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人,這三個基本錯誤不能犯,可惜太多看不透

2020-12-19 新咖醉文化

文|新咖醉文化

很多人都說南懷瑾是中國最後一位大師,雖然這樣的話聽起來有些言過其實,但是如果是加上「民國」兩個字的話,那也是尚可的。

可惜的是,這樣一位「最後的」大師也在前不久離我們遠去了。南懷瑾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造詣是非常精深的,不單單是對於儒家經典,在佛教領域上更是有著自己的一套研究成果。

學問上精深的人,不止是行走的書櫥,更多的還是對於人性和社會的感悟,特別是南懷瑾這樣「儒釋道」三家融會貫通的大學問家,他平常對於世人的指點,透露這的不僅僅是近百年的人生經歷,還有在浩如煙海的典籍中,所提煉出來的人生道理。

南懷瑾曾經說過,人生來便是需要犯錯的,因為每個人都需要成長,而成長的本質便是改錯。一個自詡從來不犯錯的人,那麼他的人生應該是非常單薄的。

但是犯錯雖然能夠讓一個人成長,可是成長後卻永遠有三種錯誤絕對不能犯,這三種錯誤就是「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謀大,三是力小而任重。

「德薄而位尊」,中國人有一句老話叫做:「德不配位」。南懷瑾所說的人生第一個不能犯的錯便是這樣。一個人品行不高,只是小錯,改了便是成長,但是一個身居尊位的人,倘若是品行不高,那麼就不僅僅是小錯那麼簡單了。

漢朝時,漢昭帝病逝後,因為膝下沒有子孫,於是便按照宗法制度,讓昌邑王劉賀前來繼承大統。昌邑王劉賀在封國為王的時候,行為就非常的不檢點,但是因為只是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也沒有什麼大礙。

得知到自己突然成為了皇位繼承人的劉賀,人生落下了這麼大的一塊餡餅,內心的喜悅自然也是無法言說。但是九五之尊的位置,劉賀前後僅僅坐了二十七天,就惹得朝野上下怨聲載道,最後皇太后和霍光直接罷黜了他的皇位資格,劉賀回到自己的封國後,膽戰心驚的活了不過四年就死了。

劉賀的行為就是「德薄而位尊」的真實寫照。對於普通人來說,可能我們在事業的拼取中,會坐到領導者的位置上,那麼作為上位者,就一定要收斂自己的品行,不能夠授人以柄,否則失去的不單單是地位,還會給自己招來羞辱,這樣是絕對得不償失的。

「智小而謀大」。俗話說:「人心不足蛇吞象」,其實很多時候,人的欲望都是不足的,可是大多數人都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不會去做好高騖遠的事情。能夠驅使一個人「蛇吞象」的,那多數都是高估了自己的智謀,才會有不切實際的行動。

當初劉備去世前,有人告誡諸葛亮要快快脫離蜀國,因為劉禪做了皇帝,一定加害於他,諸葛亮卻不以為然,最後證明諸葛亮的胸有成竹是對的。與之相對的,就是漢初劉邦稱帝,韓信的謀士蒯通勸韓信解甲歸田,不然就起兵謀反,韓信也是不以為然,可是最後卻被呂后設計害死,一代兵神死於非命。

對於韓信來說,他便是不自知自己玩弄權術的能力,所以才會捨不得已經得到的富貴,最後自然會結局悲慘。而諸葛亮則是屬於「智大而謀大」,自己有掌握命運的能力,也自然不害怕劉阿鬥這樣的君王能夠對自己造成什麼威脅。

「力小而任重」,不去承擔自己能力範圍之外的事情,這也是一個人在社會上不能夠犯的錯。量力而行對於一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否則的話很容易被多餘的責任所壓垮。

千萬富翁可以去做百萬的生意,失敗了也不過是一個教訓而已,但是普通人要是想要為了不切實際的發財夢去放手一搏,那麼很可能就將自己的一生給搭進去了。

南懷瑾的這三句人生的忠告,從本質上來說,無非就是告誡世人要明白「自知」的道理。蘇格拉底說:「一個人最大的困難就是認識你自己」。只有認識了自己,才能夠知道自己所能做什麼事,也能知道什麼事情是自己不能做的。

所謂人生不能犯的錯誤,也就是人生不能夠不自知,不自知的人,人生便是要註定坎坷。對於我們來說,想要學會自知,就應該放低自己的姿態,知道的「德薄」,知曉自己的「智小」,懂得自己的「力小」,只有接受到這三點不足,才能夠在人生中避免失敗。

這裡是新咖醉文化,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南懷瑾:人這一生,有3個錯誤不能犯,否則只會失敗,誰也救不了
    俗話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每個人在一生中避免不了會犯錯,最好的好人,都是犯過錯誤的過來人。而俗話又說:「一失足成千古恨」,有些錯誤如果犯了,那就可能會毀了你的生活。所以說,人犯錯是無法避免的,但是我們應該學會避免,怎麼不去犯那些很嚴重的錯誤。知名的國學大師南懷瑾曾經說過:人這一生,有3個錯誤不能犯,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謀大,三是力小而任重。
  • 南懷瑾告誡:人活一輩子,犯了這三種錯誤容易栽跟頭
    南懷瑾,一生精研國學,貫通儒釋道,涉獵百家言。大師一生四處遊歷講學,從不停下弘揚優秀文化的腳步,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積極傳播者和先驅者。他曾說過:人生在世,無非是三個「欺」——自欺、欺人、被人欺。那麼如何克服這三個「欺」呢?大師提到,有三種基本錯誤不能犯。一、德薄而位尊「德」和「位」的關係在這裡其實有兩種解讀。簡單地說,就是一個人的品質德行配不上,或不適用於他現在所處的位置和高度。
  • 薦讀│人有三個錯誤不能犯
    雖然一個人做不到完全的自知,但卻應有基本的自知。南懷瑾說,人有三個基本錯誤不能犯:「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謀大,三是力小而任重。」對於不能勝任之事,如果對自己沒有清晰的認知,是可能釀成大禍的。但在改革過程中只考慮政績——「富國」(如何讓國家創收),卻忽視廣大弱勢群體在改革中受到的不公與損害,這是就是典型的「德薄而位尊」。
  • 易經:人這一輩子,有3個錯誤不能犯,不然可能萬般辛苦碌碌無為
    人的一生很漫長,總難以避免犯一些錯誤,對於一些小錯誤,並不會妨礙什麼,無傷大雅,反而是從中學習到一些知識,吃一塹長一智,但是有一些錯誤是堅決不能犯的。著名的國學大師南懷瑾說過,人有三個基本的錯誤不可以犯,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謀大,三是力小而任重。
  • 學佛者最容易犯這三個毛病,南懷瑾因此幾十年都不講真正的佛法
    南懷瑾先生曾說:「我從離開臺灣之前到現在,差不多十年時間,不講真正的佛法。為什麼呢?因為真正的佛法沒有人修的,包括你們諸位。儘管標榜自己在學佛,都不是真的,都是自欺、欺人、被人家欺。沒有真正學佛的人。」
  • 《道德經》:人這輩子,有四個錯誤不能犯!
    人這一生誰都會犯錯。 有些錯誤,犯了,能吸取教訓;但有些錯誤,犯了,會拖垮生活。 老子認為,人生在世,有四種錯誤絕不能犯。
  • 人這一生,不能犯的三個錯誤
    人總會犯錯,小錯可諒,大錯難補。一個人,知道哪些錯誤不能犯,才能合理規避。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錯自己還不知道。早日改掉這些錯誤,便不至於讓這些錯誤影響到你的人生。老劉看了氣不打一處來:「家裡錢這麼緊張,你還買新衣服,根本不會勤儉持家。」人比人,氣死人。人生的苦,生活的累,大部分來自於自己的貪慾,有了貪慾,就會產生攀比的心理。不與他人比,好好做自己。
  • 鬼谷子:人生,不能犯這3個錯誤,否則萬事皆休,誰也救不了!
    鬼谷子:人生,不能犯這3個錯誤,否則萬事皆休,誰也救不了!每個人可能都會犯錯誤,對於大多數的小錯誤,我們都會選擇原諒。因為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可是有些錯誤卻不能犯,一旦犯了這些錯誤,我們可能面對的就是無法收拾的局面,等到最後可能會讓你感到後悔不已。第一不孝敬父母,敬鬼神無用。從我們出生的那一刻,我們就和自己的父母結下了很深的情緣,這種血濃於水的感情是無法被割斷的。從我們出生的那一刻,每個孩子的父母都會全心全意的對他們的孩子好。
  • 南懷瑾:人生在世,最容易被這3個錯誤絆倒,建議中年男人多看看
    很多人都說南懷瑾是中國最後一位大師,雖然這樣的話聽起來有些言過其實,但是如果是加上「民國」兩個字的話,那也是尚可的。南懷瑾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造詣是非常精深的,不單單是對於儒家經典,在佛教領域上更是有著自己的一套研究成果。
  • 智囊:人有3個錯誤不能犯,否則路會越走越難,後悔一輩子
    智囊:人有3個錯誤不能犯,否則路會越走越難,後悔一輩子著名國學大師南懷瑾曾說過,人有3個基本錯誤不能犯: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謀大,三是力小而任重。語本出自於《周易·繫辭下》智囊:人有3個錯誤不能犯,不然路會越走越難,後悔一輩子對不能勝任之事,如果對自己沒有清晰的認識,是可能釀成大禍的。
  • 養鴿人最容易犯的三個錯誤
    養鴿過程中難免犯錯誤,但是最可怕的是很多鴿友犯了錯誤自己卻不知道。今天就跟小編一起細數一下養鴿人最容易犯的錯誤有哪些?引種錯誤很多鴿友認為被人的才是最好的,頻繁引種,殊不知其實別人的鴿子跟你的差不多,只是這些鴿友比較會吹罷了,自己的鴿子這血統那成績,這鴿眼那羽翅的,其實跟你的鴿子都一樣,一個鼻子兩個眼睛,一對翅膀兩條腿!所以不要在認為別人的鴿子才是最好的,即使是別人的鴿子比你的好他也不會把最好的給你!
  • 狗狗犯錯誤了,身上的這三個部位不能打,鏟屎官們要注意了
    狗狗犯錯誤了,身上的這三個部位不能打,鏟屎官們要注意了現在越來越多人養狗狗了,而且把它看成是家庭的一份子,但是狗狗犯錯誤了,作為主人必須要及時教導狗狗,狗狗的智商跟小孩子似的,作為主人及時糾正狗狗的錯誤,聰明的狗狗一兩次就能學會,對於放任狗狗做錯誤行為的鏟屎官
  • 易經告誡:人這一輩子,有3個錯誤儘量不要犯,很有道理
    著名國學大師南懷瑾曾經說過,人這一輩子,有3個錯誤千萬不能犯: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謀大,三是力小而任重。而這3句話的出處,就來自於《易經》,書中的原句是:「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 地產老闆千萬不能犯這8個錯誤!
    老闆犯一個小錯誤,房企就可能出大問題。那麼,地產老闆最容易犯的錯誤有哪些呢?明源君近年和很多地產老闆、總裁有過長時間交流,聽他們講過一些自己或者別人犯的錯誤,歸納總結為以下8點……不放權有家房企,想衝千億,因此成立了幾個城市公司。
  • 只因他犯了三個大多數男人都會犯的錯誤
    只因他犯了這三個大多數男人都會犯的錯誤。《三十而已》的大結局,煙花廠爆炸,許幻山鋃鐺入獄,在顧佳來獄中探望時選擇與顧佳離婚,可謂是全劇中結局最慘的一個人了。許幻山落得如此結局,只因他犯了這三個大多數男人都會犯的錯誤。1.面對誘惑時懂得拒絕,但不夠徹底。
  • 想偷偷換工作,這三個錯誤不能夠犯,不然會影響你跳槽
    這年頭工作不如意了就想換一個環境,一直無法升職加薪也不願意一直待下去了,畢竟新員工都爬到你上面了,還留下來真的挺沒有面子的。不過現在工作不容易找,很多人都不敢直接辭職的,都是想找到下家再跳槽,那麼就有三個錯誤不能犯了。
  • 南懷瑾經典語錄,句句是智慧,值得反覆品讀!
    1.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腦,從容過生活。——南懷瑾2.人有三個基本錯誤是不能犯的: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謀大,三是力小而任重。——南懷瑾3.人只有求助於自己,任何人都不可靠,世界上沒有可靠的人,連你的父母,連你的兒女都不能靠,只有靠自己。如果自己不站起來,指望別人依賴別人,永遠是沒有出息的人。——南懷瑾4.世界上任何人,一輩子只做三件事,不是自欺,就是欺人,再不然就是被人欺。你看世界上的人,能不能逃出這三樣事?
  • 陳雲對「少犯錯誤」和「不犯大錯誤」的思考
    可以說,這一方法本身是實踐(交換:調查研究並廣泛聽取各種意見)——認識(比較:判斷事物性狀後作出決策)——再實踐、再認識(反覆:在實踐過程中進一步鞏固和修正認識)的哲學認識論的生動體現。陳雲認為,即使「交換、比較、反覆」三條要求都達到了,也只能是「比較全面地認識客觀事物,避免某些片面性,作出比較正確的決策,比較好地做到實事求是」。但是,只要能做到這三條,基本上可以「少犯錯誤」和「不犯大的錯誤」。
  • 南懷瑾的錯謬「罄竹難書」
    一千個無知相加,不等於一點點的有知。我們要看追捧南懷瑾的是些什麼人,有沒有碩學之輩?有沒有研究、踐行傳統文化的學者?孔子早就指出,大眾的評判作不得數,賢士善人的評價才真正有價值。那些在性情和智識上雙重懶惰的人,他們的人數再眾,也只是一時的趨向,就像流行病發作,改變不了文化發展的路向。
  • 徐晉如:南懷瑾的錯謬「罄竹難書」
    一千個無知相加,不等於一點點的有知。我們要看追捧南懷瑾的是些什麼人,有沒有碩學之輩?有沒有研究、踐行傳統文化的學者?孔子早就指出,大眾的評判作不得數,賢士善人的評價才真正有價值。那些在性情和智識上雙重懶惰的人,他們的人數再眾,也只是一時的趨向,就像流行病發作,改變不了文化發展的路向。