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市首臺胸外科機器人手術,幹得漂亮

2020-12-07 瀟湘名醫

6月16日,蘇大附一院總院手術室內,患者老朱(化名)正在接受胸外科趙軍主任團隊的手術治療。這次,多了一名「神隊友」助力。

與以往不同的是,趙主任並不是在手術臺邊為患者施行手術,而是坐在了操作臺前,靈活控制著手術室的新成員——第四代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系統。

據了解,這是蘇州市首臺胸外科機器人手術。

隨著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在醫學領域,一項新的智能化技術被應用於外科手術中,那就是達文西機器人輔助腔鏡手術系統,這也使得微創的理念在實踐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2019年12月,蘇大附一院引進了目前全球最新的第四代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系統,在泌尿外科領域已多次成功開展,今天,胸外科也迎來了第一例機器人手術的患者。

「相較於以往的手術,達文西機器人輔助的微創手術具有更小創傷、更加精準、更快恢復等優點,可以減少出血、感染和併發症的發生,極大地減輕患者的疼痛,同時住院時間更短,可以更快恢復正常生活。」趙軍主任介紹。

患者老朱今年70歲,檢查時發現左前縱膈腫瘤,大小約4.0*3.3*3.0 cm,位於左肺門和主動脈弓之間。該位置緊鄰心臟主動脈弓和左側肺門,並且周圍重要血管密集,在局部狹小的空間內如何更為精細、精準、穩定的操作,機器人手術系統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在此之前,胸外科趙軍和徐春兩位醫生已經完成了機器人輔助胸部手術的專業培訓,並在術前根據患者情況為其制定了詳細周密的手術規劃。

趙軍主任坐在操作臺前,精準地操控著2個器械臂和1個鏡頭臂,機器人所擁有的三維高清視野,視野局部10倍放大,即使頭髮絲大小的血管在醫生眼裡也能清晰可見;7個自由度的仿生手機械腕,其可轉腕的關節,比人手更加的小巧靈活。

更重要的是,醫生的手部動作可以準確無延時地重現在患者體內的器械上,並且自動過濾了術者可能發生的不穩定肌肉顫抖,從而使整個手術操作過程更流暢穩定、精確和安全。

目前蘇大附一院胸外科團隊在趙軍主任的帶領下胸腔鏡微創手術已經常規化,「神隊友」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系統的加入可謂如虎添翼。據了解,機器人手術系統適用於胸外科所有的疾病種類,可根據主刀醫生的經驗和病變的位置來決定手術時是否使用。

【來源:名城蘇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蘇大附一院胸外科與機器人攜手完成腫瘤切除術!
    6 月 16 日,蘇大附一院總院手術室內,患者老朱(化名)正在接受胸外科趙軍主任團隊的手術治療。
  • 全國示範中心|青大附院胃腸外科、胸外科機器人手術突破1000例
    8月24日,青大附院胃腸外科、胸外科機器人手術突破1000例,並成為達文西機器人手術「中國胃腸外科臨床手術教學示範中心」、「中國胸外科臨床手術教學示範中心」。2014年,青大附院引進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系統,胃腸外科、胸外科、心血管外科、泌尿外科、肝膽胰外科等學科全面應用。目前,青大附院已開展達文西機器人手術3427例,其中,青大附院外科主任、胃腸外科主任周巖冰團隊、胸外科主任矯文捷團隊機器人手術例數雙雙突破1000例。
  • 蘇州首例胸外科機器人手術!機器人輔助,醫生開著「汽車」摘腫瘤!
    蘇大附一院胸外科主任趙軍介紹說,朱老伯的腫瘤就像一顆定時炸彈,需要儘快手術摘除。   由於腫瘤位置緊鄰心臟主動脈弓和左側肺門,並且周圍重要血管密集,手術風險高。 在局部狹小的空間內如何更為精細、精準、穩定地手術?在完善各項檢查,並與患者溝通後,趙軍決定在第四代達文西機器人系統的輔助下,為患者實施「前縱膈腫瘤切除術」。
  • 機器人做手術?無錫安排上了,首臺手術機器人落戶市人民醫院
    首臺手術機器人的應用標誌著無錫外科邁入「微創機器人手術」新時代,將為廣大患者提供更優質高效的診療服務,造福錫城百姓,有助於推動錫城醫療高質量發展。能耐:「上崗」首日成功為患者切除肝臟病灶昨天一早,市人民醫院院長姚勇,副院長吳兵、顧曉峰等來到病房,看望一位即將出院的左肝外葉切除患者塗先生。
  • 無錫出現「機器人醫生」 已做三臺手術 還可以……看呆了!
    誰能想到 肝臟左外葉切除手術只有這麼小的傷口 下面 小編就帶你看看這臺手術機器人的真容 > 這是無錫市首臺「達文西」 截至目前 已經完成3臺手術 均獲得成功 達文西手術機器人落戶並應用於臨床,是我院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貫徹新「三名」戰略、推進醫院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
  • 三亞首臺Mako機器人正式「上崗」輔助手術
    三亞首臺Mako機器人正式「上崗」輔助手術解決傳統髖關節置換手術中醫生「看不準」「拿不穩」等問題12月7日,三亞首臺Mako機器人在解放軍總醫院海南醫院正式「上崗」並成功輔助醫生進行手術。記者李學仕通訊員柏林攝12月7日上午,三亞首臺Mako機器人在解放軍總醫院海南醫院(以下簡稱「海南醫院」)正式「上崗」並成功輔助手術。當天,海南醫院成立Mako亞太培訓中心三亞分部,同時舉行國家骨科與運動康復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核心單位授牌儀式。
  • 無錫市人民醫院來了「新員工」:達文西手術機器人
    現代快報訊(記者 朱鯨潤)機器人做手術是怎樣的場景?前不久,無錫市人民醫院迎來一位「新員工」——第四代達文西手術機器人,這是無錫市首臺達文西。目前,達文西共完成3臺手術,均獲得成功。12月11日,無錫市人民醫院院長姚勇,副院長吳兵、顧曉峰等來到病房,看望一位即將出院的肝段切除患者。
  • 國內首臺骨科手術機器人落戶六院 患者術後當天可下地
    國內首臺骨科關節手術機器人落戶六院  東方網通訊員顧卓敏、記者劉軼琳8月日前,國內首臺全進口骨科手術機器人MAKOplasty在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完成安裝調試。  據介紹,這套骨科關節手術機器人系統突破了傳統工具的限制,用微創的手術方式,對每位患者進行個性化的術前設計,做精準化的關節置換,恢復自然的髖關節和膝關節功能。
  • 上海市胸科醫院腫瘤科羅清泉教授牽頭制定的中國首個《機器人輔助...
    央廣網上海7月21日消息(記者楊靜 通訊員鄧天)為進一步提升我國機器人胸外科手術的臨床診療規範,提升中國胸外行業微創整體技術水平,日前,由中國醫師協會醫學機器人醫師分會胸外科專業委員會牽頭,上海市胸科醫院腫瘤科常務副主任羅清泉教授領銜國內眾多機器人手術領域專家團隊共同制定的《機器人輔助肺癌手術中國臨床專家共識
  • 青大附院胸外科主任矯文捷當選第二屆中國醫師協會醫學機器人醫師...
    青大附院肺病微創診療中心成立以來,已成熟開展達文西機器人輔助下肺葉切除術、肺段、肺亞段及聯合亞段切除術、氣管腫瘤切除術、食管腫瘤切除術、劍突下入路胸腺腫瘤切除術等多種微創手術。矯文捷教授團隊完成達文西機器人微創手術已突破1300例,數量居全國前列,幾乎涵蓋胸外科所有主要手術方式,創新或改良多項手術技術,並取得良好臨床療效。
  • 珠澳首個達文西機器人手術日 開創精準微創新時代
    10 月 27 日上午,珠海市人民醫院舉行達文西機器人開機儀式,繼廣深後,珠海成為第三個開展的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的廣東城市。
  • 四代手術機器人「上崗」啦:今早,它在省中醫院做了一臺胃癌全胃...
    全國中醫系統首臺第四代達文西機器人今天上午10:30在江蘇省中醫院正式上崗。第四代機器人的臨床運用,代表了目前全球手術機器人的最高級水平,開啟了江蘇省中醫院外科治療領域的新紀元,標誌著醫院中醫現代化邁上了新臺階,也必將為廣大百姓帶來更大的福祉。
  • 外科手術,走進機器人時代
    □記者 高 珊 [閱讀提示] 談起機器人,人們自然會聯想到鋼鐵身軀、智能控制……可是如果由手術機器人「操刀」你的手術,你還會那麼淡定嗎? 數據顯示,自2006年國內引進首臺達文西手術機器人以來,我國已累計開展了4萬多例機器人手術。
  • 德州市第二人民醫院:胸外科手術進入微創新時代
    德州新聞網訊(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胡兵通訊員高宇張月華)「過去,一臺胸外手術要進行半天;現在,半天能做5臺胸外微創手術,隨著胸外科不斷發展,我們已進入了微創手術時代。」德州市第二人民醫院首席專家、胸外科主任、主任醫師王春堂說。
  • 這個叫「達文西」的手術機器人最近為什麼火了?
    我國完成首例達文西機器人口咽癌手術;機器人「達文西之手」催生胃癌手術革命;浙大兒院達文西機器人手術4個月破100臺......最近這個叫「達文西」的機器人有點火。達文西是誰?最有名的一位是文藝復興三傑之一,創下了不朽名作《蒙娜麗莎》。有一個機器人與這位大家同名,不過他不作畫,而是做手術。
  • 機器人輔助縱隔腫瘤手術中國專家共識(2019 版)
    達文西機器人輔助手術因其能夠提供更加精準、穩定、舒適的手術操作,能夠更加微創、安全、徹底地完成腫瘤手術治療,近年來逐漸在臨床推廣應用[9-10]。我國 2006 年引進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系統並在臨床應用以來,國內一些醫院成功開展了機器人輔助胸外科手術[11]。隨著機器人安裝單位增加,機器人輔助縱隔腫瘤切除術者逐漸增多,穩定可傳播的手術技術方法成為目前探索重點。
  • 陳椿教授團隊成功舉辦第六屆海西胸外科論壇
    手術直播   會議第一天,主辦方特邀8家國內頂尖胸外科手術團隊(詳見圖1介紹)共完成12例手術,為現場學員進行手術演示。同時,本次手術演示的盛況也在面向全國胸外科醫生同步直播,共計620人次專科醫生線上觀看了本次直播。
  • 110 例手術,羅湖醫院集團和達文西手術機器人「合作」愉快
    目前,羅湖醫院集團泌尿外科、婦科、普外科、胸外科等多個科室已使用達文西手術機器人開展相關手術,這標誌著羅湖醫院集團微創外科手術邁入更加高精尖的智能化新時代。今年 11 月,一位 82 歲的老伯確診得了前列腺癌,11 月 16 日,楊江根主任團隊用達文西機器人為這位老伯進行了前列腺癌根治術的手術治療,這是達文西機器人在此開展的第 110 例手術。老伯手術順利,目前身體恢復良好。
  • 已開展了42000餘例機器人手術 醫生也要被取代
    作為腹腔鏡的最高級形式,機器人手術近些年來在我國得到迅速發展。自2006年被引入以來,我國已開展了42000餘例機器人手術,覆蓋心臟外科、普外科、肝膽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婦科等領域,其中國內肝膽胰手術累計完成4300多例,而劉榮團隊2016年單年手術量的570例和12月單月手術量突破100例均創下國際紀錄。
  • 我國手術機器人每年市場規模50億左右
    截至2015年12月,全國當年完成手術機器人手術11445例,歷年總計完成手術22917例,臨床應用最多的三個領域為泌尿外科、普外科和胸外科。現階段,北美市場為最大市場,而由於政府醫療投入加大,醫療系統重組和人們對微創手術意識加強,未來市場重心將逐漸往亞洲市場轉移。根據直覺外科公司報告,在已獲得認證資質的國家中,全球每年有400萬臺手術能夠使用達文西手術機器人完成,市場潛在規模巨大(按1%滲透率、200臺手術/年、1000美元/臺手術材料服務費估算,設備需求2萬臺,材料服務市場40億美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