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詩經與《釆薇圖》裡的薇到底是什麼?

2020-12-15 澎湃新聞

今天是農曆三月三,舊謂上巳節,已是暮春,古人此日多踏青遊春而於野外飲宴。

其間自然多見雜草與野菜。本文說的則是貨真價實的雜草與哨音——《詩經》與《採薇圖》裡的薇。這枝雜草其實寄意頗遠,又名「翹搖」——若見過此草於春日風中翹然飄搖,一種心性與自在之狀,當明白真是貼切。

翹搖結實後可做哨,摘下去籽,置口中吹之,嗚嗚然,三四月間聽來,空氣裡也有著一種動人的清芬。

李唐《採薇圖》(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薇」這東西名氣太大了,但此前自己一直不知到底何物。這一貨真價實且寄意深遠的雜草,若從《詩經》算起,也已搖曳了兩千多年,在當下不僅漸少,也似乎被淡忘了。

讀《詩經》中的《小雅·採薇》,從「採薇採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到「陟彼南山,言採其蕨。未見君子,憂心惙惙「,又總讓人有故國故人與家園何處在的感覺,滿心的悵然。

《詩經》裡的薇

伯夷、叔齊恥食周粟而隱居首陽山、採薇而食之的典故說的是一種高潔,故宮博物院所藏李唐《採薇圖》在中國書畫史上名聲很大,多年前在故宮歷代書畫展上專門細讀過,尤其是伯夷、叔齊二人之間的竹籃裡,放的大概就是薇,不過湊近了看總看不真切,到底不明白李唐印象裡的薇是什麼模樣。

李唐《採薇圖》(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李唐《採薇圖》(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清代畫家張庚《浦山論畫》中論此畫有:「

二子席地對坐相話言,其殷殷悽悽之狀,若有聲出絹素

。」所謂「殷殷悽悽」——這句話真是讀畫的皮相之論,此畫跋尾所記的宋杞一段話倒不無道理:「……且意在箴規,表夷齊不臣於周者,為南渡降臣而發也。」

說到宋高宗南渡後的所謂「中興聖主」,近讀宋史學者虞雲國先生的《南渡君臣》一文,對於中國歷史中君主極權體制誕生的思考極值一讀,「

《南渡君臣》探尋的主題:宋高宗一手打造了紹興體制,最終致使北宋全盛期中樞權力相對制衡的良性政體徹底逆轉為君主極權體制。

宋高宗像

虞先生有句話說得真是一針見血:「

在宋高宗這位所謂的「中興聖主」那裡,其所作所為只是出於確保專制君權的利害計算。在他那裡,民為貴三者次序依次改為「君為貴,社稷次之,民為輕」。在極權模式下,任何君主的骨子裡莫不是如此排序的!

結合採薇的典故,思考宋代「南渡」與君主極權體制的興起,復經曆元明,直到滿清與百年來的天地大變,翻來覆去,有一種內在似乎總難改變。這些天重讀迅翁雜文,思及當下大疫及種種之怪現狀,除了悲憤,無奈,大慟,似乎感覺總得做些什麼——至少,得告別沉默。

回到薇這個字,最初讀詩經時望文生義,想這「薇」是不是野薔薇呢?以至於自己曾經嘗過野薔薇的嫩葉,居然木渣渣的,實在不好吃,後來想想,應當是一種草類的植物,而不應是木本的,但到底搞不清,仍是一肚子疑團存在心裡,這疑問還是在讀到《毛詩品物圖考》才解開了——上面注有:「薇,巢菜,又名野豌豆。」書中有圖,上面一片片橢圓形的對葉。

春日風中翹然飄搖的翹搖

翹搖結實時如微型豌豆

我們那地方稱野豌豆為「翹翹子」(音),我此前一直不知這幾個字到底該如何寫,後翻《植物名實圖考》記作「翹搖、翹翹花」,這與兒時的發音終於算是對上了,大概也是略略讀走了音的緣故。李時珍《本草綱目》記有「又有野豌豆,粒小不堪,惟苗可茹,名翹搖,見菜部。」他還有一段話解釋:「翹搖,言其莖葉柔婉,有翹然飄搖之狀,故名。蘇東坡云:菜之美者,蜀鄉之巢。故人巢元修嗜之,因謂之元修菜。陸放翁詩序云:蜀蔬有兩巢:大巢即豌豆之不實者;小巢生稻田中,吳地亦多,一名漂搖草,一名野蠶豆。以油炸之,綴以米糝,名草花,食之佳,作羹尤美。」

查東坡所說的元修菜,出自其贈巢元修的詩《元修菜》,即巢菜,東坡易其名為「元修菜」顯然是玩笑,他並在序中稱:「餘去鄉十有五年,思而不可得,元修適自蜀來,見餘於黃。乃作是詩,使歸致其子,而種之東坡之下雲。」

詩中開篇便說「彼美君家菜,鋪田綠茸茸。」——顯然是大量種植,又有「豆莢圓且小,槐芽細而豐。種之秋雨餘,擢秀繁霜中。」在我看來全然是對翹搖的寫實,後面則將巢元修種植巢菜之功與「張騫移苜蓿,馬援載薏苡」相提並論,苜蓿與翹搖有些相近,東坡這樣寫,似乎可以說明巢菜並非苜蓿。

不過兒時並不知道這些,我們那裡的翹翹花壓根兒就沒有大量種植的,算是一種貨真價實的雜草,多生於麥田間,四月五間,麥子竄得高了,走到裡面,撥開看,常常可以看到攀附在麥杆上幾莖柔柔的藤蔓,葉極小,呈長卵形,叢叢對生,開一種紫紅色的花,粉嫩嫩的,很好看。

翹搖的嫩頭應當可以炒食可汆湯,但在我記憶裡似乎沒有人食此物,所以味道如何至今未曾嘗過;翹搖子結實時如微型豌豆,但狹長些,熟時殼作黑色,將熟未熟時半黑半青,可做哨,摘下去籽,置口中吹之,嗚嗚然,三四月間,空氣裡有著一種動人的清芬,在水邊聽來,那聲音清脆而悠遠,如一縷輕風飄過水麵,飄過大片的麥田,直到遙遠的天際。

翹搖結實時如微型豌豆

吹過那玩物不久,麥子似乎也就黃了,然後天上就會有「麥乾草枯,我哥回麼」的叫聲——那是子規鳥在叫,聲極悽涼,兒時聽來莫名總有說不出道不明的極惆悵的意思在裡面,滿滿的,然而待想去時,卻又全失落了——這感覺在後來讀到《採薇》時依稀間竟意會了。

子規鳥

翹搖子的籽黑而小,是可以採了回去吃的,父親曾說這東西做成粉極佳,比豌豆、蠶豆粉都要好,然而自己終不曾吃過,想來不免遺憾——因為這東西現在實在是極少看到了,大量除草劑的使用,使得這童年的玩物已極少藏身之地了。

前些天經過高架橋下的一片綠地,意外地在一片野草地裡居然發現幾枝翹搖,柔柔嫩嫩,上綴一淡紅欲飛的小花,允稱動人,匆匆寫了數筆,採了幾枝嫩頭,回家汆了一些在湯裡,不及豌豆頭嫩,略澀,有草味,但說不上難吃,好歹算是食過薇了。

《詩經裡的薇 》顧村言 速寫

回頭想想,這與伯夷、叔齊恥食周粟的採薇典故相關的翹搖,從《詩經》《史記》直到當下,搖曳了兩千多年,依然會繼續搖曳與見證下去的吧。

心性在,則雜草仍在,搖曳仍在。

本文原刊於微信公號《言話言畫》(yanhuayanhua2020),原題為《採薇採薇》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詩經與《釆薇圖》裡的薇到底是什麼?
    本文說的則是貨真價實的雜草與哨音——《詩經》與《採薇圖》裡的薇。這枝雜草其實寄意頗遠,又名「翹搖」——若見過此草於春日風中翹然飄搖,一種心性與自在之狀,當明白真是貼切。 翹搖結實後可做哨,摘下去籽,置口中吹之,嗚嗚然,三四月間聽來,空氣裡也有著一種動人的清芬。
  • 「採薇採薇,薇亦作止」《詩經》裡的薇是什麼?難道是「紫薇」?
    《詩經》裡描繪過的植物,春夏秋冬,各有不同,它們在古人的生活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或為果腹之物,或有賞玩之趣,或寄相思之情。其中,「薇」便是時常出現的一類植物。《採薇》中說「採薇採薇,薇亦作止」,《草蟲》中也有「言採其薇」的描述,那麼「薇」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植物呢?「薇」不是紫薇從字面上理解,有些人會簡單地將「薇」等同於紫薇,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 詩經裡的雎鳩到底是什麼鳥?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詩經首篇國風周南《關雎》那麼詩中的雎鳩到底是什麼鳥那?幾千年來都頗有爭議。 從字面意思上看,關關是形容鳥的叫聲雎鳩是生活在水中央的陸地上的水鳥,那麼問題就來了水鳥種類繁多到底是哪一種那? 首先詩經周南指今天的河南西南部及湖北西北部.
  • 【本草記憶】破案了,《採薇》裡的「薇」就是會賣萌的它!
    詩經名篇《採薇》裡的「薇」或許就是指歪頭菜! 01 來自李時珍的權威認證 李時珍為何認定《採薇》裡用於果腹的植物就是野豌豆苗呢?其實後人也是通過推理認證的方法,首先「薇」是一種全年可吃的植物,且主要生長在北方水草豐美的草原,分布廣泛,上至將領官兵下至窮苦百姓都認識它。「採薇採薇,薇亦作止」「採薇採薇,薇亦柔止」,這首詩歌就是描繪了3000年前周朝士兵在戰爭間隙採集野菜的畫面。
  • 《詩經》裡的「鳩」,到底是些什麼鳥兒?
    其實,關於鳩或「鳴鳩」,最早入詩的是在《詩經》裡。不過,關於《詩經》裡的「鳩」可是疑雲不斷。1誰佔了鵲巢?成語「鳩佔鵲巢」,源自《詩經·召南·鵲巢》:「維鵲有巢,維鳩居之。之子于歸,百兩御之。」此詩所描述的,是盛大的迎親場面。歸,即出嫁之意。《詩經》講究「見物起興」,那麼在這首詩裡,為何以「鵲巢鳩居」來「起興」,從而引出婚禮呢?
  • 《詩經》年代的人們,吃些什麼蔬菜呢
    《詩經》年代的人們,究竟吃些什麼菜呢?這還真不好說,因為,誰也不可能真的穿越到那個時代去看一看,不過,我們還是可以通過詩篇中的隻言片語,揣測一二的。那個時代的人,要想吃飯,可遠遠沒有我們現在這麼容易。可是,你是否能想到,在這一首著名的愛情詩篇中,就描寫了一種長在水裡的菜蔬呢,這種植物,叫做「荇菜」。
  • 丁徐榮 :在《詩經》裡遇見美好
    秋冬之際,天色向晚,漫步河邊看蘆葦瑟瑟,一道殘陽鋪水中,不由想起《詩經》裡「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的句子。 是的,《詩經》裡的蒹葭就是這河邊的蘆葦。清吳其濬《植物名實圖考》中說:強脆而心實者為荻,矛纖而中虛者為葦。尋常可見的事物,在《詩經》的前塵舊夢裡,都被賦予了美好的名稱,讀來古意盎然,雅趣十足。
  • 詩經裡仙氣飄飄的名字,國風感十足,叫人一見傾心!
    《國風》也存在與《詩經》裡,它是千年前民間盛行的詩歌,蘊含著勞動人民對於美好生活的樸素嚮往之情。縱使時間流逝,那份崇尚美好的心境是不會變化的,因此,可以從詩經裡為孩子起一個仙氣飄飄,隱含對未來無限希望的名字,謳歌盛世江山!
  • 詩意好聽女孩名:詩經裡唯美動人的名字,將花香一朵朵種在心田
    《詩經》有詩歌的朗朗上口,有古文的古風古意,想要取唯美詩意的女孩名字,那就不能錯過《詩經》。江南易林從《詩經》中整理了160個唯美動人的女孩名字,猶如花兒盛開名字中一樣芬芳雅致。益雨出處:雨雪雰雰,益之以霢霂-信南山-詩經「益雨」選自詩經《信南山》,這句話的意思是那雪花墜落紛紛揚揚,細雨溟溟濛濛。這兩句話營造出了詩意朦朧的意境,這一篇章寫得是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有著很不錯的寓意。
  • 《容齋隨筆》到底在講什麼?
    《容齋隨筆》這套書,對於很多人來說,可能並不陌生。在歷史上,這套書得到過很高的評價。清代學者紀曉嵐就曾評價《容齋隨筆》為「南宋筆記小說之冠」,史學界也公認《容齋隨筆》是宋代最有價值的筆記之一。一些偉大人物對《容齋隨筆》也是愛不釋手,時常拿來翻閱,甚至讀了一輩子。那麼,能夠受到如此多好評的《容齋隨筆》,到底好在哪裡?
  • 詩經裡的植物,美了3000多年,有圖有真相!
    我們從小就背詩經,詩經距今天已經有3000年了,裡面有很多經典詩句裡都會提到某一種植物,小時候只覺得那些植物美,卻根本不知道長什麼樣,今天花花就來帶大家一一認識!1、荇菜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 「不學詩,無以言」——從一本畫冊中感受《詩經》裡的草木鳥獸魚蟲
    某種程度上說,《詩經》是我們的語言源流之一。至今,我們的語言中,不少的話語和習慣還來自於《詩經》。不過,《詩經》不好懂,因為隔得太久遠了。而詩本身是感發、感性的,正如小孩子也是感性的,讓他看太多不懂的東西,他是提不起興致的。
  • 伯夷叔齊餓死不食周粟,採薇而食,「薇」指的什麼?
    伯夷叔齊餓死不食周粟,採薇而食,「薇」是什麼?花木君關於伯夷叔齊餓死首陽山其意義如何,我們暫且放下,我們先來看,「採薇而食」,另外《詩經·小雅·採薇》中也有「採薇採薇,薇亦作止」等等關於「薇」的記載,那麼,「薇」是什麼植物?
  • 《詩經》裡的「菜園」知多少
    「六月食鬱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剝棗,十月獲稻……」《詩經》不僅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也是一個綠油油的菜園子。《詩經》裡的草木,常作為起興或象徵的意象出現,今天的菜譜上或許很難看到,事實上,它們卻是古人餐桌上的常客。「菜園子」裡都有哪些菜?有些為何退出了歷史舞臺?
  • 詩經裡的《採薇》:綻放的棠棣之花,它讓我們的生命不再平庸
    採薇採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啟居,玁狁之故。採薇採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憂心烈烈,載飢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採薇採薇,薇亦剛止。曰歸曰歸,歲亦陽止。王事靡盬,不遑啟處。憂心孔疚,我行不來。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戎車既駕,四牡業業。豈敢定居?一月三捷。駕彼四牡,四牡騤騤。
  • 音樂劇《詩經 採薇》:綻放空靈的蒼涼之美
    以《詩經 小雅》裡的《採薇》為素材,創作的音樂劇《詩經 採薇》,日前在天橋藝術中心北京音樂劇開幕季首演,引起廣泛關注。《詩經》是中華民族詩歌的源頭,蘊含著燦爛豐厚的人文思想。《詩經》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散落在民間的詩歌,反映了周朝初期至晚期的社會面貌、人文精神、風俗習慣,內容涵蓋勞動與愛情、戰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還有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方方面面,可以說是周代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採薇》是《詩經 小雅》裡的重要篇章,是一首戎卒返鄉詩。
  • 詩經中的植物之採薇
    陟彼南山,言採其薇。未見君子,我心傷悲。這段詩出自《詩經·召南·草蟲》,「召南」是詩經十五國風中之一,來自於召南地方的民歌,召南國是周文王兒子召公的封地,在現在陝西鳳翔一帶。這首詩中提到了兩種植物:蕨和薇。那麼蕨和薇又各是什麼呢?
  • 來自《詩經》裡的十種蔬菜,你吃過哪些?
    導語:有人寫《詩經》裡的植物,有人寫《詩經》裡的動物,今日詩經女孩來寫寫《詩經》裡的蔬菜吧!疫情期間,綠葉菜的價格上漲了不少,有些菜我們現在去超市也買不到。詩經女孩就帶你走進《詩經》這片菜園子裡,看看裡面都種滿了啥吧!你看:有荇菜、葑菲、蔞蒿、苦菜、蕨菜、薇菜、芹菜、韭菜、薺菜、蓴菜等。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
  • 京城四美冰雪薇甜什麼意思?
    京城四美冰雪薇甜什麼意思?時間:2016-08-28 09:08   來源:滕牛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京城四美冰雪薇甜什麼意思? 京城四美什麼梗?京城四美冰雪薇甜什麼意思?如果你不知道京城四美是誰的話,那麼冰雪薇甜,非常有錢這句話的梗你知道嗎?
  • 詩經裡最著名的戰爭詩,寫盡了戍卒徵戰沙場的艱辛
    《詩經》解讀第30篇《詩經·小雅·採薇》採薇採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啟居,玁狁之故。採薇採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憂心烈烈,載飢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採薇採薇,薇亦剛止。曰歸曰歸,歲亦陽止。王事靡盬,不遑啟處。憂心孔疚,我行不來。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戎車既駕,四牡業業。豈敢定居?一月三捷。駕彼四牡,四牡騤騤。君子所依,小人所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