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校兩名教授論文涉嫌抄襲 省教育廳回應

2020-12-21 中華網新聞

原標題:河南高校兩教授論文涉嫌抄襲,省教育廳:已獲舉報,正調查

又有高校發生論文涉嫌抄襲事件。

近日,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教師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舉報稱,自己在檢索文獻時,發現河南鄭州中原工學院經濟管理學院陶曉燕教授和朱九龍教授公開發表論文存在嚴重的「剽竊抄襲」行為。

13日下午,澎湃新聞就此事致電中原工學院人事部辦公室,一名女性工作人員表示,朱九龍、陶曉燕目前為中原工學院教授,朱九龍還任經管學院副院長,二人為夫妻關係。對於有人舉報二人涉嫌學術不端事件,該工作人員表示不清楚,不了解。中原工學院原名鄭州紡織工學院,是面向全國招生的普通本科院校,學校始建於1955年。

當天上午,河南省教育廳學風建設辦公室相關負責人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4月3日確有收到相關舉報,隨後將相關內容轉給中原工學院科研處,該校學術委員會正對此事進行調查,結果將上報給教育廳學風建設辦公室。

該負責人進一步表示,教育廳收到舉報不會捂著壓著不管,會用很公正的態度來處理,同時表示需要給學校一定時間進行核實。

澎湃新聞從知網上下載了陶曉燕、朱九龍二人涉嫌抄襲的論文《案例教學法在技術經濟學教學中的應用》(以下簡稱「陶曉燕、朱九龍論文」),該論文2010年發表於《學理論》期刊,兩人署名下註明來源:中原工學院經濟管理學院。

經澎湃新聞對比,該論文多處內容同張瑞紅論文《案例教學在管理學專業教學中的應用研究》(2010年3月)、劉建莉等人論文《案例教學法在<金融學>教學中的應用》(2010年4月)、林祖華論文《高等院校管理學科案例教學亟待加強》(2004年8月)、裴育等人論文《淺議案例在高職<國際貿易實務>教學中的應用》(2009年6月)、白晨星等人論文《高職電子商務類課程案例教學方法的應用研究》(2007年10月)等5篇論文內容雷同,甚至一字不差。

據知網收錄信息,陶曉燕、朱九龍論文發表於2010年7月20日,收稿日期為2010年4月28日,從時間上看,其收稿日期都比上述其他論文發表時間晚。陶曉燕、朱九龍該篇論文正文3500餘字,經澎湃新聞對比,其中2800餘字的篇幅涉嫌抄襲自上述5篇文章。

全文「雜糅」5篇論文,部分內容照搬

陶曉燕、朱九龍上述論文包括以下四大部分,「一、案例教學法的定義及起源;二、在技術經濟學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法的必要性;三、案例教學法的實施步驟;四、技術經濟學中實施案例教學法應注意的問題。

陶曉燕、朱九龍論文正文第二大部分多處涉嫌抄襲、改寫自他人論文。比如,在「案例教學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必然途徑」部分,陶曉燕、朱九龍論文表述為:「在技術經濟學的教學中,長期以來一直存在著重理論輕實務、重傳授輕參與的問題。很多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書本上的理論知識,這對於實踐性、應用性很強的技術經濟學來說,無疑是紙上談兵,很難讓學生及時消化、融會貫通,同時也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而林祖華論文表述為:「我國管理學科教學一直存在著重理論輕實務、重傳授輕參與的缺陷,很多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書本上的理論知識,這對於實踐性、應用性很強的管理學科來說,無疑是紙上談兵,從理論到理論,很難讓學生及時消化、融會貫通、學以致用,同時,也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對比發現,僅有個別名詞及標點的變化。

陶曉燕、朱九龍論文第三部分為「案例教學法的實施步驟」,經過比較,該部分則涉嫌在結構及內容上抄襲張瑞紅論文、劉建莉論文。

陶曉燕、朱九龍論文該部分分為四個小標題:(一)閱讀、分析案例階段;(二)小組討論、形成共識階段;(三)正式發言、全班討論階段;(四)總結評述、消化提升階段。這與張瑞紅在「案例教學法在管理學中的運用」部分的四個小標題完全一致。而在該部分具體內容上,陶曉燕、朱九龍則涉嫌幾乎完全抄襲了張瑞紅、劉建莉二人論文,僅在個別語句上有所改動。(見下圖)

陶曉燕、朱九龍在論文中寫道:

(一)閱讀、分析案例階段閱讀案例是案例討論的準備階段,教師和學生都要做好準備。教師應根據教學要求選好案例,推薦參考文獻,作好案例討論會的各項準備工作。學生應該根據老師的要求,自己收集相關文獻資料並認真閱讀這些材料,獨立思考、進行分析、提出決策。由於案例來自於現實,適合大家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學生可以很快了解、掌握案例中的相關情況,通過思考、分析、推理,形成初步理論。

(二)小組討論、形成共識階段通過分組討論,大家能夠充分打開思路,從而互相啟發、相互補充、分工協作,以便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尋求最佳的解決方案。這一階段的任務主要是由學生自主完成,教師只需給予適當引導並控制討論節奏即可。

同時,為了最大限度地實現討論的價值,小組成員可以採取自由組合的形式,並由成員民主選出組長一名,記錄員一名。要求小組的每個成員都要發表看法,允許有不同甚至完全相反聲音的存在。記錄員應認真地把討論意見記錄在小組討論手冊上,最終要基本形成本組的共識,分歧太大的問題可以專門留出時間,展開全班討論。

(三)正式發言、全班討論階段全班討論是小組討論的繼續,也是整個案例教學的核心,這一階段也是對教師和學生要求最高的階段。教師要非常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應注意以下方面:(1)儘量營造自由討論的良好氛圍,鼓勵學生積極參加討論,儘量做到學生參與的廣泛性、發言的代表性。(2)傾聽學生發言,時刻注意啟發、引導學生,不要過早表明自己的觀點,以避免約束學生的思維空間,當討論陷入僵局時給予必要的提示和引導。(3)討論時應緊緊扣住案例展開,要保證課堂討論的秩序和效率,不要在細枝末節的問題上浪費時間。

(四)總結評述、消化提升階段在討論結束後,教師要進行全面的總結,以保證提高案例討論的質量。教師要肯定學生在討論中的科學分析和獨到見解,也要指出其中的不足,並要求學生寫出案例分析書面報告,以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

上述內容幾乎全部來自張瑞紅論文,僅在兩處內容有所改動,其他完全一致。

一是,張瑞紅在「閱讀、分析案例階段」中寫道:「閱讀案例是案例討論的準備階段,首先是由教師根據教學要求選好案例,推薦參考文獻,作好案例討論會的各項準備工作;其次是學生在課下要認真閱讀案例,獨立思考、進行分析、提出決策。」

而陶曉燕、朱九龍的表述為:「閱讀案例是案例討論的準備階段,教師和學生都要做好準備。教師應根據教學要求選好案例,推薦參考文獻,作好案例討論會的各項準備工作。學生應該根據老師的要求,自己收集相關文獻資料並認真閱讀這些材料,獨立思考、進行分析、提出決策。」與張瑞紅論文相比,在語句表述上作了調整。

二是,陶曉燕、朱九龍論文「(三)正式發言、全班討論階段」部分,「應注意以下方面:(1)儘量營造自由討論的良好氛圍」至「不要在細枝末節的問題上浪費時間」,這一部分在劉建莉論文中可以找到雷同表述。劉建莉論文所涉內容如下:

「作為課堂討論的組織者,教師要注意:(1)儘量營造自由討論的良好氛圍,鼓勵學生積極參加討論,成為案例討論課的主角。儘量做到學生參與的廣泛性、發言的代表性。可採取個人發言、小組討論以及辯論等形式,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暢所欲言。即使認為學生的觀點不正確,也不必在討論階段急於反駁。(2)傾聽學生發言,時刻注意啟發、引導學生,不要過早表明自己的觀點,以避免約束學生的思維空間。當討論陷入僵局時給予必要的提示和引導,避免出現「冷場」的情況。(3)討論時應緊緊扣住案例展開,要保證課堂討論的秩序和效率,不要在細枝末節的問題上浪費時間。」

可以看出,僅是刪去了劉建莉論文中的「可採取個人發言、小組討論以及辯論等形式,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暢所欲言。即使認為學生的觀點不正確,也不必在討論階段急於反駁」這一句話。

接下來,陶曉燕、朱九龍在論文第四部分「技術經濟學中實施案例教學法應注意的問題」中提出「選擇案例一般應注意的原則」,經過對比可知,這部分內容涉嫌抄襲、改用劉建莉、裴育兩篇論文。

比如,陶曉燕、朱九龍寫道:「新穎性。即儘可能選擇實踐中的最新案例,以使案例教學更加生動形象、貼近現實生活,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適當性。所選用的案例應與所講授的知識緊密相關。與教學內容無關或關係不大的案例即使社會影響很大,也不宜選用;所選案例還要難易適中,案例太難,就會讓學生無所適從而產生畏難情緒,打擊其學習積極性,太容易,則無法吸引學生的興趣;應儘量選擇學生容易接受的案例,可收到更好的效果。」

這與劉建莉論文在「選擇教學案例時應注意以下幾點」中所寫雷同:「及時性。即儘可能選擇實踐中的最新案例,以使案例教學更加貼近現實生活,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案例教學並非案例越多越好,盲目堆積、濫用案例於事無補。所選用的案例應與所講授的知識緊密相關。與教學內容無關或關係不大的案例即使社會影響很大,也不宜選用;所選案例還要難易適中,案例太難,就會讓學生無所適從而產生畏難情緒,打擊其學習積極性,太容易,則無法吸引學生的興趣;應儘量選擇學生容易接受的案例,如國內新近出現的熱點問題,可收到更好的效果。」

又比如,陶曉燕、朱九龍寫道:「實務性。技術經濟學教學活動的基本特點是其應用性、實踐性強。因此,應該選擇具有實務性的教學案例,讓學生感受真實事件,讓學生分析和評估案例所描述的內容,確定應採取的措施和方法,進而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部分內容可在裴育論文「案例選擇注意事項」部分找到類似表述:「實務性。國際貿易教學活動的基本特點是其應用性、可操作性強。……選擇具有實務性的教學案例,讓學生感受真實事件,培養學生如何發現問題,如何分析、解決相關問題能力。」

陶曉燕、朱九龍論文隨後在「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部分寫道:「一個優秀的從事案例教學的教師應該具備以下條件:一是必須熟知學科的基本理論。……二是要具備一定的實際經驗,這要求教師經常下企業做調研,做企業諮詢等。三是充分做好案例教學準備。教師要對案例心中有數,要能理解案例中所隱含的基本理論基礎,能夠駕馭基於具體事件的討論。」

而在白晨星等人論文中,談及「不斷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時寫道:「一個優秀的從事案例教學的教師應該具備以下條件:一是必須熟知學科的基本理論。……二是要具備一定的企業經驗或企業經歷,也就是雙師型教師。要求此類教師經常下企業做調研,做企業諮詢等。三是充分做好案例教學準備。教師要對案例心中有數,要能理解案例中所隱含的基本理論基礎,能夠駕馭基於具體事件的討論。」

對比可知,陶曉燕、朱九龍論文將第三句話進行了改寫之外,其他核心內容都與白晨星等人論文內容別無兩樣。

河南省教育廳:正在調查

舉報人向澎湃新聞表示,自己曾於3月8日向中原工學院學術委員會和河南省教育廳學風建設辦公室舉報過此事。河南省教育廳學風建設辦公室在回復舉報人的郵件中表示,對此舉報很重視,目前正在緊急調查處理。

澎湃新聞13日下午就此事致電中原工學院人事部辦公室,一名女性工作人員表示,朱九龍、陶曉燕目前為中原工學院教授,朱九龍還任經管學院副院長,二人為夫妻關係。對於有人舉報二人涉嫌學術不端事件,該工作人員表示不清楚,不了解。

13日,河南省教育廳學風建設辦公室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4月3日確有收到相關舉報,也與舉報人溝通過。目前正在處理相關工作,按照學風相關管理辦法,已經聯繫現在並把相關的內容轉給中原工學院科研處,中原工學院這兩天成立學術委員會對此事進行調查,最後將由學術委員會對這個結果進行表決,並把結果報給教育廳學風建設辦公室。

相關負責人進一步表示,教育廳收到舉報不會捂著壓著不管,會用很公正的態度來處理,同時表示需要給學校一定時間進行核實。

相關焦點

  • 中國65篇數學論文涉嫌批量造假,丘成桐:其實抄襲現象一直存在
    通過施耐德與另兩位學術打假人的梳理,目前共有65篇論文涉嫌造假,77位署名作者分別來自中國44所高校,其中既包括吉林大學、湖南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等「985」「211」院校,也有衢州職業技術學院等高職院校,還有一位作者來自湖南高速鐵路職業技術學院鐵道建築系。
  • 高校畢業生網檢論文雷同率 反抄襲檢測並不可信
    4月是全國高校畢業生論文答辯的高峰期。為了嚴把質量關,不少大學規定,對申請畢業答辯的碩士、博士研究生畢業論文進行反抄襲檢測。為此,這些高校引進了「學位論文學術不端行為檢測系統」作為檢測手段。近日,有網友反映,為了通過論文檢測,不少學生花錢「自檢」,網上甚至形成了反「論文反抄襲」的檢測市場。網上論文檢測軟體從哪裡來?
  • 河南一教授抄襲本科生論文 內容幾乎一模一樣
    教授侵權本科生論文連做實驗的大鼠購買地點都和別人的一樣法院判教授賠償原告損失1000元閱讀提示盧迪,北京體育大學在讀碩士研究生,2010年年底,她在閱讀本校學報時,發現一篇署名洛陽某高校體育部張麗(化名)教授的文章涉嫌抄襲自己的論文,其中「95%以上的內容幾乎一模一樣」,遂於2011年初將張麗起訴至洛陽市中級人民法院討說法
  • 解惑:已經是教授了,為何還會抄襲別人論文?
    目前,校方已經邀請校外多名專家對該論文進行鑑定,相關結論尚未得出。學校表示,調查處理結果出來之後會對外公開,學校對類似事件「零容忍」,如果抄襲行為屬實,將對涉事教授進行處理。學校已經將此事報告了主管部門,上級也讓儘快調查。既然已經調查,在沒有得出結論之前,網友們也不應亂加猜測,更不能就此說戴教授就是抄襲了別人的論文。
  • 湖大碩士被指論文抄襲 高校人才培養何去何從
    一天後,湖南大學通過官方微博回應稱,學校對此高度重視,立即成立專門工作組展開核查,對於學術不端行為一貫零容忍,一經查實,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3月29日中午,湖南大學通報了關於此事的最新進展,表示已完成相關事實取證等工作,現已進入後期處理程序,結果將第一時間公布。繼演員翟天臨年初被網友指出博士論文剽竊並引發輿論關注後,本次該事件再次將學術界論文抄襲現象置於媒體的聚光燈下。
  • 山東大學一碩士論文涉嫌抄襲調查
    記者了解到,碩士研究生論文答辯是有答辯程序要走的,論文答辯前需要經過導師指導、論文查重和答辯委員會的評審。為何會出現兩篇高度雷同的碩士論文?是否有槍手「一稿多投」?論文查重為何沒有查出來?涉嫌抄襲該怎麼處置?如何規範碩士學位論文答辯?對此記者展開了調查。
  • 陝西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被指涉嫌抄襲,論文題目都抄?
    抄襲2020年5月8日,網傳陝西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被指涉嫌抄襲,抄襲的論文連題目都一樣,這回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近來,關於學術造假,以及論文、課題,甚至是科研項目的抄襲、造假已經成為公眾十分關注的事件。3月份鬧得沸沸揚揚的胡紅梅抄襲事件又一次引起網友們的關注。除了類似胡紅梅抄襲他人論文,以及文章等行為,還有教授抄襲他人的研究成果也比較普遍,而且有些抄襲他人研究成果的還是比較知名的教授。
  • 蘭大教授被實名舉報論文剽竊 本人回應:不便回復
    近日,南京某高校教授吳慶龍實名舉報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董廣輝涉嫌論文剽竊、歪曲引文內容等學術不端行為。就此事,12月25日,蘭州大學紀委、監察處工作人員向澎湃新聞表示,已收到相關舉報信並報送領導,將按信訪規定程序處理,有結果會進行通報。
  • 論文"錯別字也雷同"!上財教授6年連續被舉報抄襲
    上海財經大學統計與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徐國祥面臨一項新的質疑:他於1999年在廈門大學完成的博士學位論文涉嫌學術不端。這並非徐國祥第一次被指涉嫌學術不端。此前,他的兩部著作,被指涉嫌抄襲。這些學術成果與他人的論著部分章節結構類似,大面積文字完全雷同,一些用數值計算解釋公式定理之處,所用數據也完全相同。就連他人論著中的錯別字,都出現在他著作同樣的段落中。
  • 四川大學長江學者姜曉萍博士論文涉嫌抄襲和重複發表
    四川大學長江學者姜曉萍博士論文涉嫌抄襲和重複發表近期有匿名人士在「川大心聲」公眾號舉報四川大學長江學者姜曉萍涉嫌學術不端。緊接著又有網友在知乎爆料姜教授博士論文還涉嫌抄襲和故意重複發表:吃瓜網友,不評論此事,只是抱著好奇心態用知網碩博論文檢測軟體檢測了姜教授的博士論文,考慮到該論文完成時間是2018年10月,所以設置檢測時間是2018年12月,發現多處涉嫌抄襲,另外博士論文和姜教授自己多篇論文也故意重複發表,這樣也算比較嚴重的學術不端了吧?
  • 《光明日報》:古委會認定安徽師大教授黎澤潮涉嫌低水平抄襲
    《光明日報》:古委會認定安徽師大教授黎澤潮涉嫌低水平抄襲 光明日報 2015-01-06 09:53 來源:澎湃新聞
  • 黎石秋繼博士論文被曝涉嫌抄襲後,其碩士學位論文也涉嫌抄襲
    繼博士學位論文被曝涉嫌抄襲後,曾在湘潭大學法學院攻讀碩士研究生的黎石秋又被舉報其碩士學位論文涉嫌抄襲,複製比例高達75.4%。此前的7月上旬,有網友通過微博實名舉報稱,湖南大學法學院經濟法基礎理論方向的博士生黎石秋和湖南大學法學院經濟法學專業博士生董嵐的博士學位論文涉嫌抄襲。對此,湖南大學於7月3日回應,針對網絡有關我校畢業生董某、黎某博士學位論文的質疑,我校已成立專門工作組,正在開展調查核實。
  • 中政大教授論文被曝抄襲7個月後仍未有結論,校方承諾不迴避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商學院前院長孫選中「第一,從不迴避。第二,沒有迴避的必要。正在按程序進行之中。」5月9日,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校學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時建中就該校教授孫選中論文涉嫌抄襲調查進展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回應。
  • 工程院院士多篇論文涉嫌抄襲?本人和官方都回應了
    近日,有網友舉報稱,中國工程院院士、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李兆申涉嫌剽竊學術論文等學術不端問題。針對質疑,日前李兆申回應媒體稱,事情通過組織在處理,「論文絕對沒問題。」今天,中國工程院相關負責人也對外公開表示,已經關注到網絡上反映李兆申有關論文涉嫌抄襲的情況,正按程序啟動調查。網曝中國工程院院士數十篇論文涉嫌造假日前,一位網友在網上舉報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兆申曾發表的多篇論文系抄襲他人碩士學位論文。
  • 網友爆建業申花一戰主裁判論文涉嫌抄襲
    7月16日晚,中超第18輪,上海綠地申花主場3-2河南建業。但是,比賽中主裁判石禎祿的多次判罰都引發了外界的爭議。賽後,有網友爆料,石禎祿在2006年發表的論文查重率高達67%,涉嫌抄襲。該論文題目為《以人為本求實創新用科學發展觀指導體育教學工作》,通過該網友曬出的查重情況可以看出,查重率高達67%,不過此事目前還沒有定論,都只是該網友一方的觀點。在此之前,也有媒體扒出中國另一名主裁判傅明2015年公開發表的兩篇論文,指其論文存在抄襲情況,抄襲率達50%以上。但最終經過調查,傅明的碩士論文不存在抄襲的情況。
  • 又查實一碩士論文抄襲,細數上半年栽倒的論文「小偷」
    澎湃新聞近日報導,湖南大學已經認定該校16屆軟體工程專業畢業生曹律的工程碩士學位論文存在抄襲,決定撤銷抄襲者的碩士學位,並停止該論文指導老師的三年研招資格。該事件要回到今年4月,當時媒體爆出該學生的學位論文和華東師大一13屆畢業生的碩士學位論文高度相似,存在抄襲的嫌疑。
  • 高校教師論文被指抄襲豆瓣文章,舉報者:對方想讓我籤道歉信
    但沒想到,郭某某還三次找到他的工作單位,想達成和解,不但讓他承認郭某某參與了論文的調研和寫作過程,還讓其籤署一份聲明和道歉信。這讓他憤怒起來……「抄襲事件」引網友熱議2019年11月7日,豆瓣博主「心匠」在瀏覽知網上的論文時,無意中發現了讓他感興趣的論文,閱讀後,他發現這些論文多多少少都涉及抄襲了他和他朋友的論文內容。
  • 論文抄襲反要求原作者道歉?杭州這位高校教師,咋成「高層次引進...
    但沒想到,郭某某還三次找到他的工作單位,想達成和解,不但讓他承認郭某某參與了論文的調研和寫作過程,還讓其籤署一份聲明和道歉信。這讓他憤怒起來……「抄襲事件」引網友熱議2019年11月7日,豆瓣博主「心匠」在瀏覽知網上的論文時,無意中發現了讓他感興趣的論文,閱讀後,他發現這些論文多多少少都涉及抄襲了他和他朋友的論文內容。
  • 44所高校77名作者被發現問題論文 多所高校啟動調查
    假作者 真論文?閱讀提要44所高校的77名作者,被學術打假人發現問題論文。多所高校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表示,已啟動調查。已發現涉嫌造假的論文有65篇——其中21篇已被撤稿。那些所謂的論文通訊作者,來自日本、泰國、奈及利亞、埃及、巴西、墨西哥和澳大利亞等地。論文裡署名的77位國內作者分布在44所高校,包括中南大學、湖南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等重點大學。「虛構的故事幾乎一模一樣,都是這個國外作者在國外某個大學短期訪學時候做出的研究結果。」
  • 湖南大學回應論文抄襲:撤銷抄襲者碩士學位
    湖南大學回應論文抄襲:撤銷抄襲者碩士學位,導師停招三年又有一起高校學術不端事件獲糾正。澎湃新聞今年4月13日刊發報導《湖南大學2016屆碩士畢業生學位論文涉抄襲,題目一字不差》後,湖南大學方面隨後啟動了調查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