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薇採薇,薇亦作止」《詩經》裡的薇是什麼?難道是「紫薇」?

2020-12-07 中國科學技術館

《詩經》裡描繪過的植物,春夏秋冬,各有不同,它們在古人的生活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或為果腹之物,或有賞玩之趣,或寄相思之情。其中,「薇」便是時常出現的一類植物。

《採薇》中說「採薇採薇,薇亦作止」,《草蟲》中也有「言採其薇」的描述,那麼「薇」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植物呢?

「薇」不是紫薇

從字面上理解,有些人會簡單地將「薇」等同於紫薇,這種想法是錯誤的。紫薇又名百日紅,是千屈菜科,屬落葉小喬木,植株高達3至7米,喜愛溫暖、溼潤且陽光充足的生長環境。夏季開花,花的顏色為紅色、粉色或白色。紫薇作為一種觀賞用的花卉,並不適宜採摘食用。可見《詩經》中的「採薇」活動並非採「紫薇」樹。

「薇」與野豌豆

早在古代,許慎就在《說文》中對「薇」進行了解釋。《說文》寫到:「薇似藿(豆類植物),乃菜之微者也。」《食物本草》一書則將其列為「柔滑類菜部」。由此可見,「薇」大概是古代的一種較為常見的菜蔬。

人們通過考證古籍,證實了「薇」應該指今日的野豌豆類,如野豌豆、小巢菜等。

野豌豆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國西北、西南各省區。從外表來分辨野豌豆並不難,其基本特點有三:一是植株高度一般在30至100釐米;二是莖匐柔軟且多分枝;三是葉片形狀為橢圓形或披針形。我們也能從野豌豆的花朵形態來辨別,其花為2至4朵腋生,花冠呈紅色、粉紅色或紫色。野豌豆莢果成熟時,呈亮黑色長圓形或菱形。

「薇」的價值

在古代,野豌豆是百姓們非常容易採集到的野蔬,可以直接烹飪成一道菜餚或磨成面後製作食用。此外,在三國時代,野豌豆還被作為宗廟祭祀之物,由官方專門派人種植。在今天,除了食用,野豌豆憑藉秀美的植株和豔麗的花色,竟然躋身成為觀賞花卉。

時至今日,「薇」的風採不僅永遠留存在了千古的《詩經》佳句中,亦代代相傳,在現代的生活中繼續扮演重要角色。

本文由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學高級教師李豔芝進行科學性把關。

本文來自:新華網

相關焦點

  • 採薇採薇,薇亦作止
    早在兩千多年前,《詩經·小雅·採薇》裡就提到了採薇菜。《史記卷六十一伯夷列轉》裡也記載了薇菜,說的是武王建立周朝以後,伯夷、叔齊義不仕周,隱居首陽山,不食周粟,每日只靠採薇菜充飢…… 薇菜,被稱為山珍,是名貴天然野生蕨類植物,學名紫萁,俗名牛毛廣、野豌豆等。
  • 【本草記憶】破案了,《採薇》裡的「薇」就是會賣萌的它!
    詩經名篇《採薇》裡的「薇」或許就是指歪頭菜! 01 來自李時珍的權威認證 李時珍為何認定《採薇》裡用於果腹的植物就是野豌豆苗呢?其實後人也是通過推理認證的方法,首先「薇」是一種全年可吃的植物,且主要生長在北方水草豐美的草原,分布廣泛,上至將領官兵下至窮苦百姓都認識它。「採薇採薇,薇亦作止」「採薇採薇,薇亦柔止」,這首詩歌就是描繪了3000年前周朝士兵在戰爭間隙採集野菜的畫面。
  • 伯夷叔齊餓死不食周粟,採薇而食,「薇」指的什麼?
    伯夷叔齊餓死不食周粟,採薇而食,「薇」是什麼?花木君後來周武王建立周朝後,二人以之為恥,不願意做周朝臣民,隱居在首陽山(今甘肅渭源縣,有異議),發誓不食周粟,採薇而食。然而,薇菜只能果腹,不能度日,二人飢餓將死,作歌詠嘆:「登彼西山兮,採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
  • 詩經與《釆薇圖》裡的薇到底是什麼?
    本文說的則是貨真價實的雜草與哨音——《詩經》與《採薇圖》裡的薇。這枝雜草其實寄意頗遠,又名「翹搖」——若見過此草於春日風中翹然飄搖,一種心性與自在之狀,當明白真是貼切。 翹搖結實後可做哨,摘下去籽,置口中吹之,嗚嗚然,三四月間聽來,空氣裡也有著一種動人的清芬。
  • 隨筆|詩經與《釆薇圖》裡的薇到底是什麼?
    本文說的則是貨真價實的雜草與哨音——《詩經》與《採薇圖》裡的薇。這枝雜草其實寄意頗遠,又名「翹搖」——若見過此草於春日風中翹然飄搖,一種心性與自在之狀,當明白真是貼切。翹搖結實後可做哨,摘下去籽,置口中吹之,嗚嗚然,三四月間聽來,空氣裡也有著一種動人的清芬。
  • 雨曉荷植物筆記《採薇,採薇》
    綠豆莢生長在鄉野的山坡、林緣、草叢裡,一朵朵紫色小花在藤葉間猶如靈動的蝴蝶迎風而舞,煞是美麗。春日的藤蔓上結出或乾瘦、或飽滿的豆莢,看上去恍如濃縮版豌豆莢。這種植物是歷經數千年時光依然生生不息的薇,是穿越優雅詩意和民間甘苦的薇。明媚的春光裡,去山野間採薇是一件很有妙趣的事情。
  • 採薇採薇,碎碎念的愛
    「採薇採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採薇採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採薇採薇,薇亦剛止。曰歸曰歸,歲亦陽止。」《小雅.採薇》,這是一首出自《詩經》的小詩,寫於先秦,是戍守邊塞的士卒期盼返鄉,想念家鄉親人的即景之作,表現了徵戰在外的人們的苦悶心情。當然,這是我百度來的。才疏學淺的我,怎麼可能知道的這麼多。呵呵。
  • 從《採薇》中讀懂《詩經》的哀而不傷
    採薇採薇,薇亦作止。採薇採薇,薇亦柔止。採薇採薇,薇亦剛止。詩歌前三節開頭兩句運用重章疊句的手法,為我們展現了薇草從破土到發芽到長成的過程。戍守的士兵採摘了每一個生長階段的薇草。這說明了什麼?說明了士兵一直戍守在薇草生長的地方,四季輪迴,他們未曾離開這個地方,周而復始的時間裡是他們年復一年的堅守。戰爭沒有頭,他們可能會命喪沙場,白骨無人收。
  • 《採薇》中有一種植物,可以做菜讓人饞涎欲滴!
    《詩經·小雅》是詩經中的一篇,這篇古詩,用典清雅,形象生動,飽含著士兵戍邊的艱苦和對家鄉強烈的思念,表達了連年徵戰的士兵,對戰勝獫狁的喜悅以及回歸家鄉的迫切心情。可以說,《採薇》即使放在今天來看,都不啻為一部佳作,在中華浩瀚的詩篇中它獨樹一幟,有自己獨特的風採。
  • 《詩經》經典走出國門 音樂劇《詩經·採薇》邂逅希臘文明
    「採薇採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原創音樂劇《詩經·採薇》日前在希臘比雷埃夫斯市政劇院連演三場,受到當地觀眾的熱烈歡迎。希臘《主題》報評價說:「該劇作為溝通兩國文化與和平之間的橋梁,為觀眾帶來了獨特的體驗。」
  • 小雅·採薇——從詩歌到舞蹈
    《採薇》是詩經中傳唱度較高的描寫戍卒思鄉心緒的佳作,與後世描寫徵夫詩作相同的是雖然都講述戍卒徵戰的辛苦、對家鄉親人的思念、對戰歿的恐懼,但絕沒有後世詩中那種灰暗絕望的色彩,反而有振奮之氣。採薇翻遍詩三百,會發現這並不是偶然,詩經中描寫普通民眾生活的詩作很多,特別是《風》從中可以感受到先秦時期民眾的精神面貌和後世唐宋元明清那種麻木灰暗是完全不一樣的。
  • 《詩經·採薇》:描述從軍將士的艱辛生活和思歸情懷的詩歌
    陳子展《詩經直解》謂:「玁狁患周,非止一世。」正可不必拘泥。方玉潤《詩經原始》謂:「至作詩世代,都不可考。大抵遣戍時世難以臆斷,詩中情景不啻目前,又何必強不知以為知耶?」《詩經·採薇》採薇採薇,薇亦作止。
  • 詩經裡的《採薇》:綻放的棠棣之花,它讓我們的生命不再平庸
    採薇採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啟居,玁狁之故。採薇採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憂心烈烈,載飢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採薇採薇,薇亦剛止。曰歸曰歸,歲亦陽止。王事靡盬,不遑啟處。憂心孔疚,我行不來。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戎車既駕,四牡業業。豈敢定居?一月三捷。駕彼四牡,四牡騤騤。
  • 音樂劇《詩經·採薇》「相約北京」上演升級版獲贊
    :劉湃     音樂劇《詩經·採薇》劇照 中琞文化供圖   中新網北京5月19日電 (記者 應妮)國內首部詩經題材音樂劇《詩經·採薇》18日晚登陸天橋藝術中心。
  • 採薇:多年未見,可是舊時模樣
    (一)一採薇一歌舞大型歌舞劇《孔子》中有這麼一段,由多位女子身穿天青色羅裳隨著歌聲跳舞,整齊優美,仿佛就看到了那個時候的浣紗女在河邊洗衣,而那悠揚的歌曲直接改編自《詩經》中的《採薇》一篇。《採薇》完整的版本是這樣的:「採薇採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啟居,玁狁之故。採薇採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憂心烈烈,載飢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採薇採薇,薇亦剛止。曰歸曰歸,歲亦陽止。
  • 古詩| 採薇
    採薇 【先秦】佚名 採薇採薇,薇亦作止。 曰歸曰歸,歲亦莫止。 靡室靡家,獫狁之故。 不遑啟居,獫狁之故。
  • 離家者的悲嘆——採薇
    採薇採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啟居,玁狁之故。採薇採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憂心烈烈,載飢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採薇採薇,薇亦剛止。曰歸曰歸,歲亦陽止。——《詩經·小雅·採薇》這是一首屬於離別者的歌,後人曾稱此詩為「邊塞之祖」,的確不錯。但不同時期的邊塞詩是有著不同的風格。在一個王朝鼎盛時期,邊塞詩中往往洋溢著昂揚的志氣、豪邁的情懷,於是就有了「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黃沙百戰穿金甲,不斬樓蘭終不還」的慷慨壯語。
  • 為你讀詩丨相顧無相識,長歌懷採薇
    《詩經·小雅·採薇》為你吟歌:冉麒琳採薇採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啟居,玁狁之故。採薇採薇,薇亦柔止。採薇採薇,薇亦剛止。曰歸曰歸,歲亦陽止。王事靡盬,不遑啟處。憂心孔疚,我行不來!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戎車既駕,四牡業業。豈敢定居?一月三捷。駕彼四牡,四牡騤騤。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魚服。豈不日戒?玁狁孔棘!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飢。
  • 音樂劇《詩經 採薇》:綻放空靈的蒼涼之美
    以《詩經 小雅》裡的《採薇》為素材,創作的音樂劇《詩經 採薇》,日前在天橋藝術中心北京音樂劇開幕季首演,引起廣泛關注。《詩經》是中華民族詩歌的源頭,蘊含著燦爛豐厚的人文思想。《詩經》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散落在民間的詩歌,反映了周朝初期至晚期的社會面貌、人文精神、風俗習慣,內容涵蓋勞動與愛情、戰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還有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方方面面,可以說是周代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採薇》是《詩經 小雅》裡的重要篇章,是一首戎卒返鄉詩。
  • 古風頌雅,詩篇不朽|音樂劇《詩經·採薇》在雅典演出
    【希臘《中希時報》/希中網訊】當地時間9月20日晚,我國第一部以詩經為題材的原創音樂劇《詩經·採薇》在雅典比雷埃夫斯劇院上演。中國駐希臘大使章啟月同現場中外觀眾一同觀看了演出。《詩經·小雅·採薇》原詩不足200字,本部音樂劇以「採薇」為題材,是遵照詩歌原意的一次全新創作。全劇分為「荒原\花圃」、「祭壇\宮廷」、「街頭\監獄」、「戰場\超時空」、「藥圃」五幕。劇情圍繞著致力於用醫術救治蒼生的鄉野郎中子謙、懷有抱負和野心的將軍南仲以及美麗溫良的世家女若蘭三個「發小」之間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