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經濟社會秩序的恢復、滿足群眾生活需要,近日,中央文明辦明確:不將佔道經營、馬路市場、流動商販列為文明城市測評考核內容。此前,南京市在「四新」行動計劃中也曾明確提出了「營造消費新場景,適當放寬臨時外擺限制」的要求。那麼截止目前,南京市臨時外擺攤位的設置情況如何呢?來看報導。
5月29日中午,記者來到南京1912街區,看到街區道路一側設置了20餘個臨時攤位,這些攤位的經營內容大都是以出售文創類、手工類商品為主,此外,還有一些街頭手工藝人也加入了街區內的臨時擺攤,吸引了不少市民遊客駐足消費。有一位市民表示,平時就喜歡這種小玩意,她覺得應該能吸引更多的人過來。
不少攤主告訴記者,目前攤位上的人氣正逐步回升,攤位的設立,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自己的就業問題。「我們上午一般是10點到11點,下午到6點,正常就是這個時間,疫情(期間)現在全國各地各行各業生意都不好做,(臨時攤位)為我們的就業解決了好多問題。」
放寬臨時外擺限制,不代表放鬆管理。以1912街區為例,所有臨時攤位都進行統一管理,其中食品類臨時攤位的設立,必須提前向街區管委會申請。南京1912街區集團副總裁邱敏說,「攤主的著裝,產品的價格,我們都要在管委會包括管理公司報備,一旦出現商戶比較多的時候,我們會進行選擇,總體不會影響整個街區的消防安全。」
近日,南京市城管局發布了《做好防疫期間臨時外擺攤點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具備外擺條件,並且有統一運營管理的特色街區、商業體外廣場和開放式公園,都可以向城管部門申請臨時外擺,劃定區域,設置明顯標誌,註明佔用區域、經營項目、經營時間、攤點編號等。
南京市城市管理局市容景觀管理處副處長彭衛兵表示,「我們是有序、有限開放,保民生保就業,這是我們的根本指導思想。我們要滿足一個是不能擾民,第二個要有安全措施,第三個消防安全也要得到,最主要也不能影響交通。」
截止目前,南京全市共有69處臨時外擺區域、1119個臨時攤位,高峰時共有134處臨時外擺區域、1410個臨時攤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