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測香港行動支付市場:這是我跑了20家店之後的答案

2020-12-13 行動支付網

今天到香港出差,在經歷了從早到晚的飛行折磨之後本來很想偷懶一天,跟大家請個出差假。可是剛剛吃晚飯時的一段小插曲,忽然讓我臨時起意就地做了個小調查,也就有了今晚的推送。

來香港之前,我就被朋友安利了酒店附近的一家網紅茶餐廳,有米其林一星的品質保證(真的很好吃,且價格不貴,來香港的話值得一試)。

可尷尬的是,在國內「帶著手機走天下」的日子過慣了,我到香港之後完全忘記了換港幣這件事,而這家餐廳只接受現金結帳,連刷卡都不行。最後不得已,只能把我家小編「押在」餐廳,自己跑回酒店大堂換了港幣之後,再回來結帳。

其實大眾點評有提示,可惜沒注意到。

說實話,這幾年隨著行動支付在國內的普及,連樓下的菜市場、水果攤都積極地貼上了二維碼,我們已經很久沒有經歷過這種沒有現金支付的尷尬。

根據China Tech Insights發布的《2017中國智慧生活報告》(該《報告》衡量了中國324個城市的微信支付的樣本數據,以及6595個受訪者的在線調查結果)顯示,有84%的人表示「不帶錢、只帶手機出門」可以很「淡定」。

顯然,按照我今晚的經歷,這在香港是行不通的。可是如果看新聞報導,香港幾乎可以說是國內新金融巨頭出海的「橋頭堡」,無論是支付寶、微信支付還是銀聯、Apple pay都在爭奪這個市場,所以我很好奇,香港的行動支付普及程度到底如何?

從餐廳回酒店的路上,我沿路選取了一些很有代表性的支付場景,包括香港本地人開的各式小店、全球連鎖的餐廳以及生活中最不可缺少的便利店。

1.cash、credit card or Octopus card

我在離開那家網紅茶餐廳之前,特意去問了坐在收銀臺後面的老闆娘,為什麼不可以微信或者支付寶,哪怕Apple Pay也行啊。

老闆娘頭也沒抬地說,「這種問題不要拿來問我,反正我的店裡就是只收現金。」

香港本地人開店都這麼任性嗎?o(╯□╰)o

在回酒店的路上,我發現了一家花店,店主是一對可愛的香港老夫妻,給我推薦花的時候滔滔不絕,可是提到能不能微信或者支付寶支付的時候,他們朝我擺擺手,最好是現金,如果實在不行的話,credit card也可以。

或許是因為土生土長的香港本地人,尤其是年紀漸長之後,還是更習慣現金消費吧。接連碰壁的我決定去花店對面的國際連鎖餐廳碰碰運氣。

看到這個店名,很多朋友應該很熟悉,這是一家全球連鎖的快餐店,一進店我也感受到了國際化,店員小哥都完全不會說中文,只能用英文溝通。

可當我能不能用WeChat或者Alipay時,他告訴我,cash、credit card or Octopus card(只能用現金、信用卡或八達通,沒有其他選項了。)

2.支持12種支付方式

就在我幾乎開始懷疑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在中國的覆蓋率數據時,便利店幫它們扳回了一城。

本來已經準備好在7-11刷卡買零食的時候,發現香港的7-11不僅支持Apple Pay,同樣可以支持微信支付(不過目前的推廣位置在刷卡和八達通下面,地位有待進一步提高)。

雖然涉及到匯率兌換的問題,但是支付仍然是實時的,甚至比在國內的體驗還要快,內地的7-11要不要反省一下?

後來去星巴克買飲料時,因為沒有明確的標識,所以我問服務生小哥,能不能微信或支付寶支付,小哥斬釘截鐵地告訴我:支付寶!

結帳之後發現,原來是因為支付寶有力度很大的優惠,難道是因為昨天支付寶進駐大陸的星巴克門店所以又發了一波紅包?

還有一家不得不提的「大滿貫」選手,支持的支付方式多達12種,我能想到的基本都包括在內了。這張照片沒有拍到店名,但是要鄭重地介紹一下,是萬寧。

作為一家連鎖的化妝品銷售門店表現這麼優秀,是不是說明女性的消費力量更強大啊。

3.一家生意蕭條的小店

與內地相比,香港的行動支付普及程度顯然還有待提升。

前述《報告》顯示,在中國(不確定報告調查的範圍是否覆蓋港澳臺地區),幾乎所有的餐飲門店支持使用行動支付,快餐類門店使用行動支付的交易比例高達74%;在零售行業,使用行動支付的比例各業態均超過50%,便利店以68%的交易佔比,成為「行動支付化」最顯著的業態。

反正就香港一地來說,根據我今晚的體驗,距離上述數據可能還有相當一段距離。

一位長居香港的朋友告訴我,行動支付在香港推行緩慢的原因與不少歐美國家多有相似,因為包括信用卡在內的支付方式已經高度普及,並且香港還有幾乎萬能的「八達通」卡,幾乎覆蓋了日常生活的所有場景,所以用戶和商戶改變支付、收款手段的動力不夠大。

可是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改變又確實在發生。

微信支付的港版錢包(以港幣結算的帳戶,主要針對香港本地用戶)早早便開始了灰度測試。而今天也傳出了「港版支付寶引入首個戰略合作夥伴長江和記」的消息,雙方將整合優勢資源,共同運營香港版電子錢包——「支付寶HK」。

要知道,李嘉誠創辦的長江和記業務遍及世界各地,核心業務涵蓋港口、零售、基建、能源和電訊。僅長江和記在香港地區經營的店鋪就超過600多家,覆蓋電訊服務、食品、電子產品、葡萄酒和健康及美容產品等等。我們在內地經常可以見到的連鎖商店——屈臣氏也是長江和記的。

最後,和大家分享今天印象最深的一張照片吧。

作為一個國際化城市,這種臨街的貨幣兌換鋪子可能是香港最具有標誌性的符號之一。可是今天我在這家店附近徘徊了很久,並沒有見到一個客人。

隨著行動支付的普及「消失」的可能不只是現鈔,還有這些與現鈔相關的小商鋪,以及那些與傳統支付手段相關的工具、商業模式.....

相關焦點

  • 加速「智慧生活圈」,微信支付想要打通香港行動支付的「場景化」
    微信、支付寶兩大支付巨頭從2014年起開始進入香港市場,2016年起開始發力,但相比國內行動支付的迅猛發展,卻始終顯得有點不溫不火。業內的共識是,2018年是行動支付在香港關鍵的一年。由於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文化及商戶需求的痛點不同,因此行動支付在拓展新市場時,需藉助當地文化和特色,在這樣的環境下,如何找到在港行動支付的痛點顯得尤為關鍵。
  • 布局行動支付 香港接連出招柴逸扉
    (資料圖片)近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向3家金融機構授予香港首批虛擬銀行牌照。業界認為,虛擬銀行會專攻近年方興未艾的行動支付,即電子錢包市場,開發各種針對網購、商戶及個人的行動支付方案。儘管目前香港人還是習慣用現金和「八達通」付款,但他們對行動支付的接受度已有所上升。
  • 行動支付福利從「薅羊毛」到「織毛衣」 500港幣玩遍香港
    來源:證券日報隨著支付寶、微信支付等業務在我國香港地區的發展,眾多商戶陸續接入行動支付,行動支付在香港地區越來越普及,使用行動支付的香港居民也越來越多。「在機場的便利店拿起一瓶水準備付款,收銀員提醒到『請問您是香港居民還是遊客,如果是遊客,您可以打開支付寶,領取境外紅包直接支付,這樣比較划算』。我打開支付寶果真跳出了『境外紅包拿去花』界面,第一次點擊領取到5.8元人民幣,還使用了支付寶會員的優惠匯率。」 「出了機場乘坐計程車去酒店,很幸運遇到了接入行動支付的司機。
  • 支付夢:蘋果進軍中國行動支付再失敗,為何在中國市場舉步維艱?
    在國內,微信和支付寶是國內行動支付領域的兩大支柱,幾乎佔據了市場的絕大部分份額,其他第三方行動支付只能跟在後面吃土,其中就包括蘋果行動支付Apple Pay。  近日,艾瑞諮詢機構發布了2019年第一季度中國第三方支付季度數據報告,報告顯示,支付寶、微信依然在國內行動支付市場遙遙領先,而蘋果的Apple Pay卻消失的無形無蹤,根本無緣排名,被歸入了「其他」項目。
  • 新加坡行動支付市場概述
    新加坡經常和馬來西亞放在一起作為一個市場來看待,儘管其人口總量不高,但人口受教育程度和人均收入非常高,其消費能力不容小視。  市場概況  總人口:540萬  手機用戶:730萬  智能機用戶:滲透率東南亞最高,90%。其中安卓佔比60%,有300萬安卓用戶。
  • 香港行動支付進入2.0時代 打通銀行和電子錢包
    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形容,這一新型支付系統功能之強大便利,將讓香港進入「行動支付新紀元」。打通銀行和電子錢包9月30日,「轉數快」系統在港正式開通。香港金管局和香港銀行同業結算有限公司同時推出了免費的「香港共用二維碼」,令商戶可以將不同支付營運商的二維碼整合成為一個綜合二維碼,更安全、簡單、低成本地進行電子支付。市場人士表示,「轉數快」比起其他行動支付的最大優勢,就是打通了銀行和電子錢包公司的界限,支持各銀行戶口和電子錢包之間「7天24小時」、免費、秒級到帳的轉帳服務。
  • 中國郵政發力行動支付其實在農村市場大有可為的三大原因
    只是中郵政並不甘心只做阿里巴巴的物流渠道,有消息稱,中國郵政將投資1億元建立電子支付服務基地,發力手機網際網路支付。按理說,中郵政現在才入局,想要逆襲阿里騰訊基本上不可能,但這只是在一二線城市,如果發展到三到六線城市甚至是農村呢?這就是中郵政行動支付存在想像力的地方。本文作者在眾人看衰郵政搞行動支付的時候,提出大膽設想,若發展農村市場,其實中郵政大有可為,並給出了自己的三大理由。
  • 非洲行動支付市場介紹——莫三比克
    上次介紹了一個非洲窮國馬達加斯加的行動支付市場,這次介紹他的鄰國,也是難兄難弟的失敗國家莫三比克。莫三比克與馬達加斯加隔海相望,面積很大,守著偌大的國土面積,豐富的資源和漫長的海岸線,可惜也是窮的叮噹響,人均GDP 384美金,比馬達還低。莫三比克這個國家其實位置非常重要,傳言當年鄭和下西洋有一支分艦隊就到過莫三比克。
  • 實測支付寶藥房支付 時間太長店員需培育
    那你就Out了,如今,只需藉助一部手機、一個支付寶帳號,就能即刻為你所購藥品進行在線支付,不用現金、不用找零,也無需再戰戰兢兢輸入銀行卡交易密碼……在醫藥領域,支付寶此前已經與20多家藥店連鎖品牌達成行動支付合作,並已於近期開始試水,首批試點覆蓋包括重慶在內的全國7萬多家藥房。昨日,記者就此進行了親身體驗。
  • 微信支付喜提香港迪士尼
    而對於騰訊來說,這是又一次行動支付出海的關鍵一戰——在香港,一場行動支付大戰一觸即發,依賴銀行、借記卡和信用卡三駕馬車的西式金融系統,正在受到微信和支付寶兩大支付應用的挑戰。市場份額的爭奪不僅僅局限在香江沿岸,它們看重的是更廣闊的海外市場。獅子山下這片兵家必爭之地,成為了支付機構們挺進歐美市場的試金石。
  • 中國對境外遊客開放行動支付!可綁國際銀行卡,但香港遊客不適用
    如果要說近幾年中國大陸比香港先進的地方,第一時間應該會想到手機行動支付的廣泛性,就連到菜市場買棵菜都可以用手機行動支付。雖然中國用手機行動支付很方便,但是如果境外的遊客到中國大陸來旅遊,沒有手機行動支付工具的話,在消費上還是會變得麻煩一些。
  • ...行動支付的各項數據比去年同期(2017年10月1日至7日)均取得增長。
    QFPay集團發布十一黃金周期間的香港跨境行動支付及海外行動支付數據。其中,香港跨境行動支付總交易額為港幣215,806,626,交易商戶數及交易筆數的增幅分別為327%及441%,顯示行動支付已在香港商戶中逐漸普及。
  • 日本行動支付的「戰國時代」-虎嗅網
    微信支付,正是由NETSTARS帶到日本來的。如今,NETSTARS已成為日本最大的聚合支付平臺,支持超過20家日本本土和國際支付手段,接入其聚合支付應用Starpay的商戶超過20萬家。志象網近日專訪了NETSTARS的創辦人李剛。在出身IT背景、居住日本22年的他看來,日本已經進入行動支付的「戰國時代」。
  • 中國哪個省市行動支付比例最高?廣東、北京、上海都不是,答案是
    現在的中國,持有一部手機就可以走遍天下,購物消費、餐館吃飯、打車出行、單車共享......行動支付的應用場景可以說是無孔不入。在行動支付方面中國不僅遠遠甩開了歐洲、日本,而且連美國也望塵莫及。官方數據表示:中國行動支付市場規模已是美國的50倍左右。這也讓阿里巴巴集團的關聯公司螞蟻金服利用在線流水,把旗下的餘額寶打造成為了全球最大的貨幣基金之一。不僅如此,中國也成功打入國際市場。以支付寶為例,剛剛進入2018年支付寶就接連宣布進入以色列、杜拜等,目前支付寶已經覆蓋全世界近40個地區。
  • 支付市場格局變化:從「雙寡頭」到「三足鼎立」
    境外市場之戰  這邊廂各大巨頭爭先瓜分國內行動支付這塊「蛋糕」,那邊廂在海外擴張的步伐也從未停歇,從東南亞延伸到歐美國家。  早在2007年,支付寶就開始布局海外業務,這幾年間相繼在印度、菲律賓、泰國等多個東南亞及南亞國家上線支付寶服務,以服務出境遊客。
  • 從東北小城到日本衝繩,行動支付「戰火蔓延」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行動支付市場份額的數字變化是一種太過扁平的認知,而當我們的衣、食、住、行都與之發生關聯,當我們身處在變化之中時,才真正體會到這場行動支付變革的意義。 上周,我和林意(馨金融小編)一個去了日本旅行,一個回了老家探親。
  • 貴族血統的香港人:拒絕行動支付,便利和信息安全你選哪個?
    資金安全的顧慮:在香港人眼裡,手機是通訊設備和娛樂消遣的工具,如果與資金這樣嚴肅的東西綁定在一起,會覺得很奇怪。而且如果將支付功能賦予移動終端,就大大提高了自己的財務風險。香港網友稱:接受不了每天帶著自己的全部資金出門,要是手機丟了,那麻煩就大了,我還是比較相信現金。
  • 出海記|臺灣行動支付平臺下月接入銀聯卡支付
    參考消息網11月20日報導臺媒稱,財金公司表示,「臺灣Pay QR Code共通支付」於12月起受理銀聯卡交易,陸客來臺消費,也可使用臺灣Pay。據臺灣「中央社」11月15日報導,打造本土行動支付環境,臺灣財政部門主導公股銀行推動「臺灣Pay QR Code共通支付標準」,由財金公司建立「臺灣Pay QR Code共通支付」平臺,提供手機綁定金融卡帳戶,透過QR Code掃碼方式即可完成轉帳、購物、繳費、繳稅、提款等多元行動支付功能。
  • Apple Pay上線 行動支付概念受寵?
    昨日,蘋果公司宣布在中國推出行動支付系統Apple Pay,有關這一支付方式的消息不僅第一時間佔據了各路媒體的關鍵位置,也再度觸動了資本市場的敏感神經。在海通證券分析師看來,Apple Pay的推出真正確立了遠程支付相對網際網路支付的便捷性優勢,將有效強化用戶遠程支付習慣,而與網絡支付有關的概念有望迎來短期的炒作節點。
  • 前瞻行動支付產業全球周報第20期:微信支付團隊獲獎金2億 人均20萬...
    2億 人均20萬還有年終獎近日,有騰訊員工爆料,微信支付團隊今年拿了公司的創始人獎,而創始人獎是2個億,微信支付大概是一千人,人均獎金20萬,這還不包括年終獎,年終獎也是10個月起步。未來,井賢棟將投入更多精力到全球化市場和智能科技、人才培養等「明後天」領域。胡曉明將帶領團隊投入日益增長的內需市場,幫助更多服務行業等實現數位化升級與發展。簡單來說就是一個著眼「未來」,一個著眼「當下」。易觀行動支付市場最新數據:支付寶穩居首位12月19日,易觀發布2019年第3季度行動支付市場監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