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產大米的鄉鎮共有3000多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大米種植國和消費國,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產出的頂級大米不在少數,而且,還誕生了全世界上「最昂貴的的大米。」
景陽大米
眾所周知,南方人吃的大米要多一點,而且普遍的大米價格在3元到10元一斤之間。南方的大米要比北方的大米便宜一點。在湖北省建始縣南部,有一個小鎮叫景陽,他地處八百裡清江中遊,海拔1600多米,在這個景陽鎮裡,有兩個村:清江北岸大樹埡村和大理村,這兩個村有一片100多畝面積大小的地塊,三面環山,山高壠深,日照奇特,土質是冷漿田(冷漿田也稱冷死田,一年只能種一季稻,屬於低產田)。灌溉採用的是山泉水。就是這樣的自然條件,這樣的氣候環境條件,造就了世界上最貴的大米,高達8400元/斤,這是世界上頂級大米的終結者。
這裡產的大米,富含硒,每千克大米含硒500微克以上,是真正天然,健康的綠色富硒大米。晝夜溫差大,生長周期在200天左右,完全人工採收,不施用任何化肥和農藥,產量極低,生產出來的大米粒大、細長、蒸出的大米形色似玉,味道濃香,釀出的酒也別具風味。
御田胭脂米
胭脂米全稱為「御田胭脂米」,是一種極為珍貴的作物,原產於河北省豐南王蘭莊,曾為清廷"貢米",因其培育難度大、產量小,幾乎近於滅絕。這一僅有100畝的稀有品種上市價每公斤4000元,遠遠超過日本的各種昂貴大米。
胭脂米呈暗紅色,清香撲鼻,煮熟後色澤紅潤,細膩油亮,口感彈軟滑嫩,餘味無窮。據說經常食用,還有補氣養血、平調五臟之功效。
紅樓夢中專供賈母食用的御田胭脂米。一粒米,古今孝心綿延長。《紅樓夢》有兩回提到十分罕見的胭脂米:第53回,莊主烏進孝進貢的紅帖上,有「御田胭脂米二石」一條;第75回,賈母問有稀飯吃些罷,尤氏早捧過一碗來,說是紅稻米,賈母接過來吃了半碗,便吩咐將這粥送給鳳姐吃些去……
細讀《紅樓夢》第53回,可以品出胭脂米的另一種味道。書中寫道,賈府的莊頭烏盡孝到賈府交租子,每年專供賈母享用的「御田胭脂米」只有「二石」。古代常用容量單位,一石相當於100升,即59.2公斤。「專貢」、「59.2公斤」,寥寥幾筆足見當年胭脂米產量之稀少,物種之珍貴。
御田胭脂米中的硒、鋅、鐵等礦物質遠超全世界的任何產地的大米,堪稱全世界最頂級的自然穀物食材!這就是胭脂米!
北大荒「頭米」
「1888元一次、1888元兩次、1888元三次,成交……」這是去年,在黑龍江一處競拍現場發生的一幕。而以1888元高價拍下的,居然只是一斤大米而已。據了解,這是黑龍江省的江川農場第一鐮水稻加工磨出的大米,而這家農場具有百年寒地水稻種植歷史,被譽為「北大荒最早飄起米香的地方」。關於這米到底值不值,中拍者興奮地表示,北大荒的頭米,一年只等一天,一年只出一次,是米,更是文化。
響水貢米
自唐代以來,至宋、元、明、清,響水大米始終是歷朝貢米,為皇室所享用。響水貢米俗稱「長在石板上的大米」,一萬年前的多次火山爆發,在這裡形成了特優的熔巖石板,而且上面覆蓋著一層厚厚的腐殖質土壤,這能夠為水稻生長提供豐富的養分。同時,由於石板地為多孔狀結構,白天易於貯存熱量,在夜晚又將吸收的熱量散發出來,使石板地的地溫、水溫比一般的稻田地高出了2~3攝氏度左右,在晝夜溫差大的北方,形成了有利於水稻生長的自然環境,水稻吸收營養充分,成熟度極高。
另外,多次的火山噴發使河床受熔巖阻塞形成火山熔巖堰塞湖-鏡泊湖。此溫泉水中含有豐富的鈣、鋅、鐵、碘等人體所需的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是極優質的可飲用礦泉水,水質純淨、清澈、無任何工業汙染。而溫泉本身的熱量也為促進水稻生長提供了必要的條件,這種局部的小氣候環境在整個世界也是獨一無二的。
得天獨厚的生長環境造就了響水貢米豐富的營養含量,荷蘭SGS檢測中心檢測到,響水貢米中胺基酸、維生素、礦物質及鈣、鐵、銅、鎂等微量元素的含量極其豐富。經農業部「稻米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報告顯示鈣的含量甚至高於著名日本越米的4倍,為普通大米的5-6倍,其中更有含量達6.9%的人體所需的18種胺基酸,在人體所不能合成的8種胺基酸中,響水貢米竟然能提供7種,而維生素E含量居然是泰國香米的4倍。
「豐年五鬥米,天下幾人嘗」,自從1300年前渤海國進貢大唐至今,響水貢米一直是少數人享用的珍饈。新中國成立後,響水貢米作為人民大會堂國宴用米,肩負著特殊重任,同時作為國禮饋贈外賓,極其珍貴稀少。2017年雙11期間,有一款萬元響水大米登陸天貓。不同於普通大米的袋裝,萬元大米共10公斤,用深棕色陶罐盛裝,被稱為「2017年新米渤海國御田至尊米」,且還獲得了國家博物館的IP授權,被打造成皇家專項款——響水至尊。
遮放貢米
「下關風,龍陵雨,芒市穀子,遮放米」,這是雲南的一句民謠,說的是滇西四大風物。遮放米可謂是雲南最出名的米,因為清香怡人、口感軟糯,一度被奉作皇家「貢米」,有「雲南第一米」之稱。
遮放貢米的特點是粒大而長,色澤白潤如玉,做成米飯,清香可口,軟滑適中,粘而不稠,泠不回生,咀嚼間感覺有一種原始的芳香,滿口芬芳如穀神在舞,故又被稱為「會跳舞的米」。遮放米的名稱都以「毫」字開頭,有毫安公、毫安秀等,「毫」字傣語意為祖宗流傳下來的米飯。
最頂尖的遮放米只能在一個叫允午的村寨種植,允午位於遮放壩南木冷河流域,是象耕時代野生稻的馴化地,歷代皇宮貢米指定產地。這裡的土壤多為黏性土壤,而且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有利於水稻生長。另外,村民們的耕作方式大多是「原生態」的牛耕,可以將土壤翻得更深、更熟,灌溉全部採用山泉水,沒有任何汙染,育秧移栽除草收割,全由人工完成。這些都是出產優質大米的保證。
由於生長周期較長、產量較低,遮放貢米曾一度瀕臨滅絕,2008年,遮放貢米集團從雲南省農科院農作物品種資源庫找來貢米古老品種12個,作為品種保護和展示,並在遮放貢米核心原產地---允午進行恢復性種植。1公斤裝的極品毫秕,售價高達999元,次之的毫目細,每公斤也賣到499元。
五常大米
在所有的大米中,五常大米是唯一一個五星級的大米。五常大米產於黑龍江省五常市,自古以來,它就一直是皇家御用的貢米。現在,五常大米以天下獨一無二的品質,也一直作為各種級別國宴的特供大米。
自五常於清乾隆年間開始有栽培水稻的歷史記載以來,不到200年的時間裡,五常大米名聲鵲起,譽滿天下,一直是皇室獨享的御貢米。「五常米,帝王糧」的民諺在白山黑水間廣為傳唱。慈禧太后對飲食極為考究,就連她都不止一次對身邊人說:「非此米不能進食」。而在《舌尖上的中國2·時節》中短短的一句 「這是中國最好的稻米」,更是讓五常大米瞬間火了起來。
五常大米有多好吃呢?用某位網友的話來說就是:不就菜,空口都能吃下兩大碗!那米飯是柔軟蓬鬆的,帶著一種微微的甜,誘人的香氣像是會勾人一樣,吃過五常稻花香的人,唇齒留香之餘總有相見恨晚的感慨,正所謂「一餐五常米,渾忘酒肉香。」
盤錦大米
東北另一個膾炙人口的名品米種。20世紀20年代,盤錦大米是張學良將軍在瀋陽宴請高官顯貴的「帥府專供」;日偽時期,盤錦大米又成為偽滿洲國的的御用食品,盤錦人是要是私自吃了盤錦大米就會被定為「經濟犯」。那時東北人,吃得上盤錦大米就是高貴和顯耀的象徵。到了現代,盤錦大米更是因產地環境優越,栽培歷史悠久,所產大米有外觀品質好、加工品質好、理化性質好、食味品質好、衛生品質好五大特點,從而成為響譽全國的優質產品。
大米好吃的原因在於三個方面:「首先是氣候優勢,其次是品種好,最後是土地肥沃,三者缺一不可。」盤錦市位於遼寧省西南部,地處遼河入海口,土壤中含有硫酸鹽和氯化物,是典型的鹽鹼池。此地四季分明,雨熱同季,非常有利於水稻的生長。在水稻種植期間,由於北方地區早晚溫差大,降溫緩慢,極為合理的溫度條件和較長的生長期使得籽粒灌漿時間長而充分,有利於水稻果實內的有機物更為充分地轉化為糖類,這是盤錦大米優質並且有點甜的重要原因。
盤錦大米的另一獨特之處,在於當地人開創了稻田養蟹的生態循環水稻種植方法,在同一塊稻田裡既種稻、又養蟹,形成了「水稻護蟹、蟹吃蟲餌、蟹糞肥田」的天然食物鏈。由於蟹對農藥非常敏感,所以稻田是完全不打農藥的,種出的大米天然生態無汙染。真正的盤錦大米晶瑩飽滿、粒形完整、膠稠度高,米飯色澤油潤、清香濃鬱、筋道滑膩,口感極佳。
建湖大米
建湖大米是江蘇鹽都市建湖縣聞名特產之一。建湖素稱「飯稻羹魚」之鄉,境內肥饒的泥土、優質的水源、相宜的天色和無公害的蒔植,都是建湖大米品質優良的先決條件。建湖大米以建湖種植的綠色無公害優質稻穀為原料,採用科學的方法、先進的工藝,組裝生態、生物、環保等有機栽培技術,通過稻鴨共作、稻蟹共生、稻田養雞,充分利用稻田立體空間資源,形成雞鴨吃蟲除草,雞鴨糞便肥田生物鏈,提高農田種養效益,運用殺蟲燈殺蟲、種植綠肥、施用農家肥等技術手段,確保不使用任何化學投入品。成品米品質優良,晶瑩透亮,口感綿軟,清香四溢。
營口大米
營口大米籽粒飽滿、潔白光亮、口味純正,早在清代就是貢米。營口是遼寧省的重要港口城市,西臨渤海,背靠東北平原,中國七大水系之一的大遼河從此注入渤海。這裡地勢低洼,土質肥沃,水源豐富,光照充足,氣候條件較好,發展優質稻米生產具有得天獨厚的物質條件與資源優勢。據史料記載,營口地區的水稻種植有九百多年的歷史。《新唐書·渤海傳》中有「盧城之稻出營口者,色青味尤香美,號營口青」。
榆樹大米
建三江大米
建三江大米,黑龍江省農墾總局建三江分局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被中國糧食行業協會命名為「中國綠色米都」稱號的黑龍江省農墾建三江管理局,地處烏蘇里江、松花江、黑龍江衝積而成的三江平原腹地,與富錦、同江、撫遠、饒河三市一縣毗鄰。當年因開發建設者旨在把三條大江環繞的地域建設成「塞外米糧倉」而得名。
建三江大米米質上乘,是因為這裡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建三江草炭資源豐富,草炭也稱泥炭、草垡土。它是由沼澤植物殘體構成的疏鬆堆積物或經礦化而成的腐植物,含有大量的有機質。建三江的水稻均生長於烏蘇里江、撓力河、七星河流域開發較晚,礦物質、有機質及腐殖酸含量較高的土地,養分極高,孕育出的生態有機米粒粒晶瑩如玉,色如珍貝,充盈流脂,口感純正;顆顆清香四溢,食味值高,營養豐富,綠色健康。飯味清香適口、香味持久,有光澤,口感好,米飯冷後不返生。
方正大米
方正大米,黑龍江省方正縣特產。方正縣是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術的發源地,是黑龍江省省經國家和省綠色食品中心批准的第三家獲得種植、加工及銷售綠色水稻的縣份。全縣水稻種植面積40萬畝,佔總耕地面積的80%,水稻產量大、質量高,具有營養豐富、晶瑩剔透、綿軟適口等特點。方正縣已被農業部授予「綠色富硒大米」之鄉稱號並獲得「中國原產地大米保護」標識。方正大米以其外觀光澤、色白、粒形好、氣味清香而著稱;又因其口感佳、不回生、咀嚼時感覺微甜,飯粒潤滑而柔軟,蛋白質高,營養豐富等特點頗受百姓的喜愛。
泗洪大米
泗洪地處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澤湖西岸、淮河中遊,季風顯著,四季分明,雨量集中,光能充足,熱量富裕,十分有利於培育優質稻米。而且泗洪水稻種植區域的土壤多屬黃淮衝淤形成的沙、淤兩合土表,土層深厚,土壤通透性良好,且境內河流縱橫,水資源十分豐富,這些都為種植出優質的水稻提供了極為有利的外部環境。對於泗洪大米的品質鑑定,專家評語是「泗洪大米產自洪澤湖西岸,外觀整齊,色澤透明,蒸煮有清香味,米飯軟硬適中有光澤,咀嚼香甜,口感柔韌,米粥粘稠,入口爽滑,泗洪大米歁稱米中精品。」
姜家店大米
姜家店大米,是指生產於吉林省柳河縣境內姜家店朝鮮族鄉及周邊相同地理環境條件下的水稻生產的大米產品。吉林省柳河縣姜家店鄉,正好位於我國第二大火山群——龍崗火山群的所在地,歷經上萬年風化後,玄武巖上層積聚了一尺來厚的腐殖土,有機質、礦物質、微量元素極為豐富;下層玄武巖獨特的中空、多孔結構,具有天然的吸熱、儲熱功能,成為水稻生長的天然溫床。
當然,要產出這赫赫有名的國家地理標誌產品,絕不僅僅是土壤好就能辦到的。姜家店方圓百公裡內更是無任何工業汙染,空氣品質遠高於GB3095二級標準。而這裡的灌溉水源,來自中國最大的火山口湖群——吉林龍灣群,是眾多礦泉水品牌爭搶的生產基地,清澈甘醇、天然零汙染的山泉活水,接近直飲水標準。在這種原生態環境下長成的大米,煮出的米飯自然溫潤如玉,軟糯Q彈。
舒蘭大米
「舒蘭」源於滿語,為「果實」之意。舒蘭水稻種植條件極佳,概括為六好,一是空氣好。森林、水草覆蓋率達65%,周邊無重工業,氣候環境符合國家A級綠色食品的大氣標準。二是土壤好。有機質含量豐富,土壤滲透性好,土壤肥力養分含量高,特別適合水稻生長。三是水源好。境內兩大水系,有充足潔淨的水資源。四是氣候好。舒蘭屬北溫帶大陸季風氣候,晝夜溫差大,平均溫差13℃,氣候生態適宜水稻生長。五是耕種好。產地環境符合綠色食品產地環境技術條件,是國家綠色水稻基地。在種種有利條件下,舒蘭大米品質極佳,外觀晶瑩透亮,米粒飽滿,入口後滑爽、有粘性,且軟硬適中,口味甜、口感細細膩,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胺基酸。
萬年貢米
萬年縣,位於江西省東北部、鄱陽湖東南岸,依山傍水、溼地遼闊,河渠縱橫、塘堰棋布,亞熱帶季風環繞,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氣候溫和溼潤,被世界農業考古學家馬尼士博士喻為「上帝安排生產稻米的地方」。萬年貢米就產於萬年縣懷玉山下,沐自然之精華,飲四季之山泉,其芒似針、其形若梭、其白如玉。煮之軟而不黏、柔糯可口,有「一畝稻花香十裡,一家煮飯百家香」之譽;釀酒入口純綿、回味悠長,有「杯酒滿廳香」之稱。
2007年11月16日,在中國萬年國際稻作文化旅遊節稻米珍珠博覽交易會上,種出「世界上第一粒水稻」的江西萬年縣出產的5公斤原產地貢米經過拍賣,創下了每公斤1.38萬元的天價。
原陽大米
原陽縣本來就是優質大米的傳統產地。早在東漢時期,原陽米已是宮廷專用米,當時人形容這種米的品質為「晶瑩剔透、軟筋香甜」。原陽縣緊鄰黃河,為黃河故道鹽鹼地,自解放後國家引黃灌溉,土地得到黃河水富含的養份滋潤,使土質得以徹底改善,更形成了獨特的原陽地質。水田種植的水稻既可以得到上層土壤的豐富營養,又可以吸收下層的鹽鹼補充人體所必須的各種礦物質,同時土壤中的鹼份是原陽大米鬆軟可口、香味撲鼻的主要原因,也是原陽大米的特色。
原陽大米曾經輝煌一時。1990年的北京第十一屆亞運會,原陽大米被指定專供食品。1992年,在首屆中國農業博覽會上,原陽大米奪得金牌。2002年10月,又獲得國家工商總局頒發的「原產地證明商標」,成為河南省第一枚獲準註冊的原產地證明商標,也是全國大米行業第一家,被譽為「中國第一米」。2006年,原陽大米首次出口到加拿大。加拿大為世界產糧大國,向這樣的國家出口糧食絕對不是易事。當時,加拿大的進口商在世界各地進行考察,其中當然也包括日本,但經層層化驗,最終選定了原陽大米,這足以證明原陽大米的品質是多麼的優良,而原陽大米「中國第一米」的稱謂也逐漸被叫開。
正所謂「成也蕭何敗蕭何」。原陽大米火了以後,由於當地農民勤於生產而不善經營,特別是由於缺乏智慧財產權保護意識,市場上冒充的「原陽大米」多如過江之鯽,2000年爆發的「毒米」事件,更是給原陽大米帶來了沉重打擊。而2008年,原陽米又因和每斤賣到近百元的日本米較上勁兒,炒出了「天價米」新聞火了一把。到如今,真正的原陽大米在市場上的知名度已降到最低,河南的超市所賣的也幾乎都是來自東北的大米,原陽大米的榮光,到底哪天才能恢復呢?
京山橋米
京山橋米是湖北省京山縣特產,因原產於京山縣孫橋鎮而得名,其顆粒細長、光潔透明、可口不膩、噴香味美,早在明代就被御定為「貢米」,或稱為「御米」。當地兒歌描繪了「橋米」之妙:「橋米長,三顆米來一寸長;橋米彎,三顆米來圍一圈;橋米香,三碗吃下賽沉香。」
京山縣位於湖北省中部,地處江漢平原與鄂北大洪山餘脈崗地之間的過渡地帶,青山綠水,風景如畫,被譽為「鄂中綠寶石」或「武漢後花園」。京山橋米的優質,來源於橋米產田優質的土壤。據有關專家對當地橋米產田土壤土質的分析,橋米田土壤中的有機質、全氮、鹼解氮、全磷、速效磷含量都明顯優於周邊其他地區的產田。其優良的土壤,使得早在明代就做為貢米的「京山橋米」,不僅外觀上粒粒飽滿,光亮,內質上更是富含蛋白質,胺基酸等多種營養物質。
就京山全境來說,其種植環境優勢為:一是京山地理位置處於丘陵地帶,晝夜溫差大。二是獨特的土壤條件,富含多種微量元素,特別是鐵的含量比較高。灌溉的水源來自山澗的溫泉水,含有豐富的鐵硒等元素。三是生長周期長,有著充足的日照條件。
京山橋米的特點是幹、整、熟、白,青梗如玉,腹白極小,並且其顆粒細長、光潔透明,是水稻中不可多得的珍品。用橋米做的飯雪白一片,噴香饞人,食之似糯不膩口,如粳不稀軟,能開脾胃,增食慾。橋米中的極品是「洋西早」品種,但由於自然環境的限制,產量很低。
珍寶島大米
珍寶島大米生長在虎林市境內,其原料基地全部選擇經環保部門監測的無汙染地塊種植,引用中俄界河烏蘇里江水系灌溉,以日本引進「富士光」、「空育131」等優質品種為主栽品種,以施用農家肥、生物肥、綠肥等有機肥為主,採取農業、生物技術措施綜合防治病、蟲、草害,加工中採用國際先進的設備和工藝,大米顆粒飽滿、色澤光亮、晶瑩飽滿、綿軟略甜、香氣濃鬱,煮食漿汁如乳,米飯油亮粘潤,天然清香,入口鬆軟有彈性,回味香甜悠長。
東港大米
"中國好米在東北,東北好米在東港。"東港屬於海洋性氣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水質純淨,土地肥沃,土質是退海還田鹽鹼地,土壤中含有豐富的氫、磷、鉀等多種礦物元素及有機物質,特別適宜水稻的生長,無汙染的鴨綠江水系灌溉,再加上東北地區獨有的長達180天的超長無霜生長期,稻米獲得豐沛的日照時間,所以在這樣環境下生長的稻米顆粒飽滿,自然成熟。
東港大米外觀飽滿,有光澤、蛋白質含量達到80%以上,富含十幾種人體所需的胺基酸。經過蒸煮的米飯,油光泛亮,香味濃鬱、柔潤爽滑。最好的東港大米在柳林,產於柳林河畔,它的上遊鐵甲水庫是東港市惟一飲水水源,無工業汙染,下遊是鴨綠江水和黃海水混合而成,是滋育柳林大米的母液,此地所生長出的柳林大米潔白清亮,口感細膩,實為中華米中之首選佳品。
小站稻
「一篙御河桃花汛,十裡村爨玉粒香」,這是文人墨客對優質小站稻的形象描述。小站稻曾經美名遠揚,上世紀50至60年代,銷往日本、東歐、東南亞、古巴,換取外匯,支援國家建設;1956—1957年,小站稻被推廣到全國二十多個省市。小站稻已成為中國優質水稻的代名詞、天津農業的一張名片……
小站稻是天津特產,原產於天津南郊小站地區,始於宋遼時期,成名於清朝末年,曾作為宮庭御膳米。天津地區種植水稻歷史悠久,其地理位置、氣候、土壤和灌溉水源等生態條件,適宜生產優質稻米。「小站貢米」的美味與這優越的自然環境有極大的關聯。「一家煮飯,四鄰飄香」,「白裡透青、油光發亮、黏香適口、回味甘醇」,是對小站稻米高品質形象的描述。小站貢米橢圓微長、晶瑩甜糯、清香爽口,素有「銀坊香稻傳千裡,水源三百是珠璣」之美譽。
阜寧大米
江蘇省鹽城市阜寧縣素有「裡下河平原明珠」之的美譽,這裡地處江淮平原中部,地勢平坦,水網縱橫,湖蕩眾多,常年耕地面積達到130萬畝,是全國聞名的產糧大縣之一。
東海大米
東海大米產自江蘇省東海縣。東海縣水源豐富,氣候適宜,所產大米品質優良,具有「柔軟油潤、濃香持久、品質優良」等特性,併兼具南北大米之優勢,既克服了南方大米米飯硬澀、適口性差的缺點,又克服了北方大米米飯熱時柔軟有光澤,冷後幹硬、柔軟性差的缺點。
淮安大米
倉廩實,天下安。幾年前有一部熱播電視劇《天下糧倉》,講述了清乾隆年間一個圍繞糧食而展開的故事,故事的發生地就在現在的江蘇淮安一帶。事實上,淮安水稻的繁榮景象早就有詩為證。詩人白居易這樣描寫:「荷塘翻露氣,稻隴瀉泉聲」;劉禹錫則感慨道:「萬頃水田連郭秀,四時煙月映淮清」;蘇軾也在《再過泗上》中說:「黃柑紫蟹見江海,紅稻白魚飽兒女」。明清時期,淮安成為南北漕糧轉運中心,有著「天下糧倉」之美譽。南北過渡氣候,造就了淮安大米軟硬適中、香甜柔糯的獨特口感。
前郭爾羅斯大米
前郭爾羅斯隸屬吉林省松原市,是吉林省唯一的蒙古族自治縣。前郭爾羅斯位於松花江南岸,故前郭爾羅斯蒙語意為「江南」,這足以說明它地理位置的優越。前郭爾羅斯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境內河流縱橫、泡澤眾多,非常適合種植水稻。前郭爾羅斯大米至今已有70餘年的歷史,經過多年的精心開發與種植,如今已是國家綠色食品,並被認定為「AA」級綠色食品。前郭爾羅斯大米為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南陵大米
南陵縣位於安徽省東南部,屬皖南丘陵向沿江平原過渡地帶,土壤肥沃、河網稠密、氣候適宜,水稻種植歷史悠久。南陵縣作為蕪湖南大門,自古以來就是蕪湖米市重要的糧食生產供應基地,素有「蕪湖米市,南陵糧倉」的美譽。
南陵大米擁有粳稻、秈稻、糯稻等多個品種,其中優質稻馬壩小粘更是暢銷長三角和珠三角的特色品種。南陵大米的主要特點是米粒透明有光澤,沒有或很少有堊白,吸水不多,膨脹度適中,膠稠底輕,延伸性較強,米飯光澤度好,白而晶瑩,黏彈性較強、軟硬度適中,熱飯噴香,口感好,冷飯仍然具有柔韌性、不回生、色澤如常。
延壽大米
延壽大米產自於長白山餘脈張廣才嶺西麓長壽山腳下螞蜒河與亮珠河流域衝擊形成的小平原,土質肥沃,空氣清新,氣候適宜,水質淨潔,是稻米種植的最佳環境。寒地黑土富含有機質,是普通土地的2-5倍,且無任何工廠汙染。一年只產一季稻,產出原生態優質好大米。
桓仁大米
桓仁大米原名京租米,又名「黃毛子」 。遼寧省桓仁滿族自治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起源於桓仁滿族自治縣,在桓仁滿族自治縣二戶來鎮光復村、三道河村、朱家堡村一帶種植、栽培,因在清朝同治年間專供皇宮膳用而被御賜得名,已有100年的栽培歷史,是東北水稻種植最早的品種之一。
據桓仁縣誌記載,清代同治年間,朝廷任命富大人到桓仁巡查,途中聽說桓仁三道河、四道河地區盛產一種叫「十裡香」的稻米,這種稻米米粒晶瑩剔透,煮熟後不散不粘,尤其開鍋時,門外就能聞到香味。返京後,富大人把兩石「十裡香」獻給了同治皇帝,同治吃後很解饞,御封「十裡香」為「金珠稻」,此後「十裡香」就成了皇家「貢米」。
1949年以後,桓仁大米被國家指定為招待高級外賓專用米,桓仁縣被國家列為名貴水稻生產基地。20世紀60年代,毛澤東吃的大米也產於此地。
按住下圖關注小編
盤點全球頂級食材
探索珍奇饕餮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