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絡上罵電商巨頭阿里巴巴的人很多,事情的起因應該是螞蟻上市被拒,負責人被約談,螞蟻以數百億資金,讓銀行放貸萬億級貸款,實現無中生有,點石成金被曝光。如果螞蟻真的上市,或者任其發展,不加限制,螞蟻將會成為壟斷金融寡頭,擾亂經濟,其中的金融風險十分巨大,顯然螞蟻自身的體量無法承擔這個風險,只會將風險轉嫁給銀行。
網際網路經濟對實體經濟是降維打擊,阿里巴巴更加讓人痛罵的是淘寶,是電商平臺巨頭,馬雲喊的口號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結果實體店大量倒閉,電商競爭激烈,電商要給電商平臺交錢,電商的日子也不好過,工廠的價格被壓低,工廠的日子也不好過。
普通百姓雖然用電商平臺購物,因為價格便宜,省了一些錢,但是價格被壓的超低,工廠沒有利潤,老闆賺得少,就不給員工漲工資,大量實體店倒閉,這些從業者沒有錢消費,工廠訂單又減少,員工漲不了工資,最終普通百姓的利益也受損,唯一得利的就是電商平臺。
經濟本應是一潭活水,要流動,要循環,沒有實體店,沒有中間商,只有電商平臺這唯一的中間商,經濟就是一潭死水。沃爾瑪超市全盛時期員工超過一百萬,由此可見我國實體店總員工肯定超過一千萬人,也許超過二千萬人,這些人是家庭的主力,關係到數以千萬計的家庭,本來應該是海量的消費者,但是電商讓實體店倒閉,讓這些人沒有購買力。
經濟發展最基本的規律就是勞動者工資上漲,物價上漲,工廠出廠價上漲,工廠主賺錢,員工漲工資,良性循環。
但是電商平臺巨頭使全國的商品匯集到一個平臺,低價傾銷,拼命的將價格壓低,出廠價很低,僅僅比成本高一點,結果老闆賺不了錢,沒有錢給員工漲工資,員工沒有錢消費,只能買便宜的、假冒偽劣產品。
電商平臺以價格取勝,商品價格很大一部分由材料決定,便宜貨註定了要用劣質材料。
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電商巨頭還想搞社區生鮮,社區菜市場,這是要搞垮菜市場啊,若真的搞成了,不知道又有多少人失業。
網際網路巨頭、電商平臺巨頭對實體經濟是降維打擊,只要政策不限制,網際網路巨頭、電商巨頭必將最終消滅實體經濟,將來我們將生活在只有假貨,假冒偽劣產品橫行,民生凋敝,失業者眾多的時代。
最近網絡開始聲討電商平臺巨頭,說明民意開始覺醒,但這還遠遠不夠,不要等電商平臺巨頭把實體經濟搞垮了,工廠大量倒閉,實體店大量倒閉,大量勞動者失業,街上沒有幾個人,路上只有快遞和外賣,我們才後悔。
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後悔!
歐洲人在抵制亞馬遜,法國政府領導人呼籲民眾在實體店消費,不要為了省一點錢,在網上買東西,打擊實體經濟,最終傷害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