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瓷器器型大全,收藏必知!

2020-12-13 百家號

1、壓手杯,是杯的一種樣式。造型為口平坦而外撇,腹壁近於豎直,自下腹壁處內收,圈足。握於手中時,微微外撇的口沿正好壓合於手緣,體積大小適中,分量輕重適度,穩貼合手,故有「壓手杯」美稱。

2、雞缸杯,是一種酒具。敞口,淺腹,臥足。杯上以鬥彩繪畫雌、雄雞及雛雞,間以山石、蘭草、牡丹,故名雞缸杯。明成化鬥彩雞缸杯曾名噪一時,清代各朝都有仿造,尤以康熙、雍正時所仿最佳,幾可亂真。

3、爵杯,古代飲酒器,又稱三爵杯。仿青銅器造型,口沿外撇,圓腹略深,前尖後翹,下承三高足,明、清兩代均有燒造,有青花、白釉、藍釉及粉彩等品種。

4、高足杯,也稱馬上杯,它同於高足碗,上為碗形,下有高柄。高足杯也稱把杯,外觀美麗,實用方便,是陶瓷中的典型器物。每個朝代的高足杯都有各自的時代特徵。

5、高足碗,碗的一種式樣。造型與高足杯相同,略大。元代龍泉窯、景德鎮窯盛燒,明清繼續燒造,品種有青釉、卵白釉、青花、釉裡紅等。

6、宮碗,器物造型精巧端正,口外撇,腹部深寬。到正德時,製作更加規範化,成為這時期瓷器中的佳品。

7、淨水碗,為碗的一種形式。一般是侈口,下腹寬圓,圈足,有的餅形足或高足。在明末清初時期最為流行用此類型的碗陳設於案桌,供奉神靈。

8、孔明碗,又叫諸葛碗,其最大的特點是由兩隻碗上下粘接而成,兩碗中間留空,外面碗底心有一圓孔相通,人們便因這「孔」而將其美稱為「孔明碗」。

9、鬥笠碗,碗的一種式樣。廣口,斜腹壁呈45角,小圈足。因倒置過來形似鬥笠,故名。宋代始燒,此後歷代均有燒制。

10、折腰碗,是碗的一種樣式。始見於唐代。盛行於元代中期。因腰部曲折面得名。

11、琢器,是指不能在輪車上一次拉坯成型的器物。琢器業始於明代,其產品時稱印器,清代改稱琢器。如瓶、尊、罐等。

12、圓器,指可在陶輪上拉坯成型的盤碗杯碟等。景德鎮窯製做圓器分大小二件,大作製作一尺至二三尺大器壞件,小作製作一尺以下小器坯件。

13、博山爐,又叫博山香爐、博山香薰、博山薰爐等名,是中國漢、晉時期漢族民間常見的焚香所用的器具。常見的為青銅器和陶瓷器。

14、穀倉罐,中國三國時期出現的一種瓷器又名魂瓶魂亭、堆塑罐等,是從東漢時的五聯罐演化而來,形狀如壇。主要是三國西晉越窯燒造的殉葬品。

15、耳杯,史料記載,耳杯最早廣泛使用於戰國時代。杯的一種式樣。亦稱「羽觴」。酒具。系仿漢代漆制羽觴,器身呈橢圓形,兩側有對稱的小耳,故名。

16、合碗,碗的一種式樣。碗敞口,折底,圈足。故名。明宣德時始創。這種類型的合碗應有蓋,此碗失蓋

17、玉壺春瓶。玉壺春瓶又稱玉壺賞瓶,是中國瓷器造型中的一種典型器形。流行地區廣,沿用時間長,宋以後歷代各地窯場均有燒制。[註:1至16見中國瓷器器型大全之一]

18、壙碗,碗的一種樣式。指明代墓葬出土的民窯青花小碗。明末多見,工藝粗率,繪畫豪放瀟灑,多繪山水、花鳥、梅竹、蔬果等。

19、蟠龍瓶,是瓶的一種式樣。明器。因瓶的頸、肩處堆塑一條蟠龍,故名。亦稱「扳依瓶」或「招魂瓶」長頸,有蓋,蓋頂鈕塑成虎、鳳、鶴等各種形式,圓腹、圈足。常見於宋、元明各代。

20、玉璧底碗,碗的一種式樣。流行於唐代中後期,明清亦有少量燒制。圈足寬大,中有臍,似玉壁,故名。

21、注碗,溫酒具,與注子配套使用。一般碗壁直而深,有的通 注碗, 體呈蓮花形,使用時碗內放適量熱水,注子內盛酒置於碗中。宋代南北瓷窯均有燒造,以南方居多。

22、膽式瓶,是瓶的一種式樣。直口,長頸,削肩,腹下部豐滿,器形似膽,故名。宋代哥窯、鈞窯燒造此式,清代景德鎮窯多見,大多為單色釉。

23、多管瓶,瓶的一種式樣。因器身肩部塑有向上直立的管,故名。直口,上有花形鈕蓋,瓶身有圓筒式和多節葫蘆式。宋代南北瓷窯均有燒造,以龍泉窯製品較多,一般為五管。

24、葫蘆瓶,形似葫蘆的瓶式,自唐以來,因其諧音"福祿",為民間所喜愛,遂成為傳統器形,及至明代嘉靖時,因皇帝好黃老之道,此器尤為盛行並多有變化。


相關焦點

  • 瓷器鑑賞:仿的是「元青花」器型,但繪畫明顯缺少變化!
    收藏:考考你的收藏眼力·瓷器篇(2020第432期)鑑賞範圍:陶瓷、字畫、玉器、錢幣、銅器、雜項鑑定老師簡介:路傑,古陶瓷研究學者,中國古陶瓷研究會會員,河北省古陶瓷學會會員,北京元青花俱樂部副會長;老北京琉璃廠《集雅齋》傳人,路傑先生在明初景德鎮早期紅綠彩瓷、洪武官窯及祭祀制度、元代卵白釉模印八思巴文字等陶瓷研究領域中見地頗深,且收藏的實物資料也在全國首屈一指。
  • 瓷器收藏之最為經典的十大器形!
    #瓷器器形如女子的身材一般,以接近完美的曲線,打動人心。中國瓷器,器型千變萬化,達數百種之多,他們以自身獨特的形態詮釋中式之美。今天,小編特整理出了10件最為經典的瓷器器形,也可以說是「最美的10件器型」,以供廣大瓷器藏家賞鑑。梅瓶一種小口、短頸、豐肩 、瘦底、圈足的瓶式,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因瓶體修長,宋時稱為「經瓶」,作盛酒用器,造型挺秀、俏麗,明朝以後被稱為梅瓶。
  • 古代陶瓷文化知識:近代瓷器器型工藝,帽筒、淺絳彩、洪憲瓷!
    近代的瓷藝---年譜與瓷器的發展演變瓷器器型和造瓷工藝:帽筒、淺絳彩、洪憲瓷帽筒置帽用具。始於清嘉慶年間,至民國時仍有燒制。呈圓柱形高筒狀,器身常有鏤空裝飾。有青花、粉彩等品種。淺絳彩瓷器彩色品種之一。清嘉慶、道光年間開始流行。仿中國畫技法,以水墨與淡赭描繪紋飾,色澤清淡柔和。擅長此法的繪瓷名家有王廷佐、金品卿、程鬥等。
  • 窯變瓷器的梅瓶你見過嗎,明代梅瓶器型演變的過程
    梅瓶是中國瓷器器形最美的,沒有之一,所以自宋代以來備受瓷器收藏者喜歡,從普通的酒瓶演變成陳設瓷器,宋元明清梅瓶器型也在隨著朝代的更替再演變,我認為宋元時期梅瓶器型最美,明清時期梅瓶造型就變醜了,而明代梅瓶器型最複雜,種類繁多的,從口部到腹部,到底足每個時期都不一樣,不好鑑別年代,但是總體還是有一點規律的
  • 哪種瓷器最具收藏價值?收藏哪種古瓷器才能彰顯身份地位和品位?
    毫不誇張地說,古瓷器是中國主流的傳統文化,china是「中國」和「瓷器」的英文譯名,可見瓷器在外國人眼中就代表著中國,是中華文化的典型代表。自古以來,諸多的王侯將相、名人名家、平民百姓都熱愛收藏瓷器。瓷器收藏是非常儒雅的收藏愛好,是收藏者具有文化品位的象徵。
  • 瓷器鑑賞:考考你的收藏眼力(2020第73集)
    1992年開始接觸古陶瓷的收藏,1998年開始擔任內蒙古蒙元文化博物館副館長。藏友諮詢1:請老師鑑定瓷器新老,看看價值如何?謝謝!張慶玉老師鑑定回覆:藏友好!首先感謝對我的信任!這一組照片拍的還是比較清晰,角度也夠了,手這麼一拿,大小尺寸就感覺到了,反覆看,有了看圖的感覺:這是一把執壺,有流、有柄,叫執壺,沒有柄就叫軍持了,看這把壺的成型工藝比較樸實簡練,器型的零件搭配不是很精練,但不生硬,釉色也比較溫潤有寶光,黑釉薄了就會燒成醬釉,壺中間有一道旋紋,施釉不到底,漏胎痕跡比較粗糙,這種胎質應該屬於福建地區邊遠民間窯口燒造,與江西地區的胎質相差甚遠,從釉色工藝來看,應該比南宋晚一些
  • 瓷器的故事-宋代定窯瓷器全面收藏知識
    宋代定窯瓷器乃是瓷器之中的珍品。從宋代至如今,人們對定窯瓷器的了解逐漸加深。一篇文章使您讀懂瓷器的故事,定窯瓷器的全面收藏知識大全與您一起品鑑。四、定窯瓷器-瓷器釉色特點定窯瓷器的釉面非常薄,而汝窯、官窯、哥窯、鈞窯這四窯的釉面都非常厚。定窯瓷器以白中閃青者居多,也有部分泛黃,開片則比較少見。
  • 古代元青花瓷的傳統鑑定方法之器型與胎質、胎色的鑑定
    器型;過去古瓷鑑定家面對一件鑑定對象時,首先看它的器型對不對?孫瀛洲先生在他的許多文章中列舉了通過器形上的差異辨別真偽的事例;馮先銘先生也說過:造型與紋飾「是鑑定瓷器的關鍵問題,抓住這兩個方面,鑑定的可靠係數即可達85%」。現代仿品在造型上能不能達到亂真的程度?
  • 藏寶天下收藏小知識:民窯瓷器是否值得收藏呢?
    近年來,由於清代民窯瓷器收藏價格不斷上漲,其收藏熱潮屢增不減,並且收藏隊伍逐年增長,但受各種因素影響,清代民窯的價格還是比較低,這也存在著一定的增值空間,那麼現在對於藏家來說,民窯瓷器是否值得收藏呢?接下來藏寶天下小編為大家分享一下,歡迎大家閱讀!
  • 瓷器鑑賞:北宋·越窯青瓷,器型大氣,風格粗獷!
    收藏之旅:考考你的收藏眼力(2020第587期)鑑賞範圍:陶瓷、字畫、玉器、錢幣、銅器、雜項瓷器鑑賞1:藏友諮詢:請老師鑑定真假,年代,其整體製作工藝相對較為粗放,雖然釉質相對較為瑩潤,但是釉色略顯偏黃,釉層的薄厚不是特別均勻,器物造型製作的還是不夠規矩,雖然瓜稜的線條較為飽滿,但是線條不夠周正順暢,把部上面有模印的花紋,器蓋的線條轉折相對較為挺拔。其工藝上面顯示器生產窯口應該是越窯,但是此類風格的器物在福建地區亦有燒制,根據其胎釉特徵來看,其具體的生產窯口趨向於浙江地區。
  • 古代瓷器最經典的10大器型,你都知道哪幾種
    瓷器的形狀像女人的身體。它以完美的曲線打動人們的心。中國瓷器有幾百種。它們用自己獨特的形式詮釋中國風格之美。今天整理出10件最經典的瓷器,也可以說是「最美的10件瓷器」,供廣大瓷器收藏家欣賞。那是當時一種實用的盛酒器具,後來逐漸演變成裝飾性展示瓷,是中國瓷器的典型造型。清代乾隆蒜頭瓶,明清景德鎮窯常見的瓶型之一,是以漢代青銅器蒜壺命名的,其頸長、肩切、肚圓、腳圓、口如蒜。它看起來像大蒜,脖子很長。又叫虎爪瓶。
  • 把握瓷器收藏尺度,你將會一夜暴富!最全收藏分析,值得收藏!
    瓷器收藏同社會的經濟文化發展是密不可分的,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們物質精神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國的古瓷器收藏隊伍,日益壯大,據小編了解,目前的陶瓷收藏隊伍中,除了一部分學者型藏家和有實力的企業型藏家追求高端珍品以外
  • 了解中國瓷器時代特徵,避免在瓷器收藏中打眼
    中國瓷器是古代對外輸出的品牌,明清時期歐洲和北美貴州以擁有中國瓷器而傲,是他們彰顯身份的象徵,可見中國瓷器在古絲綢之路的深遠影響,如今隨著拍賣市場和中國人對瓷器藝術收藏和追求,瓷器出現了仿品,如何鑑別瓷器防止打眼就需要了解中國古代瓷器的時代特徵。
  • 日本人收藏的這些瓷器,世所罕見,有些品種連故宮都沒有!
    日本一向對中國的瓷器十分喜愛,他們珍藏著很多中國的精品瓷器,例如汝窯、建盞等,但他們收藏的一類瓷器,有些品種連故宮都沒有,那就是磁州窯瓷器。圖為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宋代磁州窯白地黑花八方枕。磁州窯燒制的瓷器類型非常多,其中白底黑花、刻劃花和窯變黑釉瓷器最為著名。圖為故宮收藏的金代磁州窯白地黑花梅瓶。在磁州窯這三個品種中,白底黑花最為常見。我們可以在故宮的舊藏中看到不少這種類型的瓷器,器型包括梅瓶、瓷枕、四系瓶等,上面的刻劃十分生動,色彩也十分鮮明,是磁州窯中的經典之作。圖為故宮收藏的元代磁州窯白地黑花雲鳳紋四系瓶。
  • 瓷器常見器型50例
    編者按:瓷器器型總體大概有500種,常見器型大致100例,若能掌握這100種常見器型,平常所見便能叫出來名字了。瓷器常見器型50例1梅瓶梅瓶是漢族傳統名瓷,是一種小口、短頸、豐肩?關於梅瓶的用途,磁州窯白地黑花梅瓶器腹有 「清沽美酒」與「醉鄉酒海」的詩句。梅瓶既是酒器,又是一件令人愛不釋手的觀賞品。因此,這類器 多製作精美,不但考慮到貯酒容量,還要注意造型優美2玉壺春瓶玉壺春瓶又稱玉壺賞瓶,是中國瓷器造型中的一種典型器形。流行地區廣,沿用時間長,宋以後歷代 各地窯場均有燒制。
  • 宋代的五大名窯瓷器中的香爐瓷器,清新典雅,後世宣德爐直接仿造
    宋代的五大名窯瓷器中的香爐瓷器,清新典雅,後世宣德爐直接仿造在中國古代的宋代是一個在藝術上承前啟後劃時代的王朝。宋代的時候,出於對國家發展的考慮和人們對藝術欣賞水平的提高,使得宋代的藝術品出現了一種清新典雅的文人之氣。
  • 都說仿古瓷器是贗品,現代仿古瓷器到底有收藏的價值嗎
    在很多收藏愛好者的眼裡,原創的作品價值更高,尤其是市場上一些仿古瓷器的價值常常收到嫌棄,根據業內調查,目前國內的仿古瓷器市場價格普遍還處於低洼區,特別是仿古精品瓷器,最昂貴的也不過幾千元到幾萬元不等。隨著時間的推移,製作精良的仿古精品瓷器的價值將進一步的推升,很多優秀的仿古瓷器和精美瓷板畫,不僅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還彰顯了瓷器傳統的藝術魅力。據了解,很多地方的博物館每年也會考慮選擇使用高仿的瓷器代替展出,而高仿品的擺設、欣賞的價值很高。例如:官窯粉彩的傳承人陽士琦的仿古瓷作品就被北京的博物館收藏。
  • 瓷器常見器型51—100例
    編者按:瓷器器型總體大概有500種,常見器型大致100例,若能掌握這100種常見器型,平常所見便能叫出來名字了。51.賁巴壺賁巴壺是清代一種瓷器造型。壺形略似塔,有大小兩口,均有蓋;大口直近頸腹,小口曲折連於腹部。
  • 中國古瓷器器型溯源之禮器
    《禮記·曲禮下》中明文規定「凡家造,祭器為先,犧賦為次,養器為後。」在這裡,將所有人造器物區分為祭器與養器,養器是日常生活的器物,禮器的製造具有優先性。這段話是筆者上一篇《中國古瓷器器型溯源之實用器》,將瓷器器型分為實用器和禮器的重要依據。
  • 兩性必知:最完美性愛姿勢大全
    兩性養生必知:最完美的性愛姿勢大全(圖)  1.遊龍戲鳳  女子仰面向上躺臥,男子伏臥在對方身上,男股在女子兩腿中間。兩性養生必知:最完美的性愛姿勢大全(圖)  2.男耕女織  女子面向下,以雙膝和雙肘支撐,臀部抬起;男子以跪姿緊貼在她臀後,雙手抱住女子腰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