 再延長三十年
    原標題: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 再延長三十年   11月2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保持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提出,保持土地集體所有、家庭承包經營的基本制度長久不變。保持農戶依法承包集體土地的基本權利長久不變。保持農戶承包地穩定。
  • 【政策解讀】農村承包地在二輪承包到期後,中央決定再延長承包期
    有的地方在第一、二輪承包到期後沒有及時開展延長土地承包期的工作;有的地方隨意改變土地承包關係,以各種名義強行收回農民的一部分承包地,重新高價發包,加重農民負擔;有的地方在實行土地適度規模經營過程中,違背農民意願,搞強迫命令,引起群眾不滿,必須引起高度重視,認真加以解決,切實維護農村家庭農戶聯產承包製度的長期穩定。
  • 農業農村部:分批開展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試點
    3月11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發布《關於做好2020年農業農村政策與改革相關重點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要求,2020年將全面推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審慎穩妥開展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試點工作。專家表示,農村產權制度明晰化有利於引進新的社會資本,激發農村產業的發展活力。
  • 延長土地承包時間: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30年
    中新社北京3月7日電 (記者 李志全 陳林)中國農業部部長韓長賦7日表示,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是中國農村土地承包關係長久不變的具體體現。這給農民吃了「定心丸」。  他當天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記者會上回答媒體提問時稱,再延長30年是一個充滿政治智慧的重大制度安排,是送給廣大農民的一個政策大禮包。
  • 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 發改委要求抓緊落實再延長30年政策
    國家發改委規劃司城鄉融合發展處處長劉春雨表示,抓緊落實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的政策,要平等保護並且進一步放活承包地經營權,為現代農業的發展提供更加可靠的制度保障。  5月5日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的意見》提出改革完善農村承包地制度。保持農村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落實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政策。
  • 二輪承包再延30年辦法將出臺,自家土地增多還是減少?3點要明白
    我們國家農村這種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形成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起初稱作聯產承包責任制,這是改革開放之初農民群眾自發探索實踐的,之後便在全國範圍內推廣。土地承包到戶,交上國家的、留夠集體的、剩下就是自己的,農民有了種植經營的自主權,極大地調到了勞動生產的積極性。
  • 聚焦十九大,習近平: 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
    10月18日,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十九大)開幕會上,國家主席習近平說,保持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
  • 承包期再延長30年,具體銜接政策開始研究,承包地又可以調整了?
    因此,國家結合實際提出了土地承包期15年不變,因為至1983年全國包產到戶陸續基本完成,這個穩定期大致為1983年-1997年,這就是第一輪土地承包。上世紀90年代,第一輪土地承包結束後,各地結合實際進行了一次較大的土地調整,國家提出土地承包期延長30年,也就是從1997年至2027年,這是第二輪土地承包。
  • 農村土地承包再延長30年,重新分地是種選擇,你贊同嗎
    2020年,是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一年,是扶貧攻堅的關鍵一年。在農村,農民只有依靠土地才能增加收入,而現在一項新的政策出現了,農村土地承包再延長30年,也就是將延長到2057年,在這期間實行「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重新分地是種選擇,你贊同嗎?由於農民獲取收入相對比較單一,大部分農民都是依靠土地來種植。
  • 二輪承包到期後延包30年,具體辦法將要明確,土地還能重分嗎?
    [土地是發展的基礎,民生,農業資源,農民的根。觀察農村土地政策的發展趨勢,觀察農民的現實生活狀況。請點擊上面的按鈕,關注地面觀察員!]第二輪農村土地承包期滿後,承包期再延長30年,這是我國的一項重要土地政策。
  • 土地承包期再延長30年,真的是死不減生不增嗎?實話告訴,你不是
    關於農村土地合同期滿後再延長30年,諮詢者頗多,反響也極大。例如,一名後臺讀者留言說:「我的孩子14歲了,還沒有分到土地。再過30年將超過40歲。他的半輩子沒有土地。他怎麼能活著?」「這位讀者的擔心可能是許多無地農民的想問的。
  • 第二輪土地承包什麼時候到期?從1997年到2027年再延長30年
    第二輪農村土地承包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承包期限又是多久?  我國農村人多地少,大部分地區經濟還比較落後,在相當長的時期,土地不僅是農民的基本生產資料,而且是農民最主要的生活來源。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和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是我國農村經濟的一項基本制度。
  • 二輪承包再延期30年,土地一點都不調整了嗎?其實還有4個微調
    今天為你帶來的是:二輪承包再延期30年,土地一點都不調整了嗎?其實還有4個微調自古以來,提起農民,第一印象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土裡刨食」,也就是說,農民一直以來都跟土地牢牢地聯繫在一起。直到現在,絕大多數農民即使年年外出打工,在老家村子也都是有地的。
  • 李克強:落實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的政策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5日上午9時在人民大會堂開幕,聽取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關於政府工作的報告,審查國務院關於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審查國務院關於2017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8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聽取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憲法修正案草案的說明。
  • 二輪土地承包延長三十年,農民要注意三大問題,一類土地將收回!
    目前農村土地改革已經取得了重大成果,現階段許多農村居民的土地權益都已經得到了保障,並通過土地流轉、土地入股等改革工作獲得更多的經濟收益,而接下來,國家也明確提出將要逐步推動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將土地承包權延長三十年,也就是說,第三輪土地承包期並是在二輪土地承包的基礎之上,將農村居民的土地承包權益再延長三十年
  • 我現在沒有土地,2028年第三輪農村土地承包能分到地嗎?
    1993年,中央提出了「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的政策。1997年,中央又做出了「在第一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土地承包期再延長三十年」,並且實行「大穩定、小調整」。特別是2003年出臺的《農村土地承包法》,把黨的這一政策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使黨的政策上升為國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