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路上,父母學會放手,理智運用育兒書,我這樣對孩子言傳身教

2020-12-13 享受快樂育兒

其實孩子天生就擁有學習能力,就像父母天生都具有養育孩子的潛能是一樣的。我們要怎麼養育才是在正確的?

最近在學習中發現心理專家的3大法則,忍不住想趕快分享給大家。直奔主題了

第一,做父母的,要弄明白養育孩子的本質。

很多家長恨不得孩子的每一步路都按照自己的規划走,想要孩子長大後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

畢竟孩子是獨立的個體,有思想,有追求,雖然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可以給予適當的意見和影響,但是不要控制他,長大後他選擇什麼樣的生活,成為什麼樣的人,讓他自己選擇。

育兒專家認為,最理想的養育孩子的狀態,應該是慢慢地放手,再放手。

我們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不就是在一點一點地為放手做準備嗎?

從孩子出生,到幫助孩子學走路,自己學會穿衣服,獨自過馬路,處理和朋友之間的事情,就是為了以後他自己能走得更遠。

在發現孩子笨手笨腳地探索新事物和新的挑戰時,我們不如放開手,放寬心,讓他慢慢地去探索,扔掉控制欲,相信自己的寶寶,就是對他最大的肯定。

第二,擺正對育兒書的態度。

我們這一代的媽媽,不識字的幾乎沒有,所以,初為人母的時候,我們身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育兒書籍,而且還在比葫蘆畫瓢式的養育。

當然,這麼暢銷的書肯定有它的價值,但是也不能成為我們育兒的唯一渠道。

畢竟每個孩子的情況不同,發育快慢也不一樣,我們應該學會辨證去用,提取精華或許是最合適的態度。

我們樓下一對夫婦,結婚幾年了不會生育,好不容易做試管要了個娃娃。寶寶是5月份出生的,家裡面的空調從來沒有關過,現在溫度39度,也從來沒有給孩子喝過水。

婆婆急得不行,孩子媽媽說:書上說的母乳裡面60%是水分,吃母乳的寶寶,不用餵水的。

她都沒想,如果媽的口味偏鹹,或者不喜歡喝粥,也不喜歡喝水,母乳裡面水的含量還會是60%嗎?寶寶捂得厚了會長溼疹,但不是讓24小時吹空調吧。

結果,孩子不到3個月生病了,因為受涼,肺炎住院。醫生都說,要看孩子哭的程度,哭的厲害了,出汗多了,都可以適當補水的,夏天高溫,哪怕每次孩子喝一口,哪怕是溼溼嘴也可以呀!何況每天吹空調。

這就是典型的看著書養,再好的書,也要學會變通,不能照著書搬的。

第三,孩子周圍所有的人都是老師,也就是家庭裡面的所有成員。

寶寶出生以後,學習能力很強的,就像一張白紙,對於他來說,所有接觸寶寶的人都是他的老師。

養育孩子的過程,不是媽媽一個人的責任,全家人都要參與的。如果奶奶總是說家鄉話,而爸爸媽媽說普通話,那寶寶肯定就是混合型,爺爺過度的寵孩子,什麼都替他做主,那孩子可能很大了,還是不會自己吃飯,不會自己穿衣服等等,是一樣的道理。

我們叮咚的語言發展特別好,那就是姐姐叮噹的功勞,很小就跟姐姐看繪本,像個跟屁蟲一樣,2歲多的孩子,情商高得很,詞語用得都很到位,這就是環境的影響。

劃重點了!

想要養育出學習能力強的寶寶,父母一定不要給孩子規劃人生,要他一定成為什麼樣的人,讀哪個大學,這種人生大的選擇和決定。我們在養育過程中隨著年齡的變化學會放手,讓孩子學會自己飛翔,要比上什麼學校更重要。

最後,就是從小給孩子營造一個精神幸福,輕鬆的學習環境,做到這3點,孩子的學習能力會很強,長大以後工作效率也會很高的。

我是兩個寶寶的全職媽媽,每天無論再忙,我都會堅持分享我的育兒經驗,我在不斷地探索養育孩子的最好方法。喜歡的可以關注,我們共同探討,相互學習。

相關焦點

  • 媽媽書單|10本豆瓣高分育兒書,推薦給育兒路上困惑求解的父母們
    然而,在育兒這條路上,父母作為孩子的啟蒙老師,承擔指導孩子人生的重要責任,卻對孩子的成長規律,乃至身體發育狀況都茫然無所知。如果說產品不合格可以退廠換新,但是孩子呢?孩子的人生還能從頭再來嗎?成長是一條不可逆轉的路程,不當養育,毀掉的將是孩子的人生。
  • 最佳奧斯卡動畫短片,帶來的育兒啟示:父母適時放手孩子才能成長
    父母只有懂得放手,孩子才能得到成長動畫伊始,沙灘上浪潮退去,一群成年的鷸飛來覓食,很快地,下一波海浪湧來,鷸群連忙起飛躲避海浪的侵襲,這時的鷸寶寶躲在媽媽溫暖的懷裡不敢邁出一步。這時,鷸媽媽的做法值得我們學習。
  • 這4句話,治好了我在育兒路上一半的焦慮,你不妨也讀讀看
    文|百合媽媽多年前,當我在育兒路上遇到困惑的時候,便一頭扎進了育兒知識的學習中,幾乎看遍了市面上所有的育兒書籍,聽遍了所有的育兒微課,儘管也會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彷徨焦慮,但磕磕絆絆走下來,孩子成長得還算不錯。
  • 「三腳凳」理論告訴你:育兒的本質與孩子無關,與父母自身有關
    這是我看的第一本關於兒童教育的書籍,雖然我單身且沒有孩子。開始讀這類書並不是要為育兒做準備,我的初衷是想尋找一些答案。有一句話說「很多成年人的心理問題都能從童年找到答案。」我是抱著這樣的心態去讀的這本書。當然,我也從這本書中找到了一些答案。我覺得所有要組建新家庭,準備養育寶寶的人都應該讀一讀。
  • 看過很多育兒書,依然教育不好孩子?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家長要懂
    家長不要這樣做,不然孩子就會怎麼怎麼樣。" 有許多家長就十分擔憂,可是我之前沒有按照育兒書上面所說的去,會不會影響到孩子。當有些家長根據育兒書去做的時候,發現對孩子的教育還不如以前,依然教育不好孩子。讓家長很是發愁。
  • 書裡育兒方法一看就會,一實操就廢?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家長要懂!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時都可以看到書裡"條條有理"的育兒方法,在短視頻中接收他人的育兒觀念,很多可以接觸到的育兒雜誌也言之有理。總之讓父母眼花繚亂,但是大部分都是一看就會,一實操就廢了。有位媽媽曾私信過我,因為孩子一到考試就緊張,導致總是出錯;媽媽遵循了育兒方式,不去過多的幹涉孩子的成績,對孩子非常的關心並耐心輔導,可是孩子依舊沒有任何改變。
  • 《地球上的星星》:直升機式育兒得擯棄,家長得學會「情感引導」
    前幾日,一位朋友與我談及教育中的煩惱:他平時在生活中特別疼愛自己的兒子,為了兒子的吃穿住行費盡心思,從各個方面都想要給孩子最好的物質生活。然而,這樣無微不至的照顧和關心,小到孩子今天穿什麼衣服,大到暑假去什麼補習班,他都事無巨細地安排好了。然而,他一天看到孩子在作文中寫道:"我的媽媽總是在管我,我不想活在掌控之中。"
  • 「小豬佩奇」才是高級育兒書,豬媽媽的三個育兒妙招,你看懂了嗎
    編輯:邱寫寫教育孩子的路上充滿了泥濘和荊棘,即便爸媽們曾經信誓旦旦,認為自己一定能成為新時期亦師亦友的好父母,可真的等到熊孩子撒潑的時候,爸媽們還是忍不住一秒破功。「小豬佩奇」才是高級育兒書,豬媽媽的三個育兒妙招我們總是吐槽熊孩子難帶,尤其是當孩子看過動畫片以後,反覆去模仿動畫中的「沙雕」行為,讓爸媽們忍不住「捂臉哭」。
  • 浙江大學教授鄭強:兒子兩次被開除三次換學校,育兒的滑鐵盧?
    今天,我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他的幾點教育心得。過度養育不可取這個詞我想很多父母都不會陌生,因為在今天的中華大地上,它已經遍地開花,北上廣深等城市的中產父母,大多轉型成了職業經理人——把帶娃搞成保護瀕危動物,把教育當做開發產品。而典型的過度養育,往往會有這樣三個表現:保護的太過,不願意讓孩子承擔問題和風險。
  • 這些育兒知識,你知道多少?
    在育兒的過程中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這樣的育兒觀念在育兒界廣為流傳,對於第一胎的孕媽媽來說,第一次為人父母,他們將會面對很多的突發狀況,他們也會手忙腳亂,也會手足無措,也會迷茫彷徨,於是熱銷的專業育兒書籍成為家長們的「救命稻草」,在育兒這條道路上,
  • 董卿談育兒:有遠見的父母對孩子要有「狠心」,別指望孩子自覺
    一位好孩子的背後,總有一位有遠見的父母。當孩子還小的時候,他們就會對孩子嚴格要求,給孩子樹立規矩。正是因為父母的「狠心」,才會有孩子現在的成績。董卿談育兒:有遠見的父母對孩子要有"狠心",別指望孩子自覺!
  • 一大堆育兒書籍裡,我最推薦這10本!孕媽新媽必看
    文/俏媽  經常有剛懷孕的準媽媽和新手媽媽們讓我推薦幾本育兒書,她們的要求都很一致:權威、靠譜、實用。  雖然並不提倡「照書養孩子」,但如果你什麼也不懂,那結果往往只有兩種:一是被身邊的三姑六婆、小區大媽和「育兒專家」們牽著鼻子走;二是錯誤不斷,等知道真相後終日惶恐不安:哎呀,寶寶千萬別有事啊。
  • 2010年代最好的10本育兒書,並不教你做更好的父母
    但這些書不一定是最好的育兒書。事實上,其中的很多都不值得你浪費時間。在過去的10年代裡,最好的育兒書籍並不是關於如何成為更好的父母,而是關於如何擺脫成為完美父母的執念,這種執念往往會造就更糟糕的父母。最好的育兒書所講述的是在做父母的過程中,所經歷的一切好的壞的時光,關於面對社會、經濟和政治障礙時如何養育孩子。
  • 「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參照式育兒對孩子的傷害,家長從未察覺
    小時候,但凡班級有考試我的語文成績都在班級一二名,而爸爸卻總愛拿我和別人家的孩子做比較:你看別人家的孩子,語文數學成績都拿第一,你怎麼就不能努力一點也達到這樣的成績呢?於是即使是拿了語文第一的我,也覺得自己事事不如人,什麼都做不好,最後數學成績沒上去,語文成績也下滑。
  • 誰說正確的育兒方式只有一種?適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導讀: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應該多近?這似乎是個主觀問題。我曾見到兩組這種家庭的代表,一組只有在孩子需要幫助時才與他交流增多,一組則是無時無刻地跟在孩子背後給予他所想所需,哪組孩子會更優秀呢?答案是第一組。這好像也不會讓人特別驚訝,回想近年來的教育理念,都是要求父母在給予孩子愛與安全感時適當地放手,有時候孩子比大人需要成長空間,這個時候離不開孩子的反而是父母,他們成為了那個「長不大」的孩子。
  • 三好學堂推薦|10本牛娃父母都在看的硬核育兒書籍(免費送pdf)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塊玉石,父母便是琢玉的工匠,想要得到一塊精美的作品,不僅要付出辛勤的勞動,還要運用智慧。做盡責的家長,要從選擇最專業、最適合自己的育兒書開始。作者裴洪崗自己就是一名著名的兒科醫生,這本書也是他針對解決中國孩子養育過程中父母對孩子生理身體上的各種擔心焦慮和困惑。不僅告訴你醫生爸爸在遇到各種生病問題如何面對、怎麼解決,還會拿出相應的科學依據和科學理論,有理有據地幫你分析,為什麼其他方法不推薦,如此這般,讓更多家長淡定有序地養兒育兒。
  • 育兒路上《溫州新教育》與你共同成長
    育兒路上《溫州新教育》與你共同成長 2016/10/11 05:18 來源:溫州日報甌網 編輯:楊凡 瀏覽:2093
  • 對孩子的言傳身教,是你這一輩子,最重要的一項事業
    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也是孩子成長的督促者和見證者。只是如今不少父母因忙於工作,沒有太多時間管教自己的孩子,索性將孩子交託給學校,自己不管不問,反而認為孩子好壞都是老師的事。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影響很大,對孩子進行教育時也要掌握正確的方式。如果家長一邊看著電視一邊督促孩子寫作業,那只會起到反作用。孩子會想:憑什麼我要寫作業,你卻在一旁啥也不幹?時間長了,孩子的逆反心態越是強烈。
  • 養娃路上心力交瘁?學會改變教養方式,才能減輕媽媽育兒交瘁感
    找出原因,才能「對症下藥」育兒專家李玫瑾曾說過:很多父母在養娃的路上覺得心力交瘁,這和父母的養育方式也有一定的關係。父母對孩子保護過度,在照顧孩子的時候,什麼事情都親力親為,獨自包攬,沒有和孩子培養好感情,走不進孩子的內心,這樣的養育方式,不但讓自己心力交瘁,而且也教育不好孩子。
  • 嬰兒趴睡訓練致死:如何從一堆育兒困惑及方法中殺出一條血路?
    多年前我讀過沙拉所著的《特別狠心特別愛》一書,對於猶太裔家庭培養孩子財商的做法很是欽佩,裡面就廣泛運用到了「有償生活機制」「延遲滿足」等育兒法則,家長鼓勵孩子通過幫忙做家務、自己做生意等方式賺取零用錢,旨在讓孩子明白他們所享有的一切都不是理所當然的,都必須用自己的勞動和付出來換得,並且以此鍛鍊孩子的生存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