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吉加多寶廣告之爭暫落幕,終審判決引關注

2020-12-20 輿情頻道

最高法終審判決結果公布,王老吉加多寶廣告之爭落定

8月16日晚間,白雲山(白雲山系王老吉母公司)與加多寶均發布公告,披露最高法關於王老吉和加多寶多起案件的終審判決結果。判決結果要求加多寶立即停止發布包含「中國每賣10罐涼茶7罐加多寶」的產品廣告,停止使用印有「全國銷量領先的紅罐涼茶——加多寶」的產品包裝,並賠償廣藥集團、王老吉經濟損失和合理費用共計100萬元;判決結果認定,加多寶「改名」系列廣告「全國銷量領先的紅罐涼茶改名加多寶」「原來的紅罐王老吉改名加多寶涼茶了」不構成虛假宣傳;此次判決結果同時駁回之前的一審、二審判決結果,駁回廣藥集團(廣藥集團系白雲山控股股東)、王老吉的其他訴訟請求。

對於該判決結果,加多寶方面表示完全支持;白雲山、王老吉方面則表示感到「意外」,但這一結果並不會對公司損益及正常生產經營造成負面影響。

至此,這場因「王老吉」商標爭議案而引發的虛假宣傳糾紛案終於塵埃落定。該案的涉事主體王老吉與加多寶在上訴、判決、再上訴、再判決之間耗時達八年之久,長期吸引輿論關注,且其中不乏爭議之聲。最高法介入此次虛假宣傳糾紛案的終審判決,或為這場八年「大戰」逐步劃上句號,因此引發輿論熱切關注。

輿情場熱切關注報導,八年虛假宣傳糾紛案成主要議題

據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統計,8月16日至20日共監測到相關輿情信息3026篇次,以新聞報導(含資訊、網絡媒體、數字報刊)為主,微信次之,客戶端位列第三位。

圖 1 輿情信息分布圖

如下圖所示,8月16日,白雲山與加多寶發布公告披露最高法關於王老吉和加多寶多起案件的終審判決結果,引發輿論熱議,媒體跟進報導,網民圍觀討論,輿情熱度較高並持續多日,其中8月17日報導量達1050篇次,成為此次事件輿情峰值。8月20日,該事件輿情熱度明顯回落,但事件影響及熱門評論或將持續。

圖 2 輿情聲量走勢圖(單位:篇/次)

從報導內容的地域分布來看,該話題在廣東、湖北、浙江、北京、湖南等地的提及率最高。

此次事件涉事主體廣藥集團、白雲山、王老吉、加多寶的大本營均位於廣東,當地媒體及網民關注度較高;且廣州中院、廣東高院是王老吉與加多寶多起案件的一審、二審的審判方,此次最高法駁回之前的一審、二審判決結果,廣州、廣東等詞頻提及率較高,帶動廣東地區輿情熱度提升。

此次虛假宣傳糾紛案,加多寶方面,廣東加多寶、浙江加多寶、杭州加多寶、武漢加多寶等加多寶地方子公司均牽涉其中,此外,最高法判決結果的具體執行方亦關涉武漢加多寶。湖北、浙江因此得到輿論較多關注。

此外,長沙中院之前關於王老吉與加多寶訴訟案的判決結果也在此次最高法判決結果中被駁回,瀟湘晨報社以及兩家湖南地方公司作為加多寶的合作方,也涉及此次事件。湖南因此得到輿論較多關注。

最高法終審判決吸引輿論關注,央視財經等中央媒體以及《北京日報》等地方媒體參與報導,帶動北京輿情熱度較高。

圖 3 熱門詞雲圖

如上圖所示,「加多寶」「王老吉」「涼茶」「紅罐涼茶」「廣藥集團」「白雲山」「最高法」「最高人民法院」「廣東省」「廣東高院」「糾紛」「判決」「終審判決」「經濟損失」「賠償」「八年」等是媒體報導及網民評論重點提及的關鍵詞,相關內容均與此次虛假宣傳糾紛案的涉事主體及判決內容相關。

輿論觀點主要包含企業過往負面輿情、行業發展態勢、最高法判決情況等話題

1.回顧事件發展脈絡,起底雙方訴訟歷程,成為媒體報導的主要內容。

《北京日報》評論稱,商標之爭、包裝之爭、廣告之爭,多年來,王老吉和加多寶這兩大涼茶品牌始終糾紛不斷。其中,最受關注的當屬「紅罐之爭」,2017年8月16日,最高法終審判決,雙方共同享有「紅罐王老吉涼茶」的包裝裝潢的權益,雙方互不侵權,互不賠償,至此,包裝之爭暫落帷幕。而此次最高法終審判決結果則標誌著廣告之爭塵埃落定,但這並不意味著二者的恩怨可以了結,懸在加多寶頭上的14.4億商標侵權賠償案目前仍未有定論。今年7月,最高法裁定撤銷該案的一審判決,發回廣東高院重審,對此,王老吉回應稱,相關舉措並不意味著最終的判決。在商標之爭仍然存疑的情況下,兩家企業的江湖恩怨仍將繼續。

2.「加多寶輸了時間與局面」「王老吉加多寶兩敗俱傷」「這一架打垮了中國涼茶」,媒體熱議王老吉與加多寶之間的品牌商標爭奪戰帶給企業及行業發展的負面影響。

《證券時報》評論稱,「賠償金額減至100萬」無疑是一重大利好,「好多人覺得加多寶贏了」,實際上,於加多寶而言這只是把壓在身上的石頭搬開了,暫時談不上贏。雙方一系列的訴訟與反訴訟,致使加多寶陷入持續挨打的局面,嚴重透支了企業發展的基本面。王老吉入場後,涼茶市場進入兩強爭霸的局面,加多寶失去了原本安享的超高利潤空間,並且在競爭中逐步處於落後局面。

《北京青年報》評論稱,「官司熱了,涼茶市場卻涼了」,加多寶在2017年已經陷入停產、欠薪、資不抵債的危機,王老吉2018年財報的毛利率雖然達到了43.43%,但比上一年仍減少了1.82個百分點。分析人士稱,僅存在兩強的市場明顯缺乏活力和創意,由於訴訟而固守的產品外觀也已經與時代有所脫節。

投資界網評論稱,王老吉加多寶相鬥,令整個涼茶業元氣大傷,多年來,雙方掀起多場價格戰,買三贈一、買四贈一等一系列舉措令整個行業利潤率遭遇滑鐵盧。曾有業者哭訴,王老吉與加多寶之間的價格戰打下來,涼茶行業進入微利或無利的邊緣,「整個行業都搞沒了」。數據顯示,目前的涼茶銷量已經進入了平緩期,與過去的幾何級數增長不可同日而語。

3.「綜合考量」「定紛止爭」「合作發展」,專家重點解讀最高法終審判決結果,熱議王老吉和加多寶的發展方向及涼茶行業的發展前景。

北京市澤文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吳東律師表示,最高人民法院在作出判決時綜合考慮了兩家公司的歷史淵源、兩家公司在市場競爭過程中各自的貢獻和取得的成績,以及相互之間的矛盾糾紛,「是綜合考慮作出的判決」。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李順德認為,終審判決遵循的標準大體可認定為,誰做出的貢獻多應該歸誰;終審判決著眼於企業長遠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不一定是你死我活的,也可能是一個雙贏的結果,企業可以通過合法的競爭,共同取得進步。

以最高法關於加多寶「改名」系列廣告的判定為例,《法制日報》評論稱,最高法認為加多寶為保有在商標許可期間對紅罐涼茶商譽提升所作出的貢獻而享有的權益,將紅罐涼茶改名為「加多寶」的基本事實向消費者告知,其主觀上並無明顯不當,客觀上,也並未產生引人誤解的效果,不構成虛假宣傳行為。同時,《法制日報》援引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觀點評論稱,兩家企業打了這麼久的官司,其間的恩怨很多消費者已然了解,加多寶繼續使用相關廣告語已經不再具有事實依據,如果它一直在強調某一已知事實,就有踩著王老吉為自己做廣告的嫌疑。

此外,也有觀點期待王老吉和加多寶能夠「冰釋前嫌」,推動涼茶行業穩固發展。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等業內人士表示,當前市場環境下,繼續纏鬥對兩家已無好處,未來攜手做大市場也許能夠達成雙贏,期待王老吉和加多寶能適時放下爭執,從競爭轉向「競爭+合作」。

4.網民觀點較多元,有網民分別站隊支持王老吉、加多寶,或持中立的態度,部分「調侃」「吃瓜」的觀點也獲得較多關注。

站隊支持王老吉的網民認為,加多寶涉嫌非法取得王老吉品牌租用權;站隊支持加多寶的網民認為,加多寶把「王老吉」這個品牌推廣開後,王老吉卻不再允許加多寶使用品牌名稱,有坐收漁利之嫌。較多網民觀點相對中立,認為二者的味道差不多,而且包裝樣式還十分相近,在超市貨架上也一般都會並排放置,不仔細看很難區分二者,因此對具體哪個涼茶品牌並無明顯偏好,一般是哪個特價、便宜買哪個。也有部分網民戲謔「和其正躺槍」,調侃行業內頭部企業競爭,致使排名居後的企業發展深受影響,如「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打架,非常可樂消失了;王老吉與加多寶打架,和其正瑟瑟發抖,然後也消失了」。

行業突圍漸成老問題,最高法判決彰顯新精神

王老吉與加多寶的品牌之爭,間接導致涼茶行業近期發展受損嚴重。在兩大涼茶品牌深陷爭執的同時,國內飲品市場也在悄然發生變化,市場細分態勢愈加明顯,既有傳統碳酸飲料的競爭,也有來自功能飲料、酸奶飲料,以及近年來流行的新中式茶飲和各種類型的瓶裝水、果蔬汁的競爭,涼茶市場遭到侵蝕,過往發展機遇已經消逝。如何走出行業發展困境,不僅是擺在王老吉、加多寶等涼茶企業面前的首要任務,也逐漸成為涼茶行業近期發展不得不面臨的老問題。

王老吉與加多寶的訴訟與反訴訟,其時間跨度之久,爭執之激烈,已致企業品牌形象受到一定損害。最高法介入後,包裝之爭、廣告之爭基本落定,商標之爭也被發回重審。最高法與地方法院的判決差異,尤其是從中折射出的判決思路變化,被部分媒體解讀為商標之爭近期被發回重審的主要因素。根據最高法的兩次判決結果,廣藥集團、白雲山及王老吉對「王老吉」品牌的所有權、加多寶對「王老吉」品牌發展壯大的貢獻均被列入司法考量範疇;而此次虛假宣傳糾紛案關於加多寶「更名」系列廣告語的判定,企業應向消費者履行告知義務、消費者的知情權等合法權益也被一併列入司法考量範疇。這反映出司法審判更加重視各市場主體的能動作用。主體責任的釐清,有助於主體意識的確立;而主體意識的確立,則有助於市場經濟規則意識的培育和合理秩序的建構。

(責編:蘆珊、陳泰然)

相關焦點

  • 王老吉加多寶廣告之爭暫時落幕,武漢加多寶賠償100萬元
    商標之爭、包裝之爭、廣告之爭,多年來,王老吉和加多寶這兩大涼茶品牌始終糾紛不斷。16日晚間,白雲山與加多寶分別發布公告稱,最高人民法院判決武漢加多寶飲料有限公司立即停止使用並銷毀印有「全國銷量領先的紅罐涼茶——加多寶」廣告詞的產品包裝,並賠償廣藥集團、王老吉大健康公司100萬元。
  • 加多寶王老吉廣告語之爭落幕
    近日,廣藥集團與加多寶方面分別發布公告稱,最高人民法院判決加多寶立即停止使用「中國每賣10罐涼茶7罐加多寶」廣告詞、銷毀印有「全國銷量領先的紅罐涼茶——加多寶」廣告詞的產品包裝,並賠償廣藥集團100萬元。而對於加多寶的「全國銷量領先的紅罐涼茶改名加多寶」「原來的紅罐王老吉改名加多寶涼茶了」改名廣告,最高法終審判決其屬於向消費者告知基本事實,不構成虛假宣傳。
  • 加多寶與王老吉廣告語糾紛終審判決出來了!
    而對於加多寶的「全國銷量領先的紅罐涼茶改名加多寶」、「原來的紅罐王老吉改名加多寶涼茶了」改名廣告,最高法終審判決其屬於向消費者告知基本事實,不構成虛假宣傳。「賣10罐有7罐加多寶」廣告被判禁用根據廣藥集團發布的公告顯示,最高法判決武漢加多寶飲料有限公司立即停止在媒體上發布包含「中國每賣 10 罐涼茶 7 罐加多寶」的廣告,以及立即停止使用並銷毀印有「全國銷量領先的紅罐涼茶——加多寶」廣告詞的產品包裝。
  • 廣告之爭落幕 加多寶紅罐官司仍未決
    橫在王老吉和加多寶兩大涼茶品牌之間的廣告之爭,終於告一段落。日前,白雲山與加多寶分別發布公告稱,最高人民法院判決武漢加多寶飲料有限公司立即停止使用並銷毀印有「全國銷量領先的紅罐涼茶——加多寶」廣告詞的產品包裝,並賠償廣藥集團、王老吉大健康公司100萬元。
  • 最高法終審宣判!王老吉加多寶,別爭了!
    最高人民法院終審判決認為,廣藥集團與加多寶公司對涉案「紅罐王老吉涼茶」包裝裝潢權益的形成均作出了重要貢獻,雙方可在不損害他人合法利益的前提下,共同享有「紅罐王老吉涼茶」包裝裝潢的權益。2012年7月6日,廣藥集團與加多寶公司於同日分別向法院提起訴訟,均主張享有「紅罐王老吉涼茶」知名商品特有包裝裝潢的權益,並據此訴指對方生產銷售的紅罐涼茶商品的包裝裝潢構成侵權。
  • 最高法終審判決:王老吉與加多寶共享紅罐包裝
    長達五年之久的涼茶「紅罐之爭」塵埃落定,「紅罐」既不屬於王老吉,也不屬於加多寶,而將由兩家企業共享。最高人民法院終審判決認為,廣藥集團與加多寶公司對涉案「紅罐王老吉涼茶」包裝裝潢權益的形成均作出了重要貢獻,雙方可在不損害他人合法利益的前提下,共同享有「紅罐王老吉涼茶」包裝裝潢的權益。王老吉公司發文稱:「我們尊重最高人民法院的判決結果。在消費者、合作夥伴及社會各界的關心與支持下。
  • 誰才是最終勝利——王老吉與加多寶的「紅罐之爭」
    2012年7月,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駁回鴻道集團(加多寶)「撤銷仲裁裁決的申請」,商標一戰,以廣藥集團(王老吉)勝利而告終。那麼接下又會發生什麼故事呢?若要看之前商標之爭可以關注一下小編哦一、「輸」還是「贏」?
  • 加多寶「廣告宣傳案」終審:賠償廣藥集團、王老吉大健康100萬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當時一審判決認為,上述廣告詞的宣傳行為構成不正當競爭的虛假宣傳行為,被告武漢加多寶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廣藥集團、王老吉大健康公司經濟損失共計人民幣 902萬元。但廣藥集團、王老吉大健康公司與武漢加多寶不服長沙中院一審判決,向湖南高院提起上訴。
  • 「關注」王老吉、加多寶5年涼茶廣告之爭落幕!它賠了它100萬
    多年以來,從商標之爭、包裝之爭,再到後來的廣告之爭,王老吉和加多寶這「兩罐涼茶」的糾紛一直持續。日前,加多寶和王老吉一項長達5年之久的廣告糾紛,也落下帷幕。在深圳,記者走訪了多家超市發現,在飲料區,王老吉和加多寶佔據的貨架份額基本相當,兩種涼茶的價格也相差無幾,310毫升的加多寶罐裝涼茶和310毫升的王老吉罐裝涼茶價格均為3.99元,而250毫升的盒裝加多寶則略貴於同規格的王老吉。事實上,近幾年,就在王老吉和加多寶紛爭不斷的同時,我國的涼茶市場增速卻在逐漸放緩。
  • 王老吉、加多寶5年「紅罐之爭」落幕!它賠了它100萬
    8月16日,涼茶品牌王老吉和加多寶之間,糾纏了5年之久的「王老吉」商標侵權糾紛案,迎來了最終判決。法院判決加多寶賠償廣藥集團、王老吉公司共計100萬元。但該案的《一審判決書》同時註明,若相關方不服此次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廣東高院遞交上訴狀,並提出副本上訴於最高人民法院。
  • 王老吉加多寶之爭:王老吉被判退還加多寶500餘萬賠款
    而一路敗訴的加多寶,則在最後關頭贏得了關鍵的勝利:不但判賠金額大大減小,更重要的是,最高人民法院撤銷了此前一審二審的判決,認定加多寶「全國銷量領先的紅罐涼茶改名加多寶」、「原來的紅罐王老吉改名加多寶涼茶了」廣告語「並不產生引人誤解的效果,並未損害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不構成虛假宣傳的不正當競爭」,並據此駁回了廣藥集團和王老吉就「改名」廣告語虛假宣傳
  • 法院判決加多寶賠償廣藥集團、王老吉公司共計100萬
    兩大涼茶品牌王老吉與加多寶的廣告語糾紛案蓋棺定論。8月16日晚間,廣州白雲山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0332.SH,白雲山)發布公告稱,全資子公司廣州王老吉大健康產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王老吉」)與武漢加多寶飲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漢加多寶」)、加多寶(中國)飲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加多寶」)虛假宣傳糾紛一案得到了終審判決。
  • 王老吉加多寶八年糾紛還沒完 武漢加多寶廣告詞被判停用
    商標之爭、包裝之爭、廣告之爭,多年來,王老吉和加多寶這兩大涼茶品牌始終糾紛不斷。16日晚間,白雲山與加多寶分別發布公告稱,最高人民法院判決武漢加多寶飲料有限公司立即停止使用並銷毀印有「全國銷量領先的紅罐涼茶——加多寶」廣告詞的產品包裝,並賠償廣藥集團、王老吉大健康公司100萬元。
  • 王老吉、加多寶纏鬥多年,最終判決出爐
    來自:商業周刊中文版 整理:商周君據央視財經消息,8月16日,涼茶品牌王老吉和加多寶之間,糾纏了5年之久的「王老吉」商標侵權糾紛案,迎來了最終判決。商標糾紛案打了5年這起商標糾紛案要回溯到2014年,廣藥集團向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判決廣東加多寶賠償自2010年5月2日始至2012年5月19日止因侵犯原告「王老吉」註冊商標造成廣藥集團經濟損失人民幣10億元。
  • 「紅罐涼茶改名」廣告侵權糾紛迎終審判決 加多寶免賠廣藥1000餘萬元
    每經記者:方京玉 每經編輯:宋思艱8月16日晚間,加多寶集團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公告,稱公司當日收到最高人民法院終審判決書。對於加多寶使用「全國銷量領先的紅罐涼茶改名加多寶」、「原來的紅罐王老吉改名加多寶涼茶了」廣告語是否涉嫌侵害廣藥集團相關權益案件,最高人民法院認為,加多寶使用上述廣告語在主觀及客觀上並無不當,判決撤銷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的一、二審判決結果,並駁回廣藥集團訴訟請求。2013年,廣藥集團起訴加多寶上述「紅罐涼茶改名」廣告語涉嫌虛假宣傳。
  • 王老吉和加多寶的廣告侵權案終結了
    近日,糾纏五年之久的「王老吉」商標案得到終審判決,記者從廣州白雲山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的最新公告獲悉,最高人民法院對白雲山醫藥集團旗下子公司廣州王老吉大健康產業有限公司與武漢加多寶飲料有限公司、加多寶(中國)飲料有限公司虛假宣傳糾紛給出的終審判決結果是:武漢加多寶立即停止發布和使用「中國每賣10罐涼茶7罐加多寶」廣告語
  • 加多寶VS王老吉糾葛落幕:涼茶產業真涼了
    此前,在2019年8月,加多寶在官網發布《加多寶關於"全國銷量領先的紅罐涼茶改名加多寶"廣告語糾紛案件再審判決書的公告》,聲明加多寶的"改名"系列廣告語不構成侵權與虛假宣傳。至此,加多寶與王老吉的糾葛暫告一段落。對於涼茶飲料行業的兩大巨頭來說,接下來要面臨的更大的問題,則是涼茶飲料市場的逐漸落寞。
  • 加多寶王老吉八年訴訟終於終結,王老吉「慘贏」,加多寶「喜輸」
    說到國內的涼茶產業,首先想到的就是王老吉和加多寶兩大品牌,而這兩個品牌事實上也有著很深的淵源,兩家公司的恩怨糾紛,整整持續了八年的時間,其中涉及到商標、廣告和包裝的糾紛,而其中涉案金額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無疑是商標之爭。
  • 王老吉,加多寶,你們的紅罐之爭還要在爭多久?案件以撤銷重審
    回顧加多寶和王老吉的兩家的恩恩怨怨,已經持續了將近8年之久,在這8中間,加多寶和王老吉至少進行了三個層面的世紀大戰--紅罐之爭、商標之爭、廣告之爭,涉及到的價格戰與口水戰更是不計其數的。其中,2012年的"紅罐之爭"最為激烈,加多寶和王老吉分別向法院提起訴訟,均聲稱有"紅罐王老吉涼茶"權益,並訴指對方侵權。雙方為了"紅罐"的擁有權可謂不遺餘力。在時隔5年之後,2017年8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終審判決認為,雙方可在不損害他人合法利益的前提下,共同享有"紅罐王老吉涼茶"包裝的權益。2014年,本該是加多寶最為瘋狂的那一年。
  • 加多寶與王老吉的紅罐之爭有了結果,最高法要雙方共享紅罐包裝
    加多寶與王老吉的紅罐之爭已持續5年之久,最高人民法院一紙判決下來,雙方要共享包裝,握手言和了。 根據央視新聞報導,今日,最高人民法院對加多寶與王老吉之間的包裝裝潢糾紛上訴案進行了公開宣判。最高法終審判決認為,雙方對涉案「紅罐王老吉涼茶」包裝裝潢權益的形成均做出了重要貢獻,共同享有紅罐包裝。 對此結果,加多寶集團在官網上發出聲明稱「衷心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