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法新社波德戈裡察消息,黑山和塞爾維亞兩國外交部當地時間28日宣布驅逐對方大使,預計兩國緊張的關係將進一步惡化。
兩個國家發生什麼事情了?容我細細講一下。
塞爾維亞共和國(塞爾維亞語:Република Србиа或Republika Srbija),簡稱塞爾維亞,是位於歐洲東南部,巴爾幹半島中部的內陸國。塞爾維亞國土總面積為88361平方公裡(含科索沃),首都貝爾格勒。與黑山、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克羅埃西亞、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北馬其頓及阿爾巴尼亞接壤,歐洲第二大河多瑙河的五分之一流經其境內。
黑山(黑山語:Црна Гора, Crna Gora,意為「黑色的山」),是位於巴爾幹半島西南部、亞得裡亞海東岸的一個多山國家,面積1.38萬平方公裡,人口約63萬, [1] 黑山東北部與塞爾維亞毗連,東部為科索沃,東南部與阿爾巴尼亞接壤,西北部與波赫及克羅埃西亞交界,西南部瀕臨亞得裡亞海。
其實十幾年前,這兩個國家還是一個國家,那時候還叫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再往前他叫南聯盟,再往前他叫南斯拉夫。
歷史衍變
公元6-7世紀,部分斯拉夫人越過喀爾巴阡山移居巴爾幹半島。
9世紀起,開始形成塞爾維亞、杜克裡亞(後稱澤塔,即當今的蒙特內哥羅共和國地區)等國家。
14世紀,塞爾維亞曾是巴爾幹強盛的國家之一。
15世紀土耳其奧斯曼帝國徵服塞爾維亞,吞併馬其頓、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以及黑山部分領土,統治達500年。
1878年,柏林會議承認塞爾維亞與黑山獨立。
1882年和1910年,塞爾維亞與黑山相繼成為王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奧匈帝國被擊敗。
1918年12月1日,南部斯拉夫一些民族聯合成立「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王國」,1929年改稱南斯拉夫王國,塞爾維亞與黑山成為其中一部分。
1941年被德、意法西斯佔領。
1945年5月15日全國解放,同年11月29日,塞爾維亞與黑山與其他南部斯拉夫民族聯合成立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
1963年4月改憲法,易名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
1991年6月25日斯洛維尼亞和克羅埃西亞兩個共和國脫離南斯拉夫聯邦宣布獨立。
1991年10月15日,波赫宣布為主權國家。
1991年11月20日,馬其頓宣布獨立。
1992年2月12日,塞爾維亞與黑山兩個共和國領導人舉行最高級會議,決定組成新的國家。
1992年4月27日,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憲法正式通過,塞爾維亞與黑山兩個共和國聯合正式成立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Yugoslavia) 。
2003年2月4日,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議會兩院通過《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憲法憲章》,改國名為「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 (Serbia and Montenegro,簡稱「塞蒙」)。
2006年6月3日晚,蒙特內哥羅共和國議會在首都波德戈裡察舉行特別會議,通過了黑山獨立決議和獨立宣言,黑山正式成為一個獨立主權國家。
至此,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徹底成為兩個獨立主權國家。
分道揚鑣
1918年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就聯合在一起了,經歷了近百年的合併,為什麼兩個國家最後分道揚鑣。
1、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位於歐洲的巴爾幹地區,素有歐洲的火藥桶之說,這個地區還有歐洲最柔弱的腹部之說,複雜的地緣政治註定這裡國家的複雜性。
2、二戰後,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一直依靠蘇聯,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造成大部分原社會主義國家經濟情況較差。這種情況下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都想尋求新的依附。俄羅斯的勢弱和西方國家的逐步滲透也給了黑山希望
3、塞爾維亞綜合國力愈發衰落,對黑山的控制力越來越弱,最後只能默認其事實。
關係惡化
2010年12月17日,歐盟決定給予黑山歐盟候選國地位,2017年6月5日,黑山正式成為北約第29個成員國。
看到黑山情況越來越好塞爾維亞也想藉助西方國家的力量謀求發展,但是科索沃問題一直是塞爾維亞繞不過去的坎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