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博士確認跳江身亡!他緣何自殺?讀博士這四道坎真的很難過!

2020-12-13 道訊

這幾天,杭州市民的心被一個浙大博士生牽動,四天前,也10月10日傍晚6點一浙大博士生離開學校,之後失聯。後來監控發現該博士生在進入錢塘江四橋下層的觀景平臺後,在沒有出現,疑似跳江輕生。正當大家都在祈禱希望有奇蹟出現的時候,令人遺憾的消息傳來,該博士生給屍體被打撈,確認死亡。博士生及碩士生高學歷人才自殺現象已非個案,高校本來莘莘學子夢寐以求的地方,被稱為象牙塔,而博士更是在象牙塔尖的高等人才,緣何屢發自殺現象呢?

讓我們盤點一下最近幾年高學歷人才的自殺事件:

2014年,在中國科學院大學的單人宿舍裡,張東文服下了1克足以致命的毒素秋水仙素,結束了年輕的生命。

2015年11月7日,武漢大學博士楊志高疑因博士論文無法通過、壓力過大,在家中用一根電線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2017年12月26日,西安交通大學博士生楊寶德被發現溺亡在西安灞河中,後來警方查明,系自殺。

2018年3月26日7時28分,武漢理工大學說事研究生陶崇園從五層宿舍樓頂的天台墜亡。警方調查結論為高墜死亡,排除他殺,不予立案,距離他26歲的生日只有兩天。......

接連發生類似事件,讓我們不得不思考,為什麼象牙塔尖成了「九層妖塔」,年輕的生命屢屢命喪於此呢?筆者認為,主要以下幾點讀博士都要邁過的坎:

一、一道坎:博士生和導師關係

博士生導師之所以被稱為「導師」,是不同於老師的。導師在英文中叫supervisor,而不是teacher,所以導師的作用更多的是監督,督導的作用,而不是教育。並且對於研究生導師來說,把著學生能否順利畢業的命門,權利很大。所以,就有一些師德有問題的導師濫用權力,給學生造成很大的困惑和壓力。雖然這次浙大博士跳江事件原因尚未查明,但西安交大和武漢理工這兩位的自殺都是與此有關。

二、二道坎:博士生生理和心理健康問題堪憂

博士生科研壓力大,經常就是宿舍圖書館兩點一線的生活,沒有時間做體育鍛鍊。所以,很多不注意鍛鍊的博士生,讀下來,身體就是一個挑戰。除此之外,博士生很多也面對著心理問題。不少博士生天生精神敏感而脆弱,而對科研的鑽研也養成了偏執與執著的性格、自身的學歷光環又讓他們自負與自信,這些形成了一個博士看似矛盾而集中於一身的性格特質。

三、三道坎:學業壓力

很多人讀博士的目的就是不純的,沒有幾個是為了獻身科研事業,發自對科研的興趣,更多的是為了逃避現實,因為大學畢業就業不好。但是,博士生的畢業要求不管這些,日常課程的壓力,中期考核的篩選,科研成果發表的要求,論文撰寫的期限,一樣都不能少。這對於那些無志於學術的人來說,無疑是痛苦的,自然倍感壓力巨大。

四、四道坎經濟壓力

對於讀到博士階段的學生來說,很多年齡已經將近而立。這個年齡看著那些同齡人在社會上已經掙了很多錢,已經買房娶妻生子,這都是一種無形的壓力。並且,在學校的日子也是過的捉襟見肘,僅僅靠著一個月不足兩千元的補助度日,如果要有額外的開支,快30歲的人還要向父母要錢,而更重要的是,博士對畢業後的就業前景也充滿未知。

小結:

浙大博士確認跳江身亡!象牙塔尖為什麼成了「九層妖塔」?其實博士生的自殺主要原因可歸為以上幾種情況。所以,對於大學生來說,在讀博士前要慎重考慮自己的興趣、經濟條件、抗壓能力,再做出讀博士的決定,不然可能就是跳進了一個「坑」!其實讀博士是一個自我修煉的過程,正如孟子所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完/

相關焦點

  • 悲劇再傳 | 浙大博士疑跳江輕生,留書致歉父母
    可能我只是不太喜歡,也不太適合這個世界,所以再也不想多做停留了……也請不要找我,因為真的找不到了,畢竟錢塘江嘛。不想要葬禮,安安靜靜的就好。這是浙江大學一位叫侯京京的化工博士生失蹤之前在朋友圈留下的疑似尋短見的文字。
  • 那個選擇自殺的中國留學生:讀博士的壓力到底有多大?
    壓垮他的,正是這篇入選論文。 他叫Huixiang Chen(陳慧祥)。佛羅裡達大學在讀博士生,2011年本科畢業於吉林大學,2013年在哈工大獲得碩士學位。 這是他讀博的第6個年頭,按計劃今年7月就能畢業。作為計算機領域的博士,前途也將無可限量。
  • 直博2年浙大博士失聯,今天發現已遇難泡4天,生而為人何其難!
    接警後,警方立即介入尋找,從監控裡曾看到這名學生走到錢塘江邊,但之後,監控裡就再沒有他的蹤跡。   根據尋人消息,這名學生在昨晚上6點左右離開玉泉校區,當時身穿軍綠色外套,米黃色休閒褲,白色鞋子,身高在166釐米左右。他隨身帶了一個黑色書包,這個書包後來在復興大橋上被找到。
  • 中國博士留學生在美國遭槍擊身亡,北大畢業,已經讀到了博士第...
    中國博士生身亡北大畢業,芝大讀博綜合《芝加哥論壇報》、《世界日報》等媒體報導,連環槍擊案於當地時間9日下午1時50分右開始。範軼然為首個遇害者,他在公寓停車場的車內遭南丁格爾擊中頭部身亡。10分鐘後,南丁格爾出現在東南端大街4900號公寓大堂,當時公寓樓管試圖阻止南丁格爾進入大樓,不過後者最終強行闖入,並轉身向這名46歲的女性樓管開槍,致其胸部中槍身亡。事件發生後,芝加哥大學進行了確認,證實這名芝加哥大學的學生名叫Yiran Fan,是該校商學院和經濟系聯合項目的博士四年級生。圖源:芝加哥大學據學校新聞介紹,範軼然自北大畢業後,來美國學習。
  • 浙大博士畢業2年後發文:讀博一定要慎重!
    這事就壓下了。 畢業離校前幾天,準備找導師談照相留念的事,導師在辦公把我罵了一頓,說實驗做的不好,以後讀博肯定畢不了業等,當然也沒有畢業留念的事了。畢業後當然也不聯繫(把導師拉黑)。 我寫這個故事,不是教大家頂撞導師和威脅導師,畢業後自己心裡也很鬱悶,自己就是大逆不道,目無尊長。
  • 浙大調查後否認副校長吳平博士學位造假
    朱冠於3月31日在其實名博文中稱,在浙江大學官網上吳平的個人簡歷其中一欄是「1989.10-1993.3國際水稻研究所(IRRI)(菲律賓)博士」,在「副校長吳平」的英文介紹一欄中,有更為直觀的描述,其大意為「1993年,他從菲律賓的國際水稻研究所(IRRI)獲得了博士學位」。
  • 惟願無來生,浙大博士生無可戀自殺背後,我們該反思什麼?
    看到浙大的博士生自殺的消息,心裡猛的就揪了起來。能走進浙大的校門,本是多少人仰望的存在,而讀到博士,更是高不可攀的目標,他若順利畢業,一定會迎來一個令人豔羨的人生。然而,這一切都定格在他縱身一躍中,從此錢塘江裡多了一具遊魂。這位博士因何自殺,目前無法得知緣由,但從其朋友圈留言來看,真的挺讓人心酸。此生緣盡,只願沒有來生……也不知道這位博士都經歷了什麼,生無可戀,甚至到不願有來生。
  • 西安交大在讀博士自殺溺亡 女友發文指責導師奴役學生冷漠無情
    去年12月,西安交大在讀博士楊寶德溺亡,據當地警方調查,已排除刑事案件。其女友發文《名校博士不堪導師奴役自殺身亡,導師冷漠無情不聞不問》,稱導師周某的批評指責,是導致楊輕生的直接原因。對此,學校方面表示還在調查中。
  • 想來浙大讀博士?你要知道的都在這裡!
    心心念念浙大求是園?想圓自己一個博士夢?小編有一個好消息告訴大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具有正確的政治方向,熱愛祖國,願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遵紀守法,品行端正;2.碩士研究生畢業或已獲得碩士學位的人員,境外獲得學位須在2019年3月30日前提供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的認證書;應屆畢業的碩士研究生(最遲須在9月1日前畢業或取得碩士學位);在讀博士研究生報考須在報名前徵得所在培養單位同意
  • 浙大今年全省招生2800人 8年連讀醫學博士受歡迎
    今年,浙大第一批投檔分數線理科690分,文科683分,醫藥682分。浙大在省內共招收2800多名學生。本博8年一貫制專業受歡迎浙大8年制的巴德年醫學班,向來是一個「香饃饃」,錄取分數線已經連續10年穩居第一。該專業實行八年一貫的醫學博士培養模式。
  • 讀不讀博士?這是個問題
    人們總是會問我這個問題,而我一般這麼回答他們:這真的得看你以後想做什麼呀,如果你想當一個教授,那你就去讀個博士,如果不是,那就別讀。你要在最美好的青春年華裡拿出5-7年的時間來讀博,這可是一個很重要的決定。
  • 他一篇論文未發博士畢業!中科院最年輕院士入職浙大!
    趣味答題領紅包 前不久,浙江大學發布喜訊,目前中國最年輕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孫斌勇已入職數學高等研究院,這或將大幅提升浙大在數學領域的整體實力,使浙大數學進入到「第二梯隊」高校。
  • 浙大博士應聘輔導員被指丟臉 月薪僅1000元
    浙江在線05月02日訊 浙江大學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專業博士生馮一秦這兩天正在準備博士論文答辯,他已經找好了工作單位——在工商大學當大學生輔導員,一度成為浙大BBS頭條新聞——高職低聘,很丟臉嗎?
  • 就職臉書公司的浙大學霸、南加州大學博士陳勤隕落記
    今天要說的主人公叫陳勤,他曾經是福建省高考理科狀元,17歲就考上了浙江大學。雖然沒有進入北大清華,但浙江大學也是響噹噹的,在很多民間排名中,浙大僅次於北大清華,能考進浙大的都是學霸級別的人物了。浙大畢業那年,陳勤只有21歲,由於他出色的表現和超強的個人能力,他順利拿到了美國南加州大學計算機系全額獎學金博士研究生的名額。進入南加州大學這一年是2002年,南加州大學競爭激烈,獲取博士學位通常需要3-6年。
  • 大連理工大學一研究生自殺 遺書讓網友越看越難過
    「只是想來道個別,待會我就準備一掛解千愁了。」10月14日上午,大連理工大學研究生學院一名辦公室工作人員向紅星新聞記者確認該學生已去世,「具體情況仍在調查中。」這名去世學生在遺書裡講述,去年他聽從評審老師的建議,在總結了幾個博士論文的實驗思路和內容,經過長期實驗後,得到老師「數據沒有意義」的評價,後續為了提高效率,他好幾次通宵做實驗,可是最後仍對自己的實驗數據感到絕望,決定結束自己的生命,並希望下輩子變成一隻貓。
  • 浙大校歌深奧難懂遭吐槽:形上謂道兮 形下謂器
    還有浙大學生感嘆說:「能直接讀懂馬一浮先生所寫浙大校歌的,給個念文學博士的機會都應該。」  記者 顧然  浙大校歌難倒入學新生  最近,微博上吐槽學校校歌的微博很多,不過,吐槽浙江大學校歌的微博最盛。日前,微博用戶「浙大往事」發微博稱,「剛剛百度了一下校歌的注釋,瞬間就跪了。」隨後,該網友貼出浙江大學校歌歌詞和注釋。
  • 去讀博士真的好嗎?碩士研究生:慎重,莫衝動!
    相信當這個問題問到碩士研究生時,很多的研究生會說肯定好啊,如果真的能夠拿到博士研究生學歷一定是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情,這是你毋庸置疑的事實。但是在獲得博士學歷的過程中,真的不是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承受的,也不是每一個學生都能夠順利的挺過來的,因為這不是在誇大其詞,更不是在說假話,而是普遍存在於各個高校博士研究生所都在面臨的共同問題。
  • 北大確認翟天臨學術不端 一篇貨真價實的博士論文要過幾關?
    &nbsp&nbsp&nbsp&nbsp一篇貨真價實的博士論文要過幾關&nbsp&nbsp&nbsp&nbsp北大確認翟天臨學術不端,對其作出退站處理;其博士論文審查環節為何失守?
  • 悅讀| 不要為了讀博士而讀博,來自一個博士的透徹分析
    導讀  看看你是不是適合繼續讀博士,這是每一個面臨讀博的學生甚至開始讀博的學生的困惑。(轉自 卡農小世界 ID:canonxiaoshijie)  決定是否要讀博士之前,先問自己幾個問題:  1.你想做科研工作嗎?
  • 西交大溺亡博士哥哥:弟弟讀博後很難聯繫上 曾說給自己導師擦車
    女友發文稱死者遭導師「奴役」1月8日,楊寶德女友吳琪在微博發布名為《名校博士不堪導師奴役自殺身亡,導師冷漠無情不聞不問》的文章,認為博導(楊寶德導師周某)的批評指責是導致楊寶德輕生的直接原因。吳琪表示,這不是楊寶德第一次輕生。2017年5月,他一個人徒步到20多公裡外的秦嶺,幾次嘗試自殺未遂。「去年5月份男友第一次嘗試輕生的時候,我就找他導師談過,周某當時表示以後會注意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