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邑縣八十年代老照片

2020-08-02 集影齋

照片版權屬於新華社以及相關記者,著作權歸今日頭條作者「集影齋」所有。備註也是引用新華社,略有刪減【備註具有歷史價值】。

照片非刻意收集。需要值得提醒的是,本文以現在行政管理範圍為主。

大邑縣五十至七十年代老照片已更新。

編輯不易,請打個賞喲!


成都大邑縣八十年代老照片

1982年4月26日 孫忠靖

四川大邑縣安仁公社養雞能手、五十二歲的劉緝熙,放棄個人養雞收入高的打算,來到公社養雞場當顧問,負責全公社十四個孵抱點的技術指導,給社員提供良種雞九萬多隻。還四次舉辦養雞訓練班,為縣內外培訓了三百多名養雞人員。


成都大邑縣八十年代老照片

1983年11月10日 吳祖政

水電充足的四川省大邑縣水電部門以優惠價格,供應農民家庭用電。安仁公社民安大隊的204戶農民,已有178戶用上了電飯煲、電炒鍋和電茶壺,每年可節省煤二百多噸,省柴近百萬斤。這是民安大隊二隊社員劉清花在用電炒鍋炒菜。


成都大邑縣八十年代老照片

1982年5月11日 孫忠靖

四川省大邑縣新場公社利用荒河灘建起一個有210畝水面的漁場和一套催產孵化設施,做到自繁自養,年產商品魚8萬多斤、魚苗250萬尾,部分地解決了山區縣群眾吃魚難的問題。這是新場公社新建的催產孵化設施。


成都大邑縣八十年代老照片

1983年2月7日 孫忠靖

四川省大邑縣計劃生育辦公室的負責同志在五龍公社雙興大隊給獨生子女戴光榮花,祝他們春節快樂!大邑縣十分重視計劃生育工作,全縣98.5%的獨生子女家庭已領取獨生子女證。


成都大邑縣八十年代老照片

1983年2月19日 孫忠靖

四川大邑縣元興公社白恕成一家人都是縫紉、剪裁能手,隨著農村政策進一步放寬,他家離土不離鄉,辦起了家庭縫紉工廠。這家縫紉工廠既為附近社隊社員實行來料加工,又上門服務,同時還舉辦縫紉剪裁培訓班。由於他們服務態度好,交貨迅速,質量高,生產越做越興旺。1982年白恕成一家共收入12000多元,購買了12臺縫紉機、一臺鎖邊機。


成都大邑縣八十年代老照片

1983年3月15日 孫忠靖

四川省大邑縣霧山公社適宜生長藤、竹等經濟林木,在全縣按自然資源情況劃分農業區時,被列為經濟林基地,使這個公社的自然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去年全社人均收入達416元。這是社員在用藤、竹製作家具。


成都大邑縣八十年代老照片

大邑縣農民正在選購電飯煲 1983年12月23日 吳祖政

四川省大邑縣農村隨著小水電事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戶用上了家用電器。全縣現已建成小水電46座,裝機容量18000多千瓦,每年可發電一億度以上,除保證工農業生產和城鄉照明用電外,還可供部分農戶的生活用電。大邑縣是全國農村電氣化試點縣之一。


成都大邑縣八十年代老照片

1984年2月17日 張赫嵩

四川省大邑縣銀屏公社16歲的農民技術員任旭平,初中畢業後刻苦學習養兔技術,1982年以來繁殖種兔2500隻,純收入5000多元,並熱心幫助群眾發展養兔事業,舉辦養兔技術訓練班15次,聽課者達三萬多人次,他還編寫了近三萬字的《飼養家兔一百問》一書。這是任旭平(右)出席全國農村學科學用科學青年標兵獎表彰大會期間在和吉林省養兔專業戶尹月麗(左)、四川省養花專業戶劉勝英(中)一起交流養兔經驗。【還有張83年照片。2014年去世】


成都大邑縣八十年代老照片

1984年4月5日 吳祖政

四川大邑縣銀屏鄉鴛鴦村農民朱金華和丈夫張直斌在自家小院裡培植盆景、花卉。1983年收入7000多元。


成都大邑縣八十年代老照片

同上

大邑縣五龍鄉興隆村養殖專業戶劉光普,在自家小院裡養豬、養蠶、搞編織,年收入4000多元。這是劉光普(後)在編蠶篩,他母親(前)在編草鞋。


成都大邑縣八十年代老照片

同上

四川省大邑縣新場鄉文昌村農民謝學念(前右),在自家小院裡辦起了鞋跟廠,為成都、重慶等地五家製鞋廠加工高、中蹬木鞋跟,年產值近2萬元。


成都大邑縣八十年代老照片

同上

隨著農村商品生產的發展,購買摩託車的農民越來越多,四川大邑縣斜江鄉嶽江村農民王光清的家庭摩託車修理店應運而生,年收入達3000多元。


成都大邑縣八十年代老照片

1986年6月18日 孫忠靖

84歲的退休老人傅子芳為修建四川大邑縣靜惠山公園捐款1500元。由她選址、設計、建造一座遊亭已經建成。傅子芳(左)原是大邑縣人民醫院副院長,曾多次用自己的錢為貧困的農民買藥治病,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老人。


成都大邑縣八十年代老照片

1986年6月26日 孫忠靖

四川省大邑縣縣委書記劉忠恕自1983年上任以來,每年用三分之二的時間深入山區搞調查研究,使大邑縣山區的煤、水力、經濟林木等資源得到了較好的開發利用。這是劉忠恕(左一)在斜源鄉九龍村調查名貴中藥材黃柏的栽培利用情況。


成都大邑縣八十年代老照片

1986年9月20日 孫忠靖

遍布城鄉街頭巷尾的茶館,是四川人社交活動的重要場所。這是大邑縣趕集的農民在茶館裡品茶,擺「龍門陣」。


成都大邑縣八十年代老照片

1990年1月26日 戚文娟

以生產瘦肉型豬為主的四川省大邑縣1989年生豬產量達29.5萬頭。1990年春節前夕,全縣的生豬市場更是一派繁榮景象。這是趕場的人們忙著選購豬肉。


成都大邑縣八十年代老照片

未改造前的舊大邑縣城 1991年4月19日 熊汝清

成都大邑縣八十年代老照片

圖為經過改造後的大邑縣城 同上

四川大邑縣結合舊城改造,加快住宅建設取得顯著成就……過去縣城房屋低矮、街道狹窄、交通擁擠,住房緊張,排水不暢,很不適應商品經濟和改革開放的需要。現在已拓寬街道,新建環城路,整修小街巷,新建了14萬平方米的住宅,1800戶居民搬進了新居,縣城面貌煥然一新。


成都大邑縣八十年代老照片

1995年8月28日

楊學瓊,現任四川省大邑縣公安局局長。她團結一班人馬,在嚴打鬥爭中不斷提高打擊力度,使一般案件和重特大刑事案件破案率分別達到70%和85%以上。確保了一方平安。她先後6次受到上級地方黨委、政府和公安機關的表彰獎勵,榮立三等功一次,1993年出席了全國第七屆婦代會。她所領導的縣公安局還於1993年被評為省先進公安局,1995年元月榮立集體二等功。

相關焦點

  • 老照片;八十年代的中國
    #老照片#八十年代是改革開放的初期,那時的人們激動、鬥志昂揚,社會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從八十年代的流行語中便可見一斑。八十年代的經典口號: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摸著石頭過河;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一,80年代陳衝、張瑜兩位大紅大紫的上海姑娘。二,八十年代當紅的電影女明星,嶽紅、斯琴高娃等。三,八十年代,鞏俐的泳裝日曆。
  • 80年代老照片,八十年代的愛情是害羞而含蓄的
    每一張老照片,都在講述一段故事,這裡有無數精彩的故事!
  • 罕見老照片:八十年代的香港
    老照片:夜色籠罩下的香港,卻並不覺寂寥,到處燈光閃耀,顯得非常熱鬧。看著圖片,牆上懸掛著許多宣傳牌子,透過這點可以看出,當時經濟應該還算繁榮。老照片:八十年代的香港,當時最常見的就是公交車。兩層式公交車,多節車廂,倒是有些像如今的火車。
  • 老照片: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中國人,沒有美顏,女生笑容很燦爛
    1、這是一組上世紀八九是年代拍攝的老照片,那時候沒有美顏,不存在濾鏡,人們的笑容很自然,情侶恩愛,家庭和睦。圖集整理:馮玄一2:沒有美顏的時代,上世紀八十年代老照片:情侶恩愛,家庭和睦3:沒有美顏的時代,上世紀八十年代老照片:情侶恩愛,家庭和睦4:沒有美顏的時代,上世紀八十年代老照片:情侶恩愛,家庭和睦5:沒有美顏的時代,上世紀八十年代老照片:情侶恩愛,家庭和睦6:沒有美顏的時代,上世紀八十年代老照片:情侶恩愛,家庭和睦7
  • 七八十年代的常州老照片 你還能認識多少?
    七八十年代的常州老照片 你還能認識多少? 70~80年代的常州老照片, 看看那時的常州是什麼樣的。
  • 珍貴老照片:八十年代的老北京
    這些珍貴老照片,承載了當時所處時代的回憶,讓人每每翻看,都不禁沉醉其中。趁著今天,不妨來看看八十年代的老北京吧! 四合院,算是北京的特色建築了吧!通過圖片可以看出,但是自行車是主要代步工具,汽車還真是個洋玩意呢!
  • 網友建議成都大邑縣,改個名字?
    近日,有網友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建議成都大邑縣更名為西嶺雪山縣。對此,大邑縣民政局回復稱,大邑作為行政區劃地名歷史悠久。同時,根據有關規定,地名應保持穩定,確實需要調整的應逐級上報審批。「大邑縣是否有考慮以雪山為龍頭捆綁所有資源大力拓展旅遊業,申請更名為西嶺雪山縣以擴大知名度吸引資本投資提升以旅遊康養為目的產業及道路交通民生工程等基礎建設,提高大邑縣經濟總量和質量?」該網友這樣表示。針對網友建議,大邑縣民政局給出三點回復。首先,大邑這個名字歷史悠久。
  • 歷史老照片——上世紀40年代四川成都城市和老百姓面貌!
    上世紀40年代成都老照片:農民在路邊賣自己家種的水果蔬菜。上世紀40年代成都老照片:獨輪車載著老人孩子走親戚。上世紀40年代成都老照片:交警換班。上世紀40年代成都老照片:耙耳朵拉車做苦力掙錢養家。上世紀40年代成都老照片:1948年的成都武侯祠。上世紀40年代成都老照片:1941年成都龍泉驛,兩位女性找人代寫書信。上世紀40年代成都老照片:苦力拉車幫老闆拉貨物。
  • 成都古大邑縣,古代寺廟知多少
    原標題:成都古大邑縣,古代寺廟知多少 成都古大邑縣,古代寺廟知多少 —談天說地,小城故事之九 在今日的北京市,保存下來的古跡與古寺廟,多不勝數。 而我以成都大邑的一個小縣為例,其實歷史中的古跡寺廟也不少。 有天閱讀民國版《大邑縣誌》。歷史中的古跡寺廟也可謂是洋洋大觀。
  • 【從老照片看生活新變化】——八十年代桂林人的娛樂方式
    桂林生活網訊 (實習生 張紅)翻開老照片,我們看見這些年民生方面的變化,正是順應了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需要,人們的思想觀念逐漸開放,開始追求個性化和多樣化。每個人回家翻翻老照片,都能找到生活變化的軌跡。每一張老照片的背後,都記錄著歲月滄桑,飽含著美好的回憶。
  • 老照片:七八十年代的江蘇省南京市,一代人的美好回憶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江蘇省南京市的老照片,這一組的老照片有兩張經過了修復,原圖已經不是那麼清晰了,原圖在圖片當中,大家喜歡的可以收藏一下。希望大家能夠通過這組老照片不僅能夠重新認識這座城市,更能從這組照片中回憶過往的點點滴滴。
  • 黃岡市八十年代老照片
    黃岡市六七十年代老照片已更新。結合看效果更佳!編輯不易,若君喜歡打個賞!1980年2月12日 于澄建獲得農業全面豐收的黃岡縣堵城人民公社業餘宣傳隊的演員,正在化妝準備演出,歡度春節,慶祝豐收。程抱全先生在八十年代是具有爭議性人物,感興趣的可以查資料】1986年7月28日 馮燦黃岡縣民間藝人徐賢安多年活躍在農村為農民說書獻藝,八年間為農民演出近二千場。他將計劃生育、法制教育、農村新人新事編成小故事,在群眾中進行說唱,受到群眾歡迎。
  • 1980年代,滿滿回憶的照片,八十年代老照片割麥、老物件帶您回憶過去!
    八十年代老照片,從那段歲月的影像裡,回憶過去,感知時代的溫度。 農村孩子經歷的一幕,最害怕夏天的割麥子。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 有一個很新鮮的名詞, 叫「萬元戶」那麼在那個商品奇缺的年代又有那些奢侈品呢?
  • 老照片: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陝西省漢中市,一代人的美好回憶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陝西省漢中市的老照片,這一組老照片承載了一代人的美好回憶,如今漢中的發展有目共睹,但是對於以前的漢中你有哪些印象呢?希望這組照片不僅能讓你重新這座城市,更能讓你回憶當年的點點滴滴,圖為上世紀的拜將壇。
  • 老照片的故事:八十年代中國人的衣食住行,時間過得真快啊
    老照片的故事: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在經歷過十年文革動亂之後,中國迎來了最好的發展時代,改革開放拉開帷幕並已取得初步成效,人民的生活水平穩步提高。80年代,馬路上還沒有多少汽車,大部分人上下班都依靠自行車。圖:廣州的一個自行車停車點,停滿了各式各樣的自行車。
  • 老照片: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北京,一代人的美好回憶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北京老照片,這一組照片記錄了當年北京人生活的狀況以及人們的娛樂活動,窮時很快樂,富裕煩惱多!如今北京的生活方式已經越來越好,但是你知道當年的北京是怎麼樣的呢?希望這一組老照片不僅能帶你看看過去的北京,更希望能通過這些照片能夠回憶起當年的美好生活。這一張照片我覺得很經典,一輛公交車和一輛前排有馬,驢以及一頭騾子的馬車同時走在馬路上,坐在公交車裡的人都在看著這輛馬車,似乎很感到好奇,如今隨著時代進步,城市發展,現在已經很少看到馬車了,而當年的104北京公交車你是又否坐過呢?
  • 八十年代初期成都生活,昔日的民國公館,街邊的自來水樁
    【四川成都,自來水樁。】上世紀的七十年代左右,幾條街道會設置個自來水站;通常由水泥建成樁,有個小門可以上鎖,裡面是自來水龍頭的開關。管理人不在,居民就無法擔水。【四川成都,銷售人造革自行車座套的攤點,】八十年代,因大眾消費不起皮衣皮料;於是,人造革(PVC樹脂人造革)被廣泛用於日常生活各個領域;後因化學成分高被淘汰。【四川成都,街邊的服裝加工攤位。】美國勝家公司成立於1851年,是最早生產腳踩縫紉機的公司。上世紀的七、八十年代,中國腳踩縫紉機的銷售價格較高,很多家庭買不起。【四川成都,傳統的街巷民居。】
  • 老照片:上世紀八十年代湖北省孝感市,那些已經回不去的老舊記憶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組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湖北省孝感市老照片。這一組的老照片有三張經過了修復,原圖已經不是那麼清晰了,原圖在圖片當中,大家喜歡的可以收藏一下。這組照片中其實還有一張關於文昌閣的老照片,但是因為照片經過多次修理都太過模糊,所以這裡給大家說一句抱歉。
  • 成都大邑縣24畝農莊轉讓,花水灣山上2畝閒置農房出租
    成都市大邑縣花水灣2畝閒置農房出租或轉讓地塊位於大邑縣花水灣半山腰上,站在地塊上可俯覽花水灣鎮全貌。地塊通往花水灣小鎮有一條3米寬水泥路貫通。花水灣度假小鎮是由中國中鐵二局整體打造的成都首個純度假性質的小鎮,以「國際水平、國內領先」的設計原則進行產業分布和整體建設,為成都市重點旅遊工程,也是全國旅遊開發的示範點,與西嶺雪山一同構成中國南方雪山溫泉國際休閒度假區。
  • 八十年代老照片:那時候人們的生活是這樣的,看完令人懷念
    八十年代老照片:那時候人們的生活是這樣的,看完令人懷念1、圖為孵小雞,那個年代很多人家裡都會養雞,還會孵小雞,小雞們嘰嘰喳喳的樣子現在很少有人見過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