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氏家族(01) (原創)

2020-09-24 用戶風起龍飛

建國初期,毛主席視察榮氏企業,右陳毅,左榮毅仁

鄧小平與榮毅仁商討改革開放、招商引資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原副主席榮毅仁

榮毅仁的父親榮德生

榮毅仁的伯父榮宗敬

現在六十幾歲以上的中國人都知道,過去的中國,很落後,市場上都是洋貨。那時候,鐵釘叫洋釘 ,鐵絲叫洋絲,煤油叫洋油,煤油罩子燈叫洋燈,棉紗叫洋紗,靣粉叫洋靣……都是外國人造的洋貨。

中國人自已辦的第一家國產麵粉廠、第一家國產棉紗廠,是榮宗敬、榮德生兄弟倆個創辦的。

榮宗敬、榮德生兄弟創立的榮氏企業,生意做得很大,在中國很有名,在國際上知名度也很高,人稱這兄弟倆為靣粉大王、棉紗大王。至一九四七年,榮氏靣粉的產量,己佔全國總產量四分之一,其棉紡業紗錠的總數佔全國總數量的百分之三十以上。榮氏的企業不僅經營麵粉、棉紗,還經營煤礦、造紙、機器製造等多種行業,其公司、工廠遍布國內、國外十幾個城市、地區。

榮氏家族的代表人物榮毅仁先生,是榮氏家族的第二代,在一九四九年前,年青的榮毅仁是中國大老闆中的大老闆。

新中國成立後,榮毅仁曾出任過上海市副市長、中華人民共國政治協商會議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

榮宗敬是榮毅仁的伯父,榮德生是榮毅仁的父親。

中國的榮氏家族,在國內外一直是個充滿傳奇色彩的家族。

中國共產黨高度評價該家族,重視、支持該家族。建國初期毛主席曾親臨榮氏企業視察。

黨和國家的領人周總理、陳雲、彭真、陳毅等人都認為榮氏家族對發展中國的民族工商業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中國改革開放之初,榮氏家族的第二代精英榮毅仁先生 ,曾出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以其家族從事國際商貿的豐富經驗、在國際工商界良好的人脈網絡,積極協助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為中國的改革開放出謀劃策,搭橋引線,開拓局靣。

蔣介石政權壓不垮榮氏家族。大陸解放前夕 ,蔣記政權用盡利誘逼迫的手段,要榮氏企業遷往臺灣 ,但是榮氏企業卻堅持留在大陸。臺灣出版的《民國人物傳》,記載了民國時代各界著名人士的生平事績。書中有專門介紹榮氏家族的文章,對榮氏家族的核心人物榮宗敬、榮德生,予以頗高的評價。

日本、美國等國家的教育部門把榮氏家族的經營事跡,寫進商業教科書,作為專門研究、學習的範例。

在抗日戰爭時期 ,中華民族的仇敵一一日本軍,也不得不敬重榮氏家族。一九三八年,榮氏家族的創辦之一榮宗敬先生不幸病故 ,家人扶其靈柩返故裡江蘇無錫安葬,途遭日軍關卡攔阻,欲開棺檢查。後聽說是榮宗敬的靈柩,立即停止無理行動,並列隊肅立,向靈柩敬禮,對空鳴槍致哀。

榮氏家族企業從初創到壯大,經歷了哪些艱難曲折?是如何獲得成功的?

作者說明:諸位讀者都很忙,沒有時間看很長的文字,為方便各位閱讀,筆者將《榮氏家族》分段連載。下文請看《榮氏家族》02。謝謝謝閱讀。

相關焦點

  • 榮氏家族(07) 原創
    :左起 :榮敬敬(榮毅仁伯父)榮德生(榮毅仁父親)榮毅仁榮智健(榮毅仁之子)榮毅仁是榮氏家族的第二代,榮宗敬是其伯父,榮德生是其父親。榮毅仁(1916年5月1日一一2005年10月26日)1937年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榮毅仁是中國現代民族工商業者的傑出代表。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員會副委員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董事長。2005年10月26日,因病在京逝世,享年89歲。
  • 榮氏家族(04)原創
    經調查,榮氏兄弟動工建廠,手續齊備,合理合法,並未強佔民田,風水之說更是莫須有的欲加之罪。據此,劉坤一即批文,撤銷無錫縣令關於停止動工,另擇廠址之判決。同意榮氏兄弟仍在原址建廠。但是天高皇帝遠,強龍難鬥地頭蛇,當地的地痞、劣紳仍強詞奪理,要挾縣令,仍然不準榮氏兄弟在原址開工。榮氏兄弟在朱仲甫支持下,一邊頂住幹擾強行施工,一邊繼續打官司。
  • 榮氏家族(03)原創
    在任何時候,談到錢,都是難辦的事,(除非到了各取所需的共產主義的社會)。沒錢沒勢的榮氏兄弟,要想籌集大筆資金真是一件難事。清朝政權腐敗守舊,在那個年頭,想申辦個執照,開洋工廠,生產洋靣粉,對榮氏兄弟來說,可不是一件小事情。要想弄塊地皮樹煙囪、開工廠,在地方上沒有一點腳力,沒有一定「牛皮「,那真是件麻頭皮的事。
  • 榮氏家族(05)原創
    起初在無錫與人合辦起振新紗廠,後來榮氏兄弟獨資辦廠,不斷壯大,到一九三二年,榮氏的申新紡織公司已有九個棉紡廠,三百多臺織布機,五十二萬枚紗綻,年產棉紗三十萬包,棉布二百七十九萬匹。申新紡織公司成了中國當年最大的紡織公司,榮氏兄弟成了中國棉紡業最大的老闆。
  • 榮氏家族的麵粉+棉紗帝國往事
    最要緊的是,這個家族還極為低調,幾乎不在公共媒體上露面,自然也就很少見諸報導。但是,你能感受到它的存在:   (1)「巨無霸」中信銀行,由該家族成員創立;在中國的「麥當勞」,就是中信名下的產業;   (2)該家族的傳人,曾經擔任中國的國家副主席,是標準的「紅色資本家」。
  • 中國大陸楊氏家族介紹(四)東南地區的楊氏家族。(上)
    自東漢以來,楊氏家族不斷湧入這一地區。從東晉到南宋,進入這一地區的楊姓比較多。無錫族聚居的一個重要地區比如清朝的寧波知府楊志濂、清朝詩人楊芳燦、清代數學家楊定三、曾在李鴻章的武備學堂主事的楊宗濂、等人都出自無錫楊氏家族。說到無錫楊氏家族,不能不提錢鍾書的夫人楊絳。
  • 中國大陸楊姓家族介紹(四)東南楊氏家族。(下)
    浙江餘姚的楊氏家族也比較多,比較著名的人物是1929年參加了中國社會科學家聯盟的科學家楊賢江 。他出身於餘姚楊家。浙江紹興楊氏家族居住的歷史十分悠久,藏書四萬餘卷的清朝人楊鼎、民國初期曾在雲南任職的楊福璋,明末清初的詩人楊維楨、是紹興楊家的代表人物。紹興有天樂楊氏、柯橋楊氏等家族。在這裡重點介紹一下楊維楨,下圖是他的畫像 。
  • 百家姓之榮氏家族簡介
    榮氏圖騰釋義 【釋義】榮,「樹木名也」。古代時的上谷,指的是今天的河北省的中部及西部等地方,《姓氏考略》上記載「榮氏望出上谷」。因此,上谷正是榮氏的發源之地。 2、以食邑地名為氏。據唐代的《名賢氏族言行類稿》記載,上古(距今大約3000多年之時)周成王有個卿士受封於榮邑(在今河南省鞏縣一帶),稱為榮伯,他的子孫便以邑為姓,相傳姓榮。周代大夫榮夷公,其先人食邑於榮,以榮為氏,望族出於樂安。
  • 東漢豪族恩怨(上):竇氏家族的浮沉
    當時,影響東漢社會政治走向的有六大家族,分別是鄧氏(鄧禹)家族、耿氏(耿弇)家族、梁氏(梁統)家族、竇氏(竇融)家族、馬氏(馬援)家族、陰氏家族。至漢武帝元光四年(公元前131年)十二月,竇嬰被斬後,竇氏家族陷入衰落。兩漢之際,竇氏家族的另一位人物竇融(前16年-62年)的再度登場改變了這一格局。
  • 華僑首富,虎豹雙雄(原創)01
    (下文請看 華僑首富,虎豹雙雄02)
  • 榮氏家族百年沉浮富過三代(組圖)
    正在隱去的第二代  在榮氏家族中,榮毅仁這一輩健在的已經不多,比較活躍的只有榮宗敬的幼子榮鴻慶一個,現任臺灣上海商業儲蓄銀行董事長,今年已是81歲高齡。  榮氏第四代的其他成員則生活在公眾的視野之外,媒體鮮有報導。
  • 榮氏家族的麵粉+棉紗帝國往事(中國期貨祖師爺是怎樣煉成的?)
    最要緊的是,這個家族還極為低調,幾乎不在公共媒體上露面,自然也就很少見諸報導。但是,你能感受到它的存在:  (1)「巨無霸」中信銀行(601998),由該家族成員創立;在中國的「麥當勞」,就是中信名下的產業;  (2)該家族的傳人,曾經擔任中國的國家副主席,是標準的「紅色資本家」。
  • 榮智健40港元成立榮氏家族公司(圖)
    6月,榮智健悄悄成立了以家族命名的公司,董事會是清一色家族成員。CBN記者從香港公司註冊處查到,榮智健成立的新公司名為「榮氏企業控股有限公司」。這家新成立的企業雖然註冊資本僅40元(港元,下同),卻頗受外界關注,因為榮智健曾成立53家空殼公司,卻從來沒有一家以「榮氏」命名。這不由得令外界猜測,榮家將把主要精力和資源放到這家企業,藉此創造另一個中信泰富式的輝煌。
  • 西山的餘暉——大明朝得與失(精彩原創好文)(下集)
    因此,在新朝文官制度的設計上,老朱一改宋代優待文官士大夫的「祖宗家法」,規定「正一品(內閣首輔一級)俸268錢,祿米10升,從一品俸止231錢,祿米5升……」(《明通鑑》)也難怪,拿著如此之低的薪水,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著實連幾口之家都無以為繼。明洪武十五年(1383),從一品、吏部侍郎薛舉在朱元璋微服私訪其宅邸時就連連訴苦,表示靠這點工資,幾個孩子飯都吃不飽。
  • 愛新覺羅(Aisin-Gioro)家族的來源初探
    滿族人的O1基因也比其他北方民族(漢族、回族、韓國人)都高。)被黃帝部落(石峁)打敗後,刑天部落(良渚)還在繼續堅持和黃帝戰鬥。愛新覺羅家族的母語是布裡亞特蒙古語,裡面常帶有一些突厥語和斯基泰語(塞語)的借詞。比如「努爾哈赤」的「努爾(Nur)」就是突厥語「光明」的意思。「愛新覺羅」的「愛新(Aisin)」就是斯基泰語「高貴」的意思(並不是黃金的意思)。
  • 簡史:三皇五帝(三)
    有一天女節作了一個夢:一顆巨大的流星劃破天際,像彩虹一樣落到華渚(古代傳說中的地名)。她在夢裡接到這顆流星,醒來以後就懷孕了,然後生下了少昊。黃帝去世後,少昊有聖德,所以登臨帝位。史書中提及「祝融之後」,均是指這一家族。註:一說老童是帝顓頊的兒子。《史記.楚世家》中記載重黎為一人,但《史記.太史公自序》重黎為兩人,即「重」和「黎」。
  • (原創)這些歷史教訓值得深思
     杜文杰:(原創)這些歷史教訓值得深思(一)狸貓換太子」事件中國北宋年間「狸貓換太子」事件,曾拍成了電影,還成為人們喜歡的戲劇搬上了舞臺。「當時劉德妃頗有自己的優勢,她不僅是皇帝的寵妃,而且李氏(李妃)又是她的奴婢,對她自然俯首聽命,於是就變被動為主動。皇子剛剛降生,她便趕到了,威脅加利誘,迫使李氏交出了兒子,謊稱是自己的兒子,讓楊妃保育撫養,並告誡所有知情人,不許走漏一絲風聲。
  • 人物風流:60年代開英國跑車的榮氏家族
    之後,榮氏家族和國民政府的關係有所改善,在榮氏企業碰到經濟危機時,國民黨政府大多會在法律框架內進行援救。  那時上海灘上的大資本家還有好幾家,比如現在的香港財政司司長唐英年,他的家族在民國時已成為無錫和上海數一數二的紡織世家,與榮氏家族齊名。但解放後,當時的大家族或南遷,或在「文革」和諸次運動中凋零殆盡,留在大陸並一直享有威名的,榮氏家族可稱碩果獨存。
  • 劉備死於霍亂(原創)
    劉備死於霍亂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十一月,東吳孫權派陸遜、呂蒙偷襲駐守荊州的關羽。陸遜首先攻佔夷陵(今湖北省宜昌市)、秭歸(今湖北秭歸縣,三峽大壩所在地),切斷關羽向西入川退路。關羽丟失荊州,敗走麥城(今湖北省宜昌市東北當陽縣境內)。十二月關羽父子於臨沮(今湖北省宜昌市遠安縣)被吳將馬忠擒獲斬殺。 劉備在成都聽聞噩耗,怒火攻心,誓為結義兄弟報仇。
  • 趙氏家族起源(出自家族力量)
    直至「靖康之亂」,金兵攻人北宋京都汴京(今開封市),俘虜了趙姓宗室二千餘人北上,將宋徽宗和宋欽宗及其宗室囚於五國城(今黑龍江省松花江下遊)。趙姓宗室中未被金兵俘虜的也都於「靖康之亂」後,紛紛從汴京逃出,分布在全國各地,其中一支赴臨安(今杭州)建立南宋,成為趙姓家族在中國江南地區繁衍的主要支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