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7 日上午,珠海市人民醫院舉行達文西機器人開機儀式,繼廣深後,珠海成為第三個開展的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的廣東城市。
達文西機器人上崗 完成珠海首秀
10 月 27 日是珠澳首個達文西機器人手術日,珠海市人民醫院外科手術室內,乙狀結腸癌根治術、胃癌根治術相繼開始,該院胃腸外科主任梁暉將達文西機器人的機械臂通過小孔插入患者體內,自己則坐在控制臺中。
除了手眼要協調配合外,醫生的腳下還有三個控制踏板,看上去像汽車的離合、油門和剎車。隨著醫生的手腳並用的「遙控」,機器人的手臂精巧靈活地在布滿細小血管、神經組織的腹腔內翻轉剪切、穿針引線,精準無誤地完成分離、止血、切除、縫合處理等操作。數個小時後,兩臺手術均順利完成。
梁暉介紹,第四代達文西手術機器人(Xi 系統),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外科手術設備。它身穿鋼衣,擁有「三頭四臂」包括醫生控制平臺、患者手術平臺、視頻影像平臺 3 個操作平臺,以及 4 只 540 度靈活自由的機器手臂。
機器人助力
珠江西岸首例泌尿外科最高難手術完成
10 月 28 日,泌尿外科全國候任主任委員黃健教授來到珠海,與我院泌尿外科主任謝群共同完成繼廣、深後首例機器人輔助下的全膀胱切除術,這是目前泌尿外科目前難度最大,最複雜,耗時最長的手術。
據了解,患者阿姨近 60 歲,發現膀胱腫瘤已有 2 年,期間經過反覆的電切及化療,效果不佳,反覆復發,去過多家醫院治療都解決不了問題。以往醫生也曾多次建議其行膀胱切除手術,患者和家屬一直有顧慮,現在聽說珠海市人民醫院引進了機器人輔助手術系統,治療將更加精準、創傷更小、成功率更高,於是決定來醫院手術。
「決定手術成敗的關鍵還是醫生,所有的操作其實都是由醫生控制的,」謝群主任指出,在機器人輔助下的手術過程中,機器人並不會自主行動,醫生需要通過作業系統控制所有進程和細節。比如:機械臂沒有力回饋,醫生必須依靠經驗、視覺判斷出刀輕重。
一名成熟的外科醫生需經嚴格培訓,才能獲得機器人手術資質。
珠海市人民醫院 邁進精準微創新時代
起初,達文西機器人主要應用於泌尿外科前列腺癌的根治性切除手術,目前第四代達文西手術機器人應用範圍已經擴大至可為普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心臟外科、婦科等多科室疾病患者提供服務,能解決許多其他手術方式無法達到的理想效果,化繁為簡,把高難變安全。這個「三頭六臂」機械手為外科醫生提供可放大 10 倍的三維高清視野、靈活自然的操作以及比人手自由度更廣泛的動作,以及直覺式運動的操控,也為患者提供了更精準、更小創傷、更快恢復的外科治療。
「隨著外科和泌尿外科首例達文西機器人手術順利開展,未來達文西機器人將為更多科室提供服務,」珠海市人民醫院醫療集團副院長、肝膽胰外科專家崔敏表示,作為廣東省高水平醫院建設單位,醫院率先在珠海引進並普及微創手術技術,當前,「達文西」的應用大幅度提升微創手術的整體水平,引領醫院提前邁進了精準微創的新時代。未來,珠澳病人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先進微創技術帶來的便捷與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