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楚雄州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實施方案發布!

2020-12-16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固廢網訊:各縣市人民政府,楚雄開發區管委會,州直有關部門:

《楚雄州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實施方案》已經州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2020年12月1日

(此件公開發布)

楚雄州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垃圾分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啟動城市(縣城)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促進楚雄州城鄉人居環境提升,建設最美中國彝鄉,打造「滇中翡翠」,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7〕26號)、住房城鄉建設部等9部委 《關於在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19〕56號)、《雲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雲南省加快推進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雲政辦發〔2020〕9號)精神,結合我州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決策部署,遵循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原則,加快建設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垃圾處理系統,逐步形成以法治為基礎、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城鄉統籌、因地制宜的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格局,實現群眾可接受、面上可推廣、財政可承受、長期可持續的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模式。

二、基本原則

(一)政府統籌,全民參與。楚雄州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由各級政府統一安排部署,各縣市政府作為實施主體和管理主體,建立行政區域內生活垃圾分類責任制,組織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不斷強化公共機構和企業示範帶頭作用,引導居民逐步養成主動分類的習慣,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垃圾分類的良好氛圍。

(二)示範先行,分步實施。州級黨政機關和確定為第四批國家級節約型公共機構示範創建單位率先開展垃圾分類,探索建立符合實際、可複製、可推廣的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理模式。根據工作開展情況,逐步擴大分類範圍,建立完善生活垃圾分類常態化、長效化機制。

(三)因地制宜,分類推進。在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收運工作的同時,結合生活垃圾產出種類、發展水平、生活習慣、垃圾成分等實際情況,加大環衛基礎設施建設,重點解決分類收集、處置設施短板等問題,建立和完善符合本地區實際的垃圾收運和處置體系,因地制宜推進垃圾處理設施共建共享,科學確定設施建設布點和服務覆蓋範圍,以提高生活垃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理能力。

三、目標任務

自2020年開始,10縣市縣城建成區分批啟動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逐步在鄉村推廣垃圾分類工作。至2025年底,全州10縣市全部實現主城區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每個縣市至少一個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全州城市建成區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基本全覆蓋,楚雄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率、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80%,其他縣城全面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城鎮生活垃圾收轉運體系穩定運行。

(一)楚雄市。2020年全面啟動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編制完成《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新增分類投放收集設施400(套),分類收運車5(輛),啟動餐廚垃圾處理設施及建築垃圾消納場建設項目前期工作;到2020年底,楚雄市主城區實現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至少有一個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垃圾分類收集覆蓋率達40%以上,資源回收利用率達20%;到2022年底,實現主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到2025年底,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生活垃圾焚燒處理率、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80%。

(二)雙柏縣、大姚縣、永仁縣、祿豐縣。2021年全面啟動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配套與縣城生活垃圾相匹配的收集設施及轉運設備;到2021年底,4縣主城區實現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至少有一個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垃圾分類收集覆蓋率達30%以上,資源回收利用率達10%;到2023年底,實現主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到2025年底,全面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城鎮生活垃圾收轉運體系穩定運行。

(三)牟定縣、南華縣、姚安縣、元謀縣、武定縣。2022年全面啟動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配套與縣城生活垃圾相匹配的收集設施及轉運設備;到2022年底,5縣主城區實現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至少有一個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垃圾分類收集覆蓋率達30%以上,資源回收利用率達10%;到2024年底,實現主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到2025年底,全面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城鎮生活垃圾收轉運體系穩定運行。

(四)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按照《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關於印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分工方案的函》(農社函〔2018〕3號)有關要求,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鼓勵縣市探索建立適合當地的「戶投放、村收集、鄉鎮運輸、縣處理」鄉村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處理體系。引導農戶定點投放有害垃圾,在行政村設立專門容器分類收集、獨立儲存,並按相關規定由專業單位統一收運處理。2021年,原則上每個鄉鎮至少選擇2個以上自然村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就近分類、源頭減量試點工作(優先從評定的美麗村莊中選擇),探索符合農村實際的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和處理方式,以後逐年擴大試點範圍。

四、重點工作

(一)引導居民自覺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新聞媒體大力宣傳報導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讓城鄉居民樹立垃圾分類、人人有責的環保理念,引導公眾從身邊做起、從點滴做起。結合楚雄州創建文明城市、衛生城市、園林城市、智慧城市、平安縣市、森林城市等創建活動的良好氛圍,建立垃圾分類督導員及志願者隊伍,定期深入社區、校園、公園等城市生活垃圾產量大的公共場所開展垃圾分類現場宣教活動,發動全民參與垃圾分類行動。

(二)推動公共機構及重點區域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縣市黨政機關率先開展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嚴格落實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標準要求,並逐步將垃圾強制分類擴大到其他公共機構和相關企事業單位。各縣市政府要落實屬地責任,積極引導、支持行政區域內公共機構和相關企事業單位開展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城市建成區範圍內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中央駐楚單位、國有企業、社團組織,車站、機場、體育場館、演出場館、旅遊景區等公共場所,賓館、飯店、購物中心、超市、農貿市場、商鋪、商用寫字樓等人員密集場所,以街道(鄉鎮)、社區(包括城郊結合部行政村)為單元,按照生活垃圾「四分類法」開展強制分類,實現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主體全覆蓋;縣城、開發區和其他區域的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和公共場所原則上參照「四分類法」開展,也可因地制宜按照「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兩類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軍隊營區按照屬地管理原則,通過軍地協作,參照黨政機關標準,共同推進軍隊營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引導農村地區根據當地情況選擇適宜的垃圾分類模式,或按照「可腐爛垃圾、可再利用垃圾、可填坑墊道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可燃燒垃圾」的「五分類法」開展鄉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三)建立與生活垃圾分類配套的教育體系。按照教育部辦公廳等6部門印發的《關於在學校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的通知》(教發廳〔2018〕2號)要求,發揮學校教育優勢,加強各級各類學校生活垃圾分類教育,把生活垃圾分類知識納入中小學教育體系,研究制定生活垃圾分類進校園、進教材、進課堂相關工作制度。依託課堂教學、校園文化、社會實踐,樹立生活垃圾分類綠色發展理念,將生態文明核心價值觀融入課堂、融入家庭、融入社區,形成「小手拉大手、大手帶小手,家校聯合」「教育一個學生、影響一個家庭、帶動一個社區、引領整個社會」的良好氛圍。

(四)健全配套政策制度體系。制定和健全生活垃圾分類的配套政策,2020年,楚雄州、楚雄市出臺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2021年,雙柏縣、大姚縣、永仁縣、祿豐縣出臺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2022年,牟定縣、南華縣、姚安縣、元謀縣、武定縣出臺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建立「以塊為主、條塊結合」的州、縣市、鄉鎮、社區(包括城郊結合部行政村)四級聯動的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體系,配套出臺生活垃圾分類操作指南、公民行為規範、分類考評辦法等政策制度推動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建立完善分類處理體系,為分類處理回收提供支撐和動力,依法依規推進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縣市要按照汙染者付費原則,完善垃圾處理收費制度,鼓勵縣市探索推進計量收費、分類垃圾與混合垃圾差別化收費,建立健全徵收體系,做到應收盡收。

(五)加強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運輸體系。按照《生活垃圾分類標誌》(GB/T 19095-2019)中的類別、圖形符號、說明、顏色等,配備標誌清晰的「四分類法」垃圾收集容器,因地制宜確定投放位置、投放時間及投放規範等,引導居民自覺做到分類收集分類投放;優化布局垃圾箱房,建立與分類品種相配套的收運體系,鼓勵有資質企業積極參與分類收運工作,加大城區現有垃圾房、中轉壓縮站改造力度,配備滿足垃圾分類清運需求、密封性能好、標誌清晰、節能環保的專用收集運輸車輛,解決垃圾分類投放後出現「先分後混」「混裝混運」等問題,鼓勵採用「車載桶裝」的收運方式,避免垃圾分類投放後重新混合收運。優化現有環衛收運體系,統籌安排分類運輸路線、時段和作業組織,規範運輸企業管理,嚴肅查處隨意傾倒、棄置城市生活垃圾現象,實現規範運輸。建立符合環保要求、與分類需求相匹配的有害垃圾收運系統。

(六)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末端處置體系。結合《雲南省生活垃圾焚燒發電中長期專項規劃(2019—2030年)要求,加快州、縣環境衛生設施專項規劃的編制,強化環衛設施專項規劃中垃圾分類投放點、收集站、餐廚垃圾處理設施、建築垃圾處理設施等內容,將垃圾分類工作的前端(分類收集)、中端(分類轉運)、末端(分類處置)與城市發展有效銜接。積極鼓勵祿豐縣根據實際開展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前期工作,加快推進以焚燒為主的生活垃圾處理設施轉型發展。10縣市要結合美麗縣城創建,在十四五期間規劃建設焚燒發電、餐廚垃圾處理、建築垃圾消納場等終端處理設施,避免因終端處理設施缺乏導致垃圾分類後再出現混收混運混埋問題。加強有害垃圾貯存、二次分揀、集中運輸和規範處置的指導和監管,合理布局有害垃圾處置設施,提高有害垃圾規範化處理水平。鼓勵各縣市建設危廢垃圾處理廠,探索跨區域危廢垃圾處置模式。

(七)探索再生資源利用相協調的回收體系。加大對可回收物回收市場的指導和培育力度,建立生活垃圾可回收體系,使可回收物、回收人員、廢品回收站之間形成可聯繫、透明度好的市場機制,擴大回收物種類,提高回收效率,促進垃圾減量。縣市人民政府合理布局建設可回收物分揀中心和集散市場,規劃建設大件垃圾處理設施。依託牟定縣國家級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基地,積極探索「網際網路+資源回收」模式,實現再生資源回收網絡和生活垃圾分類網絡「兩網融合」。建立完善再生資源分類、回收、儲存、中轉、利用信息化平臺,推動再生資源規範化、專業化、清潔化處理和高值化利用。鼓勵企業採用押金、以舊換新、設置自動回收機、快遞送貨回收包裝物等方式回收再生資源。推進垃圾收運處置系統與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系統銜接,建設兼具垃圾分類與再生資源回收功能的交投點和中轉站。

(八)探索城鄉垃圾環衛設施共享共建機制。實現州域內部分縣市及鄰近鄉鎮的生活垃圾轉運集中處置,實現設施共享。鼓勵與楚雄市鄰近的南華縣、元謀縣、牟定縣、祿豐廣通鎮以上4縣市(鎮)生活垃圾運輸至楚雄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進行處置。探索建立垃圾處理設施共享機制,減少財政壓力及投入,將有限的資源產生的效益最大化。建立循環經濟產業園,在垃圾分類後端處理場附近,逐步建立以塑料處理廠、金屬處理廠、廢紙處理廠、家電拆解廠、廚餘處理廠、餐廚垃圾廠、汙水處理廠等組成的垃圾處理園區,形成一個垃圾處置的循環經濟產業園。充分利用運輸、中轉、處理共享系統節約處置設施資金投入。

五、實施步驟

(一)試點開展階段(到2020年底)。2020年楚雄市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建立機構、制定工作方案和考核辦法,做好宣傳發動、培訓、設施配置、分類收運銜接等相關準備,作為全州生活垃圾分類試點,率先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工作。積極謀劃生活垃圾分類配套設施的建設、擴容、改造等工作,進一步適應分類需要,提升分類能力。

(二)推廣延伸階段(2021年—2025年)。其餘9縣全面啟動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完善生活垃圾分類的政策制定、制度實施、設施建設、流程優化等配套工作,基本形成相應的法律法規、標準體系和成熟的生活垃圾分類模式,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推廣垃圾分類示範典型,加強分層次宣傳培訓力度,擴大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社會影響力。穩步擴大延伸生活垃圾分類實施範圍,實現公共機構及重點公共區域垃圾分類全覆蓋。

(三)鞏固提高階段(2026年開始)。認真總結前期工作經驗,鞏固提高工作成果,不斷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繼續完善、制定相關政策制度。到2030年前,資源回收利用率不斷提高,垃圾分類處理系統較為完善,與再生資源利用相協調的回收體系全面形成。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楚雄州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名單及職責分工附後),下設辦公室在州住房城鄉建設局。建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定期會議制度,研究解決工作推進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層層分解目標,強化工作落實。各縣市人民政府、楚雄開發區管委會、州直有關部門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進一步加強對垃圾分類工作的組織領導,把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議程,定期對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進行專題研究和部署。

(二)強化責任落實。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各縣市人民政府、楚雄開發區管委會作為實施生活垃圾分類的責任主體,要制定本行政區域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成立工作機構,落實專職工作人員,對本轄區內居民小區、行政、企事業單位、商業網點、公共場所、學校等生活垃圾的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工作進行周密安排部署。各社區居委會和鄉鎮政府要在相關部門的指導下,建立行政區域生活垃圾分類責任體制,建立督導隊伍,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確保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各項工作有效推進。

(三)加大資金投入。州級、縣級財政要逐步加大對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資金投入力度,探索生活垃圾跨界轉移補償制度,同時積極爭取國家、省級相關政策性補貼,全面保障資金投入。在生活垃圾的前端分類和中間收集、運輸環節、終端處理環節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積極探索購買服務、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等市場化運作模式,鼓勵引入專業化服務公司協同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四)創新體制機制。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運輸和處理,積極探索特許經營、承包經營、租賃經營等方式,通過公開招標引入專業化服務公司。推動建設一批以企業為主導的生活垃圾資源化產業,提升分類回收和處理水平。探索建立垃圾處理設施共建共享的建設機制,逐步實現城鄉環衛垃圾處置一體化。

(五)強化監督考評。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列入各級政府及州直相關部門的年度績效考評,對黨政機關等公共機構及相關企業開展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情況進行嚴格監督和考評,並根據考評結果建立公共機構垃圾分類工作「紅黑榜」機制,對不按照要求進行分類的相關部門及企業予以通報,並強化考評結果運用。

(六)廣泛動員社會參與。各縣市、有關部門和單位要積極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志願者進社區、進校園、進單位等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要充分利用各類媒體,尤其是手機客戶端、移動網際網路等新聞媒體,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生活垃圾分類理念,提升群眾對生活垃圾分類知識的認識。要建立有利於群眾參與的工作機制,探索和採取積分兌換、分類獎勵、有償分類、志願服務以及與垃圾處理費相掛鈎等方式,引導群眾積極主動參與生活垃圾分類。

附件:1. 楚雄州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2. 楚雄州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成員單位職責分工表

3. 城市生活垃圾分類類別、存儲及處置方法

4. 農村生活垃圾分類類別、堆放及處置方法

附件1

楚雄州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

成員名單

組 長:程 鵬 州人民政府副州長

副組長:馬慶輝 州政府辦公室副主任

劉建雲 州住房城鄉建設局局長

成 員:趙現培 州文明辦副主任

羅志清 州發展改革委副主任

李聯平 州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

許華榮 州教育體育局副局長

尹亞全 州財政局副局長

趙 江 州自然資源規劃局副局長

施燕梅 州生態環境局副局長

範雲峰 州住房城鄉建設局副局長

史 翎 州農業農村局副局長

李枝權 州商務局副局長

武雲兵 州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

起 榮 州衛生健康委督查專員

王之福 州市場監管局副局長

李春全 州廣電局局長

王麗芬 州機關事務局副局長

左雪姝 團州委副書記

楊麗平 州婦聯副主席

李 英 楚雄市副市長

金彥平 雙柏縣副縣長

王 瑋 牟定縣副縣長

陳貴富 南華縣副縣長

周紹佳 姚安縣副縣長

苗少華 大姚縣副縣長

李厚禹 永仁縣副縣長

周應張 元謀縣副縣長

龔世雄 武定縣副縣長

嚴瓊華 祿豐縣副縣長

李成相 楚雄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

楚雄州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州住房城鄉建設局,負責日常工作,辦公室主任由州住房城鄉建設局局長兼任。

領導小組職責:負責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組織領導,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體系建設,協調處理垃圾分類重大事項,統籌協調垃圾分類工作推進。

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責:負責日常工作,落實領導小組交辦的工作,落實組長、副組長交辦的事項。

人員如有變更自行更替,不再另行發文。

附件2

楚雄州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成員單位職責分工表

附件3

城市生活垃圾分類類別、存儲及處置方法

附件4

農村生活垃圾分類類別、堆放及處置方法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秦皇島:《秦皇島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
    各縣、區人民政府,開發區、北戴河新區管委,市政府有關部門:   《秦皇島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秦皇島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9年6月6日   秦皇島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   為認真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7〕26號)、《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宣部中直機關事務管理局關於推進黨政機關等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通知
  • 濰坊市出臺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
    近日,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印發通知,發布《濰坊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加快推進全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方案》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垃圾分類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有關部署和省、市要求,以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為目標,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生活垃圾處理系統,形成以法治為基礎,黨委領導、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城鄉統籌、因地制宜的垃圾分類體系和源頭減量及資源化利用制度,促進再生資源循環利用,最大限度減少汙染,改善人居生態環境
  • 關於對《日照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公開...
    北極星固廢網訊:近日,日照市城市管理局印發了《日照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詳情如下:現將《日照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全文通過市政府、市城市管理局網站予以公布,歡迎社會各界和廣大市民提出意見和建議,意見建議採集截止時間為2020年3月5日。具體參與方式如下:一、電子郵件。
  • 臨沂4月9日起實施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方案公布
    大眾網·海報新聞臨沂4月10日訊(記者 劉元迪)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獲悉,4月9日起,《臨沂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出臺開始實施。該《方案》對臨沂城市生活垃圾的工作原則、主要目標、分類標準、分類體系等進行了明確。
  • 山東省及16市均出臺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
    北極星固廢網訊:1月7日,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召開全省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記者在會上了解到,2020年,山東省及16市均出臺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濟南等3個國家級城市、博山區等5個省級農村地區生活垃圾分類試點紮實推進,覆蓋率穩步提升。新建生活垃圾處理廠(場)25座,新增處理能力1.5萬噸/日,焚燒處理率達82.5%。
  • 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海南省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的...
    縣、自治縣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屬各單位:《海南省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資源化、無害化水平,為實施好《海南省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各項要求奠定堅實基礎,制定本方案。
  • 《長沙市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正式實行 三年內實現生活垃圾...
    唐朝昭   經過前期試點探索,近日,《長沙市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正式實行。《方案》提出,長沙實施生活垃圾分類的主要目標是:從2018年起,通過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全市每年生活垃圾自然增量與分類減量基本持平。到2020年,全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要達到35%以上。
  • 【文明城市創建】平山縣積極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文明城市創建】平山縣積極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2020-11-03 23: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關於《龍華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激勵辦法實施細則》的解讀
    為加強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激勵機制,推動全社會積極參與生活垃圾分類,根據《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激勵辦法》,結合本區實際,制定了《龍華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激勵辦法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
  • 關於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的建議
    對哈爾濱垃圾分類和處理調研中,我感到在過去的幾年中作了大量具有成效的工作,也取得一定效果。但在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工作方面也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試點小區居民分類投放的參與率和準確率不高。居民垃圾分類參與意識較差,分類習慣尚未養成,混合投放問題比較突出,源頭分類效果不理想。二是先分後混問題突出。
  • 我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政策研究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固廢網訊:摘要:城市生活垃圾的有效處理是改善城市環境必須要做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改善人們生活的前提條件。在城市生活垃圾的分類處理中,應對垃圾進行分類回收,做好每一種垃圾的高效處理。
  • 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實施生活垃圾分類的通告
    北極星固廢網訊:北極星環保網獲悉,日前南京市政府官網發布了《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實施生活垃圾分類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決定即日起在全市範圍內實施生活垃圾分類。《通告》中規定,將日常生活垃圾分為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三類,如有單位違反該《通告》,將面臨處罰。
  • 《福州市生活垃圾可回收物回收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發布
    近日,福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了《關於印發福州市生活垃圾可回收物回收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要求,2020年,全市完成50個標準化再生資源分類回收站(簡稱「環保驛站」)網點建設,五城區規範化生活垃圾可回收物回收網絡基本建立,可回收物回收大數據平臺投入使用,線上交投與線下回收相互促進,實現回收便民化、過程監管智慧化
  • 【張家界市】出臺《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
    近日,張家界市制定出臺《2020年張家界市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要求各級各類公共機構堅持黨建引領、政府推動、部門聯動、全面發動、全民互動的「一領四動」工作推進機制,年底前在市中心城區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社團組織等公共機構全面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實現黨政機關幹部職工垃圾分類知曉率100%、垃圾分類臺帳普及率
  • 解讀《紹興市城鎮生活垃圾分類處理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
    他強調,要加快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垃圾處理系統,形成以法治為基礎、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城鄉統籌、因地制宜的垃圾分類制度,努力提高垃圾分類制度覆蓋範圍。2019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對垃圾分類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強調,推行垃圾分類,關鍵是要加強科學管理、形成長效機制、推動習慣養成。   (二)各地都在大力推進垃圾分類工作。
  • 我國加強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生活汙水處理設施補短板
    新華社北京8月7日電(記者安蓓)記者7日了解到,我國將加強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城鎮生活汙水處理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工作。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是重要的城鎮環境基礎設施。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和生態環境部聯合印發的《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實施方案》,到2023年,具備條件的地級以上城市基本建成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全國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大幅提升,縣城生活垃圾處理系統進一步完善,建制鎮生活垃圾收集轉運體系逐步健全。
  • 打造垃圾分類處理樣板城市
    廣州是全國首批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城市,經過多年探索,已逐步形成垃圾分類「全鏈條提升、全方位覆蓋、全社會參與」的工作思路。2020年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場會將在廣州召開,該市正以「繡花功夫」致力於打造全國垃圾分類處理樣板城市。
  • 蕪湖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長邵潔發布:2020年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新聞發布會
    實行生活垃圾分類,關係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環境,關係節約使用資源,也是社會文明水平的一個重要體現。推進垃圾分類不僅可以有效利用可回收物,變廢為寶,保護環境,它還是一個城市管理能力和市民素質的綜合體現,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標誌。
  • 福州實施生活垃圾分類三年行動計劃
    福州晚報訊 《福州市縣(市)區生活垃圾分類三年行動計劃與實施方案(試行)》日前印發實施。3年內福州各縣(市)區基本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垃圾處理體系,實現生活垃圾有序分類、規範收運、無害處置、資源利用。
  • 駐馬店版垃圾分類方案發布:標準和上海不一樣
    大河財立方消息7月8日,駐馬店市政府辦公室印發《關於駐馬店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通知》要求,到2020年底,基本建立垃圾分類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生活垃圾分類模式,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