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春城訊隨著夜間經濟的不斷發展,不少昆明人已經愛上了逛夜市、吃美食的豐富夜生活。都說夜間經濟是「城市的煙火氣」,如何推動夜間經濟有序、豐富地發展,成了城市管理者面臨的一大難題。8月4日,從昆明市「門前三包」及引攤入市五華區現場會上獲悉,目前昆明主城已規劃5203個臨時攤位,提供就業崗位,助力夜間經濟。
大觀商業城夜市
五華區:
「五個一」管理機制 規範夜市發展
說到昆明火熱的夜市,五華區的南強夜市要算一個。夜幕降臨,伴隨著清涼的晚風,走進熙熙攘攘的夜市裡,嘗嘗新奇的小吃,和朋友聚會聊天,挑選一些新奇的小玩意兒,都充滿了生活的趣味。而熱鬧的南強夜市,正是昆明夜間經濟發展的縮影。
據五華區城市管理局介紹,自6月中旬起,五華區以打造「特色街區」「風情街區」和「就業創業街區」為主線,針對主城區道路資源條件相對有限、通行能力不足的實際,對全區佔道經營按「絕對禁止區域」「相對禁止區域」「引導規範區域」分區推進。在絕對禁止區域,對未經審批的佔道經營行為「零容忍」;在相對禁止區域,打造「風情街」「特色街」;在引導規範區域,開展以滿足人民需求和大學生就業創業為主的引攤入市。
南強夜市
五華區城市管理局介紹,目前,五華區在教場中路打造了最浪漫一條街,設置攤點80個,在豐寧打造的金泰拾光夜市,設置臨時攤點450個,在王家橋片區設立的「普吉民生擺街」臨時設置了點位160個,在南強街打造「特色街」,設置臨時攤點80個。
「為做好引攤入市管理工作,目前五華區制定出臺了一案、一書、一布、一桶、一路的『五個一』夜市攤點管理機制。準入的夜市經營者需籤訂《五華區夜市文明經營承諾書》、飲食類攤點必須在地面鋪設油布防止汙染地面,自備餐廚垃圾專用收集桶,配合做好攤點環境衛生保潔及垃圾分類投放,經營過程中要始終讓出一條人行通路,不影響市民群眾正常通行。」五華區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為了做好相應的管理工作,夜市經營中開展了「紅黃牌」管理制度,對不服從管理的夜市攤販,第一次黃牌警告進行勸導,第二次紅牌嚴重警告進行批評教育,出現第三次則取消臨時佔道經營資格並將其列入城市管理領域違法失信行為「重點關注名單」。截至目前,五華區已向臨街店鋪發放相關通知500份,籤訂《五華區夜市文明經營承諾書》270餘份。
「下一步,我們計劃按照分區治理原則合理設置佔道經營攤位,將流動攤販引導進市場規範經營,對每一個攤位實施身份證實名登記制;此外,明確責任主體,引入第三方管理。根據職能分工,實行部門聯動,接訴即辦。」該負責人表示。
公園1903「後備廂夜市」
市城市管理局:
確保「門前三包」責任制 100%籤約
昆明市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昆明主城八區(五華區、盤龍區、西山區、官渡區、呈貢區、經開區、高新區、度假區)已根據全市要求,結合本區實際,開展了相應的引攤入市管理機制。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主城八區設置臨時佔道攤點5203個,提供就業崗位5000餘個。
五華區制定出臺了「一案、一書、一布、一桶、一路」的「五個一」夜市攤點管理機制,截至目前,共允許臨時佔道攤點950餘個,直接和間接增加就業人數達1200多人。
盤龍區城市管理局組織擬制了《盤龍區臨時市場管理工作實施方案》,轄區企業只有商業綜合體允許在紅線內組織臨時市場,其餘路段仍然按照絕對禁止區域管理,嚴禁各類佔道經營行為。目前,盤龍區各街道共上報臨時市場點位27個,計劃設置1200個臨時攤位。
官渡區成立了區「引攤入市」工作領導小組,現向社會公布「引攤入市」點位14個,其中,正在運行的有明通路夜市、雙橋村、新南站廣場、官南路農貿市場、官渡農貿市場、和平後村小菜街、石井小區夜市點等12個點位,共提供800多個攤位,提供就業崗位約1100餘個。
西山區計劃以南亞風情第壹城、昆明西山萬達廣場、春雨937工業遺產文化街區、昆明融創文旅城和金馬碧雞商城為主要區域,打造購在西山、吃在西山、樂在西山、住在西山「四大城市品牌」。同時,擬對魚課司街、相益巷等街道申請設置引攤入市點位。目前,計劃設置攤位1482個,可提供就業崗位約2200個。
呈貢區已於7月24日正式下發呈貢區引攤入市工作實施方案。規劃設置1個引攤入市點位(雨花街道辦事處漁博路果蔬引攤入市點)、2個夜間經濟示範點(烏龍街道辦事處七彩雲南、花千坊夜市),現已經設置攤位217個,共提供就業崗位近380個。
經開區計劃設置16個點位,已報批設置359個攤位,現已設置攤位50個。
度假區共設置經營點位數19個,攤位數135個。
高新區在正大紫都城、高新天地廣場、百大國際3個小區內部半開放式廣場設置3個點位,共設攤點60餘個,提供了90餘個就業崗位。下一步,計劃在新生物谷威尼斯廣場設置1個點位。
除了做好引攤入市的管理工作外,「門前三包」責任制效果如何也是創建文明城市工作中的重要體現。昆明市城市管理局陳慶能副局長表示,全市要進一步明確「門前三包」責任制責任區域。按照責任制有關要求,推進自我承諾管理,明確責任制管理責任人,確保「門前三包」責任制籤約率達到100%並登記造冊。
文丨都市時報全媒體記者:李瑞瑩
圖丨都市時報全媒體記者:木凡 伏立群
責編:楊芮
編審:周曉雪 沙蘭梅
終審:李嚴
【來源:掌上春城】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