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大事記(1958年)

2020-12-19 騰訊網

1月11日至22日,中共中央在南寧召開有部分中央領導人和部分省、市委書記參加的工作會議,討論1958年的國民經濟計劃和預算。會議前後,毛澤東集中中央和地方許多領導人的意見,起草了《工作方法60條(草案)》。這個文件著重強調了「不斷革命」的思想,並提出要「把黨的工作重點放到技術革命上去」。毛澤東在會上再次批評了1956年的反冒進,說反冒進使6億人民洩了氣,是方針性錯誤。這次南寧會議大批反冒進的結果,使黨內急於求成的「左」傾思想迅速發展起來。有些地區和部門開始提出一些不切實際的「大躍進」計劃。

3月3日,中共中央發布《關於開展反浪費反保守運動的指示》,強調要採用大鳴、大放、大辯論,開現場會議和展覽會等形式,「揭露和批判浪費、保守的現象和它們的危害性」。並說這是一個「生產大躍進和文化大躍進的運動」,抓緊這個運動,「就可以用同樣的人數和同樣的財力、物力,辦出比原定計劃多百分之幾十以至數以倍計的事業」。

3月8日至26日,中共中央在成都召開有中央有關部門負責人和各省、市、自治區黨委第一書記參加的工作會議,討論和通過了《關於1958年計劃和預算第二本帳的意見》、《關於發展地方工業問題的意見》和《關於把小型的農業合作社適當地合併為大社的意見》等37個文件。毛澤東在會上多次講話,繼續批判反冒進,說冒進是「馬克思主義的」,反冒進是「非馬克思主義的」,並指出「鼓足幹勁、力爭上遊、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總路線已經基本形成」。講話提出我國當前還存在著所謂兩個剝削階級(一個是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殘餘和資產階級右派;另一個是民族資產階級及其知識分子)、兩個勞動階級(工人、農民)。並認為崇拜有兩種,除錯誤的個人崇拜外,還有一種「正確的個人崇拜」。4月,北京大學開始批判該校長馬寅初。1957年7月5日,《人民日報》 發表了馬寅初根據他在第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的發言內容而寫成的《新人口論》一文,呼籲要重視節制生育,控制人口增長。4月以來,首先在北大採用大字報、辯論會等方式對馬寅初的《新人口論》及其整個學術思想、政治觀點進行錯誤的批判。在此後一年多的時間中,其他高等院校和一些報刊也發表大量文字,對馬寅初進行公開的指名批判。1959年12月,馬寅初在《新建設》上發表《重申我的請求》一文,表示要堅持真理,「決不向專以力壓服不以理說服的那種批判者們投降」。此時,康生斷言,馬寅初的問題已經不是學術問題,而是右派向党進攻的政治問題。他下令「要像批帝國主義分子艾奇遜那樣批判馬寅初」。於是,對馬寅初的批判更加升級。1960年,終於撤銷了馬寅初擔任的北大校長職務 。

5月5日至23日,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北京舉行。大會正式通過了中共中央根據毛澤東的倡議而提出的「鼓足幹勁、力爭上遊、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及其基本點。這條總路線的出發點是要儘快地改變我國經濟文化落後的狀況,但是忽視了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這次會議還根據毛澤東的意見,正式改變了八大一次會議關於國內主要予盾已經轉變的正確分析,認為當前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仍然是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社會主義道路同資本主義道路的矛盾,這就確認了毛澤東關於社會主義社會階級鬥爭問題的「左」傾理論。會上,浙江、甘肅、安徽、雲南、廣西、青海、河北、廣東、新疆、河南、山東等省和自治區的代表大會發言中,報告了本地區黨組織在整風運動中,同黨內的所謂「右派分子」、「地方主義分子」、「民族主義分子」以及「右傾機會主義分子」作鬥爭的經過。許多地方的重要領導幹部被宣布為「右派集團」、「右傾集團」或「反黨集團」。這是階級鬥爭擴大化錯誤在黨內的突出表現。會議號召全黨和全國人民,認真貫徹執行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爭取在15年,或者在更短的時間內,在主要工業產品產量方面趕上和超過英國。毛澤東在會上講話,強調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發揚敢想敢說敢作的創造精神。會後,在全國各條戰線上,迅速掀起「大躍進」高潮。

相關焦點

  • 1949——1958年全國政協大事記
    1949年6月15日至19日,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在北平舉行。出席會議的有新政治協商會議的提議者中國共產黨和贊成這一提議的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團體等23個單位,共134人。會議聽取了政協全國委員會副主席周恩來代表中國共產黨所作的關於1953年召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提議的說明,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負責人在會上一致表示贊同。會議決定由政協全國委員會向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建議,根據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第7條10款所規定的職權,籌備並召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 中國共產黨歷史大事記(1921年7月-2011年6月)之三
    新華網北京7月22日電  中國共產黨歷史大事記  (1921年7月-2011年6月)之三  1979年至此,從1958年開始的對金門等島嶼的炮擊結束。  1月4日-22日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選舉產生的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此後,全國地方各級紀律檢查機構陸續恢復重建。  1月18日-4月3日 理論工作務虛會召開。其中,1月18日至2月15日,由中共中央宣傳部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召開前一階段會議。
  • 中國共產黨黨史90年大事記
    中國共產黨黨史90年大事記 2011年04月21日15:13 |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n | 給編輯寫信 字號:T|T 關鍵詞: 三個代表 科學發展觀 大事記 民主制度化 中國共產黨黨史中廣網吉林分網4月7日消息(辛雪整理)一、中國共產黨成立。
  • 中國共產黨十六大以來大事記(2002年-2007年)
    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而奮鬥━━黨的十六大以來大事記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者按:為了迎接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應新華通訊社的約請,編寫了《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而奮鬥━━黨的十六大以來大事記》。
  • 2016年黨的大事及評論:2016中國共產黨大事記一覽
    央視特別節目《苟日新,日日新》播出第三集,重點梳理2016全面從嚴治黨大事記。­  央視元旦特別節目《苟日新 日日新》第三集視頻­  2016全面從嚴治黨大事記­  一月­  1­  《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施行,同一天,《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施行,為全體黨員劃出紀律的紅線。
  • 中國共產黨誕生大事記
    中國共產黨誕生大事記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  1921年7月誕生的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是近代中國社會發展和革命發展的必然結果。  1919年至1920年 中國形成一個空前規模的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熱潮。自1919年初到1920年底,共有近2000名勤工儉學生遠涉重洋,到達法國。他們一邊做工,一邊讀書,努力追求真理,尋求改造中國的途徑和方法。
  • 湯溪1958年大事記
    抄錄1992年版《金華縣誌》記載的湯溪1958年發生的幾件事:1.去冬今春 全縣發生嚴重浮腫病,一千多人不正常死亡,其中以琅琊、古方、開化、厚大、東祝等五鄉為甚。2.9月16日 縣整風辦公室公布:全縣參加整風反右學習的1002人(含中小學教師),劃為「右派分子」55人(1978年起陸續改正)。3.是月 全縣大辦鋼鐵,103座高爐集中在西門外,日夜生產。因產量低,質量劣,不久停辦。
  • 中國共產黨大事記·2005年--黨史大事記--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大事記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胡錦濤出席全會第二次大會並發表了重要講話。     1月16日,新華社受權播發中共中央關於印發《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的通知。
  • 中國大事記:1958年
    1958年5月召開的中共八大二次會議制定了鼓足幹勁,力爭上遊,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通過了第二個五年計劃,提出了一系列不切實際的任務和指標。在這之後制定的1958年國民經濟計劃的第二本帳的主要指標過高,造成了經濟工作中的急於求成和急躁冒進。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58年
    1958年5月召開的中共八大二次會議制定了鼓足幹勁,力爭上遊,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通過了第二個五年計劃,提出了一系列不切實際的任務和指標。在這之後制定的1958年國民經濟計劃的第二本帳的主要指標過高,造成了經濟工作中的急於求成和急躁冒進。
  • 共和國大事記:1958年
    1958年5月召開的中共八大二次會議制定了鼓足幹勁,力爭上遊,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通過了第二個五年計劃,提出了一系列不切實際的任務和指標。在這之後制定的1958年國民經濟計劃的第二本帳的主要指標過高,造成了經濟工作中的急於求成和急躁冒進。
  • 中國共產黨大事記·1958年
    中國共產黨大事記·1958年
  • 中國共產黨大事記·2011年
    此前,中國、巴西、俄羅斯、印度金磚四國領導人分別於2009年6月、2010年4月在俄羅斯和巴西舉行兩次會晤。2010年12月,金磚四國吸收南非作為正式成員加入金磚國家合作機制,金磚四國由此更名為「金磚國家」。 4月14日—16日 博鰲亞洲論壇2011年年會在海南博鰲舉行。15日,胡錦濤出席開幕式並發表演講。
  • 中國共產黨大事記(1921年)
    在此以前,1941年6月30日,中共中央發表《關於中國共產黨誕生20周年抗戰4周年紀念指示》,規定7月1日是黨的誕生紀念日。這是因為在抗日戰爭時期,對一大的開幕日期難以查證,所以把7月的月首定為黨的誕生紀念日)。
  • 廣西解放70年大事記
    廣西解放70年大事記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黨史研究室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黨史研究室梳理了70年間廣西發生的大事、要事,編寫了《廣西解放70年大事記》,記述和反映1949年12月至2019年10月間中國共產黨廣西壯族自治區(省)委員會團結帶領廣西各族人民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宏偉徵程中,艱苦探索、銳意進取、砥礪前行,奮力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以及黨的建設的輝煌歷程和發展成就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58年)
    批判持續了1年多,波及全國其他高等院校和一些理論報刊。   6月30日 中國第一座實驗性原子反應堆在北京郊區建成並正式運轉。   8月1日 國產第一輛高級轎車——紅旗牌轎車——在第一汽車製造廠裝配成功。該車最大功率為200馬力,發動機最高轉速可達每分鐘4400轉,最高時速185公裡。   8月23日 福建前線人民解放軍開始炮擊金門。
  • 中國共產黨歷史大事記(1925年)
    1月11日-22日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舉行。出席大會的代表20人,代表全國994名黨員。共產國際代表維經斯基參加會議。大會明確提出無產階級在民主革命中的領導權問題和工農聯盟問題,對民主革命的內容作了比較完整的規定;通過《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大會宣言》、《中國共產黨第二次修正章程》等文件。
  • 中國共產黨歷史大事記(1950年1月-1978年12月)
    中國共產黨歷史大事記(1921年7月-2011年6月)之二   1950年  1月6日 北京市軍事管制委員會頒發布告,宣布收回在京的外國兵營地產,徵用兵營及其他建築。天津、上海等地也先後收回、徵用外國兵營地產。
  • 中國共產黨歷史大事記(1922年)
    大會根據列寧關於民族和殖民地問題的理論,闡明被壓迫民族所面臨的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對中國共產黨制定民主革命綱領起到了重要作用。  1月-翌年2月以香港海員罷工為起點,中國共產黨領導工人運動掀起第一次高潮。其間,爆發罷工鬥爭100多次,參加人數達30萬以上。  5月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舉行,正式成立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
  • 中國共產黨大事記(1929年)
    這個《土地法》,根據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農民問題決議案》關於「沒收一切地主土地分配給無地或少地的農民」的精神,並結合贛南土地革命鬥爭的經驗,將井岡山《土地法》中沒收一切土地的規定,改為沒收地主階級土地及公共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