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福建,美麗南平,這裡讓人印象深刻。」
「南平綠色發展理念好,定位準,潛力大。」
「讓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南平創造了生態文明治理『南平樣本』。」
……
7月31日,南平迎來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他們是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及各地高校教授、專家等組成的院士專家組一行。
在為期兩天的「院士專家南平行」的行程裡,這群「大咖」們不懼高溫酷暑,先後走訪了浦城縣、武夷山市、建陽區和武夷新區的考察點,「望聞」南平市20年來一以貫之的生態文明建設探索,「問切」南平創造的經驗做法及未來的方向所在。
好理念搶抓好機遇,好環境支撐好發展,好生態換來好生活。
20年來,歷屆南平市委市政府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守綠護綠:全市2.63萬平方公裡面積,森林覆蓋率達78.85%;森林蓄積量達1.83億立方米,居全省之首。
去年,南平大氣環境質量全省第一;主要水系I-III類水質比例達100%,高出全省3.5個百分點;農藥施用量同比降低3%,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9.89%,危廢物處置率達100%,連續三年在全省生態環保目標責任考核中獲得「優秀」等次。
2017年,南平生態文明指數得分為74.97分,其中綠色環境領域綜合得分在全國排名第9;17個評價指標中,生態質量指數、空氣環境質量與地表水環境質量等指標得分位居全國前30.2019年,南平市生態文明指數得分提升到77.47分。
守住綠水青山,夯實生態家底,南平始終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圍繞推進生態文明治理現代化,按照「選產業、補短板、延鏈條、強保障」的思路,選準做優現代綠色農業、旅遊、健康養生、生物、數字信息、先進位造、文化創意等七大綠色產業,加快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步伐。
位於浦城榮華山產業組團的仙芝科技(福建)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靈芝種植、研發、銷售、觀光為一體的高新科技企業,擁有兩家院士工作站,並承擔靈芝及靈芝孢子粉兩項國家標準的研究和制定工作,是全球最大的有機靈芝供應商。
「中醫藥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靚麗表現,使我們更加認識到中醫是中華民族的瑰寶, 我們應當持續加強靈芝在中藥藥材方面的應用研發。」國家開發銀行高級工程師黃克謙在參觀該公司產品展示大廳時,向企業負責人提出自己的建議。
一路行來,黃克謙一直隨身帶著筆記本,只要發現新亮點,他都會記錄下來,他說:「這些可能是政銀企今後合作的新方向。」
走進白牆黛瓦、小橋流水、綠樹依依的中國包酒文化博覽園,空氣中帶著一絲醇甜的酒味。這是一座集包酒生產、研發、銷售、文化旅遊觀光體驗為一體,實現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的花園式工廠,也是一個好看、好玩、好吃、好喝、好住的「五好」景區。
參觀包酒的傳統釀造技藝、品嘗醇厚香濃的小密包酒、走過古色古香的小密古街……院士專家們正經歷著一場包酒文化之旅。
「南平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環境,這裡孕育出來的產品品質也相當不錯。大城市,尤其是一線城市的人都喜歡這樣高品質的綠色產品。只要到南平,我都會帶點特產回去送朋友。」多次到南平,主要從事汙染生態學、生態質量評價以及生態恢復等領域研究工作的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舒儉民如是說。
天藍,水清,山綠,氣爽。
流青溢翠,鳥語花香;城在林中,人在綠中……
這是新興的中心城市——武夷新區。
位於武夷新區的福建省智能視覺AI開放平臺展現了數字信息產業的獨特魅力;巨電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讓人感受到先進位造業的有力脈動;萬匠大作藝術品交易平臺則展現閩北文化創意產業的勃勃生機。
院士專家們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聽、一路議。
南平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之一,也是「兩山」理論的創新實踐地。近年來,南平堅持走在綠色發展創新的道路上,在全國首創「武夷品牌」「生態銀行」「水美經濟」建設,積極探索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有效路徑,把綠水青山蘊含的生態產品價值變成富民強市的金山銀山。
「十裡蓮塘田園綜合體是南平市踐行『兩山』理念、集成『三大創新』的示範樣板,集農業生產、基地建設、旅遊養生、休閒觀光等為一體。」浦城縣蓮塘鎮黨委副書記餘良娟的詳細介紹,得到現場院士專家們點頭讚許。
走進水果採摘園的智能溫控大棚,曉禾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陳祖力熱情地招呼大家:「這是紅心火龍果,個頭小,但是更甜,口感更好。」
「聽你的介紹,就感覺很好吃!」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守攻一邊笑著說道,一邊用手中的相機記錄下大棚裡的「美景」。
武夷山五夫鎮「生態銀行」以朱子文化開發運營為主線,整合零碎分散的山、水、林、田、湖、茶、古民居等資源作為文化業態的載體,形成「文化統領、IP運營、全域全資源門類承載」的運作模式,正吸引越來越多的客商。
實地感受五夫鎮獨特的「生態銀行」之後,院士專家們來到了建陽區的建盞文創園,了解建陽區如何探索搭建「一基地兩平臺三中心」,將分散碎片化的建盞原料礦產資源,以及建盞工藝、文化、創意、品牌等要素資源集中整合,做好做強「一隻盞」文章。
「之前多次到南平做生態發展的相關課題,感覺南平綠色發展的步子越走越穩,越走越好。」曾經參與南平市科技特派員制度經驗總結的福建農林大學教授、福建特色研究會會長鄭慶昌再次來到南平,實地看了「三大創新」的項目後,有感於南平生態文明建設在制度創新上的深化和提升。
「『武夷品牌』『生態銀行』『水美經濟』體現了南平在生態文明建設和改革方面走出自己獨有的道路。這些創新不僅是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的具體體現,也是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雜誌社社長、地方改革創新研究中心主任潘治宏認為,近幾年,南平積極探索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新路徑,朝著「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發展目標大步前行,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南平樣本」。
在武夷星茶業有限公司的生態茶園,院士專家們與公司董事長何一心圍坐在一起,泡上一壺大紅袍,細細品味其中的巖韻。
「我們因參與農業發展而富起來,現在更應該讓山水因我們的參與而更加美麗。」二十年來,從香港回鄉,一路追隨著福建從生態省到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建設的足跡,何一心的綠色事業、生態夢想逐步在閩北得以實現。
當何一心讚嘆南平的山好水好空氣好時,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院士劉旭風趣地補充說:「人更好!」
這一言,引得現場笑聲一片……
(文章來源:閩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