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企業觀察報
作者 賈紫璇
11月5日快手正式向香港聯交所遞交IPO招股書,聯席保薦人為摩根史坦利、美銀證券和華興資本。根據彭博社等多家媒體此前報導,快手擬集資50億美元(約390億港元),目標估值500億美元。
有意思的是,也是11月5日,在快手遞交IPO招股書的前幾個小時,一則消息傳來:字節跳動正在商談總額為20億美元、估值1800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並尋求推動抖音、今日頭條、西瓜視頻三大成熟業務在香港上市。
如此看來,在上市行動上,抖音還是慢了一步。
快手在短視頻領域是曾經的「一哥」,廣告和直播曾是快手最厲害的武器。隨著電商直播的興起,快手也開始介入,但直播電商領域一面有抖音的競爭,一面還有傳統電商巨頭阿里、拼多多、京東等的擠壓,快手在上市之後能否改變尷尬局面?
如何走到了上市?
在短視頻領域,快手是在國內一批較早入局的選手之一。
2011年,公司創始人程一笑推出原創行動應用程式GIF快手,這是一個供用戶製作並分享GIF動圖的工具軟體。GIF動圖本質上是短視頻的雛形。2013年,另一創始人宿華與程一笑經投資人牽線相識,同時GIF快手轉型為短視頻社交應用。2016年,作為平臺功能的自然延伸,快手推出了直播功能,方便用戶實時互動和參與。
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快手像是坐上了短視頻+直播行業的快車,迅速在2017年將用戶突破一個億。
據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內,快手的中國應用程式及小程序的DAU、MAU用戶分別為3.02億、7.76億。
儘管快手發展勢頭很快,但在平均日活躍用戶數方面,仍舊遜於同行抖音。根據北京字節跳動CEO張楠公布的抖音最新數據:截至2020年8月,包含抖音火山版在內,抖音的日活躍用戶已經超過6億。快手日活數離抖音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
快手一開始是做秀場直播火爆起來。
華創證券研究所證券分析師李妍對《企業觀察報》表示,秀場直播用戶在前兩年開始高速增長,2017年用戶數已達2.2億。秀場直播具有變現能力更強的行業特徵,其ARPU(每用戶平均收入)顯著高於遊戲直播。
而快手的財報結構也能充分說明秀場直播如今已經逐漸走到了瓶頸期,而電商直播的模式才是未來增長空間最大的一塊兒業務。
據招股書顯示,經過多年的摸索和嘗試,快手已經建立起較為成熟的商業模式,公司主要通過出售虛擬物品,提供各類線上營銷服務,以及收取電商交易佣金進行變現。
在營收方面,快手保持了高速增長。營收自2017年的83億元人民幣增至2018年的203億元人民幣,再進一步增至2019年的391億元人民幣。2020年上半年,快手實現營業收入253億元,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長48%。
總體來看,快手已經從早先依賴虛擬禮物直播打賞收入為主,進化為一個更多元的收入結構。
藍鯨財經營銷人員對《企業觀察報》表示,總的來說,我個人把它分為兩種類型,一種類型是2C,直接以打賞的形式給到主播,就是純是「供養」;第二種還是賣東西,不管賣的是虛擬服務、課程等,還是賣實物,或是加盟費。
資料顯示,截至目前,快手已是全球以虛擬禮物打賞流水及直播平均月付費用戶計最大的直播平臺。平均每月有6400萬人在快手平臺打賞主播,快手直播每月從付費用戶獲得的平均收入達45.2元。
上市之後快樂的股東們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快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直播平臺(以打賞流水及直播平均月付費用戶計)、全球第二大短視頻平臺(以平均日活躍用戶數計)和全球第二大直播電商平臺(以商品交易總額計)。
在普通大眾看來,這些看上去比較耀眼的名次,就是用錢堆起來的。當然,之所以能「燒錢」,是因為有錢燒。錢從哪裡來呢?我們來梳理下這些年來給快手投資的機構。
快手成立至今,已經完成9輪融資。
2012年4月,快手獲得晨興資本A輪融資數百萬美元。2015年1月,快手獲得了數千萬美元B輪融資,由紅杉資本和晨興資本聯合投資。2016年3月,快手完成C輪融資,約為2.5億元,由百度領投,紅杉資本、晨星資本等跟投,當時估值為20億美元。2017年3月,快手宣布完成新一輪3.5億美元的融資,由騰訊領投。2018年4月,快手宣布完成新一輪4億美元融資,由騰訊領投。2019年12月,快手完成IPO前最後一輪融資,此輪融資為騰訊領投,博裕資本、雲鋒基金、淡馬錫、紅杉跟投。本次融資額近30億美元,騰訊投資20億美元左右。
投資方可謂大佬雲集。
快手上市,最開心的莫過於多年來力挺快手的股東們。
如果快手能按500億估值順利IPO,即使是最後一輪參與投資,手中的股權價值也幾乎翻倍。
不過,除了程一笑、宿華等管理團隊,獲利最大的資本當屬五源資本(原晨興資本)。
五源資本合伙人張斐最早從微博聯繫到製作搞笑GIF動圖的程一笑,給他200萬人民幣幫他成立公司。之後,張斐還不斷幫程一笑聯繫資方、合伙人,經歷無數次失敗,最終將宿華和程一笑撮合在一起,並再次出資將瀕臨破產的公司挽救回來。
除了已經入局的資本,還有一群人同樣已經盛裝打扮,準備出席這場盛宴——帶貨主播。
從2019年開始,快手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比如籤約周杰倫、入駐春晚等,才慢慢讓快手的電商屬性被更多一二線城市的人接受。今年悄然上線的8.0「大改革」版本引入單列模式,同樣是為吸引更多品牌方服務。
一旦上市,快手將獲得更高的曝光度。如果上市後股價飆漲,像拼多多一樣創造一年翻兩番的資本奇蹟,也更有利於快手的「出圈」戰略。而這給帶貨主播帶來的,是更多的流量、更高的利潤率和更多的合作機會。
上市後瓶頸難突破
作為短視頻領域的頭部企業,快手從一款工具類產品慢慢向短視頻社區轉型,十年曆程濃縮近700多頁的招股書中,卻也釋放出了快手目前焦慮的困境;在增量市場向存量市場過渡的發展趨勢下,如何獲得商業化上的提速,如何突破赤字的天花板,都將是快手在上市後要面臨的問題。
如何打破用戶圈層的桎梏,擁抱更大的舞臺就成為了快手想要突破的瓶頸之一,然而這並不容易。從地域分布上來說,快手的KOL集中在三四線城市,其中用戶主要集中在四線及以下城市,平臺調性已經建立了雛形。
2019年8月,快手推出「快手極速版」,聚焦下沉人群,主打「刷視頻贏金幣」網賺模式;最後,快手拿下冠名央視春晚,成為BAT之後,第四家與春晚獨家合作的網際網路公司。
這場戰役最終讓快手實現在2020年春節之前衝擊3億DAU的目標,但此後快手的流量未能再現明顯增長。
據招股書,截至今年6月,快手的日均用戶僅為3.02億,他們每天在快手上要花費85分鐘觀看視頻片段和現場直播。相比之下,抖音在1月份就突破了4億DAU,二者的差距逐漸拉大。
外界對快手的「老鐵」標籤認知強烈,過去一年,快手一直在努力改變自己的「土味」基因,丟棄濃厚的老鐵文化,向抖音看齊。
想要向一二線城市破圈、撕掉土味標籤,明星效應以及他們的影響力就是快手看中的關鍵,此前周杰倫就是被快手寄予厚望的存在。
快手是周杰倫在國內的第一個社交平臺,這背後快手自然付出了不少「代價」。
今年上半年,包括請周杰倫代言、大手筆砸下春晚贊助等,快手上半年銷售費用高達137億元,同比增長350%。
不容忽視的是,137億元營銷費用已佔到上半年營業收入的54.14%,而2017年快手全年營銷投入僅12.6億元,三年已經翻了10倍之多。
周杰倫的加入雖然補足了快手在頂流上的空缺,但周杰倫目前的粉絲群體與快手目前的用戶群體重合度不高,他們大多早已成家立業,對快手的粘性如何其實還有待商榷。
從這點上來說,快手到底能不能依靠周杰倫走出「老鐵」文化的影響還需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除此之外,藍鯨財經營銷人員對《企業觀察報》分析指出,從業務邏輯上看,電商是快手如今重點發力的領域,也是其幾乎唯一的增長曲線。
2018年4月,快手用戶試水了第一場電商直播,此後快手在電商領域找到了新的增長點並大力投入。
在直播變現能力上,快手強於抖音,兩者走的是完全不同商業化之路。
快手主要收取電商銷售佣金,以及其他衍生收入進行變現。招股書顯示,截止2020年6月30日,快手電商交易總額達1096億元。其中,直播板塊實現收入173億元,佔總收入比達到68.5%。上半年,快手包含電商收入在內的其他收入,僅有8.1億元,可見電商業務仍沒到貢獻營收的時候。
因此也就意味著電商未來是快手可以主要發力的熱門業務。
藍鯨財經營銷人員對《企業觀察報》表示,電商直播平臺其實也挺多的,目前有比較可觀的收益的,就是淘寶直播快手抖音。然後像B站、知乎、小紅書,甚至拼多多這些平臺也有直播,但是都賺得還比較少,包括最近朋友圈直播也是。
網經社分析師莫岱青表示,根據今年雙十一消費者的購買數據可以看出,京東、天貓兩家平臺佔全網交易額的89.5%,「寡頭效應」明顯。這對於其他平臺來說可開掘空間有限,想要跟頭部平臺競爭難上加難。
如今,電商直播已經成為快手、抖音等平臺押注的潛力市場。有機構預計2020年直播電商市場規模預計為9610億元,這是一個接近萬億的市場。不過,電商直播除了短視頻玩家,還有阿里、拼多多這樣的巨頭參與,未來誰將分得一杯羹,仍然是個未知數。
(編輯:王星)
版權所有
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於網際網路,轉載的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及用於網絡分享,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網友自主投稿和發布、編輯整理上傳,對此類作品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文中圖片除非有標註外,均來源於網絡。如若發現有侵犯您智慧財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qygcb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