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廣的味道沒有這道菜,野味情結不存在?細數「龍虎鬥」的誤解

2020-12-06 魚缸裡的假山

在飲食文化上,中國人可以說物盡其用。無論是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海裡遊的在廣東的菜譜裡都顯然易見,這是炎黃子孫的歷史,是中華幾千年文化的結晶。其中中國廣東省就是其中最代表性的省份之一。

粵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其中的烤乳豬、白切雞、咕嚕肉等名菜可謂是膾炙人口。粵語裡有一句俗語是「有得食唔食,罪大惡極」,其實廣東人並不是今天才什麼物種都會去吃,他們其實是沿襲了古人兩千年來均認為「食物不分貴賤都可吃」的傳統。中國吃野味的城市很多,但是唯有粵菜廚師一直投入巨大精力來研發各種野味的吃法,從而使得這類菜品製作精美,花樣繁多,充滿創意,自然給人造成極強的感官衝擊,長久以往,也形成了廣東人很愛吃也很懂吃「野味」的形象。

真正讓廣東人吃野味這個習慣出名的,應該是2002的sars病毒事件。當時病毒在廣東一帶大規模爆發,疑似病毒攜帶者是一種叫果子狸的野生動物。而這種動物,正是廣東名菜「龍虎鬥」中,虎的扮演者。

何為「龍虎鬥」?傳說在清朝同治年間,有位廣東籍的京官叫江孔殷,是一位當地小有名氣的美食家。有一年,他做七十大壽,親朋好友紛紛請他在大壽這天做出一道誰都沒吃過的新萊,他因此反覆琢磨。一天他看見家裡的貓正朝籠裡用來做蛇羹的蛇張牙舞爪,籠中的蛇也昂首吐信,似要向貓撲去。江孔殷靈機一動,便想出了用蛇和貓製成萊餚,蛇為龍,貓為虎,因二者相遇必鬥,故名曰「龍虎鬥」。此菜後來風靡一時,成為廣東名菜,也叫豹狸燴三蛇。隨著野味食材的加入,貓也換成了古代達官貴人們趨之若鶩的果子狸。

其實吃野味不但不能滋補,還很可能給身體造成極大的健康隱患。 研究顯示,野生動物種類中有許多動物的肌體、腺體、血液含有劇毒成分,其所含的有毒成分對人體有相當大的危害。另外野生動物攜帶人獸共患的傳染病有100多種,其中不乏著名的多個疾病,如:狂犬病、炭疽、結核病、布氏桿菌病、類丹毒、口蹄疫、鼠疫等。另外青蛙、蛇的身上含有多種對人體有害寄生蟲,比如常常寄生在蛇和青蛙的皮下、肌肉和腹腔中的曼氏裂頭蚴,以及寄生於蛇膽內黏膜上的鞭節舌蟲。其中,蛙類感染曼氏裂頭蚴病非常普遍,高達91%。

華中農業大學教授陳煥春:華南農業大學報導了穿山甲有可能是潛在的中間宿主,新型冠狀病毒也可能存在多個中間宿主。穿山甲毒株與目前感染人毒株序列相似度高達99%。當今78%人類新發傳染病與野生動物有關,或者說來源於野生動物。 儘量少養,更不能去吃!

上層精英的品味始終是力求凸顯自己的高貴身份,讓自己可以明顯區別於其它階級,而廣東特色的野味消費也正是迎合這樣一種品味區分的工具。清代權貴當時就早已流行用熊掌、魚翅、犴鼻、駝峰來款待賓客,不過在北方的頂級菜品自此自後再無什麼突破,反而廣東的野味菜品卻能一直推陳出新。

16年前的事,並沒有讓貪吃的人類變得收斂,時間可以讓人忘掉一切。雖然加強了對野生捕捉、出售的管理,但是依然沒有能夠得到很好的效果。新的轉折點發生在2019年。一場史無前例的巨大「風暴」在武漢「登陸」,首發地點正式武漢最大的野生動物交易市場,這次的主角變成了蝙蝠。在這之前,我們真的很難想像,居然有人會去吃這種醜陋又攜帶大量病毒的「野味」,直到網絡上各種吃蝙蝠的小視頻都被人翻出來,火了,才不得不相信。

所有人都沒有想到,這次的事情會這麼的嚴重,波及範圍之廣,持續時間之長,都註定了要在史書上留下重重的一筆。這次再也無法無視食用野生動物所產生的危害,全國各地紛紛響應,開始全面禁食野生動物。

這一次,廣東省響應迅速,率先立下極為嚴格的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涉及900餘種野生動物,並專門對食用野生動物提高了處罰力度,食用者最高擬可罰款1萬元,組織食用者最高擬可罰款五萬元。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只有從食用的根源去嚴懲,直至無人食用,才會無人去捕捉。自5月1日正式施行後,距今已半年過去了,我在跟廣東的一些網友交流時,他們明確表示已經很久沒吃過,也沒見過人銷售野生動物了。

對「野味」堅定說不,與動物和諧共處,這不是一道選擇題,而是大自然告訴我們的標準答案。

相關焦點

  • 廣東名菜「龍虎鬥」,美味佳餚背後隱藏著不為人知的故事!
    「龍虎鬥」在粵菜當中非常出名,因為其主要的食材是蛇和貓!要說全國最能吃的地方,首推就是廣東。都知道,不管是天上飛的,還是地上走的,水裡爬的,只要落在了廣東人的手裡,就能輕易地做出一道美味佳餚。而這道「龍虎鬥」就是在清朝的時候創造出來的。話說在清朝年間,有個當官的叫做江孔殷,做官如何我們暫且不說,但他是一個對菜非常有研究的人,曾經品嘗過的佳餚數不勝數,自己親手做過的菜,也經常被朋友們津津樂道。
  • 「龍虎鬥」、「風雲際會」花錢上居然還有這種紋飾?
    一遇龍虎錯謂鬥,實言風雲際會期。於萬眾花錢中,常見鑄有祥龍、猛虎紋飾的,泉界慣稱其為「龍虎鬥」,即喻如飛龍猛虎般的兩大強者相遇而鬥。然而,筆者新近發現一枚花錢,其一面鑄祥龍猛虎相望而欲鬥,一面鑄「風雲際會」四字。
  • 「龍虎鳳大燴」:順德美食「龍虎鬥」
    聲音未落,周圍的食客都紛紛起身,迎接著這非一般的順德美食。近日,順德名廚交流品鑑團第五團在容桂好味到鎮飯店舉行。  相信很多人都會問,何謂「龍虎鳳」?順德名廚盧遠池告訴順德城市網記者,其實「龍虎鳳」是以蛇為「龍」,以貓為「虎」,以雞為「鳳」,經過精心烹製,稱為「龍虎鳳大燴」,這也是粵菜中的經典之一。
  • 「龍虎鬥」是一道菜?不,是一種茶!
    「龍虎鬥」是一道聞名中外的名菜,屬於粵菜系,以狸貓、毒蛇為主要食材。湖北菜中的「龍虎鬥」則以蛇肉喻龍(或用鱔魚代替蛇肉)、貓肉喻虎,烹製成菜,肉香魚鮮,酥脆可口,異常鮮美。但這兩樣食材大部分人都接受無力,今天我們就給大家說說另一種「龍虎鬥」。
  • 新口味的「老廣」,《老廣的味道》如何表達廣東文化
    自播出以來,《老廣的味道》以其獨特的視角深入廣東美食腹地,向觀眾展示了廣東美食的原汁原味,在第五季中,他將繼續以美食為載體,向觀眾展示廣東包容的文化氛圍和智慧以及廣東人的執著。以音色展現粵菜的魅力粵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是中國飲食文化的瑰寶。其特點是口味清淡,清爽中求鮮,在光中求美,他由三種地方風味組成:廣福菜、潮汕菜和客家菜。
  • 古宋人鬥茶,今西雙版納龍虎鬥
    古代文人鬥雞、鬥蟋蟀的癖好由來已久,在古書中有不少的描繪。對此許多人都很熟悉,但知道古代文人有「鬥茶」習俗的似乎就不多了。「鬥茶」,也叫「鬥茗」、「茗戰」,它的緣起可以上溯到宋代。鬥茶者先將茶碾成細粉,置於茶碗中,然後用沸水注入,使茶與水融合到最佳程度。在比鬥過程中,首先要看茶末是否浮在水面上,如果茶末浮而不沉,不能與水交融則表明茶未碾細;其次是比茶的顏色,對白茶來說,茶色越白越好,其它色種越純者其品級就愈高。鬥茶者在品飲過程中也有很多講究,要求能真正品玩鑑賞飲之「真味」,領悟其中的「意境」和藝術「真諦」。
  • 中華小當家:小當家的這道菜,只存在於動畫,現實中你絕對見不到
    小當家的升龍餃子和普通的升龍餃子不同的是,小當家的龍可以立起來!這聽起來就很玄乎了。先不管味道怎麼樣,光是視覺衝擊上,小當家的這道菜就已經穩佔鰲頭了。說是升龍餃子,其實餃子的原材料是蝦。因此有不服輸的網友還是盡力把它還原出來了。雖然沒有動畫裡那麼誇張,但總算還是像模像樣了。
  • 古代皇帝吃的美味「龍」菜,究竟怎麼來的,結果讓人無法想像
    有些傳統菜餚更身世不凡,使自己的大名得以攀龍附鳳,如「龍鳳配」、「蟠龍菜」、「龍虎鬥」等。這些「龍菜」不僅色、香、味、形俱佳,而且還都伴有一段有趣的故事。他到京登基後,就把這位廚師召入宮中當御廚,從此「蝠龍菜」就成了宮延中的一道「皇菜」。由於「蟠龍菜」是皇帝吃過並親口御封的名菜,所以鍾祥人擺宴席少不了「蟠龍菜」,而且還把它當作「壓桌菜」,形成「無『龍』不成席」的食俗。
  • 《古惑往事之龍虎鬥》重現經典香港黑幫片!
    網易娛樂5月26日報導
  • 《古惑往事之龍虎鬥》定檔6.9獨家上線
    網易娛樂5月26日報導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一股黑幫風吹遍了整個大陸。而《古惑仔》系列整整影響了一代人的記憶,義氣、青春、熱血澎湃。據悉,該片由樂享影業、亞米影業出品,由資深導演胡宗祥執導,崔景宣監製,魯諾、梁焯滿、吳志雄、朱永棠、陳慧敏、趙昕彤領銜主演的網絡大電影《古惑往事之龍虎鬥》定檔6月9號,由優酷視頻獨家向大家呈現。影片繼承了港式經典《古惑仔》的風格以及元素,主打黑幫內容的同時,又彰顯出兄弟情誼。
  • 我在天河 找到一家炭爐羊肉煲 回味老廣的味道
    廣州好嘢 發掘廣州折扣優惠~不一樣的美食體驗 老廣的大排檔是獨具特色的,是快節奏生活中演變出來的一種消遣方式。路過大排檔門口,各種聲音匯集在一起。為夜晚增添了幾分不一樣的光彩。街頭巷尾,華燈初上,美食與酒杯碰撞。
  • 老廣的味道,雞蛋先炸後炒?獨具一格夠勁爆!「五柳炸蛋」快手菜
    廣東是一個很有特色的省份,當然,廣東菜,也就是粵菜,也是十分有名的,在大家平時生活中雞蛋最常見的做法莫過於炒跟煮,而粵菜當中有一道菜可謂是突破了雞蛋的局限,做出了意想不到的美味,這道菜可謂是將雞蛋的美味完全散發出來,你要是吃了也一定讚不絕口。那這道菜是什麼呢?
  • 蕪湖路暗藏16年野味老店 湯池人家帶你重溫記憶裡的味道
    恰逢天氣寒冷,便讓人倍兒想念兒時的種種,尤其是寒冬裡那一口讓人心心念念的老味道。或許不經意間總是容易讓人收穫驚喜,在合肥蕪湖路上「暗藏」了一家16年的野味老店——湯池人家,店內主打各類廬江當地野味土菜,讓不少身在合肥的廬江人在這裡找尋記憶中的老味道。
  • 細數男人不能錯過的「下酒菜」,美味又解饞
    那麼,什麼食物適合做「下酒菜」呢?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細數男人不能錯過的「下酒菜」,美味又解饞今天咱們就來細數一下那些適合做下酒菜的食物都有哪些!它是一道江南名菜,用豬肉燉製而成,色、香、味味兒俱全,深受廣大酒友們的喜歡,慢火,少水,多酒,是製作這道菜的訣竅。一般東坡肉是一塊約兩寸許的正方形豬肉,一半為肥肉,一半為瘦肉,入口香糯肥而不膩,色澤紅亮,味道醇香,鹹甜相宜,滋味無窮。
  • 家鄉的味道!海寧推出15道傳統特色菜
    從前海寧人吃「辣」,只不過是偶爾嘗嘗味道罷了。就拿「糊辣鱔絲」來說,用的辣材不過是相對平和的胡椒粉。糊辣鱔絲一個「糊」字,道出了這道菜「酥熟鬆軟」的獨特風味,深受人們喜愛。大詩人徐志摩每回海寧,凡招待客人,必上百年老店「錦霞館」;上「錦霞館」,必點糊辣鱔絲。此菜也因徐志摩而名揚世間。也正是由於大詩人徐志摩對家鄉菜的大愛,使得糊辣鱔絲成為了更具文化色彩與人文氣息的海寧味。
  • 「龍虎鬥」就可以,納西族也太大膽了吧!
    在《茶人三部曲》中有這麼一個橋段,日本兵臨杭州城下前夕,杭家媳婦沈綠愛為知己趙寄客泡茶喝,彼時沈綠愛捨棄了杭家引以為傲的龍井綠茶,而是選了雲南出產的普洱茶,說要讓趙寄客品嘗一下罕見的「龍虎鬥」茶。喝了「龍虎鬥」茶後的趙寄客仿佛回到了青年時代,渾身充滿力氣,只是這力氣對上日軍的長槍短刃,無疑螳螂擋車,他到底還是沒能保住綠愛。讀到這裡。其實我是疑惑的,為啥茶與酒能混在一起喝呢,不是說好了茶酒混合對身體有害嗎?且茶不能解酒。那這「龍虎鬥」是作者編造出來的嗎?
  • 逐鹿群雄《綠色傲劍》龍虎鬥玩法首曝
    原標題:逐鹿群雄《綠色傲劍》龍虎鬥玩法首曝   1460的等待,換來這一刻的重逢!牛A《綠色傲劍》即將開啟「回歸1服」,七大「老玩家」鑽石禮包給力派送,新老玩家齊聚逐鹿群雄,來者有好禮,零消費全回饋!本次,《綠色傲劍》生死龍虎鬥玩法搶先曝光,讓你天天都能體驗到激情PK的爽快感覺!一同先睹為快吧!
  • 馬龍與樊振東爭奪冠亞軍,這場比賽會是龍虎鬥還是一邊倒呢?
    國際桌球聯賽中馬龍4:2戰勝許新挺進決賽,他將與樊振東爭奪冠亞軍,那麼對於剛剛復出還在找狀態的馬龍來說,這場比賽是龍虎鬥還是一邊倒呢?雖然馬龍還沒有恢復到最佳狀態,但是他的表現和狀態已經在慢慢回暖了,在我看來這場比賽將會是龍虎鬥。
  • 一年水果浪費數萬個,一頓飯一百道菜
    慈禧喜歡聞花果的香味,但當時清朝還沒有花果味道的香水,所以她就直接用真正的水果來代替香水。但水果的香味不像桂花那樣濃烈,所以要想達到處處皆香的效果,只能增加數量。慈禧的每頓飯,有一百道菜上下,一般包括正席四十品(道)、添安膳四十品、皇帝后妃等人進的二十品。為了防止有人掌握慈禧的喜好,每道菜只吃一兩口就停。
  • 東臺特產,鹹甜俱在,龍虎鬥燒餅
    龍虎鬥燒餅東臺特產,龍虎鬥燒餅。何為「龍虎鬥」,就是鹹甜俱在,分不清究竟是鹹還是甜,卻又不失協調。鹹甜酥脆,口感極佳。小貼士:水皮裡水自由調節,麵團應該比包子皮軟,但不黏手。蔥可以換成韭菜,蘿蔔絲都可以。餡料水分一定要擠掉,不然包裡面,餅擀的時候會破會漏。烤箱溫度時間自己調節,我的烤箱溫度偏高。乘熱食用口感最好。來自 美食天下 丁蒙蒙 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