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經典走出國門 音樂劇《詩經·採薇》邂逅希臘文明

2020-11-25 光明網新聞中心

  「採薇採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原創音樂劇《詩經·採薇》日前在希臘比雷埃夫斯市政劇院連演三場,受到當地觀眾的熱烈歡迎。希臘《主題》報評價說:「該劇作為溝通兩國文化與和平之間的橋梁,為觀眾帶來了獨特的體驗。」

《詩經·採薇》演出劇照

  比雷埃夫斯位於希臘東南部,為希臘最大的港口,歐洲吞吐量第二的港口。在此次演出中,連續3個晚上,擁有120年歷史的比雷埃夫斯市政劇院都座無虛席。希臘觀眾饒有興致地從各地趕來,欣賞這部來自中國古老詩歌改編的劇作,颳起一陣濃鬱的中國風。首演當晚,當地政界、商界、文化界諸多知名人士來到現場觀看,演員們的出色表現震撼了臺下觀眾,在英文翻譯字幕的幫助下,觀眾不僅理解了劇情,也被該劇抒情優美的旋律所感動。通過希臘觀眾們的口口相傳,使得後兩晚的演出更加火爆,演出開始前兩小時就有觀眾等候在劇場門口,很多臨時趕來的觀眾不得不先登記,再等候開場後進入劇場填補僅有的空座。

《詩經·採薇》演出劇照

  《詩經》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它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反映了三千多年前的社會面貌。《採薇》是《詩經》中一篇以將士口吻唱出的戎卒返鄉詩。中琞文化歷經三年打磨,將一篇不足200字的詩歌豐富成一個完整的故事:主人公子謙通過種植薇草,解救百姓於瘟疫。而面對瘟疫,大王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其中,子謙與若蘭的愛情更是感人至深,同時向大王舉薦子謙的昔日同窗南仲也深愛著若蘭,兩人的兄弟情又會怎樣發展?小小的薇草改變的不僅是子謙的命運,它更是無數人活下去的希望。

《詩經·採薇》演出劇照

  此次,由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有限公司承辦,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贊助,中華版權代理總公司的支持下,由中琞文化出品的音樂劇《詩經·採薇》首次走出國門,來到希臘,將《詩經》的魅力傳遞給西方觀眾。劇中,由莊傑、蔣倩如、蔣帥、袁岱扮演子謙、若蘭、南仲、大王四個主要角色,給每一位觀眾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蔣倩如、蔣帥、袁岱三位都是《詩經·採薇》的「老演員」了,歷經多次創排、演出後,他們與各自的角色高度契合,無論是聲音還是表演都堪稱完美。此次希臘之行,男一號子謙由旅居新加坡男高音莊傑飾演,他曾出演歌劇《波希米亞人》《北大1918》《青春之歌》《費加羅的婚禮》等作品。這次演出,莊傑的聲音也成為了徵服希臘觀眾的「秘密武器」之一。劇中南仲受傷犧牲片段和子謙、若蘭隔空對唱片段,讓很多現場觀眾都留下了感動的淚水。

《詩經·採薇》演出劇照

  對於音樂劇來說,音樂好聽是一部音樂劇成功的必要元素。《詩經·採薇》由中央音樂學院副教授、作曲家鄒航作曲,他仔細查閱相關資料、潛心創作,整部作品在音樂上既古典、符合時代背景,又能被當代觀眾所接受。還有觀眾在散場後詢問是否有現場版CD售賣,足見希臘觀眾對《詩經·採薇》中30餘首原創音樂的喜愛。演出結束後,觀眾們仍捨不得離開,在大廳內紛紛與演出海報、背景板合影留念,並與本劇的製片人戴曉嵐女士握手表示祝賀,表達了自己對於這部中國作品的喜愛。觀眾亞歷山大羅斯感慨:「演出的英文字幕特別棒,能夠幫助希臘觀眾清楚地理解內容和情節。這個故事感人至深,演員表演傾情投入,音樂、服裝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次活動得到中國駐希臘大使館的大力支持,大使章啟月在演出後,對全體演職人員表示祝賀:「這部《採薇》比我期待中的還要精彩。它講述的這個有著深厚文化底蘊、關於家國情懷的故事,能夠引起當地觀眾的共鳴,非常適合來希臘演出。」比雷埃夫斯市政劇院藝術總監尼克斯·迪亞曼蒂斯觀演後,更是對《採薇》讚不絕口:「這是我至今看過的、最好的中國音樂劇作品。希望未來更多像這樣製作精良的中國作品,能夠來到比雷埃夫斯市政劇院演出,從而架起中希人民之間友誼的橋梁。」(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蘇麗萍)

[ 責編:孫宗鶴 ]

相關焦點

  • 《詩經·採薇》希臘巡演受歡迎,給國產音樂劇帶來哪些啟示?
    這兩年,音樂劇成了舞臺上大熱的潮流,西區和百老匯經典被不斷引入,本土的原創音樂劇同樣「井噴」,但能夠被觀眾記住、真正留下來的作品不多,走出國門巡演的少之又少,《詩經·採薇》則是其中的一部。不久前,希臘港口城市比雷埃夫斯一座擁有100餘年歷史的劇院裡,《詩經·採薇》連演三場,大受歡迎。「當地觀眾佔到了90%。」本劇出品人戴曉嵐回憶,謝幕後,他們衝上來抓住演員們的手,一個勁兒地叫好,問哪裡能買到CD版,那種真誠的熱情絕非作假。而當劇組離開希臘時,連劇場裡幫忙裝臺的技術工人都已經會哼唱劇中「採薇採薇」的旋律了。
  • 首部詩經題材音樂劇《詩經·採薇》「升級版」再現天橋
    音樂劇《詩經·採薇》劇照 鍾欣 攝中新網北京4月15日電 (記者 應妮)作為國家藝術基金的支持劇目,首部詩經題材音樂劇《詩經·採薇》將於5月18日和19日亮相天橋藝術中心。《詩經》中那首不足二百字的詩歌《採薇》,被劇作家憑著合理的想像生發出一段悽美的故事,戴有山和張鵬舉兩位編劇在三年之間連續改稿40餘次,全劇講述了一個有關愛與家國情懷的唯美故事。
  • 「詩經採薇」的啟示:中國古典題材音樂劇為世界講好中國故事
    原創音樂劇《詩經·採薇》自誕生之日起即受到國內外專家和觀眾的廣泛關注,除了即將展開的各地巡演之外,本月16日到25日還將受邀前往希臘美麗的港口城市比雷埃夫斯市政劇院連演三場,將美妙的中國故事講給希臘觀眾。
  • 古風頌雅,詩篇不朽|音樂劇《詩經·採薇》在雅典演出
    【希臘《中希時報》/希中網訊】當地時間9月20日晚,我國第一部以詩經為題材的原創音樂劇《詩經·採薇》在雅典比雷埃夫斯劇院上演。中國駐希臘大使章啟月同現場中外觀眾一同觀看了演出。本場演出受到中國駐希臘大使館的大力支持,由中遠海運比雷埃夫斯港口有限公司全程贊助。中遠海運比雷埃夫斯港口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長俞曾港在致辭中說:「在希臘政府及社會各界朋友的支持、幫助下,中遠海運在希臘的投資項目取得了的快速發展。未來,在不斷提升比港服務能力,提高比港國際影響力的同時,中遠海運比雷埃夫斯港口將支持引入更多的優秀作品,奉獻給希臘人民。」
  • 音樂劇《詩經·採薇》「相約北京」上演升級版獲贊
    音樂劇《詩經·採薇》「相約北京」上演升級版獲贊 2019-05-19 10:49:5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音樂劇《詩經 採薇》:綻放空靈的蒼涼之美
    以《詩經 小雅》裡的《採薇》為素材,創作的音樂劇《詩經 採薇》,日前在天橋藝術中心北京音樂劇開幕季首演,引起廣泛關注。《詩經》是中華民族詩歌的源頭,蘊含著燦爛豐厚的人文思想。音樂劇《詩經 採薇》以《採薇》的時空為背景,講述的是在那樣一個生命脆弱的年代,勤勞的中國人是如何理解生命,如何面對生命終結與重生的故事。故事中有戰爭、瘟疫、愛情以及家國情仇。在創作的過程中,我們仿佛一次次穿越到兩千八百年前,在血腥的古戰場上,那看似渺小而脆弱的生命,如何在逆境、艱難中如同薇草一樣堅韌而頑強地生長。在劇中,觀眾真正體會到了古人對生命的敬畏與生命垂危時所表現出的為人之道。
  • 原創音樂劇《詩經·採薇》升級亮相「相約北京」
    作為第十九屆「相約北京」藝術節的演出之一,5月18日、19日,原創音樂劇《詩經·採薇》將在天橋藝術中心上演。與去年的首演版相比,本版在劇本、音樂、臺詞等細節上均有改動,重新呈現發生在《詩經》時代的唯美故事。目前,本劇已進入劇場合成階段。
  • 大型原創音樂劇《詩經·採薇》5月在京上演
    新華社北京4月27日電(記者史競男)國家藝術基金支持劇目、以詩經為題材的大型原創音樂劇《詩經·採薇》經復排打磨,將於5月18日、19日亮相北京天橋藝術中心。該劇出品人戴曉嵐透露,復排後的《詩經·採薇》在原版基礎上引入多媒體手段增加了舞臺的空間維度,並邀請詩經研究專家對劇本進行重新打磨,進一步挖掘古典文化的魅力,帶給觀眾全新的視聽體驗。  由中琞文化和中視雲投聯手打造推出的音樂劇《詩經·採薇》,講述了一個關於愛與家國的悽美愛情故事。劇中《我願做一顆薇草》《採薇》《生命》等30多首原創曲目既有中國傳統風格,又融入了現代元素。
  • 原創音樂劇《詩經·採薇》北京首演 創新方式打開傳統文化
    原創音樂劇《詩經·採薇》北京首演 創新方式打開傳統文化 2018-10-22 14:25:1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
  • 全國首部《詩經》題材,大型原創音樂劇《詩經·採薇》武漢首演,約嗎?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你能想像《詩經》幻化作一臺唯美歌舞,給觀眾帶來怎樣的視聽享受嗎?6月29日晚,在洪山禮堂,中宣部指導、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資助項目、第十九屆「相約北京」藝術節重頭戲、大型原創音樂劇《詩經·採薇》,將開啟全國巡演武漢首站演出。劇目融歷史性、藝術性於一體。
  • 古詩詞鑑賞——詩經.採薇(節選)
    詩經.採薇(節選)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昔:從前; 矣:語氣助詞; 依依:形容柳枝柔弱隨風飄動的樣子; 思:語氣助詞; 霏霏:雨雪紛飛的樣子; 詩詞背景 《採薇
  • 三年磨一「經」《詩經》首次被搬上音樂劇舞臺
    音樂劇《詩經》主創合影 鍾欣 攝中新網北京9月20日電 (記者 應妮)「採薇採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這是《詩經·採薇》中的詩句,如果把這些美妙的詩句「翻譯」成白話並用音樂劇的方式唱出來,該是什麼樣的味道?
  • 詩經中的植物之採薇
    這段詩出自《詩經·召南·草蟲》,「召南」是詩經十五國風中之一,來自於召南地方的民歌,召南國是周文王兒子召公的封地,在現在陝西鳳翔一帶。這首詩中提到了兩種植物:蕨和薇。那麼蕨和薇又各是什麼呢?《本草綱目》中對薇的解釋是:「薇生麥田中,原澤亦有,非水草也。即今野豌豆,蔓生,莖葉氣味皆似豌豆,其藿作蔬,入羹皆宜。」
  • 「採薇採薇,薇亦作止」《詩經》裡的薇是什麼?難道是「紫薇」?
    《詩經》裡描繪過的植物,春夏秋冬,各有不同,它們在古人的生活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或為果腹之物,或有賞玩之趣,或寄相思之情。其中,「薇」便是時常出現的一類植物。《採薇》中說「採薇採薇,薇亦作止」,《草蟲》中也有「言採其薇」的描述,那麼「薇」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植物呢?「薇」不是紫薇從字面上理解,有些人會簡單地將「薇」等同於紫薇,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 詩經起名字:300個詩經中醉美詩句,沁人心脾的名字!
    幾乎所有古老的文明,其源頭都從詩和歌中展開。我們的華夏文明的源頭也不例外,我想一定是從《詩經》開始。就像孔子言,「不學詩,無以言」,意為不學《詩經》,就不懂得如何說話。可見,《詩經》地位何其之高,《詩經》之美何其之美。
  • 詩經裡的《採薇》:綻放的棠棣之花,它讓我們的生命不再平庸
    ——《小雅 採薇》有沒有發現,我們的生活每天在不斷的重複著?兩點一線的生活讓我們感覺到了厭倦。每個黎明、每個夜晚都仿佛一模一樣的時候,生命便如同機械,失去了意義。《採薇》這首詩為什麼在詩經裡這樣有名?因為就是這樣一首詩,如同一束陽光照耀進我們的生命裡,它把我們生命的起承轉合說盡了。不信,詩經女孩帶你來看。
  • 《詩經·採薇》:描述從軍將士的艱辛生活和思歸情懷的詩歌
    此詩運用了重疊的句式與比興的手法,集中體現了《詩經》的藝術特色。末章頭四句,抒寫當年出徵和此日生還這兩種特定時刻的景物和情懷,言淺意深,情景交融,歷來被認為是《詩經》中有名的詩句之一。因為從敘事看,是徵戰回還之事,絕非出徵始發之事;從抒情看,但有憂傷之感,絕無慰藉之情,全詩也無一句天子之語,說是周文王歌《採薇》以遣戍役,是沒有根據的,所以清儒崔述、姚際恆、方玉潤都反對此說。說是周懿王時事,「經傳皆無明文」(程俊英等《詩經注析》),《漢書》晚出,實是據詩立說,不能反證。
  • 詩經經典語錄,句句精闢,流芳百世!
    ——《詩經·國風·周南·桃夭》2.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詩經·國風·周南·關雎》3.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遊女,不可求思。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詩經·國風·周南·漢廣》4.
  • 《詩經》《論語》緣何成為華夏文明的經典名片
    央廣網北京5月27日消息 近日召開的亞洲文明大會上,《詩經》《論語》與《塔木德》《一千零一夜》《梨俱吠陀》《源氏物語》被列為是亞洲文化交流第一級別的經典。那麼,豐富燦爛的華夏文明成果中,為何是《詩經》《論語》成為代表性的文化名片?  要弄明白這個問題,我們得從中華傳統文化經典的生成、框架和流變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