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軍在史達林格勒戰役中4個失誤,以至於讓希特勒輸掉了整個戰爭

2020-12-14 阿白歷史說

眾所周知,在蘇德戰場上有很多經典戰役,而令人們熟知的當屬史達林格勒保衛戰,史達林格勒保衛戰是二戰中最慘重的戰役,死亡人數高達200萬人,單從傷亡人數來看,這場戰役也是非常血腥慘烈的。

熟悉二戰歷史的朋友,一定對史達林格勒保衛戰很熟悉,並且有著自己的見解,今天筆者也對德國為什麼輸掉這場戰役發表愚見,也歡迎喜歡這段歷史的朋友發表自己的看法。

第一,蘇軍有著頑強的戰鬥力精神,不論是在前期的防禦準備,還是後期的勇猛反擊,蘇軍都表現出英勇殺敵的精神。第二,德軍戰爭線路太長,資源匱乏,坦克、大炮、軍事武器要大批的生產,戰鬥人員無數,當然都需要吃飯,如果德軍沒有充足的準備和補給,那麼戰役就很難獲得勝利。

第三,天氣的原因,極度嚴寒的天氣狀態,使得許多士兵凍傷甚至凍死,但是筆者認為,天氣的原因並不是一個特別重要的方向,蘇聯的寒冬,德國人在作戰之前就應該有所了解。第四,希特勒在許多戰役中有著錯誤的指揮,雖然說他是一名政治家、演講家,也是可以給許多人成功「洗腦」的領導者,但是他狂妄自大,不聽別人勸告的行事作風,實在也是戰爭失敗的因素,那麼您認為德國如果可以贏了史達林格勒這場戰役,二戰歷史會改變嗎?

相關焦點

  • 戰爭中為什麼要設置預備隊?二戰德軍為此輸掉史達林格勒
    「備飛」其實就是預備隊,在戰爭中預備隊擔任的絕大多數都是臨時性任務,而這樣的任務往往更為艱巨,而預備隊能不能完成上級的任務,通常也直接決定了戰爭的結果,比如二戰的史達林格勒會戰。在蘇德戰爭中,很多人都有一個非常直觀的感受,就是德軍每次都是無限接近勝利,但最後卻都被蘇聯紅軍逆風翻盤,一次或許是意外,但次次就足以說明問題。
  • 二戰為何德國會輸掉史達林格勒戰役
    發動二戰的有三個國家,分別是德國、義大利和日本。在這三個國家中,實力最強的應該要數德國了。德國用閃電戰拿下了波蘭,在歐洲戰場上高歌猛進,在面對英國和法國兩個強國的時候,都毫不退縮。德國在歐洲陷入僵局的時候,轉而進攻蘇聯。
  • 二戰經典剖析:德軍進展神速,為什麼還是輸掉了史達林格勒戰役?
    發生在德軍和蘇軍之間的史達林格勒戰役(1942-1943),不僅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世界戰爭史上的經典戰役之一。眾所周知,史達林格勒戰役以蘇軍的勝利而告終,這是二戰的重要轉折點。 此前,德軍進展神速,總參謀部的計劃幾乎就要得逞了,但是隨著史達林格勒戰役的失敗,德軍開始走下坡了。
  • 希特勒為什麼決定入侵史達林格勒?前期勢如破竹的德軍為何會在此...
    這場戰役對於二戰的重要性絕不亞於美國所發起的太平洋戰爭,甚至可以說, 它極大地影響了二戰的結局。 在這場戰役開始之時, 德國第六集團軍便集結了27萬兵力,在空中火力支援的輔助下發動了進攻 ,僅在8月23號一天,德軍就對史達林格勒進行了 兩千多架次的空襲 ,而整個城市也在空襲後陷入了一片火海中。
  • 二戰德軍的失誤:如果不調走第11集團軍,史達林格勒可能就拿下了
    利刃/縱橫論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關鍵轉折點,公認為發生在1942年年末到1943年年初的史達林格勒戰役,這場戰役葬送了德國最精銳的第六集團軍,使得整個戰場形勢發生巨大的變化。
  • 詳解史達林格勒戰役,戰無不勝的德軍為什麼一場戰役就頂不住了?
    史達林格勒戰役,又稱史達林格勒保衛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前蘇聯偉大衛國戰爭的主要轉折點,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也是人類歷史上最為血腥和規模最大的戰役之一。參戰主要軍隊為蘇聯紅軍和以納粹德國為首,由義大利、日本等國組成的軸心國部隊。這次會戰從1942年7月17日開始至1943年2月2日結束,歷時六個半月,約199天。
  • 二戰德軍在莫斯科戰役失利後,為何還要發起史達林格勒戰役?
    一、先看看莫斯科戰役後的德軍狀況。 在莫斯科戰役失敗後,加上巴巴羅薩行動期間的其他損失,德軍及其僕從國的損失超過一百萬。到1942年春天,納粹德國在軍事上已經輸掉了從自德蘇開戰近一年來所擁有的一半籌碼。
  • 希特勒的獨斷專行,讓德軍在蘇聯錯失三次機會,自此德軍開始節節敗退
    在莫斯科會戰還沒有結束但敗局已定的時候,希特勒自任陸軍總司令,掌握了對軍隊的絕對控制權,但也讓他更加獨斷專行。在這前後他的三次錯誤決策,讓德軍輸掉了三次大的戰役,分別是莫斯科戰役、史達林格勒戰役和庫爾斯克戰役。這三次戰役成為蘇德戰場的轉折點,從此德軍失去了戰略主動權,開啟了敗退模式。
  • 史達林格勒戰役德軍指揮官保盧斯元帥的戰敗餘生
    弗裡德裡希·保盧斯(Friedrich Paulus,1890-1957年),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指揮了德國第六集團軍並輸掉了史達林格勒戰役,並於1943年被俘虜。在鮮為人知的戰時歷史中,蘇聯當局說服他放棄了希特勒, 他轉而開始為莫斯科進行反對希特勒的宣傳。到1943年1月,納粹軍隊在史達林格勒戰役中的失敗是顯而易見的。 這場改變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進程的巨大衝突持續了六個半月。
  • 史達林格勒戰役:二戰的轉折點,一場決定世界命運的戰爭
    史達林格勒戰役在歷史上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這一場戰爭被視為二戰東部戰線的轉折點,是決定世界命運的戰爭。在這一場戰爭中,蘇聯投入了進300萬兵力,而德國也投入了150萬以上的兵力,雙方發了瘋一樣動員全國的力量來增援。這一場戰爭到底有多激烈?雙方為什麼堅持奪取史達林格勒?為什麼德國會輸?我們一起來復盤一下戰爭。
  • 史達林格勒戰役,德軍僅損失30多萬,為何會成為二戰的轉折點
    史達林格勒會戰無論從什麼角度來說都是「二戰」中甚至人類戰爭史上最為慘烈的戰役之一。 在反攻的過程中,蘇軍共殲滅德軍第6集團軍、第4裝甲集團軍、羅馬尼亞第3、第4集團軍和義大利第8集團軍,取得了戰爭的最後勝利。德軍攻打史達林格勒市區的戰鬥從9月13日開始,到11月18日結束,歷時兩個月。
  • 德軍在史達林格勒投降(1943年1月31日)
    中國高校之窗1943年1月31日 (農曆臘月廿六),德軍在史達林格勒投降。1943年1月31日(距今73年), 處於寒冷和彈盡糧絕境地的史達林格勒德國佔領軍,已向蘇聯軍隊投降。自從去年11月蘇軍包圍了該城市後,納粹幾乎斷絕了軍需供給。戰爭如此激烈,以至於德軍無法接近空投在地上的少量供應品。最後,定量減少到幾盎司的麵包。
  • 為什麼說,蘇聯在史達林格勒戰役中取勝,其實要靠美國的幫助
    史達林格勒戰役,算得上是蘇德戰爭中最關鍵的一場戰役。作為蘇聯中央地區通向南方區域的交通咽喉,史達林格勒的戰略位置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德軍攻破史達林格勒,那麼蘇聯的糧食和石油基地,就相當於敞開在德軍面前,蘇聯離失敗也就不遠了。從歷史結果來看,蘇聯最終守住了史達林格勒,成功趕走了德國人,而這也成為蘇德戰爭中的一次重要轉折。
  • 史達林最英明的兩道命令 第二道直接令希特勒輸掉了戰爭
    在慘烈的蘇德戰爭中,曾經發生過一場意義絕不亞於莫斯科、史達林格勒、列寧格勒、庫爾斯克大會戰的戰役——戰爭資源爭奪戰。該戰役堪稱是希特勒入侵蘇聯的首要動機之一,而在蘇軍方面,雖然蘇軍在戰爭之初遭受了恐怖的傷亡數字。
  • 史達林格勒戰役失敗後,德軍為何能重整旗鼓?發動庫爾斯克戰役
    即便在史達林格勒戰役失敗之後,他們依然有繼續賭博的訴求和動力。很多人都困惑,為何史達林格勒戰敗之後,德國可以在數個月後恢復,進而發動庫爾斯克戰役。其實是不了解德國戰爭潛力的真相,與德國而言,當時並不存在恢復進攻能力的說法,因為德國的進攻能力其實一直存在!
  • 史達林格勒戰役後蘇軍對德軍發起猛攻僅僅六個星期後蘇軍四處逃竄
    1943年2月中至3月中,德軍南方集團軍群以出人意料的機動戰術,於哈爾科夫地區對蘇聯紅軍絕地反擊,以傷亡2萬人的代價殲滅蘇軍10多萬人,重新奪回了哈爾科夫和別爾哥羅德。這場戰役是時任南方集團軍群司令官的曼施坦因元帥巔峰之作,也被希特勒寄予了扭轉戰局的重望。
  • 史達林格勒戰役,德軍原本可以突圍,卻被一個小兵改變了
    史達林格勒戰役,德軍原本可以突圍,卻被一個小兵改變了史達林格勒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註明的一次戰役,這場戰役直接改變了德國和蘇聯的命運,德國在剛開始進入史達林格勒時擁有整整30萬兵力,而且是當時最精銳的第6集團,但是戰爭結束後返回德國只有區區
  • 史達林格勒戰役是二戰最經典的戰役之一,也是衛國戰爭的轉折點
    ——車爾尼雪夫斯基(俄)文章分類|歷史奇文文章字數|2330字,閱讀約5分鐘史達林格勒戰役,又稱史達林格勒戰役,開始於1942年7月17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納粹德國為奪取蘇聯南部城市史達林格勒所進行的戰役。
  • 二戰德國碾壓世界,為何史達林格勒戰役後,就開始節節敗退!
    1942年7月17日,德國投入150萬的兵力進攻史達林格勒,經過6個多月的激戰,德軍第6集團全軍覆沒,第4裝甲集團軍部分遭受重創,有21個德國師的番號在戰爭中消失,大批直屬部隊被消滅。根據西方學者估計,軸心國軍隊在這場戰役中共損失了85萬兵力,其中有75萬人傷亡,近10萬人被俘。
  • 如果德軍反敗為勝,打贏了史達林格勒戰役,蘇聯會滅亡嗎?
    眾所周知,史達林格勒戰役是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德軍最精銳的第6集團軍灰飛煙滅,整個蘇德戰場的形勢發生了逆轉。不過對於史達林格勒戰役的失敗,德軍方面顯然有很多人並不服氣,德國名將曼施坦因就是其中的典型例子。在回憶錄中,曼施坦因指出史達林格勒戰役德軍完全有反敗為勝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