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新聞改弦易轍

2020-12-18 donews

七年之後,網易新聞終於改掉了「有態度」的理念衣缽。

這麼說似乎也並不完全準確,因為繼承文案的變動只是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了一個字,變成了「各有態度」。

哪怕一字之差,便是改弦易轍。

「有態度」的省略主語,是網易新聞本身,意思就是,網易新聞作為一家門戶媒體,有著鮮明的價值取向,並與競爭對手刻意拉開距離,於是「這邊風景獨好」。

而「各有態度」,則是從生產到消費的權力移交,提供態度的不再僅限於網易的編輯部,它不再嚴格遵從舊時媒體形態的主導原則,將消費權讓渡給了用戶。

對於新興的內容分發平臺--比如今日頭條--而言,這是理所應當的切入機會,但在背負有歷史包袱的網絡媒體--它們也在相對意義上從昔日風光無限的新媒體變成了當前語境裡的的傳統媒體--那裡,這是在領會市場新風向之後的主動出擊。

「發表所有適於發表的消息」(All the News That's Fit to Print),這句宣言被印刷在《紐約時報》的頭版頂部已經超過了一百年,而在這百餘年裡,無數新聞專業主義的信徒前僕後繼,行使著被他們奉為圭臬的這份權力。

為《紐約時報》服役數十載的記者蓋伊·特立斯記錄過這份報紙的「絕不屈從」:在來自國務卿乃至總統的施壓之下,《紐約時報》依然將它的記者源源不斷的投向越南戰場,報導這場戰令人難堪的真相。

只是,面對變化,豐碑和墓碑的角色更替,也在朝夕之間。

2014年,《紐約時報》內部一份篇幅長達97頁的評估報告外洩,這家聲名顯赫的媒體似乎用盡一切方法反思它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遭遇「掉隊」威脅的原因,而時任紅杉資本主席的麥可·莫瑞茨則毫不客氣的撰文宣稱,時至今日仍然堅持「發表所有適於發表的消息」, 「聽起來就像是洋蔥新聞惡搞出來的東西。」

無論多麼戀戀不捨,權柄旁落的動蕩終於到來,美國政壇被假新聞鬧得雞犬不寧,遠在大洋彼岸的中國在信息爆炸的時代裡迎來了媒體換代的高峰。

全球網際網路同此涼熱,如果說美國的媒體行業是進入了秩序瓦解之後的真空階段,那麼中國的網際網路公司正在內容生意的爆發繁榮中尋找自己的奇點。

這種「爆發繁榮」或許正是驅動網易新聞更改品牌主張的肉體反射。

事實上,網易新聞的「有態度」,除了部分原創欄目的貢獻之外,更多的也是藉助用戶的鋒利評論「曲線救國」。

從「有態度」的網絡門戶媒體,變成匯聚「各有態度」的引領內容消費升級的平臺,這是一次大膽的躍進,但也並非是與過去的決絕。

在歷經數次改組之後,網易具有內容生產能力的編輯團隊,「變身」成為一個個工作室。他們的作品和第三方原創內容同時進入分發管道,接受用戶的選擇。編輯已遠不能像過去那樣,決定用戶看到的內容,角色從「新聞把關人」來到「媒體合伙人」。

煥新之後的網易新聞,它奉行一套「嚴進寬出」的標準體系,通過流量、補貼和資本想像,勾勒出一張密度均勻的網,撒向魚龍混雜的內容水池。

據說丁磊特別喜歡「嚴選」這個名字,這倒不止是它作為一款電商產品的小有所成,更在於極其坦率的彰顯出了企業對於品控的審慎要求。

所以「嚴選」的文化--而非品牌--被網易集團倍加推廣,最終也覆蓋到了傳媒這條業務。就像網易新聞致力於重演它的歷史--以「有態度」來隱喻其他門戶的「沒有態度」--它欲提倡的「各有態度」,也在試圖離開廝殺得最為慘烈的中心戰場,另闢一塊認知高地。

換句話說,網易新聞竭力規避的,是「海量的生產對接海量的需求」這套主流邏輯,而「千人千面」所依附的技術中立論調,則緩解了人們對於內容格調的質疑: 「人民喜聞樂見,你不喜歡,你算老幾?」

不過,人民有權保持各自的審美,媒體也有權挑選它的市場。

這也可以被視為是網易新聞在將「態度顆粒」打碎之後的一次重啟。

嚴格但不單調的甄選內容上遊,經過算法的個性化分配,再向用戶輸出「各有態度」的泛資訊--以興趣和知識的增量為主--在網易的期許裡,這是一項曠日持久的工程,如同大陸板塊漂移的速度僅為每年幾個釐米,但是久而久之,就有了七大洲的迥異分別。

無論是幸運抑或不幸,我們都親眼目睹了媒體的奮力重造,用《銀翼殺手》的臺詞來講,是「我看見太空戰艦在獵戶星座肩旁熊熊燃燒,我注視萬丈光芒在天國之門的黑暗裡閃耀,所有的這些瞬間都將在時間裡消失,一如雨中之淚……」

網易新聞和它的同行們如何定義自己--是否承認它是媒體--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媒體概念正在緩慢但勻速的解體。年輕、鮮明、豐富、可靠,這不正是人類對自身的期許麼?


相關焦點

  • 網易新聞免費下載
    網易新聞客戶端是一款致力於打造功能最強的新聞類手機應用,目的是為了提升所有網易用戶看手機新聞的閱讀體驗。手機輕鬆一點,網易精彩內容馬上呈現,新聞就要隨處可見!
  • 「教育產業化」始作俑者為何改弦易轍
    相關新聞:堅決反對把教育產業化  教育是一種崇高的公益事業,對凡是能夠接受教育的人都要提供教育,所以將教育產業化違背了我們的辦學宗旨,也違背了我們的辦學方針,也直接違背了人民群眾的利益  七年過去了,我們回顧一下湯先生所提建議的「豐碩成果」:大學擴招的同時,學費高漲,畢業生就業困難,教育質量滑坡,貧困大學生越來越多,「因教返貧」成了常見的現象,「學費殺人」的新聞時有耳聞。教育收費,已經成為全社會不能承受之重。
  • 網易商丘新聞、網易商丘房產正在招兵買馬
    網易商丘新聞作為有態度的商丘新媒體,入駐商丘五年多來,始終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一直致力於商丘正能量的傳播和推廣。多次受到中共商丘市委宣傳部、商丘市委網信辦、商丘市行政服務中心等單位的表彰和嘉獎。現有辦公面積1500平方米,員工40餘人。
  • 網易新聞對話「挾屍要價」作者
    網易新聞:老闆是不是照片上那個人?網易新聞:當時王守海在哪?距離您大概有多遠? 網易新聞:您什麼時候開始介入這個事件的報導? 網易新聞:您對現場的報導信源來自哪?  網易新聞:您對這個新聞事件本身的看法是什麼?面對「挾屍要價」,您的立場是什麼?
  • 楊元元之死_網易新聞
    網易山東濟南網友(123.232.*.*): 網易中國網友 ip:119.255.*.
  • 網易《數讀》欄目數據新聞的真實性研究
    摘 要:本文通過文獻梳理對數據新聞的真實性做了簡單界定,然後通過對網易《數讀》欄目創辦至今的所有數據新聞進行內容分析,試圖探究該欄目數據新聞的真實性問題。 關鍵詞:新聞真實性;網易;數據新聞 中圖分類號:G21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8)03-0079-02 一、引 言 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與普及,「數據新聞」浪潮開始興起。它突破傳統的新聞生產流程,改變以文字為中心的報導方式,被新聞業界視作應對大數據時代的革新實踐。
  • 網易傳媒全新知識短視頻內容消費品牌網易新聞「知識公路」正式發布
    12月10日,在經過近一年的內容IP打磨之後,網易傳媒在京正式推出全新知識短視頻內容消費品牌——網易新聞「知識公路」。此舉意味著網易傳媒全力布局知識短視頻領域取得了標誌性成果,知識短視頻已經成為了網易傳媒最重要的內容創新方向之一。以網易新聞「知識公路」為代表,知識短視頻進入「品質價值時代」。
  • 城市浮世繪 網易新聞打造本地化原創內容
    為揭開京城最大女僕餐廳的面紗,網易新聞本地頻道《人在北京》欄目走訪了女僕餐廳老闆「湯桑」,通過《2.5次元,女僕餐廳的生意經》一文,向網友介紹了北京女僕餐廳的生意經。40歲的「湯桑」從朋友處接手了一家連續虧損的傳統日料店,為了改善餐廳的經營狀況,湯桑決定另闢蹊徑,改變經營策略。受日本宅文化朝聖地--日本秋葉原的各色女僕咖啡館啟發,湯桑決定開一家「女僕餐廳」。
  • 網易「數讀」:讓新聞變得有理有據
    在新聞行業,數據新聞也已經成為了行業發展的大趨勢,國際知名媒體《紐約時報》、《衛報》、《經濟學人》、英國廣播公司等紛紛推出了自己的數據新聞作品,而不少國內媒體也順應時代的需要,開啟數據新聞的時代。在國內眾多的數據新聞產品中,網易新聞中心的「數讀」可謂開「數據新聞」之先河。
  • 今日頭條、鳳凰新聞、網易新聞、天天快報4款APP被下架
    來源:新京報4款APP被下架 今日頭條暫停下載3周多家安卓商店已暫停下載今日頭條、鳳凰新聞、網易新聞和天天快報等APP;公司未對下架做出回應4月9日,部分安卓商店已不能下載今日頭條、天天快報等手機截屏圖片來源:新京報4月9日,幾位應用分發渠道的知情人士向記者證實,已經接到主管部門的要求,在當天15:00之前下架四款新聞資訊類應用。這四款應用分別是今日頭條、鳳凰新聞、網易新聞和天天快報。從4月9日15:00起,「今日頭條」將被暫停下載服務3個星期,「鳳凰新聞」暫停下載2個星期,「網易新聞」暫停下載一個星期,「天天快報」暫停下載3天。
  • 為跟貼貼標籤網易新聞將執法權交給網友
    網易新聞客戶端剛剛推出一項讓用戶來把關UGC內容質量的方式——「跟貼標籤」,其目的是讓每個用戶都能成為不良內容的監督者。  對網易新聞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網易獨有的跟貼文化。網易跟貼始於2003年12月,活躍的用戶UGC,使得網易跟貼逐漸形成了獨樹一幟的跟貼文化。由於跟貼內容包羅萬象,遠遠超出「新聞評論」的範疇,有人將其稱為「中國網民智慧和社會生態的集中反映」。
  • 網易新聞客戶端發布大數據「數讀」廣州城市態度
    播著粵語歌的收音機、煮著草藥溢著茶香的廿四味涼茶、象徵隊員敢搶敢拼精神的恆大隊服、端坐鏡前上妝的粵劇演員、飄著香味的廣式早茶……9月1日,網易新聞客戶端在廣州舉行了「解碼城市態度之尋味廣州」發布會及「態度集市」展,正式拉開了「網易新聞客戶端
  • 網易新聞對話中國道教第一位女方丈:吳誠真大師
    :吳誠真道長,歡迎您來到「網易新聞另一面」的訪談間,您近日成為中國道教首位女方丈,網友們都非常關心「女性」這一點。網易新聞:你父親當時是怎樣做你的工作的?吳誠真:因為我是最小的,父母年齡大了,他們總希望我有個生活上的歸屬,他們就放心了,他們甚至還把一些出嫁的東西都準備好了,放在屋裡。不過畢竟老人家都是讀書的人,最後肯定還是會尊重我的。網易新聞:嫁妝都給你買好了。
  • SNH48助陣網易新聞參展GMIC大會 現場互揭黑歷史
    原標題:SNH48助陣網易新聞參展GMIC大會 現場互揭黑歷史   4月28日,美少女天團SNH48成員宋昕冉、龔詩琪、羅蘭、李釗現身網易新聞GMIC大會展臺,引得在場觀眾尖叫連連,網易新聞直播間更被圍得水洩不通。
  • 網易傳媒舉辦「聞學社沙龍」 探討新聞專業主義的生存空間
    網易傳媒新聞學院和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聯合主辦的第1期「聞學社沙龍」在北京有聞記者之家成功舉辦,劉晶、秦朔、朱學東、崔保國、李良榮等人出席,並針對「新媒體環境下,新聞專業主義的生存空間」進行了討論。
  • 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_網易新聞
    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更多新聞專題  網易特派氣候報導員李冰冰直擊哥本哈根晚上7時,隆重的熄燈儀式在哥本哈根市政廣場舉行,網易特約報導員李冰冰作為儀式的主持人,在現場為網友直擊這次盛會。  上千名抗議者一度在煽動下集體衝擊會場大門,警察使用催淚彈和警棍驅趕試圖衝進會場的抗議者,並拘捕了大約250人。網易特約報導員李冰冰在貝拉中心為網友在現場直擊這一事件。
  • 網易新聞對話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_網易探索
    網易新聞:外界說這次多哈會議可能完成不了三軌並一軌。您怎麼看?張海濱:現在因為談判還在進行中,肯定會取得一些進展。按照去年的德班協議,今年確實應該結束,。
  • 網易新聞《中國和力》給出答案
    網易新聞《中國和力》頻登熱搜,給出了一個值得借鑑的答案。   網易傳媒作為中國內容消費升級的引領者,旗下網易新聞擁有由資深編輯組成的原創團隊,他們在節目前期做了大量調研,發現「和」不僅僅只是儒家的理念,「和」的概念還滲透在儒、釋、道、諸子百家的方方面面,是中華文化的核心。今年適逢紫禁城建成600周年,故宮正是「和」文化的最佳象徵。   《中國和力》第一期,網易新聞邀請到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單霽翔。
  • 網易新聞直播人機對戰:AlphaGo首場是如何贏的?
    網易新聞旗下網易科技、網易體育、網易直播三大頻道聯手對此進行了直播,還特別邀請到了中國棋界「小諸葛」曹大元九段、代表著目前中國最高圍棋水平的時越九段、圖靈機器人首席戰略官譚茗洲等三位業內高手進行點評,超過 1700萬網友全程參與。網易CEO丁磊也前來觀戰,還個人押注1萬元賭AlphaGo贏。
  • 彭敏陳更籤約網易新聞 「月圓賽詩會」叫板各路跟貼大神
    3月21日,彭敏和陳更正式籤約成為網易新聞跟貼詩詞文化大使,在網易新聞獨家打造的「月圓賽詩會」首期活動中,他們將和網易新聞平臺上的網友們同臺競技,以「春」為題吟詩作詞會友,開啟一段「詩意」的旅途。從《中國詩詞大會》中走出來的新一代正統詩詞文化代表彭敏和陳更,遇到網易新聞平臺上「滿腹溼情」的「野生詩詞大神」們,難以想像會產生出怎樣的化學反應。值得一提的是,活動期間谷大白話、臧鴻飛等多位才情滿滿的明星嘉賓也將以各自獨特的方式為活動參賽選手們加油助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