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舊影1972年,源自商船名的亞皆老街

2020-12-14 舊影閣

1860年,根據《北京條約》,界限街以南的九龍半島被割讓給英國,包括整個尖沙咀。英國佔領尖沙咀後,在該處興建軍營及水警總部,又開始填出尖沙咀西部海傍作海運用地。自1888年開辦了天星小輪後,尖沙咀藉以逐漸繁榮起來。

尖沙咀是九龍油尖旺區的一部份,位於九龍半島的南端,北以柯士甸道至康莊道為界,與香港島的中環及灣仔隔著維多利亞港相望。從地理學的角度看,尖沙咀是九龍半島南端的一個海角,毗鄰紅磡灣。

尖沙咀(亦作尖沙嘴),古稱尖沙頭,舊名香埗頭。經過多次填海工程後,今天的尖沙咀已增加不少土地面積,卻依然是一個高度發展區域,一直是香港的心臟的地帶。

亞皆老街(Argyle Street)是一條貫穿香港九龍半島油尖旺區及九龍城區的主要道路。道路四線雙程行車,大致為東西走向,西面由大角咀渡船街開始,穿過彌敦道、窩打老道及公主道等多條道路,最後於九龍城南部啟德機場一帶結束。

這條道路的名稱取自十九世紀末的一艘英國商船亞皆老號。現亞皆老街周邊主要有港鐵旺角站/旺角東站、朗豪坊、先達廣場、香港中華電力總部、九龍醫院、香港眼科醫院、西九龍總區總部、九龍城警署、播道醫院、世運公園等設施。

香港島(英文:Hong Kong Island),簡稱為港島,是香港最繁榮的地方。香港島上山地面積佔了大半,高度在300至400米,最高峰太平山海拔554米。現今港島最繁華的平地,大多是填海而來。

香港島是香港的主要島嶼,亦是香港第二大島嶼,僅次於大嶼山島。面積(和周圍小島)為80.25平方千米(1996年3月),另有一說為78.1平方千米。廣義上的香港島地區,亦包括鴨脷洲、大小青洲、熨波洲、銀洲等附屬島嶼。

香港島是香港開埠最早發展的地區,島上有香港的商業和政治中心。英國殖民者最初居住的地方維多利亞城就在香港島政府山一帶。港島北面有幾條繁華大街,如皇后大道、德輔道、幹諾道等。

港島南部有著名的深水灣、淺水灣,是香港的主要旅遊區和高級住宅區;港島中部是香港最繁華的地方,也是香港政府機關所在地,到處都是豪華商業大廈和購物中心。【香港舊影,1972年。攝影:尼克·德沃爾夫】

相關焦點

  • 香港旺角亞皆老街部分道路通車 警方今天繼續清場彌敦道
    在香港警方拘捕80名示威者之後,昨天下午4點,旺角亞皆老街大部分障礙物已被移除,並恢復通車。今天,警方將繼續對旺角彌敦道進行清場。彌敦道和亞皆老街交叉路口是旺角最核心的區域,也是警方強調的高危地區,近日港媒多次報導這裡的佔中行動有涉黑者參與。
  • 蔡瀾|我住亞皆老街的日子
    我便去附近地產物業鋪看出租廣告,見亞皆老街100號有公寓出租,租金合理,即刻落定。這是一座十層樓的老大廈,我搬了進去,也沒想怎麼裝修。「邵氏」漆工部的同事好心,派一組人花一整天就替我把牆壁翻新。我也沒買什麼家具。之前在日本買的那幾疊榻榻米還不算殘舊,鋪在地板上,就開始了新生活。好奇心重是我的優點。安定下來後,一有時間我便往外跑。旺角真旺,什麼都有。
  • 香港舊影1979年,九龍半島土瓜灣住宅區
    九龍(Kowloon)全名為九龍半島,是香港的三大區域之一,九龍東南西三面都被維多利亞港包圍。九龍與一海之隔的港島一樣,是組成香港繁盛的市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土瓜灣位於香港九龍城區的南部,位置為紅磡以北,馬頭圍以南,主要以住宅區及輕型工業區為主,另外此區沿漆鹹道北至馬頭圍道一帶亦聚集了不少家具商鋪。旺角位於彌敦道北端,屬九龍早期發展的地區,以避風塘及廟宇最為馳名。這裡留有不少舊日痕跡,區內大街小巷都不難找到老式餅店,神龕店,麻將館等傳統店鋪。
  • 1972年的香港
    這一組反映1972年香港的老照片,此時的香港處於英國統治期間。照片即使是拍攝於40多年前,但也能感受當時香港的繁榮。可能大家看完這組照片後,有這樣一種感受,跟內地一些三線城市的縣城有點類似。圖為山腳下的一條商業街,樓房上站滿了人。在居民樓上的兩個年輕女孩。
  • 香港置地:長嘉匯彈子石老街 一條老街裡的重慶城
    19世紀20年代,在重慶,在開埠口岸的王家沱地區,彈子石老街,商販吆喝、琳琅滿目,一派熱鬧景象中,孕育了重慶的性格與未來。香港置地慕名而至,為她動容。    2018年6月1日,重慶長嘉匯彈子石老街繁華開街。在精彩的開街儀式上,重慶南岸長嘉匯彈子石老街獲得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授牌,成為全國以「開埠文化與城市九級坡地地貌」為主題獲批的4A景區,為我市再添一張響亮的旅遊新名片。
  • 州橋、南翔、安亭……嘉定的老街風韻你體驗過嗎?
    南翔老街舊影  南翔古名槎溪。505年,建白鶴南翔寺,逐依寺成鎮,取名南翔。宋元時形成市鎮,商業繁榮發達,明代稱南翔鎮,後漸成江南一大集鎮。1949年後,部分商店復業。1980年以後,商業日趨繁榮。2000—2004年重建的雲翔寺(留雲禪寺)全部落成。從2008年起,南翔鎮對人民街、共和街、解放街、和平街等道路橋梁和百年老店進行整治、修復原來風貌,並新建檀園、南翔歷史文化陳列館及槎溪書坊。
  • 1972年的香港,沒有光豔浮華,和今天完全不能比
    自50年代香港開始工業化,至1970年工業出口佔總出口的81%,香港經濟實現了的第一次轉型,成為了工業化城市。英女王曾說過:香港是皇冠上一粒珍貴的珠寶。但是1972年,尚處於英國殖民統治中的香港,沒有令人驚嘆的天際線和光豔浮華的摩天大樓,和今天完全不能比。
  • 「記憶」州橋、南翔、安亭……嘉定的老街風韻你體驗過嗎?
    1985年,嘉定縣人民政府以州橋為中心,建立老街保護區,後經整修,房屋、路街、橋梁呈古色古香,整齊美觀。老街一帶法華塔、登龍橋均列為文物保護單位。嘉定州橋南翔老街清嘉慶年間南翔鎮圖南翔老街舊影南翔古名槎溪。505年,建白鶴南翔寺,逐依寺成鎮,取名南翔。
  • 黑衣暴徒深夜狂砸巴士 香港警察狂追數百米緝兇
    昨日(11日)晚,香港多起巴士遭暴徒惡意破壞。香港警方表現勇毅,在行動中拘捕2男1女,一名香港警察在行動中受傷。據香港「橙新聞」報導,昨日(11日)晚上9時許,在香港旺角亞皆老街與彌敦道交界,有三輛巴士亮起死火燈,在附近巡邏的香港防暴警察遂上前調查,發現一名男子正在按動巴士的緊急掣,於是將他截查,該名男子反抗後逃離,香港警察狂追數百米,在亞皆老街65號對開出將其制服,行動中一名香港警察受傷。香港警察在該名男子身上,檢獲一對手套和一把鐵銼。
  • 新修商船會館一瞥
    比如「會館街」和「會館弄」就完全不是一回事,會館街在賴義碼頭街到多稼路之間,是以商船會館命名的,會館碼頭街、會館后街,則是由會館街衍生出來的。而會館弄在外馬路到中山南路之間,是因原泉漳會館而得名的,原名泉漳會館街。一街一弄,差了一站多路,走是要走一會兒的。
  • 1972年的中國——各地記憶留影
    年的中國,恍如隔世!CCAS是由一些反對越南戰爭的亞洲問題教授和研究生於1969年3月成立的。威廉·約瑟夫參加的第二次訪華團是1972年3月10日由香港進入大陸境內的。兩天後,29名成員分成兩組人馬在中國進行訪問,直到4月14日離開大陸返回香港。儘管這次訪問是處在嚴格的政治限制下進行的,不過在當時它仍然是一次難得西方近距離了解紅色中國的機會。
  • 港媒曝香港十大交通黑點 一半無豎警告標誌(圖)
    中新網6月23日電 據香港明報報導,該報偵查發現,2007年香港10大交通黑點中,至少有5個至今仍然存在安全隱憂,包括行人紅燈時間太長、路中安全島缺欄杆保護、安全過路設施不足或太隱蔽等。香港運輸署雖曾改善部分黑點的安全措施,但意外仍不時發生。該報曾觀察其中8大交通黑點,發現有逾六成地點沒有豎立「交通黑點」警告標誌,市民無從警惕。有學者及議員促請運輸署在所有交通黑點豎立警告標誌,並投放更多資源改善黑點的安全措施,以保護行人。
  • 香港記憶1972年,舊住宅樓林立的巴域街
    ☆深水埗區是香港最早期的發展區域之一,亦曾為工商業及交通樞杻。時至今日,本區大部分土地均用作興建住宅,如公共屋便佔地近81公頃;長沙灣區則仍有許多任務廠及貨倉。由於早年缺乏城巿規劃,以致巿容混亂,而建築物多於五、六十年代建成,十分殘舊,非法僭建舉目皆是,引起很多樓宇管理和防火問題。這類樓宇以在南昌分區(福榮街、福華街及北河街一帶)的數目最多。深水埗區聖公會聖多馬堂。
  • 老照片:香港最繁榮的地方,港島地區1972年
    香港島是香港的主要島嶼,亦是香港第二大島嶼。香港島是香港開埠最早發展的地區,島上有香港的商業和政治中心。英國殖民者最初居住的地方維多利亞城就在香港島政府山一帶。而香港島與九龍半島之間的海港以Victoria(維多利亞女王)命名,名為維多利亞港。
  • 存照 1950年-1960年香港
    1953年石硤尾大火民眾候香港仔大道湖南街交界彌敦道亞皆老街交界百老匯
  • 解放軍駐港士兵著便衣上街清障,香港市民歡呼:多謝!好帥!
    11月16日下午4時半左右,幾十名解放軍駐港部隊人員著便衣,列隊步出九龍塘九龍東軍營對開的聯福道協助附近居民清理磚頭,徒手將膠圍欄和鐵欄搬到路邊及拆除路障上的鐵絲。有現場香港市民歡呼,高喊「加油」。經過不足半小時時間,現場路障清理完畢,駐港部隊士兵返回營地。據港媒報導,解放軍駐港部隊在浸會大學附近幫助清理連日來暴徒非法佔領大學製造的一片狼藉。
  • 1938年北京女性騎車舊影:曾經美女騎自行車,十裡春風不如你
    現在我們看看1938年北京女性騎自行車的舊影,看看當時自行車的款式、外貌等,洞悉那個時代的社會風情。1938年北海公園騎車女子1938年北京第一女子中學學生騎車舊影北京的歷史源自西周時期周武王封召公於北京,秦代設北京為
  • 舊影雜誌:九江1930年,鎮江金山寺《004》
    九江甘棠湖·1930年【亞東印畫】甘棠湖古稱景星湖,由廬山泉水注入而成,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市中心,是江西省九江市市區最引人入勝的景點。後人為感念唐江洲刺史李渤德政,改名甘棠。湖周十餘裡,面積千餘畝。鎮江金山寺·1932年【Pendleton, Robert Larimore】金山寺在江蘇省鎮江市西北長江南岸的金山上,始建於東晉明帝時。金山寺布局依山就勢,使山與寺融為一體。石島·1930年【亞東印畫】石島位於山東膠東半島東南端,瀕臨黃海,因「背山靠海,遍地皆石」而得名。海岸線長88.5公裡,與日、韓隔海相望,是中國大陸距離韓國最近的地方。
  • 1972年的中國,一個紅色中國的純真年代
    CCAS是由一些反對越南戰爭的亞洲問題教授和研究生於1969年3月成立的。威廉·約瑟夫參加的第二次訪華團是1972年3月10日由香港進入大陸境內的。 兩天後,29名成員分成兩組人馬在中國進行訪問,直到4月14日離開大陸返回香港。 儘管這次訪問是處在嚴格的政治限制下進行的,不過在當時它仍然是一次難得西方近距離了解紅色中國的機會。
  • 珠穆朗瑪峰之後,香港達飛控股董事會主席高雲紅登頂查亞峰
    在登頂珠穆朗瑪後峰後,作為香港達飛控股董事會主席(香港主板上市 股票代碼01826.HK)的他,放棄安逸的生活,向另一個新世界再次出發。查亞峰海拔高度4884米,大洋洲最高峰,幾乎是七大洲最高峰中,最為神秘的山峰。它位於不食煙火般深藏於蘇迪曼山脈,聳立在伊裡安查亞中央公園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