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做好「三調」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評價與耕地資源質量分類...

2020-12-18 澎湃新聞

全國三調辦發布通知:做好「三調」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評價與耕地資源質量分類成果對接

2020-12-14 19: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第三次國土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農業農村(農牧)廳(局、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三次國土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自然資源局、農業農村局,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軍事設施建設局:

按照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以下簡稱「三調」)總體安排部署和《國務院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印發的通知》(國土調查辦發〔2018〕19號)、《國務院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印發的通知》(國土調查辦發〔2020〕13號)要求,為做好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評價與耕地資源質量分類成果對接工作,經徵得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同意,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總體要求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耕地保護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以綠色發展為導向,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與農業生態安全為目標,緊緊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工作主線,強化耕地質量監測保護,堅持科學布點、持續調查、規範評價,健全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評價與耕地資源質量分類信息發布制度,為及時有針對性開展耕地質量建設與管理,促進耕地質量保護提升與資源可持續利用奠定堅實基礎。

二、重點工作

(一)形成評價成果。縣級農業農村部門負責更新縣域耕地質量屬性資料庫與空間資料庫,按照《耕地質量等級》(GB/T 33469-2016)國家標準和農業農村部統一建立的耕地質量等級評價指標體系,開展耕地質量變更評價,標註耕地質量變更評價等級結果與土層厚度、土壤質地、土壤有機質、土壤pH值等4項耕地資源質量分類指標,形成縣域耕地質量評價單元圖件。

(二)開展成果對接。縣級自然資源部門聯合同級農業農村部門共同組成縣級工作專班,雙方籤定保密協議,將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土地利用現狀圖與縣域耕地質量評價單元圖件疊加,在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土地利用現狀圖上標註耕地質量等級及4項耕地資源質量分類指標,形成縣域成果圖件。省級自然資源部門聯合同級農業農村部門共同組成省級工作專班,加強數據質量審核。省級自然資源部門將所轄所有農業縣(區、市、旗)標註了耕地質量等級信息的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最新縣域土地利用現狀圖件整體移交至省級農業農村部門後,省級農業農村部門將其上報農業農村部備案。

(三)落實耕地質量保護責任。加強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評價與耕地資源質量分類成果應用,為開展永久基本農田劃定、耕地佔補平衡、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省級政府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耕地質量等級變動表編制、耕地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評價及因地制宜開展耕地質量建設與保護提供基礎支撐。

三、進度安排

2020年12月15日前,縣級自然資源部門、農業農村部門開展縣級成果對接,提交縣域成果圖件至省級自然資源部門。

2020年12月25日前,省級自然資源部門、農業農村部門開展省級成果對接,共同開展數據質量審核。

「三調」成果發布後,省級自然資源部門將所轄所有農業縣(區、市、旗)標註了耕地質量等級信息的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最新縣域土地利用現狀圖件整體移交至省級農業農村部門。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統籌協調。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評價與耕地資源質量分類是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的重要工作任務。各級自然資源部門、農業農村部門要強化大局意識,加強統籌協調,統一思想認識,成立工作專班,形成合力,切實將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評價與耕地資源質量分類成果對接工作落到實處。

(二)加強技術指導。省級自然資源部門、農業農村部門要加強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評價與耕地資源質量分類成果對接工作的技術指導,充分依託教學科研單位專家力量,及時解決數據對接中出現的問題,推進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評價與耕地資源質量分類成果對接工作順利開展。

(三)加強質量控制。採取有效措施嚴把質量關,是確保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評價與耕地資源質量分類成果與數據準確匯總的前提,也是保障成果對接的重要措施。必須充分認識質量控制的科學性與嚴肅性,加強耕地質量等級信息和耕地資源質量分類信息審核,確保數據的科學性和準確性。

(四)加強信息管理。各級自然資源部門、農業農村部門在數據交接過程中,共同籤訂數據保密協議,落實保密責任,切實保障兩部門相互提供的數據安全存儲與使用。

國務院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2020年12月7日

來源:i自然全媒體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全國三調辦發布通知:做好「三調」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評價與耕地資源質量分類成果對接》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全國三調辦通知:做好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評價與耕地資源質量分類成果...
    全國三調辦通知:做好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評價與耕地資源質量分類成果對接工作 2020-12-11 19: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MapGIS耕地資源質量分類評價系統全新上線
    2020年9月16日,國家印發《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耕地資源質量分類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通知,將耕地資源質量分類工作納入三調工作中,以統一時點成果耕地圖斑為分類單元,從自然地理格局、土壤條件、地形條件、生態環境條件、作物熟制和耕地利用現狀六個層級構建分類指標體系,形成耕地資源分類成果。
  • 2019年全國耕地質量等級情況公報(摘選)
    2019年,農業農村部依據《耕地質量調查監測與評價辦法》(農業部令2016年第2號)和《耕地質量等級》(GB/T 33469—2016)國家標準,組織完成全國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評價工作。評價以全國20.23億畝耕地為基數,以土地利用現狀圖、土壤圖、行政區劃圖疊加形成的圖斑為評價單元,選取了立地條件、剖面性狀、耕層理化性狀、養分狀況、土壤健康狀況和土壤管理等方面指標對耕地質量進行綜合評價,完成了全國耕地質量等級劃分。
  • 全國20.23億畝耕地質量劃分為10個等級
    全國20.23億畝耕地質量劃分為10個等級 日前,農業農村部發布了《2019年全國耕地質量等級情況公報》。公報在全國20.23億畝耕地中,劃分出一至十等級(表1),以土地利用現狀圖、土壤圖、行政區劃圖疊加形成的圖斑為評價單元,選取了立地條件剖面性狀耕層理化性狀養分狀況土壤健康狀況土壤管理等指標。 1. 全國耕地質量等級由高到低依次劃分為一至十等,平均等級為4.76等,較2014年提升了0.35個等級。
  • 人民日報:大數據精準化提升耕地質量—新聞—科學網
    我國耕地總體質量如何? 四成耕地退化,東北、華北耕層變淺,南方酸性土壤擴大 糧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關鍵在耕地質量。農業部種植業司司長曾衍德透露,我國耕地退化面積佔耕地總面積的40%以上。要實現這一目標,在嚴守耕地數量紅線的同時,更要保證高標準的耕地質量。 「必須確保到2020年建成8億畝集中連片、旱澇保收的高標準農田,並將耕地基礎地力提高0.5個等級,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0.5個百分點,實現農藥、化肥用量零增長,耕地酸化、鹽漬化、汙染等問題得到有效控制。這是我們提升耕地質量的總體目標。」曾衍德說。 耕地養分不均衡怎麼辦?
  • 張榮:耕地土壤汙染治理與效果評價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專家簡介:張榮-工程師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長期從事汙染土壤監測評估和修復技術研究,主要研究重金屬吸附材料的組裝和有機汙染物的賦存/降解。曾負責/參與農業部「農產品產地重金屬汙染監測」、「重金屬汙染耕地修復技術集成」、農財兩部「湖南重金屬汙染耕地治理和種植結構調整試點」第三方評估、生態環境部「環江縣北山礦區下平洞村農田綜合調查及治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低積累作物品種篩選與超富集植物間套作修復技術研發」等農用地治理修復和評估項目。
  • 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實施方案
    重點對位於河流灘涂上的耕地、位於湖泊灘涂上的耕地、林區範圍開墾的耕地、牧區範圍過度開墾的耕地、受荒漠化沙化影響的退化耕地和石漠化耕地等開展細化調查,分類標註,摸清各類耕地資源家底狀況,夯實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的基礎;(2)批准未建設的建設用地調查。
  • 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進一步加強耕地保護監督工作方案的...
    」行為的通知》(國辦發明電〔2020〕24號)、《關於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意見》(國辦發〔2020〕44號),進一步加強我省耕地保護工作,強化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堅決守住耕地保護紅線和糧食安全底線,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工作方案。
  • 福建省耕地保護監督新聞發布會答記者問
    通過核銷縣級補充耕地指標儲備庫中的耕地數量、糧食產能、水田面積三類指標,落實「佔一補一」「佔優補優、佔水田補水田」的要求,實現耕地數量和質量雙平衡。「十三五」期間,省級下達土地整治專項資金41.12億元,完成補充耕地25.31萬畝。三是抓住「利益調節」這個核心。我省研究出臺了《福建省補充耕地指標調劑管理暫行辦法》,完善補充耕地指標調劑制度。
  • 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湖南省耕地開墾費徵收使用管理...
    非農業建設經批准佔用耕地的,由佔用單位負責補充與所佔用耕地數量相同、質量相當的耕地,不能補充或不具備補充耕地條件的,以及補充的耕地未經有關機關驗收或驗收不合格的,均應在辦理批次或項目用地審核、審批手續時向自然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繳納耕地開墾費。第六條 耕地開墾費的徵收主體是省人民政府自然資源行政主管部門。
  • 萬年縣補充耕地資源積極推進殘次林改造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上饒訊 通訊員張新濤報導:為了保護耕地資源,提高耕地質量,補充更多的耕地資源,促進地方經濟發展,萬年縣積極推進殘次林改造及土地開發整理這塊「蛋糕」,2018年,該縣實施項目19個,惠及全縣10多個鄉鎮,新增耕地10000餘畝。
  • 國土部「土十條」:重度汙染耕地禁種食用農產品
    根據這一行動計劃,為保障農業生產環境安全,我國將對農用地實施分類管理,重度汙染的耕地要依法劃定特定農產品禁止生產區域,嚴禁種植食用農產品。對於建設用地則實施準入管理,自2017年起,各地要逐步建立汙染地塊名錄及其開發利用的負面清單,合理確定土地用途。同時禁止在居民區、學校、醫療和養老機構等周邊新建有色金屬冶煉、焦化等行業企業。
  • 我省讓耕地草地河湖休養生息
    4月8日,記者從省發改委獲悉,我省八部門聯合出臺《江西省耕地草地河湖休養生息規劃(2016-2030年)》,通過有序實現耕地草地河湖休養生息,推動我省農業資源永續利用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到2030年,我省耕地草地河湖資源將得到全面養護和永續利用,自然生態系統全面步入良性循環。  作為首批三個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之一,江西的生態環境在全國首屈一指。
  • 我國耕地佔補平衡政策實施困境及科技創新方向
    實施耕地佔補平衡政策,是在對我國耕地數量不足、水土適配性差、高強度利用不可避免的總體判斷的基礎上,化解工業化、城鎮化過程中建設用地與耕地之間緊張關係、對耕地資源實施救濟補償以維持耕地保有量的有力舉措,有必要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依法依規做好耕地佔補平衡。
  • 時間表+實施方案 2020年度全國國土變更調查工作來了
    國土變更調查內容多、工作量大、質量要求高,各地要繼續發揚「三調」實事求是、團結協作、攻堅克難、善於創新的作風,切實做好相關工作。(一)切實提高認識,確保成果真實準確。變更調查工作按照「全國統一領導、部門分工協作、地方分級負責、各方共同參與」的形式組織實施。各地要加強組織領導,紮實做好制定實施方案和細則、開展宣傳、組織培訓、確定承擔單位、實施具體調查、核查等各項工作,保持組織力度不減、工作勁頭不減、較真碰硬不減,統籌質量、進度、安全三方面工作,切實做好「三調」後的首次年度變更調查工作。
  • 關於整體推進耕地輪作休耕促進農業綠色發展的實施方案的通知
    市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整體推進耕地輪作休耕促進農業綠色發展的實施方案的通知寧政辦發〔2019〕22號各區人民政府,市府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經市政府同意,現將《關於整體推進耕地輪作休耕促進農業綠色發展的實施方案
  • 國土部:實施差別化土地管理 嚴守耕地保護紅線
    國土資源部關於印發《保發展保紅線工程2013年行動方案》的通知  國土資發〔2013〕40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副省級城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國土資源局,中國地質調查局及有關直屬單位,各派駐地方的國家土地督察局,部機關各司局:  《保發展保紅線工程2013年行動方案》已於2013年4月11日第1次部長辦公會審議通過
  • 重慶將嚴格保護江心島等特色自然景觀資源
    新華網 韓夢霖攝  新華網重慶5月27日電(韓夢霖)近日,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印發了《關於加強自然資源保護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部署強化自然資源保護工作。《通知》明確,重慶市自然資源主要包含土地、礦產、森林、草地、溼地、水及特色自然景觀資源等,並從自然資源調查監測評價、統一確權登記、摸清價值本底、編制保護規劃等方面進行了重點部署。
  • 海南省人民政府關於開展全省第三次土地調查的通知
    ,切實做好我省第三次土地調查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開展第三次土地調查的目的和意義土地調查是一項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是查實查清土地資源的重要手段。;是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保障糧食安全和社會穩定、維護農民合法權益的重要內容;是科學規劃、合理利用、有效保護國土資源的基本前提。
  • 北大荒嚴守耕地保護紅線保障農業生態安全
    為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要加快綠色農業發展,堅持用養結合、綜合施策,確保黑土地不減少、不退化」的重要指示精神,去年以來,墾區以鞏固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和保障土地資源安全、農業生態安全為目標,把加快農業綠色發展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進用地與養地相結合,加強農田生態環境質量建設,切實保護好黑土地這一珍貴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