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滾雪球/整理 正文共:3972字 預計閱讀時間: 10分鐘
巴菲特說,人生就是一場滾雪球,要找到很深的雪和很長的坡。但在徒步君看來,還有一個條件這裡沒說,首先你的是個雪球,而不是雪米粒。通俗的說,就是:第一桶金很重要。
雪球上將第一桶金圈定為100萬,那麼人生的第一桶金該怎麼獲取?《查理.芒格傳》中,透露了這位比巴菲特更聰明的人的經驗:
芒格在30歲的時候,與第一任妻子南希離婚了,而活幫亂跳的兒子得了白血病,在醫院的病房中,在他面前慢慢死去了,這對他打擊非常大。那時候還沒有醫療保險,為了治病,他都花光了積蓄。
好在「君子自強不息」,他從陰影中走出來,與第二任妻子南希結婚了,但前妻的兩個女兒,第二任妻子帶來的兩個兒女,加上他們後來有生了三個女兒一個兒子,芒格要養活八個子女,他的律師生涯也才剛開始起步,經濟壓力很大。
芒格沒有氣餒,他堅守著家族傳統、在30多歲的時候實現了人生的轉折,也發現了挖掘人生第一桶金的秘密,主要三個好習慣:
1)閱讀。《查理.芒格傳》中提到,芒格從小就很喜歡閱讀,父母也鼓勵。查理芒格和太太的合影中都會發現,他手中還拿著一本書。芒格自己說:「我這輩子遇到的聰明人,沒有不每天閱讀的——沒有,一個也沒有」。
2)專注做好手頭的工作。對於大多數年輕人,專注於手頭工作,幾乎是積累人生第一桶金的唯一方法。這是芒格祖父教導他的。
在進入律師事務之外,他還勤懇的做著律師服務,正是這個好習慣,為芒格贏得了很多好朋友、好客戶和生意上的夥伴,讓他抓住了積累第一桶金的機會。
那是1950年年末,芒格的律師事業如日中天。工作期間,他結識了一位叫做Otis Booth的富豪,並且成為了好朋友。
在1961年的時候,Otis找到芒格,希望芒格幫助他處理一份剛收到的遺產。芒格經過分析,在那塊兒土地上圍繞加州理工大學建造公寓,因為欠缺專門經驗,Otis約芒格一起開發,他們投入10萬美元,最後分紅達50萬美元,通過參與開發房產,3年時間,查理.芒格積累了140萬美元。(注意20世紀70年代這是相當大一筆錢)。
3)控制開支,並投資未來。芒格說,大部分人都太浮躁、擔心得太多。成功需要非常平靜耐心,但是機會來臨的時候也要足夠進取。
芒格是有大智慧的人,徒步君會分享雪球上中國特色的第一桶金經驗,是徒步君之前做的一個懸賞調研:
1命好型
@傑和琪:第一個一百萬我父母給的,我買了個房,他們出100我出20,第二個一百萬還是父母給的,房子漲了一百萬,第三個一百萬還是我父母給的,房子又漲了一百萬,一直漲到第十個一百萬,這次總算是我自己賺的,可是我一點感覺都沒有,也不知道也麼來的?
@菸蒂投資:我大學畢業去了村裡的煤礦幹了一年,嫌累又考的公務員,每月3-4000元,三四年下來沒有結餘,後來修高速路拆了村裡的看房子,就有了。
@年輕飛揚的背影:在國內一窮二白還是挺難積累的,兩個人工資不錯,或者有一個有股權,畢竟工作沒幾年就得生兒育女了。我這種算運氣很不錯了,06年畢業,07年家裡借了10幾萬買房,09年買車,10年生娃,14年一買一賣換房子,15年中拿到部分股權,到今天翻倍,同期屬於前1%,差不多能還完全部貸款了。這麼多年運氣很好的情況下也就是一套大房子而已。
@o亂來o:06年大專畢業回老家三線小城市開始找工作,8月份進入當地一家銀行一幹就幹到現在,臨時工,收入真的好低,一年收入加班加點估計2萬多一點,但是本人屬於不怎麼喜歡花錢的人所以這收入還是有結餘上繳給父母,到結婚那天身上就一萬塊錢,5000拍了婚紗照,剩下5000跟老婆去了雲南渡蜜月了。真正開始存錢是在老婆的彩禮開始的,老婆大大咧咧,所以把錢全權交由我保管,記得當時彩禮加紅包大概40來萬,買了車以後剩下還有25萬左右的樣子,然後開始理財......重倉股始終不動,4個月後也就是15年6月初,市值達到了頂峰100多萬。
2炒房發財
@鴻娃兒:炒房,人生中第一個一百萬
@樂觀一點相信好運:僅僅需要炒套房子。五倍槓桿,兩年翻倍,搞定。
@weky:我05年畢業10年結婚,15年存到第一個100萬,17年賣掉一套北京的房子,攢到了600萬,千萬估計很難了。
@救生隊山姆隊長:05年70萬買了套房,啥也沒做,去年一年房產增值500萬到了一千萬以上。躺著進入a8階層
@jpwlaae:第一個100萬來自於05-07的牛市,尤其是06年上半年。15年的牛市可惜時間太短,快到500萬的時候被股災給衝了下來 現在在2-300之間晃蕩。
@韓露HL:主要靠工資收入和老公一起買了一套房,然後靠工資收入贊下了一些積蓄用來投資。開始是高分紅的股票為主,後來有配置海外房產項目。
3工資+股市
@巴萊粟:2004年大學畢業,剛工作那幾年工資不高,基本月光,沒有積蓄;2010年結婚之後,工作上由於一直幹老本行,資歷、技術都有所長進,工資待遇也提升了不少,開始攢錢,閒錢都投入了股市,11-13年連續虧損,至2014年在股市裡的資金大概有40萬左右;然後牛市來了,在15年到達了人生第一個100萬!
賺到第一個100萬之後,覺得當時國內股市太火了,除了銀行股其餘股票都很貴了,告訴自己要把勝利果實帶到下一波牛市,於是去開了滬港通,轉移一半資金至當時最低估的市場之一的香港,買了比較當時還比較低的內房股,另一半留在國內買藍籌打新。內房股暴漲,賺到了人生第二個100萬。
第一個100萬,靠勞動工資+股市投資,用了11年;第二個100萬,主要靠股市投資,用了2年!個人覺得,第一個100萬最重要的意義在於找到了連續賺錢的方法!
@人和:2013-2014年在國外一年,兩份工資沒什麼消費,然後每個月發下來的工資立即換成8-10元的興業銀行、浦發銀行、招商銀行,2014年8月開了融資,在2014年12月份達到7位數以上
@阿克蘇張峰:主要靠省吃儉用,還得是熊市積攢股票。攢個四五十萬,熬到牛市就百萬了,大概5年左右。基本都是這麼來的。
@quan利的遊戲:炒股+工資收入,兩年已達到50萬,希望再過3年達到100萬。
4工作+節儉
@最後遇到你:我相信大部分人的第一個一百萬都是通過努力工作和省吃儉用得來的(包括我),在這個階段,積累的不僅是財富,還有賺取財富的經驗。
@億江南:很多人年薪就是百萬
@風物長留:基本靠工資
@ddog:一線城市搞it,省吃儉用5、6年
@用戶5653719657:上班,幹私活。五年搞了100萬。
5炒股
@金字塔5:炒股用了十年,又用了十年達到紅線上。雖沒實現遠大理想,卻生活富足。
@王軍1:我有2016年3月份開始半年時間陸續加到滿倉,90%的白酒家電銀行保險,到現在浮贏50%,7位數收益,對於優秀公司時間就是朋友。
@平一道:100萬是05年大牛市賺的!500萬是15年牛市賺的!關鍵是前十年一分沒賺!風光只是表面,對靠自己努力獲得正當財富的人,這是他應當得到的!道路對了,就不怕遙遠!
@風雪夜歸人2016:2005年畢業參加工作,頭三年工資不高,也要經常寄錢回家,基本沒存到錢。到2010年手頭大約存了十萬左右,由於聽說公司一個銷售前段時間打新中國建築中了一籤賺了幾千塊買了臺手提,開始關注股市並在東莞證券開戶,當年七月恰好碰上一波行情,滿倉一支當時叫雙禧B的分級基金,賺了約80%,但隨後幾年都沒賺到錢,後來還以為研究了幾年股市,讓舅舅搞了幾十萬炒股,二人為了怎麼買賣差點鬧翻,最後和平分手。到14年帳號裡一共有了三四十萬的資金(含老婆的5萬),當時記得買了雲天化(600096),天威保變,中國遠洋這些跌幅巨大的股,到15年6月時最高突破了百萬,而且當時也看出了背離跡象逐漸減倉,6月10曰清倉,隨後是大跌,但隨後在6月19日60日均線。認為牛市最多調整至60日均線,於4000點附近再次抄底,帳上還剩約不到70萬。
A路人評價
@不正常人研究中心:中國社會坑太多,30歲之前還是多去嘗試,對內構建較為全面的認知,俗話說人年輕的時候太順不是好事情,之後在設定目標,否則一開始都是省吃儉用的保持現金流,因為太少的社會經驗,可能被騙了之後就是一夜回到解放前。
@阿克蘇張峰:僅靠工作確實是比較難,工資不是你想提高就提高的,在體制內無法靠工作提高工資,說努力工作提高工資都不是在體制內的。
@無敵兔子娘:我還是認為思路不同,隔行如隔山,如果不是投資掙來炒股掙來的受益,很大部分還是找專業機構私募來比較好,不然賺到幾百萬再虧回幾十萬的也很多的。
@慢慢慢的小turtle:二十年前,縣城房價均價2000,北京均價可能5000;二十年後,縣城房價五千,北京均價十萬,現在北上廣深隨便一個人只要有套房身價還不得上千萬;二十年前在縣城工作的人也是兢兢業業辛辛苦苦一輩子,差距是怎麼形成的呢?
@慢即時快:把學習炒股投入的時間用在工作及個人能力提升上,估計賺100W的時間會更短一些
@盈利即可:最重要的還是提高自己的工資收入,純靠股票收入100萬還是極少部分人能做到的。比如年薪30萬三年就能100萬比炒股賺錢靠譜多了。
@雪球20170130:剛畢業那會兒省吃儉用兩年攢個兩萬都感覺非常吃力,現在有點兒本錢,有點兒投資股票的技術了,感覺股票裡面稍微動一下就不止兩萬了,總之,人窮不是窮在荷包裡,而是窮在腦子裡!這個社會,除去人生運氣特別好的人,剩下的真的都是些牛人,自己做起來覺得是天方夜譚的事情,在人家那裡做起來簡直就跟玩兒似的,我現在真的非常確信,在股市裡面賺大錢的人,真的存在,當然本人除外!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