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的香港

2021-02-13 黑則鳴

這一組反映1972年香港的老照片,此時的香港處於英國統治期間。

照片即使是拍攝於40多年前,但也能感受當時香港的繁榮。

可能大家看完這組照片後,有這樣一種感受,跟內地一些三線城市的縣城有點類似。圖為山腳下的一條商業街,樓房上站滿了人。

在居民樓上的兩個年輕女孩。當時的香港現代化的建築隨處可見,但是由於人口眾多,普通人的住宅面積狹小,生活艱難。

香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秦漢以來先後隸屬番禺縣、寶安縣、東莞縣、新安縣管轄。

第一次鴉片戰爭後,英國強佔香港島,後經《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3個不平等條約,結果香港島、九龍和新界先後被"割讓"或"租借"予英國。圖:路邊的低矮房屋,可以說是貧民區。

1898年,這是香港歷史上相當重要的一年。

這一年,香港的邊界從北九龍再向北推進至深圳河岸,西至后海灣,使香港行政區的面積擴大了十倍。圖:工人們正在從卡車上卸下象牙

圖為新界路邊的賣珍珠攤位。

"新界"是英人所制定的一個名詞,專指租供的新領土,在此之前,這些地方屬廣東新安縣南部一部分,包括大興山等離島。

該"專條"規定英國在新界有"管理全權"。

圖為路邊的中學生們,他們身穿統一的校服,連使用的書包也一樣。

圖為九龍街頭的上班早高峰,雙層巴士很是顯眼。

圖為夜幕下的維多利亞灣(局部),四周的建築燈火通明。

圖:九龍街頭的人力車,這樣的人力車曾經行駛在香港的大街小巷。

圖為正在吃飯的大澳漁民們,他們以漁船為家。

相關焦點

  • 1972年的香港,沒有光豔浮華,和今天完全不能比
    自50年代香港開始工業化,至1970年工業出口佔總出口的81%,香港經濟實現了的第一次轉型,成為了工業化城市。英女王曾說過:香港是皇冠上一粒珍貴的珠寶。但是1972年,尚處於英國殖民統治中的香港,沒有令人驚嘆的天際線和光豔浮華的摩天大樓,和今天完全不能比。
  • 1972年的中國——各地記憶留影
    年的中國,恍如隔世!CCAS是由一些反對越南戰爭的亞洲問題教授和研究生於1969年3月成立的。威廉·約瑟夫參加的第二次訪華團是1972年3月10日由香港進入大陸境內的。兩天後,29名成員分成兩組人馬在中國進行訪問,直到4月14日離開大陸返回香港。儘管這次訪問是處在嚴格的政治限制下進行的,不過在當時它仍然是一次難得西方近距離了解紅色中國的機會。
  • 直到1972才年徹底廢止的《大清律例》香港一夫多妻制便由此而來!
    要說在中國內地早在1910年就廢止了《大清律例》,革命炮響將其扔進了歷史的垃圾堆,但是這部法典卻在一些地方延續到了1972年,這個地方呢就是香港!1842年,香港被劃入英國殖民版圖之中,但是香港的律法卻是沿用《大清律例》,且直到1972年才真正廢止!
  • 香港記憶1972年,舊住宅樓林立的巴域街
    ☆深水埗區是香港最早期的發展區域之一,亦曾為工商業及交通樞杻。時至今日,本區大部分土地均用作興建住宅,如公共屋便佔地近81公頃;長沙灣區則仍有許多任務廠及貨倉。由於早年缺乏城巿規劃,以致巿容混亂,而建築物多於五、六十年代建成,十分殘舊,非法僭建舉目皆是,引起很多樓宇管理和防火問題。這類樓宇以在南昌分區(福榮街、福華街及北河街一帶)的數目最多。深水埗區聖公會聖多馬堂。
  • 老照片:香港最繁榮的地方,港島地區1972年
    香港島是香港的主要島嶼,亦是香港第二大島嶼。香港島是香港開埠最早發展的地區,島上有香港的商業和政治中心。英國殖民者最初居住的地方維多利亞城就在香港島政府山一帶。而香港島與九龍半島之間的海港以Victoria(維多利亞女王)命名,名為維多利亞港。
  • 香港舊影1972年,源自商船名的亞皆老街
    1860年,根據《北京條約》,界限街以南的九龍半島被割讓給英國,包括整個尖沙咀。英國佔領尖沙咀後,在該處興建軍營及水警總部,又開始填出尖沙咀西部海傍作海運用地。自1888年開辦了天星小輪後,尖沙咀藉以逐漸繁榮起來。
  • 1972年的中國,一個紅色中國的純真年代
    CCAS是由一些反對越南戰爭的亞洲問題教授和研究生於1969年3月成立的。威廉·約瑟夫參加的第二次訪華團是1972年3月10日由香港進入大陸境內的。 兩天後,29名成員分成兩組人馬在中國進行訪問,直到4月14日離開大陸返回香港。 儘管這次訪問是處在嚴格的政治限制下進行的,不過在當時它仍然是一次難得西方近距離了解紅色中國的機會。
  • 1972年的香港現代化建築雖隨處可見,但是底層群眾的生活很艱難
    香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秦漢以來先後隸屬番禺縣、寶安縣、東莞縣、新安縣管轄。第一次鴉片戰爭後,英國強佔香港島,後經《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3個不平等條約,香港島、九龍和新界先後被「割讓」或「租借」予英國。圖為路邊的低矮房屋,應該說是貧民區。
  • 1972年香港水災,12層高的旭穌大廈被衝毀,幾十人被埋
    去過香港半山區旭穌道的人都感到疑惑,這一帶高樓林立的繁華地段夾雜了一個休憩公園。在寸土寸金的香港,怎麼會出現如此不搭的市政規劃呢?原來這個不起眼的旭穌道休憩公園,與40多年前一場暴雨有關。1972年6月16日至6月18日期間,香港連日大雨,三日總降雨量達652.3毫米。到了6月18日晚上8點左右,多日連綿大雨造成半山區寶珊道山體滑坡,將多棟大廈衝塌,包括12層高的旭穌大廈。最終造成67人死亡的悲劇。旭穌道的災難現場,經過了數個月才清理完成。由於出事地點曾奪去數十條生命,坊間普遍認為此地怨氣甚重,縱使重建也未必有人敢入住。
  • 【史上今日】1972年8月2日 香港海底隧道建成通車
    1972年8月2日,香港海底隧道建成通車。1969年,香港海底隧道工程得以破土動工。經過多年的時間,終於建成通車。建成之後的香港海底隧道全長2500米,海底隧道南端出入口位於奇力島(又稱燈籠洲),並與香港島連接。北端出入口所在的土地位於紅磡以西,亦是填海所得來的。除了南北兩端引路之外,隧道在海底的部分約1800米;隧道頂部距離水面12米。
  • 1972年美劇《功夫》重啟主角換成女性
    這部1972到1975年播出的劇集,曾讓武術在西方大熱過一陣。1972《功夫》片段近日外媒報導,CW臺將重啟這部劇集,主角換成女性。《綠箭俠》製片人Greg Berlanti和《盲點》製片人Christina M. Kim 負責。
  • 1972年,廣州市第六十一中學(現華師附中)舊照
    照片由1972年三到四月份作為「亞洲問題有關學者委員會(CCAS)」第二次訪華代表團成員在中國拍攝的。CCAS是由一些反對越南戰爭的亞洲問題教授和研究生於1969年3月成立的。這個組織也成為推動中美關係正常化的重要力量。訪華團1972年3月10日從香港進入中國境內。那時,尼克森總統剛剛結束他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性訪問。
  • 1972年的中國社會百態
    1972年的中國,到底發生了哪些變化?年的北京長安街。1972年,馬路上的群眾1972年,中學生的體育課1972年的
  • 1972年 中美上海聯合公報發表(2月28日)
    1972年2月28日 中美上海聯合公報發表   1971年4月,毛澤東、周恩來運用邀請美國桌球隊訪華的方式,對美國的期望做出回應。這就是著名的「桌球外交」。7月,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秘密訪華,中美兩國進入實質性接觸。   1972年2月21日,在北京首都機場出現了世界矚目的一幕:美國總統尼克森走下了飛機舷梯,向在機場等候的中國總理周恩來伸出了雙手。兩個敵對二十多年的東西方大國,通過握手,跨過了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 1972年5毛錢紙幣值多少錢 1972年5毛錢紙幣真偽鑑定
    1972年5毛錢紙幣是第三套人民幣當中的成員,1972年版五毛紙幣,這版紙幣的正面,是一張紡織廠細紗車間的圖案。關於1972年5毛錢紙幣值多少錢?1972年5毛錢紙幣是第三套人民幣當中的成員,1972年版五毛紙幣,這版紙幣的正面,是一張紡織廠細紗車間的圖案。
  • 1972年,李小龍甩開羅維,執導《猛龍過江》,留下無盡的傳說!
    1972年對於香港電影來說是個值得紀念的年份,李小龍以「王者」的姿態席捲香港,因不同意將餐館地皮賣給當地的一夥商業集團而屢受騷擾,於是寫信給遠在香港的叔叔。
  • 中國大事記:1972年
    早在1945年4月,中國就派代表團參加了舊金山會議,並在《聯合國憲章》上簽字。代表團當中就有中國共產黨的代表董必武。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於美國政府的阻撓,臺灣當局繼續非法佔據中國在聯合國的席位。從1961年16屆聯大以後,許多國家為恢復中國的合法權利作了不懈的努力。
  • 1972年5角紙幣收藏價值
    由於收藏市場上有很多品種,相信關注收藏市場的朋友們都知道,第三套人民幣目前是流通時間最長的一套紙幣,收藏前景也是比較好的,現在收藏價格還不是很高,是非常適合入手收藏的,所謂的1972年5角,指的是隸屬於我國第三套人民幣,發行時間在1972年,票面價值為5角的紙幣。
  • 1972年,離開羅維的李小龍,用《猛龍過江》撐起自己的一片天
    1972年對於香港電影來說是個值得紀念的年份,李小龍以「王者」的姿態席捲香港,不僅讓嘉禾成了唯一能與邵氏抗衡的電影公司。更是通過一部《猛龍過江》打破了包括香港在內東南亞幾乎所有地區的票房紀錄,將功夫的理念持續升華。李小龍一生致力於將中國功夫推向世界,在全球範圍內都享有很高的聲譽。
  • 尼克森夫人餵豬:1972年尼克森訪華珍貴照片
    1972年2月20日,尼克森在關島乘機前往中國訪問。..1972年2月21日,尼克森抵達上海時的情景。..1972年2月21日,周恩來與尼克森一行合影。1972年2月21日,尼克森在北京與軍樂團的指揮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